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专家证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专家证人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0835106.jpg)
- 徐继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4128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证人(学科: 司法制度 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证人 司法制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专家证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专家证人的概貌1
第一节 司法过程与证人1
一、司法的过程1
二、司法过程中的人证2
第二节 作为证人的专家5
一、专家的适格性5
二、专家证人的培训7
三、专家证人的立场8
四、专家证人的证言11
第三 节专家证人与鉴定人的比较13
一、对专家证人与鉴定人进行比较的意义13
二、专家证人与鉴定人的资格以及选任14
三、专家证人与鉴定人的作用以及性质17
四、结论19
【本章小结】20
一、使用专家证人进行证明的过程23
第一节 专家证言可采性概述23
第二章 专家证言的可采性23
二、影响专家证言可采性的因素24
三、美、英两国对专家证言可采性问题的立法状况26
第二节 美国关于专家证言可采性的规定27
一、概述27
二、“Frye”规则29
三、联邦制定法对专家证言可采性的规定30
四、“Daubert”规则32
五、裁量权滥用规则(abuse of discretion)33
六、“锦湖轮胎”案(Kumho Tire)35
七、小结39
第三节 英国关于专家证言可采性的规定40
一、概述40
二、专家证言的相关性41
三、专家证人的资格42
四、使用专家证人的必要性43
五、澳大利亚关于专家证言可采性的规定46
一、大陆法系国家对鉴定结论可采性规定的特点47
第四节 大陆法系国家对鉴定结论可采性的规定47
二、两大法系对可采性规定存在区别的根本原因以及我国可从中得到的启示49
【本章小结】52
第三章 专家证人的任务和责任56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56
第二节 专家证人的任务57
一、专家证人对法院的任务57
二、专家证人对当事人的任务62
第三节 专家证人的责任66
一、概述66
二、专家责任豁免的理念67
三、专家责任豁免理念的转变68
四、美、英对专家责任的强化71
第四节 鉴定人的任务与责任及真实义务76
一、鉴定人的任务76
二、从真实义务看鉴定人的责任77
三、两大法系专家、鉴定人责任的增强给我国的启示82
【本章小结】85
第一节 趋势:证据开示的约束和专家开示的扩张89
一、证据开示的约束89
第四章 对专家证据的开示89
二、专家开示的扩张92
第二节 美国关于专家开示的规定94
一、概述94
二、对准备在开庭审理中被传唤的专家证人的开示95
三、对已经被律师雇佣但不准备在开庭审理中被传唤的专家证人的开示98
一、对专家报告内容的开示100
四、对尚未被雇佣也不准备在开庭审理中被传唤的专家证人的开示100
第三节 英国关于专家开示的规定100
二、对专家报告的询问102
三、专家会议103
四、专家报告开示后的修正104
第四节 在审前准备程序中确立对话原则105
一、对话原则的概念与存在依据105
二、对话原则在外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中的表现110
三、国外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对话原则对我国的启示114
第五节 在我国审前准备程序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118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概念118
二、诚实信用原则在审前准备程序中确立的依据及意义119
三、诚实信用原则在外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中的表现122
四、国外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诚实信用原则对我国的启示126
五、在两大原则的支撑下展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概貌128
【本章小结】129
一、一个法庭询问的例子132
第一节 法庭询问证人的基本原理132
第五章 对专家证人的法庭询问132
二、交叉询问的权利137
三、询问的内容139
四、询问的方式142
第二节 对专家证人的法庭询问144
一、简介144
二、对专家证人的直接询问145
三、对专家证人的交叉询问148
四、专家证人责任对法庭询问的保障152
一、两种防止法官恣意的方法153
第三节 正当程序与专家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153
二、对正当程序的选择159
三、从正当程序的角度看专家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166
四、我国鉴定人拒绝出庭作证的问题成因及对策169
【本章小结】172
第一节 高额费用及诉讼迟延174
一、聘请专家证人的高额费用174
第六章 专家证人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74
二、因使用专家证人而导致的诉讼迟延177
三、对策179
第二节 缺乏客观性与合理性的专家证言184
一、对抗制诉讼文化与专家中立性的矛盾184
二、专家证人的不适格及超越专业范围的专家证言186
三、错位的专家证人培训机制189
四、高耗费对抗的影响191
五、对策191
一、问题的缘起199
第三节 对抗制还是审问制?当事人主义还是职权主义?199
二、对抗制与审问制;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200
三、我国诉讼模式的发展趋势以及在诉讼模式问题上所应有的态度206
【本章小结】213
第七章 对我国民事鉴定制度的检讨215
第一节 对我国民事鉴定制度若干理念的检讨215
一、鉴定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215
二、鉴定人是证人还是法官的辅助人?220
三、鉴定是人的证据方法还是物的证据方法?是言词证据还是实物证据?224
四、我国鉴定制度的功能是否存在缺失?227
五、对抗制的鉴定制度还是职权化的鉴定制度?232
第二节 对我国民事鉴定的具体制度的检讨235
一、立法检讨235
二、对鉴定机构设置及鉴定人制度的检讨237
三、对委托鉴定制度的检讨243
四、对鉴定质证制度的检讨247
【本章小结】252
一、概述254
第八章 “鉴定人一专家”制度的构建254
第一节 “鉴定人一专家”制度的三种主体254
二、鉴定人255
三、专家陪审员259
四、专家辅助人269
五、三种主体的结构图273
第二节 “鉴定人—专家”制度的基本程序273
一、概述273
二、“鉴定人—专家”制度的普通程序276
三、“鉴定人—专家”制度的简易程序282
四、由专家辅助人说明专业问题的程序285
【本章小结】286
本书参考文献288
一、中文资料288
二、外文资料291
三、参考判例295
后记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