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巧用跨界思维学法律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巧用跨界思维学法律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0920868.jpg)
- 赵来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39777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182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6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巧用跨界思维学法律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册559
第四篇 民商法559
一、民法560
第一章 民法560
第一节 概念、调整对象与基本原则560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560
第三节 物、货币与有价证券562
第二章 自然人564
第一节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564
第二节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564
第三节 自然人的住所与监护564
第四节 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566
第五节 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与个人合伙566
第三章 法人568
第一节 概述568
第二节 法人的能力569
第三节 法人机关569
第四节 法人的设立、变更和终止570
第五节 法人联营571
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572
第一节 概述572
第二节 意思表示573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574
第四节 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574
第五节 无效民事行为575
第六节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576
第七节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577
第五章 代理578
第一节 代理的概念和类型578
第二节 代理权579
第三节 无权代理580
第六章 诉讼时效与期限581
第一节 诉讼时效581
第二节 期限583
第七章 物权585
第一节 物权概念和效力585
第二节 物权的类型585
第三节 物权的变动586
第四节 物权的保护588
第八章 所有权589
第一节 概述589
第二节 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590
第三节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590
第四节 相邻关系591
第五节 所有权的特别取得方法592
第九章 共有594
第一节 共有及准共有594
第二节 按份共有594
第三节 共同共有595
第十章 用益物权597
第一节 用益物权的概念与特征597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597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598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600
第五节 地役权600
第十一章 担保物权602
第一节 抵押权602
第二节 质权605
第三节 留置权607
第四节 担保物权的竞合608
第十二章 占有610
第一节 概述610
第二节 占有的效力和保护610
第三节 占有的取得和消灭611
第十三章 债612
第一节 债的概念和要素612
第二节 债的发生612
第三节 债的分类614
第十四章 债的履行615
第一节 债的履行规则615
第二节 债的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615
第十五章 债的保全和担保617
第一节 债的保全617
第二节 债的担保618
第十六章 债的移转和消灭622
第一节 债的移转622
第二节 债的消灭623
第十七章 合同订立和履行626
第一节 合同订立的程序626
第二节 合同的内容和解释628
第三节 双务合同履行抗辩权628
第十八章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630
第一节 合同的变更630
第二节 合同的解除630
第十九章 合同责任631
第一节 基本概念631
第二节 缔约过失责任632
第二十章 转移财产权利的合同633
第一节 买卖合同633
第二节 赠与合同和借款合同634
第三节 租赁合同与融资租赁合同635
第二十一章 完成工作成果的合同636
第二十二章 提供劳务的合同637
第一节 运输合同637
第二节 保管合同和委托合同638
第三节 行纪合同和居间合同639
第二十三章 技术合同640
第一节 概述640
第二节 技术开发合同641
第三节 技术转让合同641
第四节 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643
第二十四章 不当得利、无因管理644
第一节 概念及成立要件644
第二节 基本内容644
第三节 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645
第二十五章 著作权646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646
第二节 著作权的客体646
第三节 著作权的主体647
第四节 著作权的内容648
第五节 著作权的限制649
第六节 邻接权649
第七节 著作权侵权行为651
第八节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51
第二十六章 专利权653
第一节 专利权的主体653
第二节 专利权的客体653
第三节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654
第四节 授予专利权的程序654
第五节 专利权的内容和限制655
第六节 专利侵权行为656
第二十七章 商标权657
第一节 概述657
第二节 商标权的取得657
第三节 商标权的内容658
第四节 商标权的消灭658
第五节 商标侵权行为659
第六节 驰名商标的保护659
第二十八章 婚姻家庭660
第一节 结婚660
第二节 离婚662
第三节 夫妻关系664
第四节 父母子女关系664
第二十九章 继承666
第一节 继承与继承权666
第二节 继承权的取得、放弃、丧失和保护666
第三十章 法定继承668
第一节 概述668
第二节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668
第三节 代位继承669
第四节 法定继承中的遗产分配原则669
第三十一章 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670
第一节 遗嘱继承670
第二节 遗嘱670
第三节 遗赠672
第四节 遗赠扶养协议672
第三十二章 遗产的处理674
第一节 继承的开始674
第二节 遗产674
第三节 遗产的分割和债务清偿675
第四节 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675
第三十三章 人身权676
第一节 人格权676
第二节 身份权677
第三十四章 侵权行为678
第一节 概述678
第二节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678
第三节 一般侵权行为构成要件679
第四节 共同侵权行为679
第五节 特殊侵权行为680
第六节 侵权责任682
案例解析题683
二、商法772
第一章 公司法772
第一节 概述772
第二节 公司的设立773
第三节 公司的股东774
第四节 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775
第五节 公司的财务与会计制度776
第六节 公司债券776
第七节 公司的变更、合并与分立777
第八节 公司的解散与清算778
第九节 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779
第十节 有限责任公司779
第十一节 股份有限公司782
第二章 合伙企业法785
第一节 概述785
第二节 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785
第三节 普通合伙企业的财产786
第四节 普通合伙事务的执行786
第五节 普通合伙与第三人的关系787
第六节 普通合伙的入伙与退伙787
第七节 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789
第八节 有限合伙企业789
第九节 合伙的解散与清算790
第三章 个人独资企业法791
第一节 概述791
第二节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791
第三节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792
第四节 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与清算792
第四章 外商投资企业法793
第一节 概述793
第二节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793
第三节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794
第四节 外资企业法796
第五章 企业破产法797
第一节 一般规定797
第二节 破产申请和受理797
第三节 管理人799
第四节 债务人财产800
第五节 债权申报801
第六节 债权人会议802
第七节 重整程序803
第八节 和解程序805
第九节 破产清偿程序805
第十节 法律责任及有关特殊规定807
第六章 票据法808
第一节 概述808
第二节 票据权利和票据行为808
第三节 票据抗辩与补救810
第四节 汇票810
第五节 本票和支票813
第七章 证券法814
第一节 概述814
第二节 证券发行815
第三节 证券交易816
第四节 证券上市817
第五节 上市公司收购制度818
第六节 证券机构818
第七节 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819
第八章 保险法820
第一节 概述820
第二节 保险合同总论820
第九章 海商法(简要)824
第一节 概述824
第二节 海事诉讼824
案例解析题826
第五篇 诉讼法861
一、刑事诉讼法862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862
第一节 概念、渊源、目的与任务、与刑法的关系862
第二节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862
第三节 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863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864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866
第一节 专门机关866
第二节 诉讼参与人869
第四章 管辖874
第一节 立案管辖874
第二节 审判管辖875
第五章 回避876
第一节 回避的理由与种类876
第二节 回避的程序877
第六章 辩护与代理878
第一节 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878
第二节 辩护的种类与辩护的时间879
第三节 辩护人的诉讼地位、拒绝辩护及辩护律师的特有权利879
第七章 刑事证据880
第一节 概念、特征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880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种类880
第三节 刑事证据的分类882
第四节 刑事诉讼证明883
第八章 强制措施884
第一节 概述884
第二节 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886
第三节 拘留888
第四节 逮捕889
第九章 附带民事诉讼892
第一节 概念及成立条件892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892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893
第四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894
第十章 期间、送达895
第一节 送达的种类和规则895
第二节 期间895
第十一章 立案899
第一节 概念899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立案程序及立案监督899
第十二章 侦查900
第一节 概述900
第二节 侦查行为900
第三节 侦查终结904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905
第五节 补充侦查与侦查监督906
第十三章 起诉907
第一节 概念907
第二节 提起公诉的程序908
第三节 提起自诉的程序910
第十四章 刑事审判911
第一节 刑事审判的特征、任务和程序911
第二节 刑事审判的模式911
第三节 刑事审判的原则912
第四节 审级制度912
第五节 审判组织913
第十五章 第一审程序915
第一节 概述915
第二节 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915
第三节 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920
第四节 简易程序922
第五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923
第十六章 第二审程序924
第一节 概述924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924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的审判926
第四节 对扣押、冻结在案财物的处理,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核准程序928
第十七章 死刑复核程序929
第一节 概念与特点929
第二节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930
第三节 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931
第十八章 审判监督程序932
第一节 概念与特点932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932
第三节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935
第十九章 执行937
第一节 概述937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937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程序939
第四节 对新罪和申诉的处理,人民检察院对执行的监督940
第二十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941
第二十一章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司法协助制度942
附件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943
案例分析题954
二、民事诉讼法996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996
第一节 民事诉讼996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996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997
第一节 基本原则997
第二节 基本制度998
第三章 主管与管辖999
第一节 民事诉讼主管999
第二节 管辖概述999
第三节 级别管辖999
第四节 地域管辖1000
第五节 裁定管辖1002
第六节 管辖权异议1002
第四章 诉1003
第一节 诉的概念与特征1003
第二节 诉的要素1003
第三节 诉的分类1003
第四节 反诉1004
第五节 诉的合并与分离1004
第五章 当事人1005
第一节 概述1005
第二节 原告与被告1006
第三节 共同诉讼1006
第四节 诉讼代表人1008
第五节 第三人1009
第六章 诉讼代理人1011
第一节 概述1011
第二节 代理人的概念、范围、代理权限、委托诉讼代理权的取得和消灭1011
第七章 民事证据1012
第一节 概述1012
第二节 民事证据的种类1012
第三节 民事证据的分类1013
第四节 证据保全1014
第八章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1015
第一节 证明对象1015
第二节 证明标准1016
第三节 证明程序1016
第九章 期间、送达1018
第一节 期间1018
第二节 送达1018
第十章 法院调解1020
第一节 概念1020
第二节 法院调解的原则1020
第三节 调解的程序与调解书及调解的效力1020
第十一章 保全和先予执行1021
第一节 概念与范围1021
第二节 财产保全的种类和范围1021
第三节 先予执行的条件,先予执行的裁定与执行,先予执行裁定的最终处理1021
第十二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1022
第一节 概念1022
第二节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和种类1022
第三节 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1022
第十三章 普通程序1023
第一节 概述1023
第二节 普通程序的基本阶段1023
第三节 撤诉和缺席判决1025
第四节 延期审理、诉讼中止与诉讼终结1025
第十四章 简易程序1027
第一节 概念与适用范围1027
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具体适用1027
第十五章 第二审程序1029
第一节 概述1029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与受理1030
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1030
第四节 上诉案件的裁判1031
第十六章 特别程序1032
第一节 特点及适用范围1032
第二节 选民资格案件1032
第三节 宣告公民失踪案件1033
第四节 宣告公民死亡案件1033
第五节 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案件1033
第六节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1034
第七节 确认调解协议案件与实现担保物权案件1034
第十七章 审判监督程序1035
第一节 概念与特点1035
第二节 基于审判监督权的再审1035
第三节 基于检察监督权的抗诉和再审1036
第四节 基于当事人诉权的申请再审1037
第五节 再审案件的审判程序1037
第十八章 督促程序1038
第一节 概念、适用范围、特点1038
第二节 支付令的申请和审查1038
第三节 对支付令的异议1039
第十九章 公示催告程序1040
第一节 概念、适用范围、特点1040
第二节 公示催告申请的提起和受理1040
第三节 公示催告案件的审理1041
第二十章 民事裁判1042
第一节 概念1042
第二节 判决、裁定、决定1042
第二十一章 执行程序1043
第一节 概述1043
第二节 执行开始1044
第三节 执行措施1045
第四节 执行中止和执行终结1045
第二十二章 仲裁法1046
第一节 仲裁概述1046
第二节 仲裁法概述1046
第二十三章 仲裁协议1047
第一节 概述1047
第二节 仲裁协议的类型与内容1047
第三节 仲裁协议的效力1047
第四节 仲裁协议的无效与失效1048
第二十四章 仲裁程序1049
第一节 仲裁当事人与代理人1049
第二节 申请与受理1049
第三节 仲裁中的保全1049
第四节 仲裁庭的组成1050
第五节 仲裁审理1051
第六节 仲裁中的和解、调解和裁决1051
第七节 简易程序1052
第八节 仲裁时效1052
第二十五章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1054
第一节 概念与特征1054
第二节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条件和理由1054
第三节 法院对撤销仲裁裁决申请的处理及其法律后果1054
第二十六章 仲裁裁决的执行与不予执行1055
第一节 仲裁裁决的执行1055
第二节 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1055
第三节 仲裁裁决的中止执行、终结执行和恢复执行1055
第二十七章 涉外仲裁1056
第一节 涉外仲裁机构1056
第二节 涉外仲裁的审理与裁决1056
第三节 对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1057
第四节 对涉外仲裁裁决的执行1057
附件 买卖合同司法解释主要内容1058
案例分析题1060
三、行政诉讼法1105
第一章 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及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的关系1105
第二章 行政诉讼法的渊源和效力范围1106
第三章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1107
第四章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1108
第一节 受案范围概述1108
第二节 应予受理和不予受理的行政案件1108
第五章 行政诉讼的管辖1109
第一节 概述1109
第二节 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裁定管辖1109
第六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1110
第一节 概述1110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1111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第三人、共同诉讼人、诉讼代理人1112
第七章 行政诉讼程序1113
第一节 起诉与受理1113
第二节 第一审程序1114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1116
第四节 审判监督程序1117
第八章 行政诉讼的特殊制度与规则1118
第一节 行政诉讼证据1118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1120
第三节 行政案件审理中的特殊制度1120
第四节 涉外行政诉讼1122
第九章 行政案件的裁判与执行1123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与决定1123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执行与非诉讼行政案件的执行1124
第十章 国家赔偿1126
第一节 国家赔偿责任1126
第二节 国家赔偿法及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1127
第十一章 行政赔偿与刑事赔偿1128
第一节 概述1128
第二节 赔偿范围1129
第三节 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1130
第四节 赔偿程序1131
第五节 刑事赔偿处理程序、复议程序、决定程序1132
第六节 行政赔偿与刑事赔偿的联系和区别1132
第十二章 国家赔偿方式、标准和费用1133
第十三章 赔偿时效1134
附件1 新旧《国家赔偿法》主要区别点1135
附件2 最高法反垄断司法解释主要内容1137
附件3 三大诉讼法中有关“近亲属”的规定1138
案例分析题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