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空气生物学原理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空气生物学原理及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0846692.jpg)
- 车凤翔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1536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761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774页
- 主题词:空气-生物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空气生物学原理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空气生物学概论1
第一章 空气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作用 车凤翔1
第一节 空气生物学的研究对象1
第二节 有关空气生物粒子的概述6
第三节 空气生物学的学科体系、研究内容、任务和特点17
第二章 空气生物学的由来 车凤翔20
第一节 空气微生物及空气传播感染的验证20
第二节 空气传播变应原性疾病和植物病的研究史21
第三节 空气微生物的监测史23
第四节 生物洁净和生物安全的发展24
第五节 我国空气生物学研究现状25
第六节 空气生物学的发展趋势27
第二节 空气生物性颗粒的来源28
第一节 概述28
第三章 空气生物性颗粒的来源和分布 车凤翔28
第三节 大气微生物的时空分布30
第四节 室内空气微生物41
第四章 空气生物性颗粒在呼吸道内的沉积 翟俊辉56
第一节 概述56
第二节 呼吸系统56
第三节 粒子传输和沉积机制56
第四节 肺沉积模型58
第五节 生物气溶胶粒子沉积的特殊性61
第五章 气溶胶的物理特性及污染范围估计 孙振海62
第一节 气溶胶的基本概念与数学描述62
第二节 气溶胶物理特性简述65
第三节 气溶胶粒子在大气中的扩散69
第四节 沉积对污染浓度的影响75
第五节 其他大气扩散模式77
第六章 空气微生物检测 翟俊辉80
第一节 空气微生物检测概述80
第二节 空气微生物定性检测83
第三节 空气微生物定量检测87
第四节 生物传感器与空气微生物检测99
第五节 综合性空气微生物检测系统104
主要参考文献106
第二篇 气溶胶与人体健康112
第七章 中国城市气溶胶危害评价 车凤翔112
第一节 概述112
第二节 气溶胶危害评价的领域112
第三节 空气污染与呼吸道疾病113
第四节 中国城市大气TSP与疾病114
第五节 中国城市大气TSP的化合物及其毒性115
第六节 小结和建议119
第八章 大气气溶胶与人体疾病 车凤翔121
第一节 大气气溶胶概述121
第二节 空气环境污染的危害121
第三节 大气气溶胶与人体疾病122
第九章 生物气溶胶与人体疾病 车凤翔130
第一节 概述130
第二节 生物气溶胶的组分130
第三节 生物气溶胶危害的职业134
第四节 生物气溶胶引起的疾病138
主要参考文献141
第二节 微生物空气传播与空气感染的危害性143
第一节 概述143
第十章 空气传播与空气感染 李劲松143
第三篇 空气传播感染与过敏143
第三节 影响空气传播与传染的因素151
第四节 微生物空气传播的机制162
第十一章 空气微生物与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 车凤翔,孟令英170
第一节 概述170
第二节 院内肺炎特点及病原体171
第三节 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途径174
第四节 医院空气微生物的控制177
第五节 空气消毒181
第六节 关于传染性隔离病房的讨论194
第十二章 实验室空气传播与感染 李劲松203
第一节 概述203
第二节 实验室空气传播和感染的危害性204
第三节 实验室空气传播与感染的原因212
第四节 实验室空气传播与感染的控制215
第五节 实验室污染空气的消毒处理219
第十三章 真菌空气传播感染 车凤翔220
第一节 概述220
第二节 空气真菌的监测221
第三节 空气真菌的危害223
第四节 真菌孢子的释放232
第五节 空气真菌的传播233
第六节 空气中真菌的时空分布234
第十四章 过敏空气生物学 李劲松246
第一节 花粉气溶胶与呼吸道过敏246
第二节 真菌气溶胶与呼吸道过敏259
主要参考文献264
第一节 气溶胶吸入治疗概述272
第四篇 生物气溶胶吸入治疗与免疫272
第十五章 生物大分子气溶胶的吸入治疗 周煜272
第二节 生物大分子的吸入治疗277
第十六章 呼吸道黏膜免疫的原理与应用 白雪源286
第一节 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与结构286
第二节 呼吸道黏膜免疫应答的细胞与分子基础293
第三节 呼吸道黏膜免疫应答的基本原理301
第四节 气溶胶吸入疫苗的研究304
主要参考文献309
第五篇 动物空气生物学312
第十七章 空气传播在动物传染病中的作用 柴同杰,曲连东312
第十八章 动物空气传播感染的条件、特点和规律 柴同杰,曲连东315
第一节 概述315
第二节 微生物气溶胶的传播316
第三节 呼吸与感染317
第四节 气溶胶对呼吸器官的作用318
第五节 气源性感染的必须条件319
第六节 病毒气溶胶的传播321
第七节 动物舍环境卫生管理与感染气溶胶322
第十九章 动物传播感染的空气影响因素 马瑞华323
第二十章 空气传播动物传染病 马云燕等326
第一节 牛结核病326
第二节 禽结核病329
第三节 鼻疽332
第四节 禽霍乱335
第五节 鸡传染性鼻炎337
第六节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340
第七节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343
第八节 猪链球菌病346
第九节 猪肺疫348
第十节 猪地方流行性肺炎351
第十一节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354
第十二节 禽支原体病357
第十三节 禽曲霉菌病360
第十四节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363
第十五节 梅迪-维斯纳366
第十六节 马流行性感冒369
第十七节 禽流感372
第十八节 新城疫375
第十九节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378
第二十节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381
第二十一节 口蹄疫385
第二十二节 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388
第二十一章 空气传染病的防制 仇华吉394
主要参考文献397
第六篇 空气传播植物病害生物学403
第二十二章 气传植物病害的特点与规律 周益林,万安民403
第一节 病害的时间流行特点与规律404
第二节 病害空间流行的特点与规律410
第三节 气传病害和病原菌的监测424
第二十三章 影响气传植物病害的因素 万安民,周益林427
第一节 生物因素427
第二节 非生物因素434
第二十四章 常见气传植物病害与防治 朱虹,赵廷昌446
第一节 稻瘟病446
第二节 小麦条锈病454
第三节 小麦白粉病460
第四节 玉米大斑病463
第五节 玉米小斑病472
第六节 苹果黑星病480
第七节 黄瓜霜霉病483
第八节 马铃薯晚疫病489
第二十五章 气传病害的综合防治 赵廷昌,朱虹494
第一节 抗病品种494
第二节 栽培管理496
第三节 药剂防治498
第四节 预测预报499
主要参考文献501
第七篇 工业空气生物学502
第二十六章 工业空气生物学概述 俞肇基502
第一节 工业空气生物学的主要内容502
第二节 洁净室及其标准504
第三节 洁净室的类型和应用508
第四节 我国目前的状况及其与国外的差距515
第二十七章 空气生物学技术在制药业中的应用 车凤翔517
第一节 药品生产中的空气污染和危害517
第二节 空气污染的控制对策(GMP)519
第三节 我国药品生产GMP的制定和内容523
第四节 药品生产对空气净化的要求523
第五节 生物制品的洁净厂房特点526
第六节 空气生物洁净度的检测527
第二十八章 空气净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车凤翔529
第一节 食品生产中空气洁净技术的必要性529
第二节 食品生产中空气洁净度的要求531
第三节 生物洁净室洁净度的选择532
第一节 概述533
第二十九章 生物洁净技术在化妆品生产中应用 车凤翔533
第二节 化妆品污染的危害534
第三节 防止化妆品污染的对策和标准534
第四节 化妆品生产防止空气微生物污染的环节和效果535
主要参考文献537
第八篇 军事空气生物学538
第三十章 历史概况 翟俊辉538
第一节 早期原始生物战538
第二节 微生物学时代与生物武器的研制和使用538
第三节 现代生物战威胁540
第三十一章 生物战剂和生物战剂气溶胶 翟俊辉543
第一节 细菌543
第二节 病毒551
第三节 真菌555
第四节 毒素556
第五节 动物病与植物疾病558
第三十二章 生物技术对军事空气生物学的影响 翟俊辉,崔红559
第一节 生物新技术及人类基因组计划559
第二节 生物技术对进攻性生物战计划产生的影响561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对生物战剂确证的帮助563
第四节 对生物战防御产生的影响567
第五节 基因武器572
第三十三章 军事空气生物学防护 翟俊辉583
第一节 侦察与预警583
第二节 检测、鉴定与防护583
主要参考文献586
第三十四章 微生物气溶胶的发生 鹿建春588
第一节 基本概念588
第九篇 实验空气生物学技术588
第二节 液体气溶胶发生器589
第三节 固体气溶胶发生器633
第四节 选择发生器的原则637
第三十五章 微生物气溶胶粒子大小的测定 鹿建春641
第一节 粒谱测定的意义641
第二节 气溶胶粒子大小的概念641
第三节 气溶胶粒子的采样和测定原理642
第四节 常用的粒谱分析仪器650
第三十六章 微生物气溶胶的储存 鹿建春655
第一节 微生物气溶胶存活的基本概念和测定方法655
第二节 测定微生物存活的设备660
第三节 气溶胶操作技术对其存活的影响664
第二节 微生物气溶胶感染的特点667
第一节 概述667
第三十七章 微生物气溶胶实验感染 鹿建春667
第三节 微生物气溶胶实验感染技术669
第四节 影响微生物气溶胶实验感染的因素688
主要参考文献696
第十篇 空气洁净与安全699
第三十八章 生物洁净与生物安全 车凤翔,车红699
第一节 绪论699
第二节 生物安全的由来700
第三节 病原体危险程度的分类707
第四节 生物安全洁净技术原理710
第五节 生物安全对策和安全级别的选择728
第六节 生物安全的设备与设施733
第七节 放(辐)射污染实验室的建筑要求751
主要参考文献754
索引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