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文论热点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文论热点研究
  • 高建平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623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72页
  • 文件大小:134MB
  • 文件页数:7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文论热点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文学理论的凝结、坚守与突进(代序)1

上编3

第一章 新中国建构文学理论的话语资源3

第一节 政治权威话语——毛泽东文艺思想5

第二节 学术权威话语——苏联文学理论12

第三节 边缘话语——中、西方文论传统19

第二章 关于“胡风文艺思想”的讨论与批判26

第一节 胡风文艺理论的关键词及思想逻辑27

第二节 间隙初生:重庆座谈会30

第三节 批判序幕:香港《大众文艺丛刊》32

第四节 批判渐次升级:1949—195539

第三章 “黑八论”批判及反思51

第一节 “黑八论”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51

第二节 “黑八论”的出笼及其主要内容54

第三节 “黑八论”评述56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理论——“样板戏”与“三突出”的历史教训75

第一节 “八个革命样板戏”75

第二节 从“两结合”到“根本任务”论80

第三节 “主题先行”和“三突出”论85

第四节 政治与文学的双重迷误93

第五章 关于文学艺术批评标准的讨论100

第一节 毛泽东的《讲话》与新中国文艺批评标准的确立100

第二节 文艺理论家对《讲话》精神的解读105

第三节 新时期对文艺批评标准问题的反思与重建115

第六章 人性、人道主义问题大讨论123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关于人性与文艺关系的探索124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与文艺关系的探索128

第七章 “形象思维”说的发展、终结与变容145

第一节 “形象思维”概念的提出145

第二节 “形象思维”讨论在中国的兴起148

第三节 改革开放与“形象思维”154

第四节 对“形象思维”的反思158

第五节 “形象思维”论的三个发展162

第六节 从形象思维到符号思维165

第八章 文学主体性的超越与局限170

第一节 文学主体性的哲学来源171

第二节 文艺学自身的历史脉络176

第三节 “文学是人学”的来龙去脉179

第四节 文学主体性的意义184

第五节 “文学主体性”的局限190

中编199

第九章 “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渊源、争论、泛化与变异199

第一节 “转换”说问世的历史与现实200

第二节 “文论失语症”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转换”的场域和语境207

第三节 “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古今、中西视域中的中国文论建构228

第四节 “转换”说的变异与反思259

第十章 文艺与意识形态270

第一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探索270

第二节 20世纪70—90年代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探索272

第三节 新时期关于“审美意识形态”的讨论282

第十一章 文学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293

第一节 民族文学、比较文学、文学人类学293

第二节 文学人类学的学科建构:西方与中国298

第三节 神话学、原型批评与文化阐释派的崛起307

第四节 中国的文学人类学派之前景展望319

第十二章 科学方法论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历险324

第一节 “老三论”在文学研究中的运用324

第二节 “新三论”及其他科学方法论在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历险332

第三节 科学方法论的反思336

第十三章 新时期文艺与政治、经济关系的重组与文论范式的转型340

第一节 文艺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与文论转型340

第二节 围绕通俗文艺、金庸经典化、文艺商品化、大众文化等问题的论争344

第三节 “人文精神”论争与钱中文等的“新理性精神”建构353

第四节 重新审视文艺审美自主化及其与政治、经济的关系364

第十四章 文学本体论研究的理论思考369

第一节 文学本体论研究的历史描述370

第二节 文学本体论研究的历史价值383

第三节 文学本体论研究的不足及其前景388

第十五章 “后”语境中的文学理论研究393

第一节 选择与借鉴:“后”语境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接受取向394

第二节 转折与变革:“后”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范式的转变401

第三节 扩张与批判: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现代性立场406

第四节 危机与重建:“后”语境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重构412

第十六章 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的挑战417

第一节 文化研究之兴起417

第二节 文化研究对文学理论的挑战421

第三节 困境与机遇429

第十七章 新媒介的出现及对文学理论的挑战431

第一节 媒介的概念与文学新媒介434

第二节 媒介研究现状与文论发展动向442

下编459

第十八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当代发展45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概述45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若干问题463

第十九章 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建构、演变和发展482

第一节 第一次文代会与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建构482

第二节 《纪要》与新中国文艺政策的挫折485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文艺政策的调整488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文艺政策的转型491

第五节 新世纪文艺政策的发展494

第二十章 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与文学理论研究500

第一节 从世纪初的草创到20世纪前50年中国美学的两条主线501

第二节 从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的美学大讨论及其意义505

第三节 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的“美学热”511

第四节 美学的复兴与新的做美学的方式518

第二十一章 60年外国文学理论的译介与中国文学理论的建构522

第一节 20世纪50—60年代:全面借鉴苏联文艺理论522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论的大规模输入532

第三节 新世纪:走向多元对话542

第二十二章 60年代文学理论教学与教材建设548

第一节 民国时期文学概论教学概述548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文学理论教学和教材建设551

第三节 新时期文学理论教学与教材建设558

第四节 面向21世纪的文学理论教材建设565

第二十三章 台湾当代文学思潮略论570

上篇范式的转移:20世纪50—80年代的台湾文论与美学570

下篇思想的复调: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台湾文学思潮591

附录 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大事记(1949—2008)612

后记6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