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磁共振造影剂及临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磁共振造影剂及临床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0818068.jpg)
- 许乙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5539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770页
- 文件大小:145MB
- 文件页数:793页
- 主题词:磁共振成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磁共振造影剂及临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药代动力学2
一、药物的转运2
上篇 磁共振造影剂基础理论2
第一章 机体对造影剂(药物)的作用2
四、分布3
三、血浆蛋白结合3
二、吸收3
七、药物学基本参数及概念4
六、排泄4
五、生物转化4
八、药物消除动力学5
二、造影剂的不良反应6
一、造影剂作用的基本表现6
第二节 造影剂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6
四、造影剂合理使用原则7
三、量效关系7
三、磁导率8
二、磁化强度8
第二章 磁共振造影(对比)剂8
第一节 一些磁学基本概念8
一、磁化8
七、居里定律9
六、磁偶极子9
四、磁化率9
五、磁场9
一、过渡元素的理化特性10
第二节 顺磁性元素与配位化合物10
八、磁子10
二、稀土元素13
三、配位化合物-磁共振造影剂的基本形式14
四、磁共振造影剂常用配位体16
一、顺磁性弛豫效应19
第三节 磁共振造影剂的增强机制19
二、磁化率效应与横向弛豫23
一、Gd类小分子细胞外间隙非特异性分布造影剂26
第四节 各类磁共振造影剂26
二、血池性磁共振造影剂35
三、靶肝胆对比剂38
五、肿瘤抗原或受体介导特异性造影剂46
四、脂质体对比剂46
六、内源性对比剂48
七、稳态自由基49
八、磁共振分子成像示踪剂50
九、胃肠道造影剂52
十、磁共振对比剂的发展趋势53
二、物理学基本概念54
一、磁共振成像发展史54
第三章 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54
第一节 磁共振成像的发展史和几个物理学概念54
第二节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55
二、T2值57
一、T1值57
第三节 磁共振设备的基本构造58
一、选择层面59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的技术过程59
二、选择层面内信号的空间定位60
一、基本成像参数62
第五节 磁共振成像的参数62
三、磁共振图像的显示及窗口技术62
二、新的对比度参数64
一、基本概念67
第六节 磁共振成像序列67
二、经典磁共振成像序列73
三、快速磁共振成像序列77
四、其他快速扫描方法88
六、脂肪抑制技术90
五、预置饱和技术90
二、对比度/噪声比91
一、信噪比91
第七节 磁共振图像的评价指标91
四、伪影92
三、空间分辨率92
四、软骨94
三、钙化94
第八节 磁共振成像反映正常和病变组织特性94
一、脂肪94
二、肌肉和韧带94
十一、出血95
十、囊变95
五、气体95
六、血流95
七、水肿95
八、变性95
九、坏死95
一、MRI的基本优点97
第九节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优缺点及禁忌证97
十二、肿瘤97
一、脑功能磁共振成像98
第十节 磁共振成像的发展98
二、MRI的基本缺点98
三、MRI检查的禁忌证98
二、磁共振波谱学99
三、磁共振血管造影106
四、磁共振灌注成像110
五、扩散成像(DWI)111
一、冠状切面114
第一节 蝶鞍区的解剖要点114
下篇 磁共振造影剂的临床应用114
第四章 增强MRI在颅脑疾病的应用114
三、横断切面116
二、矢状切面116
四、垂体117
六、海绵窦121
五、鞍底121
八、鞍周神经122
七、蝶窦122
一、垂体前叶腺瘤125
第二节 鞍内病变125
九、鞍上池125
五、淋巴细胞性垂体腺炎136
四、垂体脓肿136
二、垂体增生136
三、垂体转移瘤136
九、垂体后叶肿瘤137
八、垂体柄异常137
六、席汉氏综合征137
七、垂体血色素病137
二、MRI表现138
一、尿崩症的分类及临床表现138
第三节 中枢性尿崩症的MRI诊断138
三、颅咽管瘤141
二、下丘脑胶质瘤141
三、引起尿崩症的鞍区肿瘤性病变141
第四节 鞍上区病变的MRI诊断141
一、结核瘤141
五、下丘脑错构瘤148
四、鞍上生殖细胞瘤148
六、鞍区脑膜瘤149
八、鞍区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151
七、鞍区蛛网膜囊肿151
九、淋巴瘤和白血病鞍上区侵犯155
十一、鞍区动脉瘤157
十、鞍区转移瘤157
十二、鞍上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59
二、松果体区肿瘤的病理类型162
一、松果体区的解剖要点162
第五节 松果体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62
四、MRI表现163
三、临床表现163
一、脑室肿瘤的定义及病理分类171
第六节 脑室肿瘤及其他脑室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171
三、MRI诊断与鉴别诊断172
二、临床表现172
四、脑室肿瘤的MR特征173
五、脑室肿块的鉴别178
第七节 脑桥小脑角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81
一、听神经鞘瘤182
二、桥小脑角区脑膜瘤183
三、面神经鞘瘤185
五、桥小脑角囊性肿块187
四、三叉神经鞘瘤187
六、蛛网膜囊肿188
七、岩骨尖胆固醇囊肿190
一、颈静脉球瘤191
第八节 颈静脉孔区肿瘤191
八、岩骨尖粘液囊肿191
四、颈静脉孔区表皮样囊肿194
三、颈静脉孔区脑膜瘤194
二、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194
六、耳部恶性肿瘤及胆脂瘤195
五、鼻咽癌颈静脉孔区侵犯195
二、脊索瘤197
一、斜坡解剖与肿瘤分类197
第九节 颅底斜坡区肿瘤的鉴别诊断197
三、斜坡区软骨瘤201
四、斜坡脑膜瘤202
六、垂体侵袭性腺瘤斜坡侵犯203
五、斜坡区神经鞘瘤203
第十节 枕骨大孔区病变204
一、枕骨大孔区肿瘤205
二、枕骨大孔区其他病变206
一、病理学基础207
第十一节 脑内环形强化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207
二、环形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08
一、低分化与高分化星形细胞瘤216
第十二节 MRI增强成像在胼胝体区病变的诊断作用216
二、胼胝体脂肪瘤217
三、胼胝体变性和梗死218
一、大脑半球及小脑多发强化灶的鉴别诊断220
第十三节 其他颅内占位疾病的MRI表现及相关鉴别要点220
二、基底节、丘脑区占位病变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224
三、脑实质内局灶性病灶225
四、脑干增粗的鉴别诊断233
五、室管膜下长T1长T2信号异常的鉴别诊断237
六、交通性脑积水的鉴别诊断238
七、梗阻性脑积水的鉴别诊断239
一、概况240
第十四节 柔脑膜和硬膜异常强化的诊断240
二、影像表现241
三、脑膜强化的医源性因素248
四、颅内低压249
一、脑梗死250
第十五节 脑血管疾病的MRI诊断250
二、脑出血255
三、颅内动静脉血管畸形262
六、烟雾病263
五、海绵状血管瘤263
四、颅内动脉瘤263
七、蛛网膜下腔出血266
八、中枢神经系统传导束病变267
一、脱髓鞘疾病268
第十六节 脑白质病的MRI诊断268
二、髓鞘形成不良疾病279
三、不明原因脑白质病的分类282
四、Fahr病284
二、鉴别诊断286
一、阿尔茨海默病286
第十七节 痴呆的MRI诊断286
一、眼球288
第一节 眼部的解剖组织学288
第五章 磁共振对比剂在眼部疾病的诊断作用288
二、眼眶290
四、脂肪体、眶内血管、神经、淋巴和泪腺291
三、骨膜和筋膜291
一、视网膜病变292
第二节 增强MRI在眼球壁病变的诊断作用292
二、葡萄膜瘤295
二、特发性眼眶炎症298
一、眼眶蜂窝织炎和脓肿298
第三节 增强MRI在眼眶疾病的诊断作用298
三、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302
四、眼眶血管性病变303
五、肌源性肿瘤308
六、神经源性肿瘤310
八、泪腺窝肿瘤313
七、眼眶转移癌313
二、MRI表现318
一、解剖要点318
第六章 增强扫描在鼻腔、鼻窦、咽部、喉部、腮腺及咽旁间隙疾病的诊断作用318
第一节 鼻腔、鼻窦的解剖要点及正常表现318
一、化脓性鼻窦炎319
第二节 增强扫描在鼻窦炎症的诊断作用319
三、真菌性鼻窦炎320
二、过敏性鼻窦炎320
四、干酪性鼻窦炎(鼻窦假性胆脂瘤)321
二、粘膜下囊肿322
一、鼻窦粘液囊肿322
第三节 鼻窦囊肿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322
三、面部裂隙囊肿323
三、MRI诊断和鉴别诊断324
二、MRI表现324
第四节 鼻腔及鼻窦息肉324
一、病理324
一、乳头状瘤325
第五节 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的MRI诊断325
三、血管瘤326
二、腺瘤326
五、软骨瘤327
四、纤维血管瘤327
十、鼻腔及鼻窦脑膜瘤328
九、神经鞘膜(纤维)瘤328
六、骨瘤328
七、骨化纤维瘤328
八、骨纤维异常增殖症328
一、上颌窦恶性肿瘤329
第六节 增强扫描在鼻及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作用329
五、鼻腔恶性肿瘤331
四、蝶窦恶性肿瘤331
二、筛窦恶性肿瘤331
三、额窦恶性肿瘤331
一、咽应用解剖332
第七节 增强MRI在咽部疾病的诊断作用332
二、增强扫描在鼻咽癌的诊断作用333
三、口咽部其他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40
四、喉咽部(下咽部)恶性肿瘤341
一、喉的解剖要点及正常MRI表现342
第八节 增强MRI在喉部疾病的诊断作用342
二、喉癌344
第九节 增强MRI在嚼肌间隙肿块的诊断作用345
二、常见腮腺占位病变348
一、腮腺区的解剖要点348
第十节 增强MRI对腮腺区病变的定性作用348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351
二、咽旁间隙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52
一、咽旁间隙352
第十一节 咽旁间隙和颈动脉鞘间隙占位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52
一、甲状腺肿359
第一节 甲状腺疾病的MRI表现359
第七章 增强MRI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作用359
三、甲状腺炎361
二、甲状腺囊肿361
五、甲状腺癌363
四、甲状腺腺瘤363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的综合影像诊断364
二、肺部基本病变的MRI表现366
一、检查技术366
第八章 肺部疾病的MRI诊断366
第一节 有关检查技术及正常表现366
一、病理特点与分型368
第二节 肺癌368
二、肺癌的MRI表现370
三、鉴别诊断378
二、机化性肺炎380
一、结核瘤380
第三节 常见肺部其他孤立结节的基本特点380
四、错构瘤381
三、炎性假瘤381
七、肺隔离症382
六、肺肉瘤382
五、良性肿瘤382
十、肺转移瘤383
九、肺脓肿383
八、肺动静脉瘘383
二、脓胸385
一、胸腔积液385
第九章 胸膜及胸壁疾病的MRI诊断385
第一节 胸膜疾病385
四、MRI在胸膜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86
三、胸膜肿瘤386
一、胸壁肿瘤387
第二节 胸壁病变387
二、胸壁结核388
三、膈疝389
二、膈肌膨出389
三、肋软骨炎389
第三节 增强MRI在横膈病变的诊断价值389
一、横膈肿瘤389
一、纵隔解剖391
第一节 纵隔的解剖要点391
第十章 纵隔病变的MRI诊断391
二、纵隔的正常MRI表现392
一、纵隔肿瘤的分析原则393
第二节 纵隔肿瘤393
二、前纵隔占位病变394
三、中纵隔病变398
四、后纵隔肿瘤403
三、基本序列406
二、检查前的准备406
第十一章 增强MRI在心脏大血管疾病的诊断作用406
第一节 心脏大血管MRI检查技术及注意事项406
一、心电门控技术406
四、心脏基本成像平面407
五、正常心脏大血管的基本数据408
一、三节段诊断方法409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MRI诊断409
二、常见先心病的MRI特征410
一、冠心病简介413
第三节 增强MRI对冠心病的诊断413
三、心肌梗死的MRI增强表现414
二、心肌缺血的对比增强MRI414
四、MRI定量检测心肌灌注异常的指标416
五、冠状动脉MRA420
一、扩张性心肌病421
第四节 心肌病421
二、内膜及部分心内膜下心肌纤维化422
二、肥厚性心肌病422
二、缩窄性心包炎423
一、心包积液423
第五节 心包疾病423
二、原发心脏恶性肿瘤424
一、粘液瘤424
第六节 心脏肿瘤424
一、主动脉瘤425
第七节 大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425
二、主动脉夹层427
三、假性动脉瘤430
四、其他大动脉疾病431
一、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432
第一节 肝段解剖432
第十二章 增强MRI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作用432
一、MRI扫描技术434
第二节 肝脏MRI成像技术及正常表现434
二、正常肝脏MRI表现435
二、组织学分型436
一、病理特点436
第三节 原发性肝癌436
四、肝癌的MRI表现437
三、肝癌的临床表现437
五、胆管细胞型肝癌442
六、小肝癌443
七、其他肝脏特异性造影剂的肝癌表现445
八、增强扫描对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意义449
九、增强MRI在治疗后肝癌随访中的作用451
一、基本概况453
第四节 肝母细胞瘤453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454
二、MRI表现454
第六节 转移性肝癌455
第五节 肝血管肉瘤455
一、MRI表现456
一、MRI表现457
第七节 肝血管瘤457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457
一、MRI表现460
第八节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460
二、MRI诊断与鉴别诊断460
第九节 肝腺瘤462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462
第十节 肝炎性假瘤463
一、病理464
第十一节 肝脓肿464
一、病理与临床464
二、MRI表现464
三、鉴别诊断464
三、MRI表现465
二、临床表现465
四、MRI诊断与鉴别诊断467
二、MRI表现及诊断468
一、病理468
第十二节 肝结核468
一、肝硬化470
第十四节 肝脏弥漫性病变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470
第十三节 动态增强肝脏—过性灌注异常470
一、高灌注状态470
二、低灌注区470
三、脂肪肝475
二、肝过量铁质沉积症475
一、异位胰腺477
第一节 胰腺先天性异常477
第十三章 增强MRI在胰腺疾病的诊断作用477
三、胰腺分离478
二、环状胰腺478
一、急性胰腺炎479
第二节 胰腺炎症479
四、胰腺囊性纤维性变479
五、血色病胰腺改变479
二、慢性胰腺炎481
三、MRI表现483
二、临床表现483
第三节 胰腺癌483
一、病理48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485
一、胃泌素瘤487
第四节 胰岛细胞肿瘤487
二、胰岛素瘤488
一、浆液性囊腺瘤489
第五节 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489
三、胰高血糖素瘤、舒血管肠肽瘤、胰多肽瘤和胰腺类癌489
二、粘液性囊腺瘤490
三、胰腺囊肿491
二、慢性胆囊炎493
一、急性胆囊炎493
第十四章 增强MRI对胆囊及胆管疾病的诊断作用493
第一节 胆囊病变493
三、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494
六、胆囊腺瘤与息肉495
五、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和胆固醇性息肉495
四、胆囊腺肌症495
七、胆囊癌496
八、胆囊结石499
一、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500
第二节 胆管疾病500
二、胆管炎症502
三、胆管癌503
四、壶腹周围癌506
第三节 增强扫描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作用508
五、胆总管和肝胆管结石508
二、梗阻性质的判断509
一、梗阻平面的确定509
三、多脾综合征511
二、无脾脏511
第十五章 增强MRI在脾脏疾病的诊断作用511
第一节 先天性脾异常511
一、副脾511
一、脾脏肿大512
二、脾脏囊肿512
四、游走脾512
第二节 脾脏疾病512
三、脾脏脓肿513
五、脾脏炎性假瘤514
四、脾脏结核514
七、脾脏损伤516
六、脾梗死516
八、脾萎缩517
九、脾脏肿瘤518
一、检查技术523
第一节 胃肠道疾病523
第十六章 MRI对比剂在胃肠道、腹腔、腹膜后区病变的诊断作用523
二、胃癌524
三、胃平滑肌瘤与胃平滑肌肉瘤525
四、结直肠癌526
一、腹腔原发性肿瘤529
第二节 腹膜腔及腹膜后疾病529
三、结核性腹膜炎530
二、大网膜肿瘤530
一、病理要点531
第三节 腹膜后肿瘤531
三、常见后腹膜肿瘤的MRI表现532
二、临床表现532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35
三、MRI表现535
第四节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535
一、病理535
二、临床表现535
一、肾上腺组织学537
第一节 正常肾上腺537
第十七章 肾上腺病变537
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538
第二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538
二、肾上腺的血供538
三、正常肾上腺的MRI表现538
二、皮质醇增多症540
一、嗜铬细胞瘤544
第三节 肾上腺髓质源性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544
三、肾上腺性腺综合征544
二、神经母细胞瘤546
三、神经节细胞瘤547
四、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548
一、肾脏囊肿的病理学549
第一节 增强MRI对肾脏囊性病变的诊断作用549
第十八章 增强MRI在肾脏疾病的诊断作用549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550
二、MRI表现550
一、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51
第二节 肾脏实质性占位病变的MRI诊断551
三、大嗜酸性细胞瘤552
二、肾腺瘤552
五、肾细胞癌553
四、肾髓质纤维瘤553
六、肾盂癌560
七、肾母细胞瘤562
一、肾结核564
第三节 增强MRI对肾炎性病变的诊断作用564
八、肾淋巴瘤564
二、慢性肾盂肾炎565
四、肾周积液566
三、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566
二、移植肾568
一、肾梗死568
第四节 肾脏的其他病变568
二、输尿管癌与良性狭窄的鉴别570
一、输尿管结石积水和输尿管狭窄引起积水的鉴别570
第五节 输尿管扩张积水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570
第一节 膀胱病变573
第十九章 男性盆腔疾病573
一、解剖要点576
第二节 前列腺病变576
二、前列腺增生577
三、前列腺癌579
四、前列腺炎583
二、睾丸附睾炎585
一、睾丸肿瘤585
第三节 睾丸和附睾病变的MRI诊断585
六、隐睾586
五、精索静脉曲张586
三、睾丸血肿586
四、睾丸扭转586
八、附睾疾病587
七、睾丸鞘膜积液587
二、子宫内膜589
一、子宫肌层589
第二十章 女性盆腔疾病589
第一节 正常女性盆腔MRI表现589
四、子宫颈590
三、结合带590
一、子宫肌瘤591
第二节 增强MRI对子宫病变的诊断作用591
五、阴道591
六、卵巢591
七、子宫变异591
三、宫颈癌593
二、子宫腺肌病593
四、子宫内膜癌595
一、病理599
第三节 卵巢囊性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599
二、MRI表现与鉴别诊断601
第四节 卵巢实质性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604
二、卵巢恶性实质性肿瘤605
一、卵巢良性实质性肿瘤605
三、鉴别诊断610
二、MRI主要表现610
第五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610
一、主要临床表现610
四、瘤软骨612
三、瘤骨612
第二十一章 骨骼系统肿瘤612
第一节 良恶性骨骼肿瘤的诊断要点612
一、骨破坏612
二、软骨破坏612
一、骨肉瘤613
第二节 恶性骨肿瘤613
五、骨膜反应613
六、软组织肿块613
二、软骨肉瘤617
四、脊索瘤619
三、尤文氏肉瘤(Ewing肉瘤)619
二、成软骨细胞瘤630
四、软骨粘液样纤维瘤631
三、软骨瘤631
五、骨样骨瘤632
六、骨软骨瘤634
一、纤维性骨皮质缺损635
七、骨母细胞瘤635
第四节 骨纤维组织肿瘤的MRI诊断635
二、非骨化性纤维瘤637
三、骨化性纤维瘤637
四、骨纤维肉瘤638
一、骨纤维异常增殖症639
第五节 骨肿瘤样病变639
二、畸形性骨炎640
四、动脉瘤样骨囊肿641
三、骨囊肿641
第六节 软组织肿瘤的MRI诊断642
一、脂肪瘤642
二、血管瘤643
三、淋巴管瘤644
四、滑膜肉瘤645
五、纤维类肿瘤646
六、周围性神经源性肿瘤647
七、平滑肌肉瘤648
八、纤维肉瘤649
第七节 颞下颌关节病变650
九、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650
二、正常颞下颌关节的MRI表现651
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651
一、扫描方法651
第八节 肩关节病变652
一、扫描方法和正常肩关节的MRI表现652
三、肩卡压综合征653
二、肩腱袖撕裂653
第九节 髋关节病变655
一、髋关节的解剖要点655
四、肩关节周围炎655
五、肩关节结核655
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56
三、股骨颈骨折661
一、解剖要点663
笫十节膝关节病变663
二、正常膝关节的MRI表现667
三、半月板损伤667
四、盘状半月板672
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673
五、半月板囊肿673
七、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677
八、髌骨软骨软化678
九、腘窝囊肿680
十、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680
十一、色素沉着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683
第十一节 踝关节和足病变686
一、距骨骨软骨损伤686
四、跖痛症688
五、距骨无菌性坏死688
二、踝内外侧韧带损伤688
三、跟腱病变688
一、病理与临床表现689
第二十二章 脊柱和脊髓病变的MRI诊断689
第一节 椎管内肿瘤689
二、椎管内肿瘤的MRI表现691
第二节 脊椎退行性变709
一、椎间盘突出709
二、椎管狭窄716
三、颈椎病718
一、病因学720
第三节 脊柱结核720
二、病理学721
三、脊柱结核的病理分型723
五、MRI表现724
四、临床表现724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727
一、分类729
第四节 良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鉴别729
二、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影像学表现730
参考文献732
一、正常头颅横断面像738
附:常见部位影像解剖图738
二、正常头颅矢状面像740
三、正常头颅冠状面像741
四、正常鼻咽横断面像743
五、正常胸部横断面像746
六、正常胸主动脉长轴切面像749
七、正常腹部横断面像(T1WI)750
八、正常腹部横断面像(T2WI)754
九、正常男性盆腔横断面像和矢状面像757
十、正常女性盆腔横断面像和矢状面像759
十一、正常颈椎矢状面像和横断面像762
十二、正常腰椎矢状面像和横断面像763
十三、正常肩关节横断面像和矢状面像764
十四、正常膝关节冠状面像766
十五、正常膝关节矢状面像768
五、转移性骨肿瘤923
六、骨髓瘤925
七、淋巴瘤927
第三节 良性骨肿瘤927
一、巨细胞瘤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