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基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基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视角
  • 梁姝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1617364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81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1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基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研究的意义1

三 相关研究综述2

四 本书对“粮食”和“粮食安全”的界定6

五 数据来源及主要方法7

六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7

第二章 基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食用粮食需要量9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思路和方法9

一 数据来源9

二 研究思路和方法9

第二节 中国居民膳食能量摄入量10

一 中国居民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10

二 不同年龄男女居民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中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12

第三节 基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人均口粮需要量13

一 各种口粮在口粮总量中所占的比例13

二 各种口粮所含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在全部口粮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中所占的比例14

三 在全部口粮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中来自每种口粮的能量15

四 不同年龄男女居民每年各种口粮需要量17

五 中国居民年人均各种口粮需要量18

六 各种口粮之间的替代系数20

第四节 基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人均饲料用粮需要量21

一 不同年龄男女居民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中来自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21

二 不同年龄男女居民每种动物性食物需要量23

三 不同年龄男女居民每天所需的各种动物性食物的饲料用粮总量27

四 年人均饲料用粮需要量29

第五节 关于人均食用粮食需要量研究的讨论和结论31

一 讨论31

二 结论33

本章小结34

第三章 中国粮食数量安全状况评价35

第一节 粮食供给量及其安全状况评价35

一 安全的粮食数量35

二 粮食供给量35

三 粮食数量安全状况评价39

四 部分居民没有获取所需的粮食41

第二节 中国粮食供给来源结构安全状况评价41

一 中国仅依靠自身粮食产量条件下的食用粮食数量安全状况41

二 非食用粮食消费对食用粮食消费的“挤出”42

三 中国通过净进口增加粮食供给条件下的粮食安全状况45

本章小结51

第四章 中国食物安全状况评价与分析52

第一节 食物安全的评价指标52

一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食物安全整套指标52

二 IFPRI的饥饿指数55

三 反映中国食物安全状况指标的选取57

第二节 中国食物安全状况评价58

一 中国食物安全4项指标58

二 中国饥饿指数59

三 中国食物不安全但问题不严重59

第三节 中国食物安全影响因素——以四国为例的比较分析60

一 研究对象国家的选取60

二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61

三 理论模型61

四 结果及分析63

五 结论74

本章小结75

第五章 中国粮食数量安全状况预测76

第一节 中国人均粮食产量预测与分析76

一 中国粮食产量预测76

二 中国人口数量预测83

三 中国人均粮食产量预测值88

四 中国2016—2030年粮食数量安全状况分析88

第二节 中国粮食进口形势预测与分析88

一 世界人均粮食产量预测88

二 世界消费者食物价格预测91

三 中国2016—2030年粮食进口形势分析94

本章小结95

第六章 中国粮食安全影响因素96

第一节 粮食生产方面96

一 粮食自给率96

二 政策因素100

第二节 粮食流通方面106

一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变迁106

二 粮食流通过程中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108

三 国际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113

第三节 粮食消费方面121

一 粮食生产消费方面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121

二 粮食生活消费方面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123

本章小结129

第七章 基于主权的中国粮食供给模式及来源结构选择130

第一节 粮食及粮食问题的性质130

一 粮食及粮食问题的经济性质130

二 粮食及粮食问题的政治性质131

第二节 食物主权——实现持久粮食安全的基础132

一 食物主权概念的提出132

二 食物主权的含义133

三 食物主权的内容135

四 食物主权对粮食安全的意义136

五 结论137

第三节 中国粮食供给模式及来源结构选择138

一 粮食供给模式的理论分析138

二 中国粮食供给模式选择140

三 中国粮食供给来源结构选择141

本章小结144

第八章 政府干预以促进实现粮食安全146

第一节 政府干预粮食生产146

一 政府为粮食生产提供制度保障146

二 政府为粮食生产提供科技支撑148

三 政府干预粮食生产品种结构——马铃薯主粮化150

第二节 政府干预粮食流通151

一 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151

二 完善粮食储备制度155

三 减少和消除粮食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和浪费157

四 政府干预粮食国际贸易159

第三节 政府干预粮食消费160

一 政府干预粮食生产消费160

二 政府干预粮食生活消费161

三 政府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干预粮食消费者结构165

本章小结166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168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168

一 年人均313公斤食用粮食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数量标准168

二 粮食供给在数量上足够但没有实现粮食安全168

三 食物不安全但问题不严重168

四 中国2016—2030年粮食安全的基础不会改变168

五 粮食生产、流通、消费方面都存在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169

六 安全的粮食自给率底线是能够实现食用粮食100%自给的粮食自给率169

七 粮食及粮食问题的政治性质决定政府必须干预粮食经济活动以促进实现粮食安全169

八 中国当前粮食数量安全但“获取”不安全,并且数量安全不可持续169

第二节 未来研究展望170

一 深入研究粮食安全的制度保障170

二 深入研究如何利用国际贸易规则保障本国粮食安全170

三 开展对中国食物安全的研究170

参考文献171

后记1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