图书介绍
清代前史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袁闾琨等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沈阳出版社
- ISBN:754412475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00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38页
- 主题词:中国-古代史-清前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代前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 言1
第一编 明代女真社会及清朝先祖1
目 录1
第一章 满族的起源及清朝先祖3
第一节 与辽金女真的关系3
一、辽金女真的后裔3
二、女真文化的传承9
三、女真社会发展的停滞和延续13
第二节 明代女真诸部20
一、广义“女直”与狭义“女直”20
二、建州、海西与野人女直22
第三节 清之先祖世系和部落26
一、始祖传说26
二、从肇祖到显祖30
第一节 建州女真的叛服38
一、附从蒙古入犯辽东38
第二章 女真的叛服与明朝的剿抚38
二、明对建州女真的剿抚(上)44
三、明对建州女真的剿抚(下)54
第二节 海西女真的叛服63
一、正统以前的海西女真63
二、景泰、嘉靖间的海西女真69
第一节 建州女真的发展与扩大78
一、归顺朝廷78
第三章 建州女真与海西女真的振兴78
二、与朝鲜修好83
三、建州女真的集聚和扩大88
第二节 海西女真诸部的势力消长93
一、海西女真的核心卫分93
二、海西女真中的新兴的势力102
第四章 女真社会的发展和变革109
第一节 社会的经济发展109
一、社会发展的历史条件109
二、各经济部门的发展状况115
三、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124
第二节 社会结构的变革130
一、社会组织130
二、阶层与阶级141
三、部族组织与政权机构149
第三节 女真诸部统一的趋向155
一、王杲与王兀堂的崛起和败亡155
二、哈达与叶赫互争雄长160
第二编 努尔哈赤割据与军功集团165
第一章 明代晚期的辽东社会167
第一节 矿税掠夺对辽东经济的破坏167
一、高淮搜刮矿税与擅权167
二、高淮垄断马市与激变171
第二节 抗倭战争及其影响174
一、明代倭变与日本侵朝174
二、明军援朝与中日议和176
三、抗倭战争对辽东的影响182
四、抗倭援朝战争中的努尔哈赤185
第二章 努尔哈赤起兵割据189
第一节 报父祖之仇189
一、历经磨难胸怀大志189
二、借复仇名号统一本部194
三、卧薪尝胆自结中朝199
第二节 组建军功集团202
一、酋长的聚合与穆昆塔坦制的变革202
二、军功集团核心的演变212
三、雏形国家的诞生215
四、最初的国号217
第三节 抗击九部联军之战223
一、叶赫称霸扈伦四部223
二、抗击九部联军之战228
第四节 进军东海消灭海西三部234
一、兵临东海以定根本234
二、征服海西三部240
一、牛录制度的内容251
第一节 八旗制度的创立251
第三章 军政体制的创建与斗争策略的变化251
二、四旗制的形成269
三、八旗制的形成273
第二节 军功集团的军事、政治措施283
一、八旗兵的军训和军法283
二、斗智斗勇能屈能伸的政策292
第三节 建国称汗308
一、排除干扰坚持割据斗争308
二、设官理政314
三、建立金国322
第四章 萨尔浒大决战327
第一节 公开武装割据思想与讨明檄文327
一、取代明朝的思想327
二、讨明檄文328
第二节 取抚顺攻清河329
一、不贪贡市市赏,掠占土地的指导方针329
二、谋取抚顺城332
三、强攻清河城336
第三节 萨尔浒大决战339
一、明军备战与辽阳誓师339
二、四路决战与明军败逃342
三、萨尔浒大战的深刻影响350
第四节 开、铁相继攻占及对叶赫部的收编352
一、攻占开原城352
二、铁岭为金所有354
三、收编叶赫部355
第五章 进军辽沈地区360
第一节 走出赫图阿拉360
一、在萨尔浒大战中,熊廷弼驰赴辽东360
二、实施“南顾北窥坐困转蹙”之策362
第二节 后金智取沈阳369
一、明廷用非其人369
二、守城主将轻敌降人内应369
一、川兵决战于浑河之北371
第三节 浑河野战371
二、川浙兵血战浑河之南373
第四节 强攻辽阳374
一、阻河之战374
二、辽阳城攻守战376
第五节 轻取广宁378
一、熊廷弼复出辽东378
二、经抚不和弃守广宁381
一、农业经济的发展387
第六章 军功集团割据势力的膨胀387
第一节 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387
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393
三、牧业经济的发展397
四、狩猎采集等业持续发展400
第二节 军功集团迅速致富之道402
一、财权的高度集中402
二、财权垄断的主要途径403
一、军功集团吸引蒙古诸部的手段410
第三节 军功集团对各族凝聚力增强410
二、军功集团对各族的凝聚措施413
第七章 军功集团在改制中完善化415
第一节 国体与社会形态415
一、君权独尊思想415
二、社会各阶级的地位与变化417
三、社会性质及其变化425
第二节 统治制度的完善化441
一、以汗为中心奖励军功制度441
二、严刑峻法445
三、奉行双轨制政策448
四、加强政治思想统治450
第八章 军功集团失误与努尔哈赤病逝455
第一节 民族政策及其失误455
一、注重团结汉族的政策455
二、正确的民族政策456
三、狭隘的民族复仇心理与移民政策458
一、降将与女婿造反461
第二节 诸申汉民的反抗斗争461
二、诸申阿哈的反抗斗争462
三、汉民反抗剃发与反移民斗争463
四、明朝旧势力在辽南的抗金斗争464
五、辽民抗金斗争形式466
第三节 错误的屠杀和分庄政策467
一、怀疑汉官汉民467
二、残酷的屠杀政策468
三、编庄与社会危机470
第四节 国体建制的倒退471
一、诸子争位471
二、八和硕贝勒共理国政474
第五节 努尔哈赤病逝478
一、宁远决战478
二、努尔哈赤之死483
第三编 皇太极改革及其智囊团485
一、危机四伏的天启朝487
第一节 天启年间的明朝与后金社会487
第一章 皇太极继汗位487
二、后金的困境494
第二节 皇太极的早年业绩501
一、智勇双全之人501
二、军功集团的中坚503
第三节 皇太极称汗506
一、汗位之争506
二、皇太极谋求汗位受挫511
三、依靠军功集团登汗位515
第二章 皇太极与军功集团的矛盾521
第一节 加强君权的障碍521
一、勋贵特权膨胀521
二、诸贝勒的挑衅523
三、大贝勒阿敏一再抗命526
四、莽古尔泰拔刀相向530
五、代善不时违令犯禁532
一、阻滞满族封建经济发展536
第二节 发展后金的阻力536
二、干扰进取中原的战略540
第三章 皇太极组建智囊团545
第一节 组建智囊团势在必行545
一、封建化——汉化的历史需要545
二、皇太极用人思想的体现549
三、重用汉官政策的必然552
一、巴克什的出现557
第二节 智囊团的建立557
二、书房秀才的任置561
三、设置文馆566
四、改文馆为内三院574
第四章 皇太极与智囊团的革新580
第一节 “参汉酌金”的纲领580
一、渐就中国之制580
二、学习儒家经典584
三、恪守民族传统589
一、重新编庄593
第二节 发展经济593
二、发展农业生产596
三、繁荣手工业、商业601
第三节 改革政体604
一、南面独坐604
二、更定官制607
三、严密法制611
第四节 完善八旗兵制617
一、调整满洲八旗617
二、编蒙古八旗620
三、编汉军八旗621
第五节 熔铸满汉文化623
一、皇太极的文化人格623
二、文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作用632
第五章 调整对明方略636
第一节 谋求和议636
一、袁崇焕首倡和议636
二、皇太极以战求和642
三、和议无望659
第二节 合师入塞669
一、己巳之役669
二、骚扰宣大677
三、深入腹地682
第六章 征伐朝鲜690
第一节 缔结兄弟之盟690
一、反明必先侵朝690
二、逼签“平壤之盟”692
第二节 皇太极亲征朝鲜702
一、矛盾日增702
二、战争导火线706
三、皇太极亲征709
四、签订“父子之盟”713
第一节 进军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717
一、征抚并用以抚为主717
第七章 完成割据东北717
二、镇压博木博果尔724
三、加强管辖731
第二节 联络蒙古737
一、对蒙古方略737
二、亲和科尔沁部753
三、四征察哈尔部758
一、明辽东海防自毁770
第三节 扫荡关外明军770
二、占旅顺陷皮岛778
三、降服大凌河城786
四、割据称帝797
五、松锦大决战801
六、大功将成突然病逝816
第四编 多尔衮摄政和清朝入主中原821
第一章 多尔衮摄政823
第一节 皇太极病逝后的政局823
一、四股政治势力的较量823
二、崇政殿议立会议837
第二节 摄政体制的确立842
一、福临继位842
二、处理三案845
三、集权中央851
第二章 清军入关853
第一节 明朝中央政权的覆亡853
一、风起云涌的农民大起义853
二、李自成攻克北京860
三、崇祯帝自缢煤山863
第二节 山海关之战864
一、大顺军东征榆关864
二、多尔衮西进山海869
第三节 入主北京878
一、顺利进兵878
二、福临迁都885
一、清军西征907
第一节 军事进攻907
第三章 全国统一局面的初步形成907
二、弘光政权的覆灭916
三、出兵江南927
四、进军四川934
五、平定降将反叛936
第二节 政权建立939
一、中央机构939
二、地方政权948
一、剃发令与全国抗清斗争960
第四章 清入关之初的社会矛盾与多尔衮之死960
第一节 民族矛盾960
二、圈地、投充与逃人法964
第二节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976
一、南北党争976
二、继统斗争的继续与多尔衮之死982
大事记987
后记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