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系统柔性·敏捷性·自适应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企业系统柔性·敏捷性·自适应](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0869054.jpg)
- 张青山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6523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28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系统柔性·敏捷性·自适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摘 要1
前 言1
第1章 导论2
1.1企业经营环境构成及演变2
1.1.1 企业经营环境的构成2
1.1.2企业经营环境的特征3
1.1.3 经营环境的新变化和企业面临的挑战4
1.2.1 市场竞争方式的改变11
1.2企业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及其重要性11
1.2.2技术系统的变化12
1.2.3 管理系统的变化13
1.2.4组织系统的变化16
1.3企业系统柔性、敏捷性及对环境自适应的关系17
1.3.1企业系统柔性和敏捷性的涵义17
1.3.2 企业系统柔性和敏捷性的发展20
1.3.3企业系统自适应的涵义24
1.3.4企业系统柔性、敏捷性及26
对环境自适应的关系26
1.4本书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与体系结构28
第2章企业系统柔性的构建30
2.1企业系统柔性概述30
2.1.1 动态环境对企业提出的柔性要求30
2.1.2企业系统柔性的特性31
2.1.3企业系统柔性的类型32
2.2企业技术柔性34
2.2.1 柔性制造系统的类型与构成35
2.2.2柔性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37
2.2.3企业技术柔性分类38
2.2.4技术柔性的实现及其评价40
2.3企业组织柔性42
2.3.1 组织与组织的有效性42
2.3.2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44
2.3.3 组织设计的权变方法48
2.3.4组织柔性概念和基本内容51
2.3.5组织柔性的定位模式53
2.4企业员工柔性54
2.4.1 企业发展和员工素质55
2.4.2 员工培训体系对环境的适应58
2.4.3 企业提高员工柔性的途径60
2.5企业管理柔性61
2.5.1 管理柔性产生背景及条件62
2.5.2 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对环境的适应65
2.5.3 与人有关的管理柔性的表现及实施条件73
2.5.4我国目前企业实施管理柔性的障碍77
2.5.5我国企业实施管理柔性应做的几项准备工作79
2.6企业系统柔性的集成83
2.6.1 分工与资源的分割84
2.6.2 资源集成原则85
2.6.3 资源的快速有效集成方法87
2.6.4资源的集成89
第3章企业系统柔性的测度91
3.1企业系统柔性测度原则与方法选择91
3.2企业系统柔性测度体系的建立97
3.2.1 企业系统柔性的维度98
3.2.2企业系统柔性维度的构成要素100
3.2.3企业系统柔性的作用机理101
3.2.4 企业系统柔性的能力构成102
3.2.5 企业系统柔性测度体系的构建104
3.3技术柔性测度104
3.4.1基于多级模糊有效性评价的组织柔性测度114
3.4组织柔性测度114
3.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组织柔性测度118
3.5人员柔性的测度122
3.6企业系统宏观柔性的测度123
第4章企业系统最佳柔性水平的选择130
4.1企业生产技术系统柔性水平的选择130
4.2企业组织系统最佳柔性水平的选择136
4.2.1熵理论与企业组织系统136
4.2.2 组织系统管理熵及其数学模型138
4.2.3组织系统管理熵数学模型的建立139
4.2.4企业组织系统管理耗散结构141
4.2.5 企业组织系统柔性水平选择的熵模型144
第5章企业系统敏捷化战略150
5.1敏捷企业产生背景150
5.1.1敏捷企业的内涵和外延151
5.1.2敏捷企业的基本特征152
5.1.3敏捷企业的建立原则153
5.1.4敏捷企业的功能模型154
5.2企业敏捷化优先顺序155
5.3企业敏捷化战略的制定156
5.3.1 企业敏捷化战略的特征及选择156
5.3.2企业敏捷化战略的制定步骤157
5.3.3战略计划工作的新准则160
5.4企业敏捷化战略的实施161
5.4.1针对企业内部障碍的企业敏捷化战略实施161
5.4.2针对企业外部障碍的企业敏捷化战略实施162
第6章敏捷企业的构建164
6.1敏捷企业组织体系构建164
6.1.1 敏捷企业的组织形式、作用及实现条件164
6.1.2 企业如何构建敏捷性组织体系167
6.2.1敏捷企业技术体系构建及技术选择173
6.2敏捷企业技术体系构建173
6.2.2敏捷企业的产品创新体系175
6.2.3敏捷企业的产品数据管理185
6.3敏捷企业生产体系构建191
6.3.1敏捷企业生产体系191
6.3.2敏捷企业生产体系构建193
6.3.3敏捷企业生产管理模式198
6.3.4敏捷企业质量保证体系205
6.4敏捷企业劳动体系构建210
6.4.1敏捷企业劳动体系210
6.4.2敏捷企业的人员素质要求210
6.4.3敏捷企业劳动体系的构建212
6.5敏捷企业网络化构建214
6.5.1敏捷企业信息化需求和网络服务需求214
6.5.2敏捷企业信息化建设215
6.5.3敏捷企业网络化工程的实施218
6.5.4敏捷企业网络化工程实现的技术220
第7章 企业敏捷性的评价与提升途径222
7.1评价企业敏捷性的目的222
7.2企业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222
集成出发的指标体系(CIPME)223
7.2.2从组织、人员、技术三大要素的223
7.2.1 从敏捷变化过程出发的指标体系(CTRS)223
7.2.3从动态联盟出发的面向224
敏捷虚拟企业(AVE)的指标体系224
7.2.4三种评价体系的分析与比较225
7.3企业敏捷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及算例227
7.3.1 企业敏捷性的综合评价方法227
7.3.2 计算实例229
7.4企业敏捷性的提升途径231
第8章企业系统对环境自适应的模式及机制与方式236
8.1企业系统适应环境的模式236
8.1.1 企业产品结构的演进模式238
8.1.2企业生产结构的演进模式240
8.1.3企业技术结构的演进模式241
8.1.4企业组织结构的演进模式243
8.1.5企业管理系统的演进模式244
8.2企业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246
8.3企业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与特征247
第9章企业系统适应环境的策略和决策模式249
9.1企业系统对环境的感知和感知应变临界249
9.1.1 企业系统对环境的感知过程249
9.1.2企业系统感知环境的不确定性250
9.1.3企业系统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应变临界253
9.2企业系统感知应变临界的确定253
9.3企业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策略256
9.4企业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决策模式258
9.4.1 企业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一般决策模式258
9.4.2 企业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四种纯粹型模式259
9.4.3企业系统适宜采取的模式及其组合模式262
第10章企业系统环境变化的监测预着系统264
10.1企业环境监测预警系统设计264
10.1.1 系统特点264
10.1.2 系统的功能和内容构成265
10.1.3 系统程序总体设计267
10.2企业环境监测预警指标体系271
10.2.1企业系统环境周期说271
10.2.2企业环境监测预警指标体系272
10.3企业环境变化的监测与分析284
10.3.1企业宏观环境的监测与分析284
10.3.2企业微观环境的监测与分析289
10.4企业环境变化的预警研究293
10.4.1警线设定方法293
10.4.2 企业宏观环境变化的报警研究294
10.4.3企业微观环境变化的报警研究299
第11章企业提高环境自适应能力的基本途径303
11.1企业增强环境变化的感知力303
11.2企业自适应机制创新305
11.3企业管理模式创新308
11.4企业组织形态创新309
11.5企业系统柔性化和敏捷化312
11.6企业新产品开发与市场开拓312
结束语314
参考文献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