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固体物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固体物理学
  • 陆栋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7248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68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固体物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固体物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晶体结构1

1.1晶体的周期结构1

1.1.1 点阵和基元1

1.1.2原胞的基矢2

1.1.3 晶胞3

1.1.4维格纳-赛茨原胞3

1.2十四种布拉维格子和七大晶系4

1.2.1 布拉维点阵的晶胞类型4

1.2.2 晶系5

1.3典型的晶体结构5

1.3.1 面心立方及有关的复式格子5

1.3.2体心立方及氯化铯结构7

1.3.3 密集型结构8

1.4晶面和米勒指数9

1.4.1 晶列指数9

1.4.2 晶面指数10

1.5晶体的对称性10

1.5.1 晶体许可的旋转对称轴11

1.5.2 反演11

1.5.3 晶体的旋转反演轴11

1.5.4 滑移面和螺旋轴14

习 题16

第二章 晶体中的衍射17

2.1概述17

2.1.1 波长与晶格常数同量级的几种粒子束17

2.1.2衍射波的波幅与强度17

2.2晶体的倒格子和布里渊区18

2.2.1倒格子基矢18

2.2.2 布里渊区20

2.3晶体的衍射条件21

2.3.1 劳厄方程21

2.3.2布拉格反射21

2.4原子散射因子和几何结构因子22

2.4.1 原子散射X射线的本领22

2.4.2 晶体结构在衍射中的作用24

2.5磁结构晶体对中子的衍射25

2.5.1 磁性结构因子26

2.5.2 低温MnO的磁结构27

2.6 SEM与STM测定固体结构28

2.6.1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28

2.6.2 扫描隧穿显微镜原理30

习 题32

第三章 晶体的结合33

3.1 内聚能与晶体的力学、热学性质33

3.1.1 内聚能33

3.1.2 晶体的力学性质与热学性质34

3.1.3 原子间的互作用力35

3.2离子结合与离子晶体36

3.2.1 原子的电离能、亲和能及电负性36

3.2.2 离子对的形成37

3.2.3 离子晶体的几何结构38

3.2.4 离子晶体的内聚能39

3.2.5 离子晶体的体积弹性模量41

3.3范德瓦耳斯结合与分子晶体41

3.3.1 范德瓦耳斯力41

3.3.2 分子晶体的晶体结构43

3.3.3 分子晶体的内聚能43

3.4共价结合与共价晶体45

3.4.1 氢分子中的共价键45

3.4.2 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46

3.4.3 共价晶体的结构47

3.4.4极性键及非极性键48

3.4.5 共价晶体的内聚能49

3.5金属结合及金属晶体49

3.5.1 金属结合49

3.5.2 金属的晶体结构49

3.5.3金属的内聚能49

3.6氢键结合与氢键晶体50

3.6.1 氢键结合50

3.6.2 氢键晶体——冰50

3.7同分异构体51

3.7.1 sp杂化轨道52

3.7.2 C60分子及其固体52

3.7.3 C60及A3C60固体54

习 题55

第四章 晶格振动和晶体的热学性质57

4.1一维单原子链57

4.1.1 运动方程57

4.1.2 格波频率-波矢关系58

4.1.3格波的波速与群速58

4.1.4周期性边界条件60

4.2一维双原子链的振动60

4.2.1格波频谱分支60

4.2.2两支格波的特征62

4.3简正坐标和格波的量子64

4.3.1 格波坐标64

4.3.2格波的量子理论66

4.4三维晶格的振动模67

4.4.1 动力学矩阵67

4.4.2格波的模式数68

4.4.3格波频谱密度69

4.4.4 范霍夫奇性70

4.5离子晶体的光频模与电磁波耦合71

4.5.1 长光频模的特点71

4.5.2 黄昆方程71

4.5.3 利戴恩-萨克斯-特勒关系72

4.5.4 电磁耦合子73

4.6声子谱的中子散射实验测定74

4.6.1 中子非弹性散射74

4.6.2 三轴中子谱仪75

4.7晶格比热75

4.7.1 高温下晶体的晶格比热75

4.7.2低温晶格振动的内能76

4.7.3 爱因斯坦模型77

4.7.4德拜模型77

4.8晶体物态方程和热膨胀79

4.8.1 物态方程80

4.8.2 热膨胀81

4.8.3 离子晶体的热膨胀系数82

4.9晶格热传导83

4.9.1 热传导的物理图像83

4.9.2 正常过程和翻转过程84

习 题86

第五章 晶体中的缺陷87

5.1点缺陷87

5.1.1 金属中的空位87

5.1.2 空位浓度测定88

5.1.3 弗仑克尔缺陷89

5.1.4 杂质原子90

5.1.5 反位缺陷90

5.2晶体中的原子扩散91

5.2.1 扩散系数91

5.2.2 扩散机制92

5.2.3 无规行走93

5.3离子晶体的导电性95

5.3.1 离子电导率95

5.3.2 爱因斯坦关系97

5.3.3快离子导体97

5.4色心98

5.4.1 F心98

5.4.2 空穴型色心100

5.4.3位形坐标图100

5.5位错101

5.5.1 晶体的临界切应力101

5.5.2刃型位错102

5.5.3派尔斯势垒103

5.5.4螺型位错104

5.5.5 螺型位错与晶体生长105

5.5.6伯格斯回路106

5.6面缺陷106

5.6.1堆垛层错106

5.6.2孪晶界面107

5.6.3晶粒间界107

习题108

第六章 金属电子论109

6.1金属自由电子气的量子理论109

6.1.1 自由电子能级和能态密度109

6.1.2 电子气的基态111

6.1.3 化学势~温度关系112

6.1.4 电子气的比热113

6.2金属的电导过程115

6.2.1玻尔兹曼方程115

6.2.2金属电导率116

6.2.3 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118

6.3在磁场中金属的输运性质119

6.3.1 同时存在电场、磁场情况的玻尔兹曼方程119

6.3.2霍尔效应121

6.3.3磁致电阻122

6.4电子发射124

6.4.1 电子热发射124

6.4.2光电效应126

6.4.3场致发射127

6.5等离子体130

6.5.1 等离子体振荡130

6.5.2等离体子131

6.5.3屏蔽库仑势132

6.5.4单粒子激发133

6.6维格纳晶格134

习题136

第七章 周期场中的电子态137

7.1周期性势场和布洛赫电子137

7.1.1 单电子近似138

7.1.2 布洛赫波139

7.2近自由电子近似142

7.2.1 一维周期势作为微扰142

7.2.2 能隙由来145

7.2.3三维情况147

7.3紧束缚近似150

7.3.1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150

7.3.2 能带和有效质量151

7.3.3 等能面153

7.4电子的准经典运动153

7.4.1 布洛赫态中电子的平均速度153

7.4.2 布洛赫电子在外场中的动力学155

7.5能带填充与固体的导电性,价带、导带与满带157

7.5.1 满带和不满带对电流的贡献157

7.5.2 绝缘体、导体和半导体158

7.6费米面和粒子的轨道160

7.6.1 费米面构造法160

7.6.2 电子和空穴轨道162

习 题164

第八章 半导体中的电子过程165

8.1半导体的能带165

8.1.1 金刚石结构中的sp3杂化165

8.1.2 三个典型半导体的能带167

8.2杂质半导体169

8.2.1 施主杂质和受主杂质169

8.2.2深能级杂质172

8.3半导体中电子的统计分布172

8.3.1 电子和空穴的数密度172

8.3.2本征载流子密度174

8.3.3 n型半导体中的电子分布175

8.3.4 电子数密度随温度的变化177

8.4半导体的电导率和霍尔效应178

8.4.1 n型半导体的电导率178

8.4.2 电子迁移率181

8.4.3 n型半导体的霍尔效应183

8.4.4 同时有两种载流子的霍尔系数186

8.5非平衡载流子187

8.5.1 非平衡少数载流子的产生和复合187

8.5.2 非平衡载流子的复合机理188

8.5.3 非平衡载流子的扩散192

8.6 p-n结194

8.6.1 p-n结的内建电势差194

8.6.2 p-n结的整流特性195

8.7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结构197

8.7.1 理想MOS结构的表面势197

8.7.2 平带电压198

8.7.3 MOS晶体管199

8.8量子阱和超晶格200

8.8.1 半导体量子阱200

8.8.2 共振隧穿效应203

8.8.3 超晶格的子能带204

8.9二维电子气206

8.9.1硅-MOS反型层206

8.9.2 GaAs-AlGaAs异质结势阱207

8.9.3 三角形势阱中的电子态208

8.9.4朗道能级209

习题211

第九章 固体的表面和界面212

9.1表面原子结构212

9.1.1 表面二维晶格212

9.1.2 维倒格子213

9.1.3伍德符号214

9.1.4低能电子衍射214

9.1.5 弛豫、重构和偏析215

9.1.6 金属表面重构的类型216

9.1.7硅(111)-7×7重构217

9.2表面原子振动218

9.2.1 单原子链的表面模218

9.2.2 一维双原子链的表面模219

9.2.3 瑞利波221

9.2.4 三维晶体的表面格波223

9.3表面电磁耦合子225

9.3.1 表面电磁振荡225

9.3.2衰减全反射226

9.4表面电子态227

9.4.1表面能级227

9.4.2 表面能带229

9.4.3表面态密度229

9.4.4 光电子谱231

9.5量子霍尔效应232

9.5.1 整数量子霍尔效应232

9.5.2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234

9.5.3劳夫林理论235

9.5.4 复合费米子模型238

习题240

第十章 固体的介电性241

10.1晶体的介电常数241

10.1.1 宏观电场与退极化场241

10.1.2局域场的洛伦兹模型243

10.1.3克劳修斯-莫索提公式245

10.2极化的微观机制246

10.2.1 电子位移极化246

10.2.2 离子位移极化247

10.2.3 固有电偶极矩转向极化248

10.2.4 可使固有电矩转向的局域场249

10.3介电损耗和极化弛豫250

10.3.1 在交变电场中介质的能量损耗250

10.3.2极化滞后于电场251

10.4铁电性253

10.4.1 热电体和铁电体253

10.4.2 铁电体的一般性质253

10.5钛酸钡的铁电性255

10.5.1位移型相变255

10.5.2软模理论257

10.6磷酸二氢钾的铁电性259

10.6.1 磷酸二氢钾的晶体结构259

10.6.2 氢键上氢核分布从无序变为有序259

10.7朗道相变理论260

10.7.1 铁电体的自由能密度260

10.7.2二级相变261

10.7.3一级相变262

10.8极化子263

10.8.1 电子与晶体离子极化的相互作用263

10.8.2 球势阱模型——小极化子264

10.8.3大极化子265

习题267

第十一章 固体的光学性质268

11.1光学参数268

11.1.1 光学参数与介电常数的关系268

11.1.2 克拉默斯-克勒尼希(Kramers-Kronig)关系270

11.2带间跃迁和本征光吸收271

11.2.1 经典的洛伦兹理论271

11.2.2量子理论273

11.2.3 直接跃迁光吸收275

11.2.4 间接跃迁光吸收276

11.3激子的光吸收277

11.3.1 两种激子277

11.3.2松束缚激子的光吸收277

11.3.3 紧束缚激子的光吸收279

11.4极性晶体的晶格光反射和光吸收280

11.4.1 极性晶体的反射谱280

11.4.2 晶格单声子光吸收280

11.4.3 晶格双声子光吸收281

11.5拉曼散射283

11.5.1 经典的拉曼散射理论283

11.5.2拉曼张量286

11.5.3微观的模型287

11.6激光作用原理288

11.6.1 粒子数反转288

11.6.2负吸收系数290

11.6.3 阈值条件291

11.7激光器292

11.7.1 Nd:YVO4激光器292

11.7.2 半导体p-n结型激光器292

11.8非线性极化和非线性光学295

11.8.1 非线性极化率295

11.8.2相位匹配298

11.8.3 铁电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299

11.8.4 Ⅲ-Ⅴ族半导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300

习题302

第十二章固体的磁性303

12.1 固体磁性的一般论述303

12.1.1 固体的磁化率303

12.1.2 抗磁性及顺磁性304

12.1.3铁磁性304

12.1.4反铁磁体及亚铁磁体305

12.2固体的抗磁性305

12.2.1 芯电子的抗磁性305

12.2.2 自由电子抗磁性307

12.3固体的顺磁性310

12.3.1 原子(离子)的磁性310

12.3.2 洪德定则及顺磁离子312

12.3.3 朗之万顺磁磁化率314

12.3.4 自由电子的顺磁性316

12.4电子顺磁共振319

12.4.1共振原理319

12.4.2 弛豫时间320

12.4.3超精细互作用及应用322

12.5铁磁性和外斯理论323

12.5.1 磁滞回线与磁畴323

12.5.2分子场理论324

12.6交换相互作用326

12.6.1 海森伯理论326

12.6.2 间接交换作用和超交换作用328

12.6.3巡游电子模型329

12.7自旋波331

12.7.1 自旋波及其色散关系331

12.7.2布洛赫T3/2规律333

12.8反铁磁性及亚铁磁性335

12.8.1反铁磁性335

12.8.2亚铁磁性338

12.9巨磁电阻和超巨磁电阻效应339

12.9.1 巨磁电阻效应的由来339

12.9.2 自旋相关散射和双电流模型341

12.9.3 超薄三层膜的巨磁电阻效应341

12.9.4 氧化物的超巨磁电阻效应342

习题345

第十三章超导电性346

13.1超导态的基本特性347

13.1.1零电阻性质347

13.1.2完全抗磁性348

13.1.3 临界磁场和超导态的凝聚能349

13.1.4熵和比热350

13.1.5 二流体模型352

13.2伦敦理论和皮帕德修正352

13.2.1伦敦方程352

13.2.2宏观量子现象354

13.2.3 皮帕德方程355

13.3金兹堡-朗道理论356

13.3.1 超导态自由能密度的新表述357

13.3.2金兹堡-朗道方程358

13.3.3超导体的界面能359

13.3.4 Ⅱ类超导体的磁化曲线360

13.3.5 混合态361

13.4 电子间有效吸引势和库珀对362

13.4.1 同位素效应和电子-声子相互作用362

13.4.2 库珀对363

13.5 BCS超导理论366

13.5.1 超导基态的总能量366

13.5.2 能隙方程367

13.5.3 BCS理论的重要结果368

13.5.4 强耦合超导体370

13.6超导能隙和隧穿效应370

13.6.1 超导态的准粒子激发370

13.6.2 MIM结的隧穿效应372

13.6.3 NIS结的隧穿效应373

13.6.4 超导体之间的隧穿效应375

13.6.5 超导能隙的温度关系376

13.7约瑟夫森效应377

13.7.1 直流约瑟夫森效应378

13.7.2 交流约瑟夫森效应379

13.7.3 磁场对超导相位的调制作用381

13.7.4超导量子干涉现象382

13.8高温超导体384

13.8.1 几种铜氧化物超导体的晶体结构384

13.8.2 正常态的物理特性387

13.8.3 超导态的性质390

习题395

第十四章非晶固体和准晶体396

14.1非晶体396

14.2固体中短程序的实验分析397

14.2.1 径向分布函数397

14.2.2 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400

14.3无序固体中的电子态403

14.3.1 安德森定域化电子态403

14.3.2 定域态的模拟实验406

14.4非晶态半导体407

14.4.1 掺氢非晶硅的网络结构407

14.4.2 变程跳跃电导409

14.4.3非晶硅器件411

14.4.4 非晶硅的振动谱413

14.5非晶铁磁体及自旋玻璃413

14.5.1 非晶铁磁体的磁性414

14.5.2近藤效应416

14.5.3 自旋玻璃418

14.6准晶体419

14.6.1 具有二十面体对称的准晶体419

14.6.2 彭罗斯拼块和裴波那契数列419

14.7准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423

14.7.1 由二维晶格投影得一维准晶423

14.7.2 一维准晶的衍射斑图样424

14.7.3 二十面体准晶的衍射图样描述426

习题428

第十五章介观和纳米固体429

15.1 电磁矢势和电磁波相位429

15.1.1 什么是矢势429

15.1.2 矢势A对电子运动的作用430

15.2阿哈若诺夫-博姆效应431

15.2.1 AB效应的由来431

15.2.2 AB效应的实验研究432

15.3 ASS效应434

15.3.1 什么是弱定域化434

15.3.2 弱定域化磁致电阻435

15.3.3 ASS效应的实验结果435

15.4普适电导涨落和朗道尔电导理论436

15.4.1 普适电导涨落436

15.4.2 朗道尔电导模型438

15.5纳米微粒440

15.5.1 离散的电子能级440

15.5.2微粒的比热和磁化率441

15.6原子簇442

15.6.1 简单金属团簇442

15.6.2 半导体原子簇443

15.7库仑阻塞效应444

15.7.1 隧道结的Ⅰ~Ⅴ特性445

15.7.2 单库仑岛的阻塞447

15.7.3 量子点的库仑阻塞448

15.8点接触量子化电导和电子波导449

15.8.1 子能带和一维电导450

15.8.2 电子波导451

15.9碳纳米管452

15.9.1 碳纳米管的结构453

15.9.2 单层石墨π电子的能带454

15.9.3 单壁碳纳米管的电子态455

习题457

参考书目458

附录460

一、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推荐的物理基本常数(1999年公布)表460

二、SI词头表460

索引4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