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线理论与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天线理论与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0814371.jpg)
- 卢万铮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61366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天线-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天线理论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磁场理论基础1
1.1电磁场的基本方程1
1.1.1麦克斯韦方程组1
1.1.2波动方程2
1.1.3边界条件和辐射条件2
1.1.4电磁场的位函数3
1.1.5电磁场的能量4
1.2电磁场的等效原理6
1.2.1惟一性定理6
1.2.2镜像原理6
1.2.3等效原理7
1.2.4互易原理9
1.2.5巴俾涅(Babinet)原理10
1.2.6相似原理12
1.3电磁场方程的基本解法13
1.3.1分离变量法和标量波函数13
1.3.2矢量波函数——矢量波动方程的直接解16
1.3.3标量格林函数法18
1.3.4并矢格林函数法19
1.4低频数值近似方法22
1.4.1矩量法23
1.4.2时域有限差分法24
1.5高频近似方法31
1.5.1几何绕射理论的基本概念32
1.5.2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34
1.5.3柱面波入射时理想导电直劈的绕射场37
1.5.4平面波和柱面波入射时理想导电直劈的绕射场44
1.5.5等效电磁流法44
1.6谱域法45
1.7场区的划分48
第2章 天线的基本参数50
2.1天线的方向特性参数50
2.1.1方向性函数50
2.1.2方向图51
2.1.3主瓣宽度、副瓣电平51
2.1.4方向性系数52
2.1.5天线增益53
2.2天线的阻抗特性53
2.2.1辐射电阻53
2.2.2输入阻抗54
2.3天线的效率55
2.4天线的极化特性55
2.4.1电磁波的极化55
2.4.4交叉极化隔离度和交叉极化鉴别率56
2.4.2极化效率56
2.4.3交叉极化56
2.5天线的有效长度和有效面积57
2.5.1有效长度57
2.5.2有效面积57
2.6天线频带宽度58
2.7接收天线的等效噪声温度58
第3章 天线辐射基础62
3.1电流元的辐射63
3.2磁流元的辐射65
3.3惠更斯源的辐射66
3.4任意分布电流和磁流的辐射场67
3.5任意形状线天线的矩量法解68
3.6.1等效源法72
3.6平面口径辐射72
3.6.2傅里叶变换法74
3.6.3平面口径的增益和口径效率76
3.7矩形同相口径的辐射场77
3.7.1均匀分布口径场78
3.7.2不均匀分布口径场79
3.8圆形同相口径的辐射场80
3.8.1均匀分布口径场80
3.8.2不均匀分布口径场81
3.9不同相口径的辐射场83
3.9.1线性相位分布83
3.9.2平方律相位分布83
3.9.3立方律相位分布86
4.1.1双锥天线的场87
4.1双锥天线87
第4章 偶极天线、单极天线和环天线87
4.1.2双锥天线的输入阻抗91
4.2对称偶极天线的积分方程96
4.2.1 Pocklington积分方程(1897)96
4.2.2 Hallen积分方程(1938)97
4.2.3 Hallen方程的矩量法解98
4.2.4 Pocklington积分方程的谱域法解99
4.3对称偶极天线的特性100
4.3.1方向特性100
4.3.2阻抗特性102
4.3.3对称偶极天线的应用106
4.4折合偶极天线107
4.5 八木天线109
4.5.1无源反射器和无源引向器109
4.5.2八木天线110
4.6旋转场天线与蝙蝠翼天线112
4.6.1旋转场天线112
4.6.2蝙蝠翼天线112
4.7盘锥天线113
4.8单极天线116
4.8.1简单单极天线116
4.8.2细螺旋天线119
4.8.3倒L形天线和倒F形天线120
4.9偶极天线和单极天线的馈电121
4.10环天线123
第5章 宽频带天线126
5.1非频变天线126
5.1.1平面等角螺旋天线126
5.1.2圆锥等角螺旋天线128
5.1.3阿基米德平面螺旋天线129
5.1.4对数周期天线130
5.2行波天线133
5.2.1单导线行波天线133
5.2.2 V形天线135
5.2.3菱形天线136
5.2.4轴向模螺旋天线137
5.3超宽频带天线140
5.3.1偶极天线的脉冲辐射特性140
5.3.2几种超宽带天线144
第6章 波导口和喇叭天线148
6.1波导开口面的辐射148
6.2 H面扇形喇叭149
6.3 E面扇形喇叭154
6.4.1角锥喇叭157
6.4角锥喇叭和圆锥喇叭157
6.4.2圆锥喇叭158
6.5多模喇叭159
6.6波纹喇叭160
6.7表面波天线164
6.7.1介质平板波导165
6.7.2波纹导体表面波导168
6.7.3介质天线168
6.8透镜天线169
6.8.1介质透镜170
6.8.2空气介质透镜171
6.8.3金属透镜171
第7章 反射面天线172
7.1.1旋转抛物面的几何关系173
7.1单反射面天线173
7.1.2镜面电流法174
7.1.3口径场法177
7.1.4旋转抛物面天线的效率和增益177
7.1.5抛物面天线的馈源182
7.2旋转抛物面天线的几何绕射理论解184
7.2.1远轴副瓣区185
7.2.2后轴向区190
7.2.3前轴向区191
7.3偏置抛物面天线192
7.3.1偏置抛物面天线的口径场192
7.3.2偏置抛物面天线的辐射场195
7.4双反射面天线196
7.4.1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特性196
7.4.2卡塞格伦双反射面天线198
7.4.3环焦天线200
7.5其他形式的反射面天线201
7.5.1扁平形波束抛物面天线202
7.5.2余割平方方向图天线203
7.5.3喇叭抛物面天线205
7.5.4平面反射面206
7.6反射面天线新技术206
7.6.1低副瓣技术206
7.6.2多波束天线和多频段天线207
第8章 缝隙天线210
8.1理想导电平面上的矩形缝隙210
8.2矩形导电平板上缝隙辐射的几何绕射解213
8.3理想导电圆柱上的缝隙215
8.4.1矩形波导馈电的缝隙218
8.4矩形波导馈电的缝隙218
8.4.2谐振波导缝隙阵223
8.4.3非谐振波导缝隙阵224
第9章 微带天线228
9.1传输线模型法229
9.2空腔模型法231
9.2.1矩形微带贴片天线231
9.2.2圆形微带贴片天线237
9.3积分方程法240
9.4谱域导抗法243
9.5微带天线元技术245
9.5.1宽频带技术245
9.5.2多频微带贴片天线247
9.5.3圆极化技术249
9.5.4其他形式的微带天线252
9.5.5馈电方法257
9.6微带天线阵258
第10章 阵列天线259
10.1方向图相乘原理259
10.2均匀阵列的分析261
10.2.1一维均匀直线阵的阵因子261
10.2.2一维均匀直线边射阵262
10.2.3一维均匀直线端射阵265
10.2.4二维均匀阵267
10.3 Schelkunoff单位圆268
10.3.1 Schelkunoff单位圆268
10.3.2边射阵269
10.3.3端射阵271
10.3.4超方向性阵272
10.4.1傅里叶级数法273
10.4一维均匀直线阵的综合273
10.4.2 Chebyshev综合法274
10.4.3 d>λo/2的Chebyshev阵278
10.4.4 Dolph变换280
10.5相控阵天线283
10.5.1一维扫描阵283
10.5.2二维扫描阵284
10.5.3阵元间的互耦287
10.6多波束阵列天线288
第11章 自适应天线阵290
11.1 LMS阵291
11.1.1 LMS准则下的最佳加权292
11.1.2用梯度算法实现LMS的最佳加权294
11.1.3复数信号296
11.1.4复数LMS算法297
11.1.5三元LMS阵特性分析298
11.2Applebaum阵302
11.2.1 Applebaum阵的最佳准则302
11.2.2Applebaum反馈环306
11.2.3变形Applebaum反馈环307
11.2.4控制矢量308
11.2.5 LMS阵和Applebaum阵的关系308
11.3离散自适应阵309
11.3.1离散LMS阵309
11.3.2离散Applebaum阵312
11.4采样矩阵求逆法312
附录314
附录A 最陡下降法(鞍点法)314
A.1鞍点法的预备知识314
A.2最陡下降法(鞍点法)316
A.3变形(修正)最陡下降法317
附录B 驻相法318
B.1驻相法318
B.2用驻相法计算积分319
附录C 绕射场与几何光学场的分离320
附录D δ函数的傅里叶展开式326
附录E PML边界327
E.1 平面波在PML媒质中的传播327
E.2 平面波通过PML—PML媒质边界的传播329
附录F 散焦距离的计算332
附录G 用傅里叶变换法计算三维辐射问题333
附录H A+φuA=I式的说明335
附录I φ-1U?、d与 φ-1、uU?、d的等效性336
附录J 希尔伯特变换336
参考文献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