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影视录音环境声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影视录音环境声学
  • 林达悃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750434344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8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94页
  • 主题词:电影录音-环境声学;电视(艺术)-录音-环境声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影视录音环境声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声音的空间环境烙印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声音的空间环境烙印2

三、空间环境声的内涵与外延3

第二节 不同空间环境的声音效果4

一、声音音色与声音效果4

二、电影理论家的遗憾6

第三节 录音环境及其分类8

一、声音的空间环境特性8

二、空间环境的分类9

三、实际空间环境的特点9

四、声学在空间环境控制中的作用10

第四节 空间环境声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12

一、基本课题12

二、画外空间12

三、声音音色与声音效果的控制13

四、运用原则14

第二章 空间声学理论16

第一节 自由声场中的声传播理论16

一、自由声场中的声辐射16

二、自由声场中的声吸收17

三、室外声场的若干基本问题21

第二节 封闭空间声场的几何图解研究(几何声学)24

一、几何声学的理论基础24

二、镜像作图法24

三、几何图解研究在录音中的实用意义25

第三节 封闭空间声场的波动理论(波动声学)26

一、驻波、房间的共振与简正振动频率26

二、矩形房间的简正振动频率28

[附录1]关于封闭空间波动方程的解29

三、封闭空间简正频率的分布31

四、室内简正频率数目的估计33

第四节 封闭空间声场的统计理论(统计声学)34

一、封闭空间中的声能聚集与衰变34

二、混响与扩散37

三、平均自由程38

[附录2]关于平均自由程的推导39

四、边界面的平均吸声系数40

五、混响时间的计算41

[附录3]常用建筑材料吸声系数(参考值)45

第五节 室内稳态声场的分析 混响半径47

一、室内声场的基本特点47

二、直达声场48

三、混响声场49

四、总声场混响半径51

[附录4]室内声级随距离变化的简易计算表53

第六节 多个声源产生的声场55

一、“相干”声源产生的声场55

二、“不相干”声源产生的声场56

第七节 不同声源对室内声场的影响56

一、有指向性的小声源对室内声场的影响56

二、声源位置对室内声场的影响57

三、占满室内一个壁面的大声源的声场59

第三章 录音环境声学条件的控制61

第一节 表征录音环境声学条件的参量61

一、表征自由声场的主要参量61

二、表征混响声场的主要参量62

[附录5]关于声场分布的说明63

[附录6]室内声学测量方法简介66

第二节 噪声与振动控制概要69

一、噪声标准69

二、气导噪声控制原理70

三、固导噪声(振动)的控制原理74

第三节 空气声的隔绝(隔声)简述76

一、隔声量、噪声衰减量及插入损失76

二、单层均质密实墙体的隔声77

三、双层墙的隔声81

四、轻质墙体的隔声82

第四节 室内声场的控制83

一、体积与体型83

二、反射面、吸声面及扩散体85

第五节 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88

一、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的分类及一般要求88

二、多孔吸声材料91

三、共振吸声结构97

四、柔性吸声材料101

五、膜状吸声材料102

六、板状吸声材料104

七、狭缝共振吸声结构105

八、其他吸声结构107

[附录7]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按其吸声特性的分类110

第四章 专用录音场所——录音室与录音控制室116

第一节 录音室的类型及基本特点116

一、录音室的基本类型116

二、录音室的基本特点117

三、录音室与声音的空间环境效果120

第二节 语言录音室121

一、语言录音室的混响时间及频率特性121

二、小房间的声染色现象——低频嗡声问题124

三、语言录音室的声场特点127

第三节 音乐录音室127

一、自然混响型音乐录音室127

二、可调混响型音乐录音室及自然混响加人工混响型音乐录音室133

三、强吸声(短混响)型音乐录音室134

四、活跃端与寂静端(LEDE)型音乐录音室136

五、录音室的附属设施138

第四节 混合录音室及摄影棚142

一、混合录音室142

二、摄影棚与电视演播室144

第五节 录音控制室145

一、录音中的监听145

二、音质主观评价用语147

三、录音控制室与审听室的一般要求157

四、“传统”的录音控制室157

五、“寂静的前区—活跃的后区”(LEDE)型录音控制室158

第五章 空间环境声及其模拟技术163

第一节 空间环境声的基本特征163

一、直达声及其在听感中的作用163

二、双声源定位与哈斯效应164

三、延时反射声在听感中的作用及劳氏效应167

四、混响声在听感中的作用及人工混响169

第二节 空间环境效果的建立及其作用172

一、声音的空间(透视)效果172

二、声音的环境效果174

三、电影电视创作中的声音空间环境意识176

四、建立空间环境效果的两种基本途径178

主要参考书目1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