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震后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简明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震后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简明指南
  • 蒋忠信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33506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泥石流-防治-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震后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简明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 绪论1

1 泥石流特征参数计算与松散固体物源厘定3

1.1 容重与流体性质3

1.1.1 容重3

1.1.2 流体性质5

1.2 松散固体物源与堆积范围7

1.2.1 松散固体物源动储量7

1.2.1.1 崩滑物源8

1.2.1.2 坡面侵蚀物源9

1.2.1.3 沟床揭底物源10

1.2.1.4 动态估算10

1.2.2 沟道冲刷起动粒径11

1.2.3 松散固体物源量的变化趋势预测12

1.2.4 堆积范围13

1.3 流速14

1.3.1 稀性泥石流流速14

1.3.1.1 建议公式14

1.3.1.2 公式的讨论与修正17

1.3.1.3 排导槽糙率19

1.3.1.4 加糙措施及其糙率计算21

1.3.2 黏性泥石流流速23

1.3.2.1 推荐公式23

1.3.2.2 通用公式25

1.3.2.3 排导槽黏性泥石流流速27

1.3.3 理论公式28

1.4 峰值流量29

1.4.1 泥石流峰值流量QC30

1.4.1.1 公式30

1.4.1.2 堵塞系数31

1.4.2 设计暴雨清水流量32

1.4.2.1 推理公式32

1.4.2.2 西南小流域公式33

1.5 据弯道泥痕计算流速、流量35

1.6 一次泥石流过程总量37

1.7 泥石流冲击参数38

1.7.1 泥石流流体冲压力39

1.7.2 巨石冲击力39

1.7.3 泥石流总冲击力41

1.7.4 泥石流冲起高度与爬高42

2 地震区泥石流特点与对策44

2.1 震区松散固体物源特点44

2.2 泥石流沟数量变化与判别46

2.2.1 泥石流沟数量增多46

2.2.2 泥石流沟的判别46

2.2.2.1 汶川震区法47

2.2.2.2 成昆铁路法47

2.3 泥石流暴发频率、性质与规模的变化51

2.3.1 泥石流暴发频率增大51

2.3.2 泥石流容重多有增加54

2.3.3 泥石流峰值流量增大55

2.3.4 泥石流规模普遍增大56

3 震后泥石流工程防治的主要原则与问题57

3.1 全流域统筹综合防治泥石流57

3.2 泥石流治理工程类型59

3.3 单沟泥石流防治工程的原则与规模60

3.3.1 单沟泥石流防治工程的总体方案60

3.3.2 设防标准和拦排泥石流固体物质总体规模61

3.3.3 固体物质拦与排的分配比例62

3.4 主-支沟泥石流关联问题63

3.5 堰塞体溃决与利用问题64

3.6 堵河判别问题66

3.6.1 既有公式66

3.6.2 建议公式68

3.6.3 溃坝流量70

4 泥石流拦沙工程设计71

4.1 拦沙工程类型72

4.2 坝位与坝数73

4.3 实体坝结构设计75

4.3.1 坝体设计76

4.3.1.1 坝体材质76

4.3.1.2 截面设计77

4.3.1.3 坝下冲刷深度计算78

4.3.2 坝基80

4.3.2.1 扩大基础81

4.3.2.2 桩基础82

4.3.3 坝肩及沉降缝83

4.3.4 溢流口与排水孔85

4.3.4.1 溢流口85

4.3.4.2 排水孔88

4.3.5 坝的荷载组合与稳定性检算89

4.3.5.1 计算工况与荷载组合问题89

4.3.5.2 垂直力系与计算的建议91

4.3.5.3 水平力系与计算的建议92

4.3.5.4 荷载组合及其计算的汇总99

4.3.5.5 地震力100

4.3.5.6 检算公式100

4.3.5.7 抗滑检算与结构调整算例101

4.3.6 坝的应力检算103

4.3.7 坝体强度检算105

4.3.8 坝下消能防冲工程107

4.3.9 坝下护坦设计108

4.3.9.1 结构设计108

4.3.9.2 落石坠击与铺石防冲110

4.4 透过性坝结构设计111

4.4.1 缝隙坝111

4.4.1.1 结构设计111

4.4.1.2 结构检算114

4.4.2 柔性网格坝115

4.5 桩林坝与拱承坝116

4.6 泥石流柔性防护栅栏118

4.7 坝的优化设计120

5 泥石流排导槽设计122

5.1 平、纵、断面设计122

5.1.1 平面122

5.1.2 纵面123

5.1.3 断面126

5.1.3.1 结构形式126

5.1.3.2 迭代修改断面128

5.1.3.3 槽底宽度的经验值129

5.1.4 特殊段的处理130

5.2 排导槽结构设计131

5.2.1 边墙131

5.2.2 凹岸加高131

5.2.3 槽底133

5.2.3.1 排导槽类型133

5.2.3.2 容许流速136

5.2.3.3 冲刷深度137

5.3 V形槽138

5.4 过流能力问题140

5.5 石笼141

6 其他泥石流防治工程措施142

6.1 固坡工程142

6.2 水沙分流与引水冲沙143

6.2.1 分水隧洞144

6.2.2 其他控水工程145

6.3 导流-防护堤146

6.3.1 一般设计原则146

6.3.2 圬工堤结构147

6.3.3 土堤及护面148

6.3.4 埋深及防冲149

6.3.4.1 埋深与冲刷计算149

6.3.4.2 基础防冲措施151

6.3.5 震区防护堤经验教训152

6.4 潜槛群(肋槛与潜坝)153

6.5 停淤场154

6.5.1 总体设计155

6.5.2 拦淤堤结构156

6.6 泥石流渡槽158

6.6.1 渡槽形式158

6.6.2 渡槽结构参数159

6.6.3 跨线渡槽160

6.7 生物工程161

7 震后泥石流防治工程其他设计问题163

7.1 坝的渗透破坏问题163

7.2 跨沟桥涵问题164

7.2.1 小桥涵设计原则165

7.2.2 桥涵顶入法施工165

7.2.3 桥墩台基础冲刷计算166

7.3 施工运输、弃渣处置与通道恢复问题168

7.3.1 施工运输168

7.3.2 弃渣处置169

7.3.3 恢复坝区通道170

7.4 清库、堤坝加高与维护问题171

7.4.1 清库和加高堤坝171

7.4.2 堤坝维护172

附录1 堰塞体体积计算174

附1.1 泥石流堆积体三角形堵河175

附1.2 滑坡堆积体梯形堵河176

附录2 滑坡坝溢流溃坝坝址峰值流量计算178

附2.1 选择计算公式和参数的原则178

附2.2 选用的计算公式179

附录3 输水隧洞水力计算181

附3.1 临界值181

附3.2 其他特征值182

附录4 渗透变形判别公式183

附录5 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的一般要求184

附5.1 施工图设计的主要工作184

附5.2 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组成与内容185

参考文献187

附件 《震后山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概要》勘误表1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