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感染性疾病的检验诊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感染性疾病的检验诊断
  • 李向阳,金玲湘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0780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43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559页
  • 主题词:感染-疾病-医学检验;感染-疾病-诊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感染性疾病的检验诊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

第一节 临床资料1

第二节 流行病学资料5

第三节 实验室检查6

第二章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的方法10

第一节 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方法11

一、采集标本的基本原则11

二、标本的采集方法12

三、直接涂片显微镜检查17

四、病原菌分离20

五、病原菌的鉴定23

六、检测细菌的特异性抗原及抗体25

七、检测细菌遗传物质26

第二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方法27

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28

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31

三、病毒核酸及抗原的直接检出34

四、特异性抗体的检测36

五、病毒检验的结果评价37

第三节 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方法39

一、标本的采集39

二、直接检查39

三、培养检查40

四、免疫学试验40

五、动物实验40

第四节 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方法41

一、病原检验41

二、免疫学检验43

第三章 朊毒体病45

第四章 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53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53

第二节 高致病性人禽流感62

第三节 普通感冒65

第四节 麻疹67

第五节 风疹72

第六节 流行性腮腺炎77

第七节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82

第五章 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87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88

第二节 手足口病93

第三节 肠道病毒感染的其他疾病101

一、柯萨奇病毒101

二、埃可病毒107

三、新型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108

第四节 人轮状病毒感染性疾病110

第六章 疱疹病毒感染性疾病116

第一节 水痘和带状疱疹116

第二节 单纯疱疹119

第三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3

第四节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性疾病128

第五节 人乳头瘤病毒137

第七章 病毒性出血热144

第一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144

第二节 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152

第三节 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161

第八章 病毒性肝炎164

第一节 甲型病毒性肝炎165

第二节 乙型病毒性肝炎168

第三节 丙型病毒性肝炎182

第四节 丁型病毒性肝炎187

第五节 戊型病毒性肝炎189

第六节 乙肝病毒的耐药及检测191

一、乙肝病毒耐药现状及其危害191

二、乙肝病毒耐药机制及其影响因素192

三、乙肝病毒耐药的管理193

四、乙肝病毒耐药位点的检测194

第九章 其他病毒性疾病197

第一节 艾滋病197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205

第三节 狂犬病212

第十章 立克次体感染性疾病218

第一节 斑疹伤寒218

一、流行性斑疹伤寒218

二、地方性斑疹伤寒223

第二节 恙虫病225

第三节 人无形体病231

第十一章 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236

第一节 猩红热236

第二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40

第三节 白喉246

第四节 百日咳252

第十二章 结核病259

第十三章 肠道细菌感染性疾病271

第一节 伤寒与副伤寒271

一、伤寒271

二、副伤寒280

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281

一、胃肠型食物中毒281

二、神经型食物中毒291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294

第四节 霍乱299

第五节 弯曲菌感染性疾病307

一、弯曲菌病307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311

第十四章 败血症318

第十五章 其他细菌感染性疾病332

第一节 炭疽332

第二节 布鲁菌病339

第三节 鼠疫344

第四节 诺卡菌病353

第十六章 螺旋体感染性疾病356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病356

第二节 回归热363

第三节 莱姆病366

第十七章 细菌的耐药及检测375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375

一、β内酰胺类376

二、氨基糖苷类382

三、四环素类抗菌药物382

四、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383

五、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384

六、氟喹喏酮类抗菌药物384

七、糖肽类抗菌药物385

八、环脂肽类抗菌药物385

九、氯霉素类抗菌药物386

十、磷霉素386

十一、利福平386

十二、磺胺类抗菌药物386

十三、呋喃类抗菌药物387

十四、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387

十五、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387

第二节 细菌的耐药机制388

一、产生抗菌药物降解酶或修饰酶388

二、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点发生突变395

三、外膜通透性改变和主动外排396

第三节 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396

一、药敏试验中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397

二、选择方案397

三、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常用的检测方法401

四、苛养菌的药敏试验405

五、其他细菌的药敏试验408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及其体内浓度和活性检测409

一、体液内抗菌药物的活性测定409

二、体液中抗菌药物浓度测定410

第五节 几种特殊耐药机制的测定411

一、β内酰胺酶活性的直接测定411

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方法412

三、AmpC酶检测方法414

四、MRSA的测定414

五、碳青霉烯酶的表型检测415

第六节 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意义416

一、几个概念416

二、结果综合分析416

三、优化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率学策略419

第十八章 真菌感染性疾病421

第一节 念珠菌病421

第二节 曲霉菌病429

第三节 隐球菌病435

第四节 肺孢子菌病439

第五节 其他真菌病443

一、毛霉病443

二、组织胞浆菌病445

三、马尔尼菲青霉病447

四、芽生菌病450

五、球孢子菌病451

六、副球孢子菌病452

七、孢子丝菌病453

八、暗色丝孢霉病455

九、无色丝孢霉病456

第十九章 原虫感染性疾病457

第一节 肠道原虫感染性疾病457

一、阿米巴病457

二、贾第虫病465

三、隐孢子虫病469

第二节 其他原虫感染性疾病473

一、疟疾473

二、黑热病483

三、弓形虫病488

第二十章 蠕虫感染性疾病494

第一节 肠道蠕虫感染性疾病494

一、华支睾吸虫病494

二、姜片虫病499

三、丝虫病501

四、钩虫病507

五、蛔虫病510

六、蛲虫病513

七、旋毛虫病516

八、绦虫病520

九、棘球蚴病525

第二节 其他蠕虫感染性疾病529

一、日本血吸虫病529

二、并殖吸虫病535

第三节 蠕虫蚴移行症539

参考文献5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