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河津老城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河津老城](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0956544.jpg)
- 老城编写组编著;孙茂法主编 著
- 出版社: 山西省河津市城乡建设局
- ISBN: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河津老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章 龙凤虎麟之城1
第一节 位置及地形1
第二节 周长、面积及形状4
第三节 城墙8
第四节 城门、城楼12
第五节 城墙上其它建筑16
第六节 无北门的种种传说20
第七节 护城河、护城堤25
第八节 历史上几座古城的描画28
第九节 虎凤之城虎麟之郭36
第二章 结构、沿革及人口与经济状况44
第一节 街道、巷道排列分布44
第二节 东关、西关及南关52
第三节 行政隶属关系及沿革55
第四节 人口及其变化情况61
第五节 职业及经济状况69
第三章 水系及水患73
第一节 城内积水——四大水池的形成及情况73
第二节 沟水81
第三节 汾水84
第四章 建筑形式及坛、塔、楼、坊89
第一节 建筑及建筑群分布89
第二节 祭坛与龙门塔92
第三节 楼阁97
第四节 牌坊102
第五章 公署及民宅108
第一节 县衙公署108
第二节 监狱114
第三节 粮仓117
第四节 姓氏祠堂121
第五节 典型民宅介绍124
第六章 四大庙宇132
第一节 儒家、文庙与儒学教育132
第二节 关帝庙142
第三节 瘟神庙、瘟神庙会、端阳锣鼓149
第四节 城隍庙157
第七章 九龙头上各庙168
第一节 九龙头与真武庙168
第二节 真武庙庙会172
第三节 天神庙和禹王庙174
第四节 布局与建造176
第五节 遭遇与保护177
附:老城各庙名称、位置、规模一览表179
第八章 工业、手工业和作坊181
第一节 工业181
第二节 手工业187
第三节 作坊192
第四节 周家曲坊与酱菜园196
第九章 农业201
第十章 商业207
第一节 店铺208
第二节 市场及摊贩222
第三节 商业管理机构225
第四节 抵制日货和戒烟运动227
第五节 典型店铺介绍之一——四盛成杂货店229
第六节 典型店铺介绍之二——恒盛茂肉食店232
第七节 典型店铺介绍之三——忠信诚钱庄236
第十一章 教育240
第一节 清末教育241
第二节 民国时期教育244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教育248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学生救亡运动252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教育253
第六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257
第七节 职业教育261
第十二章 文化266
第一节 机构266
第二节 戏剧269
第三节 社火278
第四节 剪纸280
第五节 书法与美术281
第六节 体育与音乐285
第七节 著述288
第八节 德高望重 代有贤良——南火巷周宅门第记略289
第十三章 风土人情及名吃297
第一节 衣食住行297
第二节 岁时节日298
第三节 婚丧喜庆300
第四节 集会303
第五节 八大名吃及各种名食305
第十四章 社会服务事业307
第一节 医疗卫生307
第二节 主家店309
第三节 育婴堂310
第四节 交通运输312
第十五章 宗教及寺院、道观和教堂314
第一节 佛教及寺院314
第二节 道教及天庆观320
第三节 基督教及教会326
第四节 伊斯兰教332
第十六章 文物336
第一节 觉城寺铜钟与大铁佛336
第二节 真武楼上的铁钟与铁佛寺中的铁佛338
第三节 量雨石、石槽及古槐339
第十七章 日寇占领时的老城341
第一节 日军侵占河津县城341
第二节 日军的罪行343
第三节 慰安妇352
第四节 抗战时期地下党与敌人的斗争354
第五节 日军的投降361
第十八章 二战区占领时期的老城366
第一节 日军投降以后政权交接情况366
第二节 二战区在河津的军政组织结构367
第三节 强行修筑各种工事严防解放军攻城368
第四节 频繁征粮派款、强榨人民血汗369
第五节 混乱的社会治安369
第十九章 解放初期的老城372
第一节 解放老城372
第二节 建立人民政权374
第三节 安定社会秩序375
第四节 支前376
第五节 土地改革377
第二十章 人物379
第一节 社会名人379
第二节 解放后至1964年底前村干部花名392
第三节 1964年底前出生或嫁到老城里的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中级以上职称及大专毕业生花名393
第四节 烈士名录405
大事记407
《河津老城》编写人员简介415
后记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