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养生治病大全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养生治病大全集
  • 魏陵博编著 著
  • 出版社: 青岛:青岛出版社
  • ISBN:978755520759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养生(中医)-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养生治病大全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过年的章法2

春节序幕——“腊八小年”2

腊八粥2

腊八蒜3

腊月二十三吃糖瓜3

以饴糖为主药的名方——小建中汤4

春节大戏——“三十初一”4

大年三十吃饺子4

大年三十蒸年糕5

除夕夜饮屠苏酒5

贴春联6

守岁6

初一拜年、不动扫帚、给孩子压岁钱6

春节是亲情的盛宴7

调理情志的四七汤8

通治六郁的越鞠九8

正月初五迎财神9

初五大扫除9

初五吃饺子9

初五迎财神9

第二章 节后调养谈睡眠12

好睡眠养精神12

囊萤映雪12

凿壁偷光12

黄粱一睡梦13

酣睡的秘密14

人类睡眠通昼夜14

心静神安睡方足15

阳气入阴人安卧15

营气15

卫气15

酣睡的诀窍16

睡眠姿势有秘诀16

卧具选择安乐窝16

“睡眠十忌”要掌握18

睡前禁忌18

睡中禁忌18

醒后禁忌18

失眠防治方法18

睡前足浴19

三线放松睡眠法19

食疗促睡眠19

中医安神治失眠20

中医安神法之一:重镇安神20

重镇安神药——朱砂20

朱砂安神丸21

治疗惊悸失眠的方子——磁朱丸21

重镇安神、补益心肾的散剂——枕中丹21

重镇安神药——珍珠、琥珀粉21

中医安神方法之二:滋养安神21

养肝血清热的酸枣仁汤22

通过清心火治失眠的黄连阿胶汤22

补养气血的归脾汤22

中医安神方法之三:祛邪安神22

第三章 莺莺燕燕春春24

春捂何时方始休24

五招解春困25

调配五谷25

渐减衣服26

活动筋骨26

吐纳肺腑26

春睡充足26

春季为何要养肝26

春季养肝吃嘛好27

肝阳上亢,肝火旺者适当进食酸性食物27

肝气横逆,克脾犯胃者适当进食味甘食物28

肝郁气滞者适当进食辛味食物28

春季多吃初生的嫩芽28

春季为何防恼怒28

春季如何防恼怒30

无际大师心药方31

春季宜防风邪31

第四章为考试支几招34

考试先调神34

专心致志,超然物外34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34

考试吃嘛好35

早餐应吃好,切不可空腹35

午餐应该吃饱吃好35

晚餐适量36

三餐后加吃水果36

考试是体力活儿36

平时加强锻炼36

考前适当兴奋,但不可过于兴奋37

保证充足的睡眠37

考前吸氧没必要37

考试要有毅力37

首先要相信付出就有回报38

对不懂的知识要有蚂蚁啃骨头的毅力38

对考试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38

考后善调养39

考后调养误区一:考后狠吃一顿39

考后调养误区二:考后狠玩一次39

考后调养应少吃足睡39

考后调养应以安静、安抚、安慰为主40

第五章 夏日荷花别样红42

初夏养生好时节42

仲夏养心调饮食43

用新麦煮粥来清心降火44

夏季饮食宜食酸味、甘味、苦味、咸味,性偏寒凉之品44

夏季不要过于贪凉饮冷44

季夏三伏防暑湿45

“上下分消”调理法46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46

春夏养阴还是养阳46

对夏季出汗的看法48

适当出汗能排除邪气,降低体温49

适当出汗对皮肤有润泽作用49

病理性出汗的应对措施49

出汗后应注意的问题50

第六章 长夏之际健脾土52

多湿季节防泄痢52

防泻痢的生大蒜和米醋52

“天然抗生素”——马齿苋53

健脾止泻的中成药——参苓白术丸53

保健脾胃的穴位按摩法53

温脾止泻的中成药——理中丸53

调理肾阳亏虚的中成药——四神丸54

夏末秋初养脾时54

首先,忌过度贪凉饮冷55

其次,最好穿纯棉衣服,并勤换洗55

第三,避免沾湿淋雨55

第四,长夏宜食芳香渗利之品56

第五,健脾应首戒苦思56

第七章 天凉好个秋58

中医是如何认识秋乏的?58

秋季的衣食起居58

秋季衣着58

秋季运动58

秋季食补58

秋季药补59

秋季起居59

秋季情绪要容平60

第八章 中秋月圆人团圆62

八月桂花香62

中秋节的来历63

中秋节吃月饼64

月饼的保存与品尝65

月圆人更圆65

酒饮半醉好66

中秋节不忘农事68

第九章 阳潜阴毒话寒冬70

冬季养生保护啥?70

冬季是生命的关口70

冬季要防旧病71

冬季好进补71

冬季应对鼻炎72

过敏性鼻炎患者应避免过敏原72

要加强自身的抵抗力72

专治鼻炎的苍耳子散72

治疗慢性咽炎的苦酒汤73

治疗鼻炎的按摩方73

人老脚先老73

与痹证有关的风、寒、湿三种邪气74

减轻腰腿的负重74

注意保暖75

注意养肾75

采用饮药酒的方法治疗腰腿痛75

采取理疗的方法治疗腰腿痛75

过暖不是福76

第一,房间温度适宜76

第二,室内湿度要适宜76

第三,室内应定时通风76

第四,一定要多见阳光77

胃寒患者如何过冬77

注意胃部保暖77

细嚼慢咽78

采取灸法78

加入温中祛寒的药食78

中药治疗78

第十章 “治未病”要靠保养“精气神”80

人身有三宝80

什么是三宝之一——气80

什么是三宝之二——神81

什么是三宝之三——精81

养精蓄锐的法门82

培补正气的法门83

养气从养肺做起83

养气需注意饮食调护84

养气需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84

心中事少可养神85

登山三分法的启示85

第十一章 怎知是健康88

隔皮猜瓜的中医理论88

白箱的定义88

黑箱的定义88

灰箱的定义88

有果必有因89

中医诊断三原理90

中医诊断原理一:司外揣内90

中医诊断原理二:见微知著90

中医诊断原理三:知常达变91

扁鹊其人91

望而知之谓之神92

望诊四科——神色形态93

中医望神93

中医望色94

中医望形和态95

闻以耳占,问以言审95

中医闻诊95

中医问诊96

第十二章 上火伤人气98

火与元气不两立98

要命的“寒石散”——壮火98

暖风熏得游人醉——少火100

壮火、少火的另一种解释100

上火的表现有哪些?101

心火旺的表现101

肺火旺、肝火旺、胃火旺的表现102

脾胃有火的表现102

胃肠道积热的表现102

如何泄心火102

泄心火的方子——大黄黄连泻心汤102

泄心火的另一个方子——导赤散102

泄肝火与“二桃杀三士”的左金丸103

泄肝火的方子——泻青丸103

泄肝火的另一个方子——左金丸103

泄脾肺伏火的妙方105

泄脾火的方子——泻黄散105

泄肺火的方子——泻白散105

治肾火取诸阴106

滋肾阴的六味地黄丸106

关于热毒证和冠心病的试验研究107

试验结果的解读108

上火组患者喜食肉类或辛辣109

上火组患者比不上火者肥胖,容易患糖尿病,血脂更高109

上火组房颤、早搏患者比不上火组多110

第十三章 论胖瘦112

什么是肥胖?112

肥胖是怎么引起来的?113

与肥胖相关的基因——“节约基因”113

与肥胖相关的另一个基因——“肥胖基因”113

如何解决肥胖问题114

预防肥胖应从小做起114

减肥应严格控制饮食摄入量114

坚持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115

不要滥用减肥药115

从中医角度谈肥胖115

推荐几款减肥茶116

宋玉描写的美人117

“好细腰”和赵飞燕的故事118

突然消瘦要警惕119

中医内科“四大证”119

中医儿科“四大证”121

驱虫121

强壮孩子的捏脊疗法122

养胃之品——锅巴122

两个健脾助消化的古方122

第十四章 饮酒的学问124

酒的历史124

人为什么会醉酒125

有解酒的妙药吗?126

解酒中药——葛花126

解酒中药——玫瑰花126

解酒中药——枳椇子126

各种常见酒类的主要成分127

葡萄酒127

黄酒128

啤酒128

白酒128

中医认为酒是一种药129

酒的中医功效129

湿热证候的具体表现及小验方129

适量饮酒对冠心病的保护作用130

过量饮酒肯定有害131

饮酒是心脑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31

饮酒对血压的影响131

饮酒对血脂的影响132

饮酒对血糖的影响132

饮酒对生殖功能的影响132

饮酒对癌细胞的影响133

关于适量饮酒的概念133

我国建议每日酒精摄入量不应超过15克133

其他国家关于饮酒量的规定134

目前对饮酒的科学态度134

第十五章 从头细说中医136

中医源于本能和巫祝吗?136

中医是圣人之言吗?——仓颉造字139

中医是圣人之言吗?——圣人孔子140

中医是圣人之言吗?——圣人伊尹143

中医是圣人之言吗?——圣人神农144

《神农本草经》的主要成就145

什么是“七情和合”145

第十六章 分离“医”、“道”的张仲景148

严刑峻法和约法三章148

《黄帝内经》为托古之作150

《黄帝内经》成书时代考证151

《黄帝内经》中《素问》和《灵枢》的涵义152

“道家四神”的由来153

“四神”之说在古代生活中的应用154

“四神”之说与季节变化有关154

“四神”之说成为天人相应的依据155

“四神”之说应用于行军布阵155

中医里的“青龙、白虎、真武”三汤156

小青龙汤156

白虎汤156

真武汤158

千年谜底一旦开的奇书158

我找到了完整的“大、小四神汤”159

第十七章 好医凭好药,好药要地道162

什么叫地道药材162

医不识药是药效下降的原因163

正品大黄能泻下163

北五味子可敛神164

越来越稀少的道地药材164

麦冬有心才养心164

一把四根的杭白芍165

有傲骨的金银花165

采好药,懂时节166

采薄荷也须晴日166

春天的茵陈166

秋后的桑叶166

好药长成要足年167

人参黄连,至少六年167

补血的当归五年成167

陈药效自远168

六大陈药168

阿胶可当传家宝169

妇科圣药乌鸡白凤丸169

炮制虽繁莫省人工170

生地如何成熟地170

去核的萸肉赛人参170

药不够数来凑171

什么是大方171

用药掌握安全量172

爱惜药材,科学发展173

第十八章 中医看人治病176

头痛脑热,跑肚拉稀,谁看中医?176

痛泻药方177

治疗久泄的参苓白术散177

治疗肾虚泻的四神丸和真人养脏汤178

专治寒热夹杂的久泄久痢的乌梅丸178

为贵人治病的难处179

治病心莫切180

医不自医的蠡测181

第十九章 阴阳先生与中医学184

邹子的风光与孟子的落魄184

阴、阳是什么东西?185

看太极图说阴阳186

阴和阳统一在一个圆里186

阴和阳是无处不在的186

阴阳还存在相对性186

阴阳有自和与平衡的能力187

中医用阴阳解释人体187

治疗上火下寒的栀子干姜汤188

治疗上火下寒的黄连汤188

治疗上火下寒的交泰丸189

偏阴和偏阳体质如何调治189

阴阳偏盛190

阴阳偏衰190

阴常不足乎?190

阳非有余哉!192

“执两用中”最好193

小儿的体质是“稚阳”与“纯阳”194

女子偏阴柔,男儿当自强195

女宜养血,男宜温阳196

温经散寒的温经汤196

补血调血的四物汤197

补益心脾化生气血的归脾丸197

治疗不育的五子衍宗丸198

治疗肾精不固的金锁固精丸198

第二十章 五行学说俗论200

从“八字”到“五行”200

“五行”的起源及方位201

“五行”谁为先?203

“五行”合“阴阳”成天干204

万物归于“五”205

五行的相生相克206

五行的“制化与胜复”207

“制化”、“胜复”与中国的处世思想208

五行乘侮——欺人太甚与人善人欺209

五行在中药归经中的应用210

根据五行生克可以判断疾病的传变预后210

治疗肝脾不和的逍遥散211

治疗肝胃不和的舒肝和胃丸211

根据五行生克来确定治则、治法212

根据相生原则确定的治则212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212

第二十一章 祭祭五脏庙214

讲个故事给你听214

养肝之趣在于调215

肝的功能特点215

肝的病证特点215

养肝首调情志,移情易性,莫动无名火216

治肝之法心得217

可以清心也218

心阳和心神218

养心要清火219

琴韵竹风养心神220

养生清心的药食220

稻粱之谋话健脾221

古中医书记载的脾脏221

脾居中属土221

浩然之气肺养之223

肺为气之主223

养肺六字诀225

揭开肾精之谜225

中医学所说的精是什么呢?225

肾精亏虚导致衰老和疾病226

补精益髓的中药方226

“潜龙在渊”话肾阳228

肾阳就是元阳228

元阳是生命的原动力229

治疗肾阳亏虚的方药229

第二十二章 看老夫手段如何——脉诊232

悬丝诊脉与锣鼓听音232

诊脉术的发展——由繁入简233

遍诊法233

人迎、寸口相参合的诊法234

三部诊法234

寸口诊脉法234

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脉理235

《脉经》与《脉诀》236

五脏六腑分属寸口236

脏腑配属原则的揭秘237

切而知之全凭巧239

诊脉的姿势239

诊脉的时间239

诊脉先布指239

诊脉如何运指240

诊脉要满五十下240

诊小儿脉时“一指定三关”240

诊妇人脉的方法241

诊脉能知男女否?241

脉象随时势人情而变243

脉象受四时气候的影响243

脉象受地理环境的影响243

脉象因人而异243

脉有四科:位、数、形、势243

正常脉象啥模样?244

正常脉象称为缓脉244

平脉的三个特点:有胃、有神、有根244

第二十三章 重视高血压246

降压尚未成功246

谁发明了血压计?247

哪种血压计好用?248

测量血压方法要科学249

高血压病的防治原则250

中医药辅助治疗高血压251

第二十四章 中医防治冠心病254

21世纪的第一杀手——冠心病254

冠心病有什么临床表现255

冠心病的五种类型255

心绞痛的临床特点255

人类得冠心病的机制256

脂质浸润学说256

损伤反应学说257

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学说257

冠心病中医病名有三257

心态平和功成身退的屠羊说259

中医治疗心悸小妙招260

阴虚火旺261

气血两亏262

阳气虚损262

中医论治胸痹262

第二十五章 充分降脂,最大获益266

从心绞痛中认识了动脉粥样硬化266

完全吃素胆固醇还会升高是咋回事?267

人体胆固醇都干什么用呢?268

找到合成胆固醇的关键酶268

血脂和胆固醇的关系269

当前比较火的调脂药271

中医对血脂异常的认识274

脾肾亏虚型274

气虚血瘀证275

痰浊内阻证275

痰瘀互结证276

后记——中医学术发展之管见277

中医学术研究防止“复古”,警惕“西化”277

中医学术研究应走实验的道路278

发展中医学术要培养“通儒”278

中医学术的宣传要“走正路”,莫“走偏锋”2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