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业绩评价 方法与运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企业业绩评价 方法与运用
  • 李玲玲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8022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企业经济-经济效果-经济评价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业绩评价 方法与运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企业业绩评价问题概述1

1.1 企业业绩评价问题的产生2

1.1.1 现代公司的产生与两权分离2

1.1.2 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与业绩评价4

1.1.3 公司治理结构与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6

1.1.4 企业战略管理与业绩评价8

1.2 企业业绩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发展10

1.2.1 西方国家业绩评价的发展10

1.2.2 中国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历程12

1.3 公司业绩评价的理论框架18

第2章 传统财务分析基础25

2.1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26

2.1.1 财务报表分析的产生和发展26

2.1.2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27

2.1.3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28

2.1.4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30

2.2 基本的财务比率33

2.2.1 短期偿债能力比率33

2.2.2 长期偿债能力比率36

2.2.3 营运能力比率41

2.2.4 赢利能力比率45

2.3 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49

2.3.1 杜邦财务分析系统49

2.3.2 沃尔比重评分法及其拓展52

2.4 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和重要信息的识别56

第3章 基于现金流量的业绩评价61

3.1 从利润到现金62

3.1.1 利润是主观评价,现金是客观事实62

3.1.2 现金和现金流量的概念65

3.2.1 现金流量评价的角度68

3.2 现金流量与业绩评价68

3.2.2 现金流量分析的目的69

3.2.3 现金流量分析的局限性71

3.3 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72

3.3.1 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72

3.3.2 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75

3.3.3 流动性分析78

3.3.4 获取现金能力分析80

3.3.5 财务弹性分析81

3.3.6 收益质量分析81

3.4 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84

3.4.1 贴现现金流量估价法简介84

3.4.2 贴现现金流量估价法应用程序86

3.4.3 股权自由现金流量(FCFE)贴现模型87

3.4.4 公司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88

第4章 剩余收益与经济增加值91

4.1 责任中心业绩评价与剩余收益92

4.1.1 责任中心业绩评价概述92

4.1.2 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93

4.1.3 利润中心的业绩评价95

4.1.4 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与剩余收益97

4.2 价值管理与经济增加值100

4.2.1 从剩余收益到经济增加值100

4.2.2 经济增加值的内容101

4.2.3 经济增加值的作用105

4.3 MVA和FGV——基于市场价值的评价标准108

4.3.1 MVA——评价财富创造的准确方法108

4.3.2 FGV——度量赢利的成长性111

4.4 修正的经济增加值指标(refined economic value added,REVA)114

4.4.1 EVA指标的缺陷114

4.4.2 REVA指标的修正原理和作用117

第5章 平衡计分卡121

5.1.1 企业环境的变迁122

5.1 企业环境的变化和非财务指标的提出122

5.1.2 环境变化对财务评价指标的挑战123

5.1.3 非财务指标的提出125

5.1.4 设计非财务指标的原则127

5.2 平衡计分卡129

5.2.1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内容129

5.2.2 平衡计分卡的特点138

5.2.3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141

5.2.4 平衡计分卡的不足146

第6章 中国企业效绩评价149

6.1 企业效绩评价主体与客体150

6.1.1 评价主体与评价目的150

6.1.2 评价客体151

6.2.1 评价指标152

6.2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152

6.2.2 指标权数156

6.3 企业效绩评价标准157

6.3.1 企业效绩评价定量标准157

6.3.2 定性指标评议参考标准160

6.3.3 评价标准的选用162

6.4 企业效绩评价计分方法163

6.4.1 基本指标评价计分163

6.4.2 修正指标评价计分166

6.4.3 评议指标评价计分168

6.4.4 定量与定性结合计分方法169

6.5 企业效绩评价结果的示例与报告169

6.5.1 类型判定170

6.5.2 级别标注170

6.5.3 评价结果的含义171

6.6 企业效绩评价体系的不足与完善172

6.5.4 评价报告172

6.6.1 指标设置方面的不足与完善173

6.6.2 指标运用方面的不足与完善175

第7章 上市公司综合业绩评价方法177

7.1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178

7.1.1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类别178

7.1.2 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180

7.2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解读186

7.2.1 上市公司年报简要阅读方法186

7.2.2 识别报表粉饰的方法188

7.3 上市公司综合业绩评价体系194

7.3.1 上市公司综合业绩评价体系的思路和框架194

7.3.2 清华大学企业研究中心评价方法197

7.3.3 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排行榜201

第8章 企业集团业绩评价213

8.1.1 企业集团的概念214

8.1 企业集团及其业绩评价模式214

8.1.2 企业集团的类型和特征215

8.1.3 企业集团业绩评价的角度和层次221

8.2 组建企业集团的财务分析与经济评价222

8.2.1 组建企业集团的价值分析222

8.2.2 组建企业集团的成本分析225

8.2.3 组建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分析226

8.2.4 组建企业集团的效益分析228

8.3 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效绩评价229

8.3.1 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229

8.3.2 企业集团内部评价体系的构建231

8.4 企业集团跨国经营的业绩评价问题233

8.4.1 跨国公司战略管理与业绩评价233

8.4.2 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系统要素235

8.4.3 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的特殊问题237

参考文献2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