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从元素到观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学:从元素到观念
  • 杨文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780668620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当代文学-文学理论-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学:从元素到观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前 言1

第一章文学的要素1

第一节语言1

一、语言表现形象的间接性2

二、文学语言的语义性质6

三、文学语言的声音模式12

一、文学形象的定义18

第二节文学形象18

二、文学形象的要求和特点20

三、文学形象的表现形态25

第三节题材42

一、题材和素材43

二、题材的形成条件44

三、题材的价值和开掘46

第四节情节46

一、情节和故事48

二、情节和冲突48

四、情节和母题49

三、情节和性格49

第五节结构51

一、文学结构的维度51

二、结构的封闭性和开放性52

三、结构的模式53

四、深层结构54

第六节主题56

一、主题和创作意图56

第七节风格58

二、主题和作品意义多元性58

一、风格的定义59

二、风格的形成61

三、文学风格的分类62

第二章文学的技巧65

第一节叙述66

一、讲述和呈现68

二、叙述者和叙述角度69

三、叙述角度的常用技巧73

四、叙述的时间、距离和偶然性77

一、意象83

第二节意象、隐喻和象征83

二、隐喻86

三、象征94

第三节夸张、变形和荒诞96

一、夸张96

二、变形97

三、荒诞99

第四节幽默和反讽101

一、幽默101

二、反讽106

第五节意识流109

一、意识流——对内心活动的直接模仿109

二、意识流的表现方法112

第三章文学的形态117

第一节 文学艺术的分类形态117

一、传说时代的艺术形态117

二、古代的艺术形态118

三、黑格尔的艺术分类形态119

四、尼采的艺术分类形态122

五、20世纪的艺术分类形态123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存在样式125

一、诗歌125

二、散文133

三、小说142

四、戏剧文学146

五、影视文学151

六、网络文学159

第一节精神的辉煌创造163

第四章文学的创作163

一、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164

二、创作主体:从生活到作品的运作165

三、心灵的创造工程166

第二节文学的创作过程168

一、文学创作过程的研究169

二、创造过程的四个阶段173

第三节艺术思维181

一、艺术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或想象181

二、艺术思维中的直觉和灵感185

第五章文学与社会文化193

第一节艺术的起源194

一、探索艺术起源的方法195

二、艺术起源的主要学说199

三、艺术起源的多元性207

第二节文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208

一、文学发展的内部原因208

二、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210

三、文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关系212

第三节文学和文化216

一、文学体现了一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217

二、文学表现了一定社会的宗教精神218

三、文学蕴含着一定时代的哲学思想219

第四节大众文学220

一、受众面广是大众文学的首要特点221

二、表现普通市民的人生道德观是大众文学222

的一般思想特征222

三、成功模式的套用是大众文学的基本艺术223

特点223

一、文学欣赏的内涵225

第六章文学欣赏225

第一节什么是文学欣赏225

二、文学欣赏的主体性230

三、文学欣赏的趣味234

第二节文学欣赏的过程236

一、作品语言层面的欣赏237

二、作品形象层面的欣赏241

三、作品思想层面的欣赏247

第三节文学欣赏过程中的心理活动249

一、动机250

二、期待251

三、惊奇253

四、共鸣254

第四节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256

一、多读文学作品和各种书籍257

二、多欣赏一流的好作品258

三、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259

第七章文学批评264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265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任务265

二、文学批评的任务268

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模式和方法270

一、点评模式271

二、道德批评模式273

三、社会批评模式274

四、心理批评模式276

五、原型批评模式280

六、形式批评模式283

七、文化批评模式290

第三节文学批评的标准292

一、文学批评标准的内涵292

二、文学批评标准种种293

三、批评标准的发展变化295

第四节文学批评的原则297

一、批评必须是一种创造297

二、批评应该全面298

三、批评应该实事求是299

四、批评应该深入浅出300

第八章作为文化观念的文学302

第一节重主观的文学观念306

一、中国的诗言志和诗缘情说306

二、欧洲的情感表现说312

三、精神分析学的本能升华说320

第二节重客观的文学观念325

一、古希腊的模仿说325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说329

三、19世纪欧洲的再现说331

一、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335

第三节重形式的文学观念335

二、英美新批评理论342

三、结构主义理论348

四、符号学理论354

第四节重读者的文学观念359

一、现象学的理解359

二、解释学的解释364

三、解构主义的言说370

第五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学观念376

一、19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观点379

二、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观点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