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路基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路基工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0968741.jpg)
- 卢春房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978711320109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路基工程-工程施工-案例-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路基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东南沿海铁路深厚软土地基处理技术3
1 软土路基概述3
1.1 沿海软基主要特征3
1.2 主要技术标准和工程措施3
1.3 软基加固处理总体效果与评价4
2 CFG桩软基加固案例5
2.1 案例1:DK XX+673.82~DK XX+8105
2.2 案例2:DK XX+405~DK XX+77518
2.3 案例3:DK XX+860.27~DK XX+03425
2.4 CFG桩加固处理小结35
3 碎石注浆桩加固案例35
3.1 案例1:A车站框架桥两侧碎石注浆桩加固案例36
3.2 案例2:B车站碎石注浆桩加固案例45
3.3 碎石注浆桩处理小结52
4 总结和建议52
4.1 总结52
4.2 建议53
第二篇 沪杭高速铁路深厚软土路基处理技术57
1 软土路基概述57
1.1 铁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发展历程57
1.2 沪杭高铁无砟轨道软土路基面临的主要疑难问题57
2 软土路堤跨越地下结构物的设计与施工技术58
2.1 工程概况59
2.2 难点问题分析61
2.3 对策措施62
2.4 实施效果76
2.5 小结78
3 运营条件下软土路基平面变形控制技术79
3.1 工程概况79
3.2 难点问题分析81
3.3 对策措施83
3.4 实施效果96
3.5 小结97
4 运营条件下软土路基沉降变形处理技术97
4.1 工程概况98
4.2 难点问题分析100
4.3 对策措施101
4.4 实施效果112
4.5 小结116
5 邻近既有线的软基处理变形控制技术116
5.1 工程概况117
5.2 难点问题分析117
5.3 对策措施118
5.4 实施效果123
5.5 小结124
6 总结124
第三篇 郑西高速铁路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技术129
1 概述129
1.1 郑西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概况129
1.2 沿线湿陷性黄土特征130
2 湿陷性黄土路基修建中疑难问题分析130
3 湿陷性黄土路基工程相关试验研究132
3.1 试验目的、内容132
3.2 试验主要结论133
4 路基黄土填料改良与填筑134
4.1 路基黄土填料改良试验134
4.2 黄土路基填料改良及施工的实施137
4.3 实施效果138
5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138
5.1 铁路路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总体思路138
5.2 湿陷性黄土地基挤密桩处理技术疑难问题及解决途径139
5.3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桩板结构技术140
5.4 长短桩地基处理技术144
6 湿陷性黄土路基防排水147
6.1 一般地段黄土路基防排水设计原则147
6.2 黄土路基防排水设计147
7 典型案例149
7.1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案例149
7.2 路基防排水案例152
8 结语与展望155
8.1 结语155
8.2 展望156
第四篇 西宝客专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159
1 概述159
1.1 工程概况159
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59
1.3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存在的疑难点164
2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概况164
2.1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原则164
2.2 本线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类型165
3 典型案例165
3.1 高填方地段组合桩地基处理技术165
3.2 不同条件下埋入式连续桩板结构地基处理技术172
3.3 黄土深坑地段复合地基+筏板地基处理技术182
4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效果186
4.1 质量检测186
4.2 沉降观测与评估186
4.3 动态检测186
4.4 运营情况187
5 结论及建议188
5.1 不同桩体材料挤密桩技术188
5.2 埋入式连续桩板结构技术188
5.3 黄土取土坑处理技术188
第五篇 哈大高铁路基冻胀防治技术191
1 概述191
1.1 路基冻胀的概念及冻土分区191
1.2 我国东北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冻胀情况192
1.3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冻胀防治技术难点192
2 哈大高铁路基冻胀情况193
2.1 工程概况193
2.2 路基防冻胀设计原则及过程优化193
2.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203
2.4 路基冻胀情况203
3 路基冻胀原因分析205
4 冻胀整治措施207
4.1 冻胀整治原则207
4.2 整治措施208
4.3 小结213
5 冻胀观测及整治效果213
5.1 冻胀观测213
5.2 整治效果217
6 案例分析218
6.1 DK130+195~DK130+980218
6.2 DK179+478~DK180+408220
7 结论和建议223
7.1 严寒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不可避免但可采取工程措施控制224
7.2 严寒地区高铁路基冻胀存在一定规律可循224
7.3 严寒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通过科学整治可有效控制224
7.4 严寒地区高速铁路运营安全能够得到保证225
7.5 建议225
第六篇 沈丹客运专线路基冻胀防治技术229
1 概述229
1.1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229
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230
1.3 沈丹客专路基工程概况230
2 沈丹客专路基冻胀技术难点230
2.1 填料差异大231
2.2 过渡频繁231
2.3 山区富水231
2.4 地层风化不均231
2.5 防冻标准不完善231
2.6 缺少高寒区高铁建设经验231
3 路基防冻胀设计232
3.1 沈丹客专路基防冻胀设计原则232
3.2 沈丹客专路基防冻胀措施232
4 冻胀观测验证及优化设计232
4.1 2012~2013年冻胀观测变形结果分析232
4.2 优化设计234
5 路基防冻胀施工控制要点237
5.1 路基填筑237
5.2 渗水盲沟237
6 路基防冻胀技术措施效果及评估237
6.1 混凝土基床措施237
6.2 基床表层A、B组土路基238
6.3 渗水盲沟措施239
6.4 防冻胀措施效果240
7 案例分析240
7.1 DK34+170~DK34+247盲沟工点240
7.2 DK36+932.00~DK37+294.14盲沟工点241
8 结论与建议243
8.1 结论243
8.2 建议244
第七篇 哈齐客运专线路基冻胀防治技术247
1 概述247
1.1 哈齐客专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247
1.2 工程地质概况248
1.3 路基工程概况249
2 哈齐客专路基防冻胀技术难点249
2.1 无砟轨道路基变形要求严格249
2.2 气候条件恶劣249
2.3 地下水丰富且线间排水不畅249
2.4 高速铁路路基防冻标准尚不完善250
2.5 缺少高寒区高速铁路建设经验250
3 路基防冻胀设计250
3.1 基床设计250
3.2 路基面防排水设计251
4 冻胀监测验证及优化设计253
4.1 路基冻胀变形监测253
4.2 2012~2013年冻胀监测结果分析256
4.3 防冻措施补强设计257
5 路基防冻胀施工控制要点260
5.1 路基填筑施工261
5.2 混凝土基床施工262
5.3 保温护道施工263
5.4 渗水盲沟施工263
5.5 排水通道搭板施工264
5.6 路基表面封水层及排水坡施工264
6 路基防冻胀技术措施效果及评估265
6.1 混凝土基床265
6.2 渗水盲沟267
6.3 A、B组土路基269
6.4 防冻胀措施效果270
7 案例分析270
7.1 填料路堤设置盲沟270
7.2 混凝土基床272
8 结论和建议273
8.1 结论273
8.2 建议274
第八篇 武广客运专线岩溶路基处理技术277
1 概述277
1.1 岩溶路基处理技术发展现状277
1.2 高速铁路岩溶路基处理的技术难点278
2 武广客运专线岩溶路基分布与解决方案278
2.1 武广客运专线岩溶路基分布278
2.2 武广客运专线岩溶路基处理技术难题及处理策略281
3 武广客运专线局部裸露型岩溶区路基处理282
3.1 工点概况及勘察282
3.2 工点设计应对措施283
3.3 工点施工应对措施283
3.4 工点检测及验收应对措施288
3.5 工点运营效果评价289
3.6 工点小结290
4 武广客运专线串珠状空洞岩溶区路基处理291
4.1 工点概况及勘察291
4.2 工点设计应对措施292
4.3 工点施工应对措施294
4.4 工点检测及验收应对措施297
4.5 工点运营效果评价300
4.6 工点小结300
5 武广客运专线承压水岩溶发育区路基处治301
5.1 工点概况及勘察301
5.2 工点设计应对措施303
5.3 工点施工应对措施306
5.4 工点检测及验收应对措施309
5.5 工点运营效果评价310
5.6 工点小结311
6 武广客运专线岩溶路基处理技术总结及建议312
6.1 武广客运专线岩溶路基处理技术总结312
6.2 对高速铁路岩溶路基处理有关规范的若干修订建议313
6.3 对高速铁路岩溶路基标准化建设的若干建议314
6.4 高速铁路岩溶路基段运输安全保护有关规范的建议314
6.5 对高速铁路岩溶路基信息化监控的建议315
6.6 高速铁路岩溶路基的进一步研究内容315
第九篇 京沪高速铁路岩溶路基处理技术319
1 概述319
1.1 岩溶路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19
1.2 岩溶路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和现状320
1.3 高速铁路岩溶路基处理的技术难点321
2 京沪高速铁路岩溶路基处理原则321
2.1 京沪高速铁路概况322
2.2 京沪高速铁路岩溶路基分布及分类326
2.3 京沪高速铁路岩溶路基稳定性评价326
2.4 京沪高速铁路岩溶路基处理原则328
3 京沪高速铁路岩溶路基重难点工程施工技术328
3.1 DK687+899~DK689+860裸露型岩溶路基329
3.2 DK496+265~DK498+150浅覆盖型岩溶路基338
3.3 DK982+612~DK983+060浅覆盖型岩溶路基343
4 京沪高速铁路岩溶路基运营效果评价351
4.1 岩溶路基施工期的沉降351
4.2 运营期间的沉降354
5 结论和建议355
第十篇 长昆客运专线湖南段岩溶路基施工技术359
1 概述359
1.1 岩溶路基概况359
1.2 主要技术标准360
1.3 长昆客专湖南段岩溶路基分布和特点360
2 岩溶路基的技术难点361
2.1 查清岩溶分布难361
2.2 岩溶路基坍陷及地基沉降控制难度大361
2.3 岩溶注浆加固范围控制难度大361
2.4 注浆工艺选择难362
2.5 注浆效果准确评价难度大362
2.6 复杂岩溶桩基成桩控制难362
3 岩溶路基难点的对策362
3.1 多种方法分阶段查清岩溶发育情况362
3.2 动态设计地基处理方案363
3.3 帷幕注浆控制岩溶注浆加固范围363
3.4 不同类型的溶洞采用针对性的施工处理措施364
3.5 多手段应用评定注浆效果364
3.6 复杂岩溶桩基穿越溶洞施工364
3.7 斜岩钻孔桩纠偏施工365
4 典型案例365
4.1 DK335+311~DK336+248段岩溶路基勘察设计365
4.2 DK424+025~DK424+270段岩溶路基工点施工过程控制369
4.3 怀化站岩溶区钻孔桩成桩控制375
5 结论及建议380
第十一篇 京广高速铁路河北段路基不均匀沉降处理技术383
1 概述383
1.1 铁路线位383
1.2 自然特征383
1.3 不均匀沉降区修建高速铁路的技术难题385
2 不均匀沉降对线路的影响386
2.1 区域沉降386
2.2 对线路的影响391
3 不均匀沉降原因391
3.1 抽取浅层地下水对不均匀沉降的影响391
3.2 堆载对局部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395
3.3 桩长差异对不均匀沉降的影响395
4 路基沉降的趋势预测和相关对策实施396
4.1 路基沉降的趋势预测396
4.2 相关对策实施398
5 案例分析404
5.1 涿州东站DK60+500~DK62+532(K56+742~K58+800)404
5.2 区间DK156+500~DK158+219(K148+501.2~K150+220.3)409
5.3 邢台东站DK388+779.48~DK389+177.9(K399+215~K399+613.42)414
5.4 邯郸东站DK442+073.42~DK442+333.15(K452+206~K452+629)417
6 总结与建议423
6.1 总结423
6.2 建议423
第十二篇 京广高速铁路河南段地面沉降控制技术427
1 概述427
2 区域内地面沉降对线路工程的影响427
3 地面沉降产生的原因分析428
3.1 大范围地面沉降产生的原因分析428
3.2 小范围地面沉降产生的原因分析428
4 针对地面沉降对线路工程的影响采取的应对措施429
4.1 控制地下水抽采429
4.2 城市建筑及堆土等附加荷载的处理429
4.3 线路纵断面拟合430
4.4 长期监测430
5 采取应对措施后的效果评价431
5.1 沉降变化评价431
5.2 水位变化评价431
5.3 轨道平顺性评价431
6 郑州东站地区地面沉降控制技术431
6.1 工程概况431
6.2 地面沉降影响因素434
6.3 抽水影响范围及沉降趋势预测441
6.4 应对地面沉降的处理措施447
6.5 效果评价448
6.6 小结451
7 许昌东站地面沉降控制技术452
7.1 工程概况452
7.2 地面沉降影响因素453
7.3 抽水影响范围455
7.4 应对地面沉降的处理措施456
7.5 效果评价457
7.6 小结458
8 认识和建议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