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陶艺设计制作与工艺实验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陶艺设计制作与工艺实验教程
  • 刘景森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43433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6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192页
  • 主题词:陶瓷-工艺美术-技法(美术)-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陶艺设计制作与工艺实验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1塑造基础1

1.1陶瓷雕塑和黏土1

1.1.1 干燥黏土1

1.1.2 潮湿黏土1

1.1.3 黏土泥浆1

1.1.4 黏土的剖练1

1.1.9黏土烧粉2

1.1.8黏土的孔隙2

1.1.7黏土的粘接2

1.1.6黏土的干燥2

1.1.5 黏土的收缩2

1.1.10有机物质3

1.1.11黏土可塑性的保持3

1.2工具和设备3

1.2.1模造工具3

1.2.2 转轮4

1.2.3喷器4

1.3.1搭骨架5

1.3塑造程序5

1.2.5其他工具5

1.2.4 弯脚规5

1.3.2上泥堆大形7

1.3.3 深入塑造7

1.3.4 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8

1.4原型塑造与模具设计8

1.4.1 顺适模、型分离8

1.4.2合理划分模块10

1.4.3 雕塑原型解体12

1.4.4注浆口设置14

1.5模具的翻制17

1.5.1修整雕塑原型17

1.5.2 划定分模线17

1.5.3 铺垫筑围18

1.5.4灌制模块21

1.5.5全模修整24

1.6成型作业25

1.6.1 注浆26

1.6.2脱胎27

1.6.3 整形29

2.1黏土技法33

2.1.1 菊花形揉泥法33

2.1.2羊头形揉泥法33

2陶艺制作技法33

2.2陶艺成型技法34

2.2.1 泥条盘筑法34

2.2.2泥板成型法35

2.2.3拉坯成型法38

2.3.2表面肌理的人工变化41

2.3陶艺的装饰技法41

2.3.1表面肌理的自然变化41

2.4陶艺施釉技法44

2.4.1 浸釉法44

2.4.2 浇釉法44

2.4.3 荡釉法44

2.4.4刷釉法45

2.4.5 喷釉法45

3.1原料46

3.1.1黏土原料46

3陶瓷工艺基础46

3.1.2石英原料56

3.1.3 长石类原料57

3.1.4其他陶瓷原料58

3.2坯料配方58

3.2.1 配方组成的表示方法58

3.2.2 陶艺加工所用坯料种类及其工艺要求59

3.3釉料60

3.3.1 釉的概念、作用与分类60

3.2.3 配料的依据和原则60

3.3.2 釉的主要性质61

3.3.3 制釉原料63

3.3.4 釉料配方65

3.3.5 施釉方法66

3.4陶瓷坯釉料制备67

3.4.1 坯料的制备67

3.4.2 釉料的制备72

3.5成型73

3.5.1 成型的概念、方法以及成型方法的选择依据和原则73

3.5.2 注浆成型73

3.5.3 石膏及石膏模型76

3.6烧成78

3.6.1 烧成制度的制定78

3.6.2 陶瓷坯体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79

3.6.3 烧成制度的制定80

3.6.4 烧成缺陷84

3.6.5 窑具85

3.7陶瓷装饰85

3.7.1 陶瓷装饰材料85

3.7.2 装饰方法88

4陶艺工艺实验指导93

4.1实验室所用浆料和塑泥的制备94

4.1.1 试样的采取方法和处理94

4.1.2 实验室泥浆的制备与比密度的调整94

4.1.3泥浆细度的测定方法95

4.1.4塑性泥料的制备96

4.2泥料可塑性的判定与调整96

4.2.1 司塑性指数法97

4.2.2可塑性指标法98

4.3.1 线收缩与体积收缩99

4.3泥料和石膏模收缩率的测定99

4.3.2线收缩的测定方法100

4.4黏土结合性和干坯强度的判定100

4.4.1 黏土结合性的判定100

4.4.2干坯强度(抗折强度)的测定101

4.5泥浆性能的控制与测定102

4.5.1 流动度和触变性的测定102

4.5.2 吸浆速度的测定103

4.6.1 石膏的性能104

4.6石膏模型的性能及增强104

4.6.2石膏模的制备105

4.6.3石膏模的增强106

4.6.4 石膏浆初凝、终凝时间的测定107

4.7瓷坯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108

4.7.1 吸水率、气孔率、体积密度的表示方法109

4.7.2 吸水率、气孔率、体积密度的测定方法109

4.8釉面光泽度的测定110

4.8.1提高釉面光泽度的措施110

4.9釉的配方实验111

4.9.1 实验目的111

4.8.2 釉面光泽度的测定方法111

4.9.2实验原理112

4.9.3 实验过程112

4.10熔块釉的熔制实验115

4.10.1 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115

4.10.2实验过程116

4.11最佳烧成制度的确定117

4.11.1温度制度及控制117

4.11.2 烧结温度与烧结温度范围的确定方法119

4.11.3 气氛制度及气氛的鉴别与控制121

4.11.4压力制度及控制123

4.12颜色釉的分类及常用原料124

4.12.1颜色釉的分类124

4.12.2颜色釉的常用原料125

4.13颜色釉的制备128

4.13.1颜色釉的配制方法128

4.13.2颜色釉的制备工艺129

4.14颜色釉常见缺陷及其防治130

4.14.1釉裂与滚釉130

4.14.2釉面气泡与针孔132

4.14.3釉面析晶、无光与混浊134

4.14.4烟熏、橘釉、黑点136

4.15典型颜色釉的配方及操作要点137

4.15.1青釉系列137

4.15.2铜红釉系列140

4.15.3蓝釉系列143

4.15.4黑釉系列144

4.16艺术釉147

4.16.1 花釉147

4.16.2碎纹釉150

4.16.3无光釉151

4.16.4结晶釉152

4.17其他釉彩系统155

4.17.1唐三彩155

4.17.2三阳开泰155

4.17.3变色釉156

4.18实验室加热设备的使用要点与安全防护157

4.18.1 实验室加热设备的使用要点157

4.18.2 实验室的安全防护160

参考文献1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