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理解与适用及相关规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理解与适用及相关规定](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0098985.jpg)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理解与适用及相关规定》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7246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717页
- 文件大小:212MB
- 文件页数:736页
- 主题词: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政处罚法-法律解释-中国;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政处罚法-法律适用-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理解与适用及相关规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2012年8月22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察部令第18号)1
上篇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理解与适用15
第一章 总则15
第一节 制定背景与立法目的15
一、制定的背景15
二、立法目的18
第二节 适用范围20
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对适用对象的基础规定20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对适用对象的特殊规定22
第三节 基本原则25
一、公正、公平原则26
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27
三、错责相适应原则27
四、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原则29
第四节 涉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31
一、案件移送制度31
二、涉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纪律处分32
第二章 处分的种类和适用35
第一节 处分的概念和种类35
一、处分的概念35
二、处分的种类37
第二节 处分的后果40
一、受处分的期间40
二、处分的法律后果41
第三节 合并处理48
一、违法违纪行为中的数错48
二、违法违纪行为的合并处理48
第四节 共同违法违纪51
一、共同违法违纪的构成要件51
二、共同违法违纪行为的认定和处理要求53
三、共同违法违纪的表现形式54
四、共同违法违纪的处分54
第五节 处分的适用56
一、从轻、从重和减轻处分的概念56
二、法定从重处分的情形56
三、法定从轻处分的情形58
四、减轻处分的情形62
五、免予处分的情形64
六、从轻、从重、减轻、免予处分的使用规则65
第六节 事业单位违法违纪67
一、事业单位违法违纪的概念和特点67
二、事业单位违法违纪的处分对象68
第三章 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70
第一节 违反政治纪律行为70
一、散布损害国家声誉的言论行为71
二、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行为74
三、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行为76
四、接受境外资助从事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行为79
五、接受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境外邀请、奖励,经批评教育拒不改正行为82
六、违反国家民族宗教法规和政策,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84
七、非法出境行为86
八、未经批准获取境外永久居留资格或者取得外国国籍行为88
九、携带违禁书刊、音像制品、电子读物进入国(境)内行为90
十、其他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92
第二节 违反工作纪律、失职渎职行为93
一、在执行国家重要任务、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中,不服从指挥、调遣的行为94
二、在执行国家重要任务、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中消极对抗的行为95
三、破坏正常工作秩序,给国家或者公共利益造成损失的行为97
四、违章指挥、违规操作,致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行为97
五、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事件,擅离职守的行为99
六、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事件,不按规定报告的行为101
七、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事件,不采取措施处置或者处置不力的行为103
八、在项目评估评审、产品认证、设备检测检验等工作中徇私舞弊的行为105
九、在项目评估评审、产品认证、设备检测检验等工作中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106
十、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107
十一、泄露因工作掌握的内幕信息,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109
十二、采取不正当手段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职位的行为111
十三、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人事管理工作中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113
十四、其他违反工作纪律失职渎职行为114
第三节 违反廉洁从业纪律行为115
一、贪污行为116
二、索贿行为123
三、受贿行为124
四、行贿行为130
五、介绍贿赂行为132
六、挪用公款行为133
七、利用职务之便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145
八、在公务活动或者工作中接受礼金、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行为154
九、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内幕信息谋取利益的行为155
十、用公款旅游行为156
十一、变相用公款旅游行为158
十二、违反国家规定,从事、参与营利性活动的行为158
十三、违反国家规定兼任职务领取报酬行为161
十四、其他违反廉洁从业纪律的行为162
第四节 违反财经纪律行为162
一、违反国家财政收入上缴有关规定的行为162
二、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或者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164
三、擅自设定收费项目或者擅自改变收费项目的范围、标准和对象的行为165
四、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166
五、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168
六、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擅自占有、使用、处置国有资产的行为169
七、在招标投标和物资采购工作中违反有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或者损失的行为170
八、其他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172
九、处分种类和幅度172
第五节 严重违反职业道德行为173
一、充分认识加强事业单位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坚决打击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174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严重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处分175
第六节 严重违反公共秩序、社会公德行为182
一、制造、传播违法违禁物品及信息行为183
二、组织、参与卖淫、嫖娼等色情活动行为184
三、吸食毒品或者组织、参与赌博活动的行为185
四、违反规定超计划生育的行为188
五、包养情人行为189
六、有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或者拒不承担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等的行为190
七、其他严重违反公共秩序、社会公德的行为193
第四章 处分的权限和程序194
第一节 处分的权限194
一、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一般处分权限194
二、对中央和地方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权限194
第二节 处分程序的概述和启动阶段196
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程序概述196
二、初步调查196
三、立案197
第三节 证据收集与调查199
一、证据的种类199
二、证据的收集和审查判断202
三、调查过程中的措施206
四、书面调查报告207
第四节 处分决定的作出208
一、听取被调查人员的陈述和申辩208
二、作出给予处分、免予处分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210
三、处分决定的生效时间213
四、办案期限214
第五节 作出处分决定的后续工作215
一、印发并通知和宣布处分决定215
二、归档215
三、受到开除处分后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的处理216
第六节 回避制度217
一、回避的意义217
二、回避的种类218
三、回避的情形219
四、回避的人员范围221
五、回避的决定221
第七节 监察机关开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工作的程序221
一、概述222
二、初步审查和立案222
三、实施调查和收集证据226
四、案件审理227
五、作出监察决定或者提出监察建议227
六、办案期限229
七、回避制度230
第五章 处分的解除235
第一节 解除处分的概念、意义和程序235
一、解除处分的概念和意义235
二、提前解除处分237
三、解除处分、提前解除的程序238
四、解除或者提前解除处分的决定240
第二节 解除处分的法律后果240
一、解除处分的法律后果240
二、解除处分与撤销处分的区别241
第三节 作为监察对象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解除242
一、适用范围242
二、解除处分的程序242
第六章 复核和申诉244
第一节 复核、申诉的程序和效力244
一、复核和申诉的概念244
二、复核、申诉的期限245
三、复核、申诉期间处分的效力247
四、申请复核、提出申诉不加重处分247
五、在处分决定上签字表示同意的仍然可以复核、申诉248
六、作为监察对象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处分决定不服的申诉程序249
第二节 撤销、变更处分251
一、撤销处分251
二、变更处分253
三、撤销处分与变更处分的区别254
四、处分决定被变更或撤销后的相关待遇调整254
第七章 附则257
第一节 退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257
第二节 违法实施处分的后果258
第三节 机关工勤人员的处分259
第四节 授权特定行业事业单位制定配套规定261
第五节 《暂行规定》的施行时间262
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的施行时间262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264
下篇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相关规定269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2014年4月25日 国务院令第652号)269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2015年6月2日)276
(一)事业单位改革文件28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2011年3月23日 中发〔2011〕5号)28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2011年7月24日 国办发〔2011〕37号)291
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2000年7月21日 人发〔2000〕78号)320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2002年7月6日国办发〔2002〕35号)327
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问题的解释(2003年12月10日 国人部发〔2003〕61号)335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2005年11月16日 人事部令第6号)339
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2010年12月7日人社部发〔2010〕92号)344
关于印发《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范本)》的通知(2005年12月20日 国人厅发〔2005〕158号)348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科学技术部关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00年3月30日 人发〔2000〕30号)360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00年3月30日 人发〔2000〕31号)367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00年6月2日人发〔2000〕59号)373
关于深化广播影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02年12月20日 人发〔2003〕13号)380
关于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03年1月23日 人发〔2003〕14号)386
教育部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1999年9月15日教人〔1999〕16号)393
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03年9月17日 国人部发〔2003〕24号)399
人事部、科学技术部关于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2007年2月15日 国人部发〔2007〕24号)40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关于印发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2008年10月8日 人社部发〔2008〕84号)413
关于事业单位改制有关契税政策的通知(2010年3月24日财税〔2010〕22号)424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机关工勤人员考核425
人事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进行技术等级岗位考核有关问题的通知(1994年10月11日 人薪发〔1994〕44号)425
人事部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1994年12月22日 人薪发〔1994〕50号)427
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的通知(1995年12月14日人核培发〔1995〕153号)431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受党纪处分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有关问题的意见(1998年4月8日组通字〔1998〕19号)437
工人考核条例(1990年7月12日 劳动部令第1号)439
(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相关法规444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规定(2014年6月27日 人社部发〔2014〕45号)444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2012年2月7日财政部令第68号)453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2012年12月6日 财政部令第72号)46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5年4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5号)474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2007年4月22日 国务院令第495号)49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1997年5月9日通过2010年6月25日修正)50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2004年9月17日 国务院令第419号)514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03年12月31日)524
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2010年1月27日 法发〔2009〕61号)562
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2007年5月14日 高检发〔2007〕5号)578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2005年6月23日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438号)59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89年4月4日通过2004年11月1日修正)605
(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范性文件625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严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有关问题的通知(2001年8月14日人发〔2001〕88号)625
人事部关于加强行政惩戒工作管理的通知(1991年4月27日 人核发〔1991〕6号)630
人事部关于惩戒工作有关问题的复函(1990年2月13日人核函〔1990〕5号)633
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对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会计人员解除专业技术职务等有关问题的通知(1996年10月25日财会字〔1996〕33号)635
劳动部工资局关于职工被判处徒刑以后又撤销原判或改变了处分,其已“服刑”的时间是否计算工龄问题的复函(1964年10月18日 (64)中劳薪字第439号)637
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劳动总局关于判处有期徒刑缓刑仍留原单位工作的被告人在缓刑期间是否计算工龄问题的批复(1978年6月6日 (78)法办研字第11号 (78)劳薪字第20号)638
劳动人事部保险福利局关于解除劳动教养的职工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1984年3月30日 劳人险函(1984)15号)639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劳动人事部关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免予起诉的原系国家职工的被告人羁押期间工资是否补发问题的答复(1986年1月23日 (86)高检会(研)字第1号)640
人事部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被判处管制、拘役及被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后的工作和工资问题的通知(1989年2月27日人核发〔1989〕第2号)641
人事部关于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回原单位工作后如何确定职务和工资等问题给河南省人事厅的复函(1991年3月27日人核函〔1991〕第3号)643
人事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停职审查期间工资处理意见的通知(1999年11月23日 人发〔1999〕134号)644
人事部关于国家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纪律处分工资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1999年11月23日人发〔1999〕135号)645
人事部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处理意见的复函(1999年11月23日人函〔1999〕177号)648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刑满释放或者解除劳动教养人员能否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2000年9月7日 劳社厅函〔2000〕108号)652
(五)事业单位劳动人事争议6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通过2012年12月28日修正)6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08年9月18日国务院令第535号)6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0号)680
人事争议处理规定(2011年8月15日 人社部发〔2011〕88号)690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2010年1月20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5号)698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2009年1月1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号)703
人事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在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开展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1999年1月6日人办发〔1999〕2号)71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03年8月27日法释〔2003〕13号)71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等问题的答复(2004年4月30日 法函〔2004〕30号)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