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法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民法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0853165.jpg)
- 王国征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3393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3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民法-法的理论-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民法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编 民法总论1
第一章 民法概述1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和立法1
一、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1
二、民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3
三、民法的产生与发展4
四、民法在中国7
第二节 民法的本位、性质与理念8
一、民法的本位8
二、民法的性质9
一、民法基本原则概述10
第三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10
三、民法的理念10
二、平等原则14
三、公平原则15
四、意思自治原则15
五、诚实信用原则16
六、公序良俗原则16
第四节 民法的渊源、适用与解释17
一、民法的渊源17
二、民法的适用范围与适用规则17
三、民法的解释18
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20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20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20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21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22
第二节 民事权利22
一、民事权利的概念和变动22
二、民事权利的分类23
三、民事权利的行使和保护26
第三节 民事义务27
一、民事义务的概念27
二、民事义务的分类28
第四节 民事责任28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28
二、民事责任的种类29
三、民事责任的形式30
四、民事责任的竞合31
第五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32
一、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含义32
二、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民事法律事实32
第三章 民事主体34
第一节 民事主体概述34
一、民事主体的概念和特征34
二、民事能力34
三、其他组织和合伙的民事主体资格38
四、国家作为特殊的民事主体40
第二节 自然人40
一、自然人概述40
二、监护46
三、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50
四、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54
第三节 法人55
一、法人概述55
二、法人的设立62
三、法人的能力65
四、法人的机关和分支机构69
五、法人民事责任与法人人格否认70
六、法人的变更、消灭、清算和登记71
第四节 人格权72
一、人格权概述72
二、一般人格权74
三、具体人格权78
四、自然人死亡后人格保护81
五、精神损害赔偿82
第四章 法律行为和代理84
第一节 法律行为84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84
二、法律行为的分类85
三、法律行为的形式87
四、法律行为的成立88
五、法律行为的生效90
六、无效法律行为91
七、可撤销法律行为93
八、效力待定法律行为94
九、法律行为效力的限制95
第二节 代理97
一、代理的概念和特征97
二、代理的分类100
三、无权代理102
四、表见代理103
第五章 期限和时效104
第一节 期限104
一、期限的概念和种类104
二、期限的确定和计算104
第二节 时效105
一、时效概述105
二、诉讼时效108
三、取得时效112
第三节 除斥期间114
一、除斥期间的概念114
二、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114
第一节 债的概述116
一、债的概念、特征和要素116
第二编 债权116
第六章 债权总论116
二、债的发生原因119
三、债的分类119
第二节 债的保全121
一、债的保全的概念121
二、债权人的代位权121
三、债权人的撤销权124
第三节 债的担保125
一、债的担保概述125
二、保证129
三、定金136
一、债的变更139
第四节 债的变更和移转139
二、债的移转140
第五节 债的消灭141
一、债的消灭的概念141
二、清偿141
三、抵销142
四、提存143
五、免除144
六、混同145
第七章 意定之债(Ⅰ)——合同总则146
第一节 合同概述146
一、合同的概念和分类146
二、合同立法148
三、合同法的原则149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150
一、合同订立的概念150
二、要约151
三、承诺152
四、合同的形式和成立154
五、合同订立的特殊方式155
六、合同的内容及其漏洞补充、解释157
七、缔约过失责任159
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160
一、合同效力的概念160
二、效力待定合同161
三、无效合同161
四、可撤销合同162
一、合同履行的概念和原则163
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163
二、双务合同中的抗辩权164
三、合同履行的方式165
四、情势变更制度166
第五节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167
一、合同的变更167
二、合同的转让167
第六节 合同终止170
一、合同终止的概念170
二、合同的解除170
三、后合同义务172
第七节 违约责任172
一、违约责任的概念和特点172
二、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和归责原则173
三、违约行为174
四、违约责任的形式177
五、违约责任的限制和免除182
第八章 意定之债(Ⅱ)——合同分则186
第一节买卖合同186
一、买卖合同概述186
二、一般买卖合同187
三、特种买卖合同189
第二节 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191
一、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特征191
二、供用电合同192
第三节 赠与合同192
一、赠与合同的概念和特征192
三、赠与合同的撤销194
二、赠与合同的效力194
第四节 借款合同196
一、借款合同的概念196
二、银行借款合同200
三、民间借款合同201
第五节 租赁合同202
一、租赁合同的概念和特征202
二、租赁合同的内容、期限和形式204
三、租赁合同的效力204
四、租赁合同中租赁物的收益归属和风险负担205
五、房屋租赁合同207
第六节 融资租赁合同207
一、融资租赁合同的概念和特征207
二、融资租赁合同的沿革208
三、融资租赁的形式210
四、融资租赁合同的效力211
第七节 承揽合同211
一、承揽合同的概念和特征211
二、承揽合同的效力212
三、承揽合同的风险负担213
第八节 建设工程合同213
一、建设工程合同概述213
二、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217
三、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218
四、建设工程施工合同220
五、建设工程监理合同220
一、运输合同概述221
第九节 运输合同221
二、旅客运输合同222
三、货物运输合同223
四、多式联运合同223
第十节 技术合同224
一、技术合同概述224
二、技术开发合同225
三、技术转让合同227
四、技术咨询合同229
五、技术服务合同230
第十一节 保管合同231
一、保管合同的概念和特征231
一、仓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233
第十二节 仓储合同233
二、保管合同的效力233
二、仓储合同的效力234
三、仓单234
第十三节 委托合同235
一、委托合同的概念和特征235
二、委托合同的种类237
三、委托合同的效力239
四、间接代理240
五、委托合同的终止242
第十四节 行纪合同243
一、行纪合同的概念和特征243
二、行纪合同的效力244
第十五节 居间合同245
一、居间合同的概念和特征245
二、居间合同的效力246
第九章 法定之债247
第一节 侵权行为之债247
一、侵权行为之债概述247
二、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248
三、特殊侵权行为251
第二节 不当得利之债253
一、不当得利之债的概念253
二、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254
三、不当得利的类型254
四、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255
第三节 无因管理之债255
一、无因管理之债的概念255
二、无因管理之债的构成要件256
三、无因管理之债的效力257
第三编 物权法258
第十章 物权法总则258
第一节 物权法概述258
一、物权法的概念和特征258
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260
三、物权法的发展趋势261
第二节 物权概述262
一、物权的概念和特征262
二、物权的分类264
三、物权的效力265
第三节 物权的客体——物267
一、物的概念与特征267
二、物的分类267
一、物权变动的概念270
第四节 物权的变动270
二、物权变动的规范模式271
三、不动产登记273
四、动产的占有与交付275
第十一章 所有权277
第一节 所有权概述277
一、所有权的概念、本质、权能和特征277
二、所有权的种类280
三、所有权的取得和消灭281
第二节 不动产所有权282
一、土地所有权282
二、房屋所有权285
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285
四、不动产相邻关系286
一、善意取得289
第三节 动产所有权289
二、添附290
第四节 共有291
一、共有的概念、特征和种类291
二、按份共有293
三、共同共有294
四、共有财产的分割295
第十二章 用益物权297
第一节 用益物权概述297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297
二、用益物权的社会作用298
三、用益物权的种类298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和特征299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299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效力300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变更和消灭301
第三节 邻地利用权302
一、邻地利用权的概念、特征和种类302
二、邻地利用权的内容302
三、邻地利用权的设定和消灭303
第四节 典权303
一、典权的概念和特征303
二、典权的效力304
三、典权的取得与消灭306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307
二、宅基地使用权307
第五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307
第六节 居住权和特许物权308
一、居住权308
二、特许物权309
第十三章 担保物权310
第一节 担保物权概述310
一、担保物权的概念、特征和种类310
二、流质契约313
三、担保期间和担保物权的存续期间313
四、同一债权设定数个担保314
五、同一物上设数个不同的物保315
第二节 抵押权316
一、抵押权的概念和特征316
二、抵押权的设立——抵押合同317
三、抵押物及其登记318
四、抵押权的效力322
五、抵押权的实现和消灭325
六、最高额抵押328
第三节 质权329
一、质权概述329
二、动产质权334
三、权利质权337
第四节 留置权342
一、留置权的概念和特征342
二、留置权的效力344
三、留置权的取得、实现和消灭345
第一节 占有概述347
一、占有的概念、特征和性质347
第十四章 占有347
二、占有的要件348
三、占有的意义和社会功能349
四、占有的取得、变更和消灭350
第二节 占有的分类350
一、合法占有和非法占有351
二、自主占有和他主占有351
三、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351
四、单独占有和共同占有351
五、自己占有和辅助占有352
六、继续占有和不继续占有352
七、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352
八、有瑕疵占有和无瑕疵占有352
二、占有的保护353
第三节 占有的效力和保护353
一、占有的效力353
第四编 亲属法(婚姻家庭法)355
第十五章 亲属法概述355
第一节 亲属的概念355
一、亲属的定义和特征355
二、亲属的种类357
三、亲属的范围359
第二节 亲系和亲等360
一、亲系360
二、亲等361
第三节 亲属关系的发生、终止和效力364
一、亲属关系的发生和终止364
二、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364
一、亲属法的概念和特点365
第四节 亲属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365
二、亲属法的基本原则366
第十六章 婚姻368
第一节 婚姻的成立(结婚法)368
一、婚姻和婚姻成立的概念368
二、婚约369
三、结婚的实质要件370
四、结婚的形式要件371
第二节 事实婚姻、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371
一、事实婚姻371
二、无效婚姻372
三、可撤销婚姻372
一、婚姻效力概述373
第三节 婚姻的效力或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法)373
四、婚姻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后果373
二、夫妻人身关系374
三、夫妻财产关系375
第四节 婚姻解除或离婚(离婚法)380
一、离婚的概念380
二、协议离婚383
三、诉讼离婚383
四、离婚的效力385
第十七章 亲子关系(父母子女关系)390
第一节 家庭关系概述390
一、家庭关系390
三、兄弟姐妹391
四、亲子关系391
二、祖孙关系391
五、制止家庭暴力393
第二节 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继子女和人工生育子女394
一、婚生子女394
二、非婚生子女395
三、继子女396
四、人工生育子女397
第三节 养子女398
一、收养概述398
二、收养的成立399
三、收养的效力和收养的无效402
四、收养的解除402
一、继承的概念和本质404
第一节 继承和继承法的概念404
第十八章 继承法概述404
第五编 继承法404
二、继承法律关系406
三、继承法的概念406
四、继承法的历史发展406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407
第二节 遗产408
一、遗产的概念和特征408
二、遗产的范围408
三、遗产的法律地位409
第三节 继承权409
一、继承权的概念和特征409
三、继承权的接受和放弃410
二、继承权的取得410
四、继承权的丧失411
第十九章 法定继承414
第一节 法定继承概述414
一、法定继承的概念和特征414
二、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415
三、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415
第二节 代位继承和转继承417
一、代位继承417
二、转继承418
第三节 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419
一、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之间遗产分配的原则419
二、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取得遗产420
一、遗嘱的概念和特征422
第一节 遗嘱422
第二十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422
二、遗嘱的形式和有效条件424
三、遗嘱的变更、撤销和执行426
第二节 遗嘱继承427
一、遗嘱继承的概念和特征427
二、遗嘱继承人428
三、后位继承和补充继承429
第三节 遗赠430
一、遗赠的概念和特征430
二、遗赠的种类431
第四节 遗赠扶养协议432
一、遗赠扶养协议的概念432
三、遗托432
二、遗赠扶养协议的特征433
第二十一章 遗产处理434
第一节 继承的开始434
一、继承开始的时间和意义434
二、继承开始的通知435
三、遗产的保管435
第二节 被继承人债务清偿和遗产分割435
一、被继承人债务清偿435
二、遗产分割436
第三节 无人继承遗产的处理438
一、无人继承遗产的概念438
二、无人继承遗产的归属438
三、对“五保户”遗产的处理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