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15北京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15北京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0916112.jpg)
- 林明金,刘岚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956027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经济分析-北京市-2014;区域经济-经济预测-北京市-2015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15北京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首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与趋势1
第一章 经济增长 经济更加符合城市定位 减速提质态势仍将延续17
一、2014年北京市经济运行特征17
(一)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相继出台18
(二)经济在中高速水平稳定运行19
(三)需求动力趋于稳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20
(四)产业运行总体稳定,行业分化特征更加显著22
(五)经济质量明显改善,经济效益稳步提升24
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26
(一)部分支柱产业正在面临转型挑战26
(二)功能区发展现状与首都核心功能的内在要求尚有差距27
(三)经济下行中财政对于稳增长的作用正在不断减弱28
三、2015年北京市经济面临的环境28
(一)国际经济缓慢复苏,贸易摩擦有所增多28
(二)全国经济加速转型,下行压力有所加大29
(三)从总体谋划转向推进实施,京津冀合作步伐将显著加快30
(四)北京主动降速,经济服务城市发展的特征进一步凸显30
四、2015年北京市经济形势预测31
(一)城市功能调整的节奏和力度是决定经济增速的主要因素31
(二)基于中方案情景的2015年北京市经济展望32
五、政策建议36
(一)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37
(二)依据客观实际把握好产业结构调整的节奏37
(三)创新产业扶持与公共服务发展方式顺利推动结构调整38
(四)强化城市规划的控制力度保障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38
(五)提前防范产业集聚发展中的潜在风险39
专题研究——关于首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几点认识40
第二章 投资增长稳中趋降 支撑引导作用增强50
一、多项改革稳步推进,投资环境逐步优化50
(一)持续简政放权50
(二)融资方式规范创新50
(三)房地产领域调控有抓有放50
二、2014年北京市投资运行特点52
(一)投资运行整体平稳,建安投资增速回落52
(二)资金来源整体紧张,内部走势出现分化52
(三)土地供应规模调减,结构持续优化53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基础设施和工业投资保持低速增长54
(五)中央投资出现下降,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57
三、投资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57
(一)新的融资模式将给北京市政府投资带来双重影响57
(二)产业调整疏解给投资带来影响58
(三)实体经济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依然较差58
四、2015年投资运行面临环境及形势判断59
(一)外部环境保持稳定59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将推动北京市投资布局和结构调整60
(三)资金环境有望小幅改善61
(四)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有望提速64
(五)工业投资恐将实现负增长65
(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出现回落67
(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稳中趋降68
五、政策建议68
(一)优化政府融资结构,防范财政金融风险68
(二)努力实现产业投资接续69
(三)积极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69
专题研究——客观看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70
第三章 消费 消费增长逐步企稳 拉动作用持续增强79
一、2014年北京市消费领域运行特点79
(一)消费品市场额逐步企稳,贡献率稳步提升80
(二)居民消费平稳增长,政府消费明显放缓81
(三)新兴消费快速崛起,消费热点不断涌现82
(四)农村消费增势较好,郊区消费比重提升84
二、当前北京市消费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85
(一)居民收入增长缺乏长效机制85
(二)城镇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下滑85
(三)资源环境的新约束制约消费需求增长86
(四)信息消费存在着诸多制约发展因素87
(五)新兴消费产业发展不足导致中高端需求流失严重87
三、2015年影响北京市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88
(一)宏观政策环境有利于消费潜力的稳步释放88
(二)民生保障持续向好有利于消费稳步增长89
(三)新型城镇化为消费需求增长创造出更大空间89
(四)人口红利减弱影响消费需求持续扩张90
四、2015年北京市消费需求展望91
(一)消费需求规模将继续保持稳中趋缓势头91
(二)结构优化为消费转型升级提供持续动力92
(三)三大领域有望成为2015年消费热点93
五、政策建议96
(一)增加居民收入,让居民“能”消费96
(二)健全社保体系,让居民“敢”消费96
(三)改善消费环境,让居民“愿”消费96
(四)针对需求变化,适时调整政策方向97
(五)增加闲暇时间,提升居民消费意愿99
(六)促进旅游业发展,释放新阶段新需求99
第四章 价格 上涨压力明显减弱,价格水平温和运行100
一、2014年北京市价格运行特点100
(一)消费者价格涨幅明显回落100
(二)生产者价格持续下滑105
(三)资金价格小幅下行,资产价格有所下滑109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113
(一)CPI与PPI的涨跌持续背离加大经济运行风险113
(二)资产价格高位运行影响企业运营成本114
(三)部分领域价格积累矛盾影响首都调结构、促转型115
三、2015年影响价格的因素116
(一)全球需求疲弱带来输入性通胀压力减弱116
(二)国内和北京市经济缓中趋稳,推升价格的需求压力较小116
(三)货币流通波动增强或将加大价格波动压力117
(四)资源品、公共服务价格改革等将继续助推价格上涨117
(五)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推动价格上涨的长期压力118
(六)北京市部分产业发展成本提高将推动价格上涨119
四、2015年价格形势展望120
(一)消费价格将小幅回升120
(二)生产类价格跌幅延续收窄122
(三)资金价格小幅下行、资产价格稳中略升124
五、对策建议125
(一)加快推进价格改革,以倒逼机制推动经济转型发展125
(二)促进生产率提高,应对劳动力成本过快上涨126
(三)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及时疏导各类价格矛盾126
第五章 外资外贸 新常态下呈现低位运行 战略调整孕育新格局127
一、2014年北京市地区外贸运行形势127
(一)进口增长高开低走,出口增长低位波动129
(二)一般贸易进口下降,加工贸易出口明显回落132
(三)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回落,机电产品进口较好136
(四)国有、外商企业进口回升,民营企业的出口逆势上涨137
(五)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呈现涨跌互现的分化态势138
(六)运输、保险、旅游服务推动服务贸易逆差逐年扩大141
二、2014年北京市外资运行特点144
(一)实际利用外资低位增长,资金流向行业结构更趋优化144
(二)对外投资呈现快速增长,行业和区域集中度较高147
三、2015年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环境分析150
(一)世界经济有限复苏中分化态势明显150
(二)世界贸易形势难言乐观151
(三)各国货币政策取向的分化将加大全球资金无序流动153
(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徘徊有利于扩大战略性资源进口153
(五)国内经济增长保持平稳有利于对外贸易的稳定运行153
(六)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为对外经济贸易创造新的增长空间155
(七)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和深入落实首都功能定位将对北京市对外贸易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57
四、2015年北京市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判断158
(一)商品贸易总额保持低位运行,服务贸易呈现较快增长158
(二)实际利用外资将保持平稳,对外直接投资迅猛159
五、相关建议160
(一)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实现以资本换市场、以资本换技术160
(二)培育外贸竞争优势,发挥贸易枢纽作用,扩大贸易规模160
(三)积极落实首都核心功能,支持服务贸易加快发展161
(四)降低成本,提高外贸企业竞争力161
(五)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加强外资引领带动作用162
第六章 农村经济 都市农业提质增效 城乡统筹稳步推进163
一、2014年北京市农村经济的主要特征163
(一)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速出现明显回落163
(二)都市型现代农业延续快速发展态势165
(三)京郊镇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166
(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城镇居民逐渐趋同167
(五)郊区新型城镇化进程继续稳步推进169
二、当前北京市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70
(一)休闲农业发展存在同质低效问题170
(二)镇村经济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明显170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亟待提高170
(四)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有待改善171
(五)农村部分改革任务进展缓慢171
三、2015年北京市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展望172
(一)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有望继续改善向好172
(二)都市型现代农业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173
(三)增强生态功能将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173
(四)土地流转新政策有望释放巨大改革红利174
(五)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依然较大175
四、政策建议176
(一)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高效农业转型176
(二)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步伐176
(三)实施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战略177
(四)挖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潜力177
(五)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补偿机制178
(六)加快推进符合首都实际情况的农村改革179
第七章 工业 工业增长持续趋缓 结构调整推动质效提升180
一、2014年北京市工业运行特点180
(一)工业增长有所放缓180
(二)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182
(三)工业质量和效益有所改善185
(四)工业布局不断优化186
二、工业运行中不容忽视的问题187
(一)结构调整过程中需关注不宜发展的行业增长出现抬头187
(二)产业疏解过程中需注重“高精尖”产业的培育188
(三)企业创新投入不足,制约着创新驱动效用的发挥189
(四)区域产业链的聚合共生性有待加强190
三、2015年工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因素分析190
(一)全球经济缓慢、不平衡复苏态势下,北京市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乐观190
(二)国内宏观环境向好有利于工业升级,经济减速、产能过剩调整仍将施压工业增长191
(三)首都战略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短期施压工业增长,长期利好工业转型升级191
四、2015年工业形势展望192
(一)工业增长将继续趋缓192
(二)重点行业走势分化,高端化、融合化亮点可期193
(三)工业效益改善有限,能耗将继续下降197
(四)工业布局将由内向外逐步向“板块化、层次化”的空间格局演进199
五、相关建议200
(一)工业结构调整中要进退并举200
(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要做好规划、资金、用地等多方面引导和扶持200
(三)充分发挥中关村的创新示范作用,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201
(四)加强京津冀产业协作,促进区域产业链的聚合共生201
第八章 服务业 发展态势稳中趋缓 新兴产业保持活跃202
一、2014年北京市服务业发展现状202
(一)服务业总体保持平稳203
(二)服务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204
(三)服务业效益增势有所放缓207
(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加快释放服务业发展活力208
(五)总部经济影响力持续扩大209
(六)高端功能区产业集聚优化态势明显209
二、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1
(一)产业发展中城市功能定位落实不到位,制约服务业潜力释放211
(二)服务业的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缺乏统筹212
(三)服务业功能区存在的布局分散、定位不清等问题的影响逐步显现213
(四)文化产业先发优势有所下降213
(五)服务业新政实施过程中缺失相应的配套措施,影响政策实施效果214
三、2015年北京市服务业发展形势展望214
四、重点产业走势判断215
(一)民间需求亮点频出,信息及电商保持快速增势215
(二)政策环境趋稳,房地产需求有望平稳释放216
(三)市场环境不断优化,科技服务业稳中向好216
(四)结构调整持续加码,商贸流通或将量降价升217
(五)行业内竞争加剧,金融业运行整体平稳217
(六)作风整改常态化,住宿餐饮低位运行218
(七)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教育和卫生稳中向好218
五、功能区发展态势展望219
六、对策措施219
(一)加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统筹领导219
(二)加快完善部分改革的配套实施细则220
(三)努力巩固和发展北京市文化产业的先发优势220
(四)加大功能区优化发展力度220
第九章 高技术产业 创新创业活跃度提升 产业增势保持平稳221
一、2014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发展总体情况221
(一)高技术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在弱势中保持稳定221
(二)高技术服务业经营效益稳中略升,高技术制造业整体盈利能力有所下降229
(三)高技术产业功能区保持平稳发展态势229
(四)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创新创业保持活跃231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233
(一)中关村示范区高技术产业收入比重有所下降233
(二)大型高技术企业税负增长快速234
(三)创新活跃程度有待提升235
(四)高技术产业布局待进一步调整236
(五)产学研协作模式尚未形成236
三、2015年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分析237
(一)改革加快推进为高技术企业发展提供新契机237
(二)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237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推动创新成果转化238
(四)高技术产业竞争力逐步提升有助于扩展海外市场238
四、2015年高技术产业发展态势展望238
五、重点产业走势判断239
(一)需求保持旺盛,信息服务延续快速增势239
(二)市场环境不断优化,科技服务业稳中向好240
(三)市场扩张节奏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稳中略升240
(四)调整态势延续,生物医药产业稳中趋缓241
(五)支持力度加大,节能环保及新能源行业迎来发展新契机241
六、功能区协同发展态势展望242
七、政策建议242
(一)提升科技创新对高端产业功能区的驱动能力242
(二)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促进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242
(三)加大对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243
(四)加大产业技术联盟等协作创新组织的支持力度243
第十章 房地产 调控手段回归市场化 运行更趋于稳健244
一、2014年房地产政策调控手段逐步市场化244
(一)调控手段逐步市场化,为长效机制建设做准备244
(二)北京市多措并举,还原市场活力247
二、2014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特点249
(一)资金到位情况出现恶化,内部结构走势分化249
(二)土地市场整体平稳,住宅用地是供应主体250
(三)开发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土地购置费用成为拉动主力250
(四)商品住宅市场小幅调整,量跌价稳251
(五)商业地产运行整体稳健,优质物业租金保持平稳253
三、房地产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256
(一)房地产业对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256
(二)房地产企业将面临融资风险256
(三)产权式商铺发展缺乏统一引导管理256
四、2015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运行走势判断257
(一)外部环境整体稳定,利好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257
(二)资金环境将小幅改善,融资成本有望降低258
(三)土地供应规模保持稳定,土地出让制度不断完善259
(四)开发投资增速将出现回落,住宅投资放缓是主因260
(五)住宅市场逐步回暖,交易价格温和上涨261
(六)商业地产供应放量,租金价格有望保持稳定262
(七)房地产企业国际化、融合化发展步伐加快263
五、政策建议264
(一)探索推出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运行模式264
(二)着手研究房地产调控行政手段退出机制264
(三)为住宅区产权式商铺引入运营商265
专题研究——住房政策性金融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266
第十一章 金融 改革创新持续推进 行业持续平稳运行270
一、2014年北京市金融领域运行特点270
(一)金融改革与创新推进首都金融业发展转型270
(二)金融业增长有所加快272
(三)行业效益增长有所改善273
(四)信贷规模稳定增长,结构持续优化274
(五)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加快,资本市场交易有所回落279
(六)重点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金融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280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281
(一)自贸区试点推广将对北京市金融业形成一定冲击281
(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盈利模式冲击持续存在282
(三)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居高不下283
三、2015年运行环境判断284
(一)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284
(二)金融改革持续推进285
(三)货币政策保持稳健285
(四)首都发展战略调整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带来发展机遇286
四、2015年北京市金融领域展望287
(一)金融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效益继续改善287
(二)行业发展态势不一,证券业加快发展287
(三)金融市场活跃度进一步增强288
(四)金融创新不断推进,行业业态不断丰富289
五、相关建议291
(一)兼顾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监管291
(二)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机遇期,释放北京市金融行业优势292
(三)推动金融创新,促进消费金融的稳步发展292
(四)继续完善资本与产业、科技、文化对接,增强金融的支撑力度293
(五)推动银行业发展创新,应对利率市场化冲击293
专题研究——《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的意义和影响294
第十二章 人民生活 居民收入消费平稳增长,公共服务更加惠民便民302
一、2014年北京市人民生活主要领域运行特征302
(一)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实际增速与GDP增长基本同步302
(二)居民消费增长相对平稳,消费结构保持升级态势305
(三)常住人口低位增长,居民就业保持稳定306
(四)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改善307
(五)社会保障程度逐步提高,福利水平进一步提升308
二、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主要问题309
(一)收入增长缺乏长效机制,对政策因素依赖性较强310
(二)常住人口增长压力仍然较大,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310
(三)交通和生态环境仍然堪忧,严重制约了城市宜居条件的改善311
(四)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仍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311
三、2015年北京市人民生活主要领域展望312
(一)改革释放红利,为民生改善提供有力保障312
(二)居民收入将延续稳定增长态势314
(三)居民消费将继续保持平稳314
(四)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有望进一步改善315
四、政策建议316
(一)以改革促增收,让居民进一步分享改革红利316
(二)落实政策,创新模式,努力释放居民消费潜能317
(三)加强人口、交通、环境治理,切实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317
专题研究——2014年北京市居民关注热点变化及2015年期盼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