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0824141.jpg)
- 景士西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6075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其他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绪论1
一、园艺植物的进化2
二、品种的概念和良种的作用4
三、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8
四、园艺植物育种的发展与展望8
第一章育种对象和目标18
第一节育种对象18
第二节 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19
一、产量19
二、品质20
三、成熟期22
四、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22
六、对保护地栽培的适应性23
五、对病虫害的抗耐性23
第三节 制订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和原则24
一、园艺植物育种目标的特点24
二、制订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26
三、制订育种目标应妥善处理的几个关系问题28
第二章 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别和育种特点32
第一节 园艺植物繁殖方式和授粉习性的多样性32
一、无性繁殖32
二、有性繁殖33
三、授粉习性概念的规范化和判别38
第二节品种的类型40
一、同型纯合类40
二、同型杂合类40
三、异型纯合类41
四、异型杂合类42
第三节各类品种的遗传育种特点42
一、繁殖习性及其对遗传变异的影响42
二、各类品种的选育特点44
第三章种质资源47
第一节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47
一、种质资源的概念及重要性47
二、保护种质资源的迫切性49
三、抢救种质资源刻不容缓51
第二节作物起源中心与中国园艺植物种质资源52
一、园艺植物的起源52
二、作物进化地理学52
三、中国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60
第三节种质资源的考察征集67
一、种质资源考察、征集的范围和重点67
二、种质资源征集的方法68
三、资源征集登记卡69
第四节种质资源的保存70
一、就地保存和迁地保存70
二、种子保存71
三、资源圃种质保存73
四、离体试管保存74
五、利用保存75
六、基因文库保存75
第五节种质资源的评价76
一、资源评价的任务和要求76
二、资源评价的内容和项目77
三、资源描述评价的方法和标准78
四、努力实现资源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84
第六节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87
第四章引种90
第一节 引种的概念及意义90
一、引种的概念90
二、引种的意义91
第二节引种的原理91
一、引种的遗传学基础92
二、生态学研究与引种93
第三节引种的方法100
一、引种的程序100
二、引种中应注意的事项103
第五章选择育种104
第一节选择与选择育种104
一、选择育种的概念104
二、选择的实质与作用基础104
三、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106
四、选择育种的应用106
第二节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107
一、基本选择法及其综合应用107
二、园艺植物的授粉习性与常用选择法111
三、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111
四、有性繁殖植物选择育种的程序114
第三节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116
一、芽变选种116
二、营养系微突变选种124
三、实生选种126
第六章常规杂交育种128
第一节 常规杂交育种的概念和意义128
一、常规杂交育种的概念128
二、常规杂交育种的意义128
第二节常规杂交育种的杂交方式129
一、两亲杂交129
二、多亲杂交130
第三节杂交亲本的选择与选配131
一、亲本的选择131
二、亲本的选配132
三、回交、多亲杂交亲本选配的特点133
第四节杂交技术134
一、杂交前的准备134
二、隔离和去雄135
四、授粉、标记和登录136
三、花粉的制备136
第五节杂种后代的处理137
一、杂种的培育137
五、授粉后的管理137
二、杂种的选择138
第七章优势杂交育种144
第一节 杂种优势的概念和应用概况144
一、自交衰退144
二、杂种优势的概念144
三、优势杂交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的比较146
四、杂种优势利用概况147
五、杂种优势的早期预测和固定杂种优势的研究147
第二节选育杂交种品种的一般程序149
一、自交系的选育149
二、配合力测定150
三、配组方式的确定154
一、人工去雄制种155
第三节杂种种子生产155
二、利用苗期标记性状制种156
三、化学去雄制种156
四、利用单性株制种156
五、利用迟配系制种157
六、利用雄性不育系和自交不亲和系制种158
第四节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158
一、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的意义158
二、雄性不育的遗传类型158
三、雄性不育系的选育160
四、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的方法和步骤167
第五节 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和利用168
一、自交不亲和系的概念和意义168
二、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和生理机制169
三、选育自交不亲和系的方法171
五、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173
四、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的方法173
第八章营养系杂交育种175
第一节 营养系品种的性状遗传特点175
第二节 营养系品种遗传变异的研究方法178
一、性状遗传方式——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179
二、质量性状的遗传181
三、数量性状的遗传184
第三节 亲本选配及杂交技术的特点191
一、亲本选配特点192
二、杂交技术特点196
第四节 童期、童性和杂种培育选择特点198
一、童期的概念和实质198
二、童性及其与成年期性状的相关199
三、营养系杂种培育的特点202
四、营养系杂种选择的特点205
一、远缘杂交的意义209
第一节远缘杂交的意义与特点209
第九章远缘杂交及其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209
二、远缘杂交的特点210
第二节远缘杂交的障碍与克服途径212
一、远缘杂交难交配性及其克服途径212
二、远缘杂种难育性及其克服途径214
三、远缘杂种难稔性及其克服途径215
一、远缘杂种分离的表现217
二、远缘杂种的鉴定和后代分离的控制217
第三节远缘杂种的分离和选择217
三、远缘杂种的选择218
第四节远缘杂交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219
第十章倍性育种220
第一节 多倍体的来源及意义220
一、园艺植物中的多倍体现象220
二、多倍体形成的途径222
三、多倍体育种在园艺生产中的意义和进展223
一、秋水仙素诱变多倍体225
第二节多倍体诱变225
二、有性杂交培育多倍体227
三、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多倍体228
第三节多倍体的选择、鉴定与利用228
一、多倍体育种的亲本选择228
二、多倍体特征及其鉴定方法229
三、倍性材料的选择和利用230
第四节单倍体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230
一、单倍体的类型及特点230
二、获得单倍体的方法231
三、单倍体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232
第十一章诱变育种234
第一节诱变育种的特点和类别234
一、诱变育种的意义和特点234
二、诱变育种的类别236
一、辐射源和辐射剂量237
第二节辐射诱变237
二、辐射诱变的机理239
三、辐射处理的方法241
第三节化学诱变244
一、常用化学诱变的药剂种类及其作用机制244
二、化学诱变的方法246
第四节 理化诱变的特异性及复合处理248
一、不同诱变方法的特异性248
二、理化诱变因素的复合处理249
第五节诱变材料的培育与选择250
一、有性繁殖植物250
二、无性繁殖植物251
第十二章生物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253
第一节组织与器官培养253
一、组织与器官培养的类别253
二、组织与器官培养的应用255
一、花药培养256
第二节花药与花粉培养256
二、花粉培养257
三、花药和花粉培养的作用258
第三节 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258
一、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的步骤259
二、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的应用260
第四节植物细胞突变体的离体筛选261
一、突变体的产生261
二、突变细胞的筛选方法261
三、突变性状的遗传基础及其稳定性鉴定262
第五节基因工程与育种262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63
二、基因工程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264
第六节分子标记与育种267
一、构建遗传图谱268
三、定位农艺性状269
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269
二、分析亲缘关系269
五、种质资源及杂种后代的鉴定271
第十三章计算机辅助育种的研究简介272
第一节 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构成272
一、应用概况272
二、种质资源数据库的目标与功能273
三、种质信息系统的主要类型274
四、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立276
一、育种档案277
第二节 植物育种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构成277
二、田间数据278
三、品种选育278
四、遗传分析279
五、生物统计280
第三节 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系统280
一、种子生产系统281
三、良种销售系统282
二、良种信息系统282
五、客户信息管理283
第四节 植物育种专家系统原理简介283
四、购种信函系统283
一、知识库284
二、事实库284
三、推理机284
四、解释模块284
第十四章新品种的审定与推广繁育288
第一节品种审定288
一、品种审定的意义288
二、审定机构及其工作内容289
三、报审条件和程序289
一、新品种保护的意义290
二、国际上有关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措施290
第二节植物新品种保护290
四、品种审定、定名和登记290
三、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291
四、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品种审定的关系292
第三节品种推广293
一、品种推广准则293
二、品种推广的方式方法293
三、品种区域化和良种合理布局294
四、良种与良法配套295
第四节 良种繁育296
一、品种的混杂、退化及对策296
二、良种的加速繁殖301
三、繁育无病毒苗302
四、建立健全良种繁殖程序和繁育体系303
附录1 部分园艺植物某些性状的遗传表现305
附录2部分园艺植物辐射诱变参考剂量310
参考文献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