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食管法心脏电生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食管法心脏电生理学
  • 李忠杰主编;方方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53843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心脏-电生理学-诊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食管法心脏电生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基本概念1

一、发展简史1

二、食管与心脏的解剖关系1

三、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2

四、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的不良反应以及应用限制2

第二章 心脏解剖与电生理学基础3

第一节 心脏传导系统结构与功能3

一、窦房结3

二、结间传导束3

三、房室交接区5

四、心室内传导系统5

五、旁道传导束6

第二节 心肌电生理特性6

一、心肌细胞类型6

二、自律性6

三、兴奋性7

四、传导性及影响因素7

第三章 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9

第一节 设备与注意事项9

一、仪器设备9

二、注意事项10

第二节 操作方法11

一、放置食管电极11

二、测定起搏阈值12

三、调节感知12

四、刺激脉冲发放13

第三节 常用刺激方法15

一、刺激方式15

二、非程控刺激法15

三、程控期前刺激法17

四、刺激方法及顺序18

第四节 各波形、间期的命名,测量及其意义19

一、电刺激脉冲波19

二、心房激动波19

三、心室激动波20

四、波形、间期命名及测量22

第四章 食管导联心电图24

第一节 食管导联心电图形态24

一、单极食管导联心电图24

二、双极食管导联心电图25

三、滤波双极食管导联心电图25

第二节 分析心律失常作用27

一、窦性心律失常27

二、房性心律失常27

三、宽QRS波群心动过速29

四、无创性心房标测31

第五章 心脏不应期测定33

第一节 不应期种类和影响因素33

一、不应期种类33

二、测定不应期的影响因素33

第二节 不应期测定方法35

一、检测方法35

二、正常范围及临床意义41

第六章 窦房结功能检测43

第一节 窦房结起搏功能测定44

一、SNRT44

二、CSNRT47

三、其他有关窦房结恢复时间的指标47

四、IHR和自主神经阻滞后的窦房结恢复时间47

第二节 窦房传导功能测定48

一、机制48

二、测定方法50

三、影响因素51

四、正常值及评价51

第三节 窦房结有效不应期52

一、机制52

二、方法52

三、影响因素52

四、正常值及判断53

第七章 房室交接区功能检测54

第一节 房室交接区起搏功能检查54

一、AVJRT54

二、CAJRT54

第二节 房室交接区传导功能检查55

一、测定房室传导阻滞点55

二、房室交接区不应期的测定57

三、影响房室交接区传导功能测定的因素57

四、临床意义58

第八章 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电生理检查59

第一节 心房扑动59

一、形成机制59

二、电生理特点与心电图表现59

三、临床意义62

第二节 心房颤动62

一、形成机制63

二、电生理特点和心电图表现63

第三节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64

一、形成机制64

二、电生理特点及心电图表现64

第四节 触发活动性房性心动过速65

第五节 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65

第九章 房室结双径路及多径路电生理检测66

第一节 房室结双径路66

一、解剖及电生理基础66

二、电生理特点与心电图表现67

第二节 房室结多径路70

一、房室结三径路70

二、房室结四径路71

第三节 房室结双径路参与的心律失常71

一、快速性心律失常71

二、缓慢性心律失常72

第十章 预激综合征电生理检查73

第一节 旁道解剖特点及类型73

一、经典预激综合征(房室旁道)73

二、变异型预激综合征(Mahaim纤维)74

三、慢传导特性房室旁道75

四、短P-R间期综合征75

五、多发性旁道75

第二节 旁道电生理特性76

一、旁道的兴奋性76

二、旁道的传导性76

三、旁道自律性改变78

四、旁道功能性纵行分离79

第三节 旁道电生理检查79

一、影响预激程度的几种因素79

二、诊断隐性(潜在性)预激综合征81

三、诊断隐匿性预激综合征81

四、诊断变异型预激综合征81

五、诊断短P-R间期综合征83

六、诊断多发性房室旁道84

七、揭示房室旁道合并房室结多径路90

第四节 预激综合征合并的心律失常92

一、快速性心律失常92

二、缓慢性心律失常94

第十一章 阵发性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电生理检查96

第一节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96

一、形成机制与条件96

二、电生理特点及心电图表现97

第二节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99

一、形成机制99

二、电生理特点及心电图表现100

第三节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02

一、形成机制103

二、形成折返环路的部位106

三、电生理特点及心电图表现107

第四节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16

一、形成机制116

二、电生理特点及心电图表现119

第十二章 常见及少见的心电生理现象132

第一节 裂隙现象132

一、形成机制132

二、电生理特点及心电图表现133

三、临床意义137

第二节 蝉联现象138

一、形成机制139

二、电生理特点及心电图表现139

三、临床意义146

第三节 拖带现象146

一、形成机制147

二、电生理特点及心电图表现147

三、临床意义150

第四节 1∶2房室传导现象150

一、形成机制151

二、电生理特点及心电图表现153

三、临床意义156

第五节 频率依赖性传导阻滞157

一、形成机制157

二、电生理特点及心电图表现157

三、临床意义160

第六节 多层传导阻滞现象161

一、形成机制161

二、电生理特点及心电图表现162

第七节 超常应激与超常传导现象163

一、形成机制163

二、电生理特点及心电图表现163

三、临床意义164

第八节 折返现象164

一、形成机制165

二、电生理特点及心电图表现169

三、临床意义171

第九节 电交替现象171

第十三章 其他方面应用173

第一节 经食管调搏负荷试验173

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特征173

二、心房调搏负荷试验173

三、临床意义174

第二节 经食管心室调搏术177

一、概述177

二、方法学177

三、临床应用178

四、注意事项及评价181

第三节 电药理检查181

一、食管法电药理检查的基本方法181

二、食管法电药理检测的主要内容182

三、评价182

第十四章 经食管心脏调搏治疗心律失常183

一、适应证183

二、治疗机制183

三、治疗方法184

四、临床应用184

五、评价188

第十五章 食管法心脏电生理图谱1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