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河泥沙粗细分治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黄河泥沙粗细分治的理论与实践
  • 曹如轩,秦毅,程文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4802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黄河-泥沙-河道整治-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黄河泥沙粗细分治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与时俱进治粗沙1

1.1治黄认识上的突破1

1.2粗细泥沙分治6

1.2.1分治的必要性6

1.2.2分治的技术系统13

1.3三门峡基岩天然落差的利用14

1.3.1三门峡基岩的溢流坝功能14

1.3.2根治渭河下游洪涝盐碱灾害15

第2章 黄河来水来沙特性17

2.1流域概况17

2.2径流、洪水特征18

2.2.1年径流量18

2.2.2洪峰流量20

2.3泥沙特征22

2.3.1沙量大,含沙量高22

2.3.2水沙异源24

2.3.3泥沙粒径组成26

2.4水沙协调性问题30

2.4.1黄河上游水沙协调性分析30

2.4.2黄河中游水沙协调性分析31

2.4.3黄河下游水沙协调性分析35

2.5近期来水来沙减少原因分析36

2.5.1自然因素影响36

2.5.2人为活动影响37

第3章 黄河低温输沙特性研究38

3.1黄河上、中、下游凌情概况38

3.1.1黄河上游宁蒙河段38

3.1.2黄河中游河段39

3.1.3黄河下游河段40

3.2低温期河道输沙特征40

3.2.1已有成果简介40

3.2.2黄河上、中、下游低温时空分布41

3.2.3宁蒙河段低温期输沙特性43

3.2.4北干流低温期冲淤特性49

3.2.5小北干流低温期的冲刷特性51

3.2.6黄河下游低温期输沙特性54

3.3塑就低温输沙特性的机理55

3.3.1低温效应55

3.3.2沿程增能效应58

3.3.3冻融效应60

3.4影响低温输沙的次要因素60

第4章 粗泥沙运动63

4.1粗泥沙的粒径界定63

4.1.1河道淤积物含量界定法63

4.1.2河流动力学界定法69

4.1.3泥沙运动形态界定法69

4.2粗泥沙运动的基本规律72

4.2.1推移质与悬移质的区别72

4.2.2粗泥沙的运动特性73

4.3来沙组成及含量对河道冲淤的影响79

4.3.1不同水沙条件下游冲淤量变化79

4.3.2粗、中、细沙淤积的相互影响分析81

4.3.3各级流量下不同粒径泥沙冲淤变化84

4.3.4高含沙洪水不同粒径泥沙沿程冲淤量86

4.3.5粗泥沙是淤积主体86

第5章 黄河输沙特性88

5.1影响水流输沙的因素88

5.1.1来水来沙对输沙率的影响88

5.1.2边界条件对输沙率的影响90

5.2不平衡输沙理论90

5.2.1含沙量沿程变化90

5.2.2水流挟沙力91

5.3高含沙水流挟沙力93

5.3.1浑水的沉降特性93

5.3.2高含沙浑水的流变特性和静态极限切应力94

5.3.3高含沙浑水的沉速97

5.3.4挟沙力双值关系98

5.4高含沙水流的输沙特性101

5.4.1细沙高含沙水流的输沙特性101

5.4.2粗沙高含沙水流的输沙特性103

5.5高含沙洪水演进中的异常现象105

5.5.1洪水位创新高机理105

5.5.2流量沿程增加机理105

5.5.3“驼峰”现象106

第6章 黄河下游纵横断面变化基本规律108

6.1影响纵横剖面变化的主要因素109

6.1.1来水来沙条件的影响109

6.1.2侵蚀基准面的影响114

6.1.3河道周界条件116

6.2黄河下游纵剖面形态117

6.2.1黄河下游纵剖面形态特征117

6.2.2黄河下游纵剖面沿程调整分析120

6.3黄河下游横断面形态123

6.3.1黄河下游横断面形态特征123

6.3.2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对下游横断面形态的影响124

6.4黄河下游河相关系127

6.4.1造床流量127

6.4.2纵剖面河相关系127

6.4.3横断面河相关系128

6.5河道游荡成因131

6.5.1已有成果简介131

6.5.2悬推转换集中迅速且两岸无约束是河流游荡的根源134

6.5.3冲积平原河流不游荡的成因分析142

第7章 黄河中游对粗沙的时空调节150

7.1北干流是粗沙的转运调节通道150

7.1.1北干流概况150

7.1.2支流的水沙157

7.1.3粗沙转运调节机理158

7.2小北干流是黄河粗沙的时空调节通道159

7.2.1小北干流概况159

7.2.2低温期冲淤特性160

7.2.3高温期冲淤特性163

7.3潼关至三门峡河段对粗沙的调节164

7.3.1潼三河段概况164

7.3.2河段冲淤特性164

7.4渭河下游对粗沙的调节165

7.4.i渭河下游概况165

7.4.2天然情况下渭河下游冲淤特性166

7.4.3三门峡建库后渭河下游的冲淤演变167

7.5中游泥沙时空调节对下游的影响169

第8章 利用三门峡基岩天然落差降低潼关高程171

8.1重新认识天然情况下的潼关高程问题171

8.1.1地理位置的独特性171

8.1.2天然情况下影响潼关高程的因素172

8.1.3天然情况下潼关河床处于动态冲淤平衡微淤状态177

8.2重新认识建库后潼关高程问题179

8.2.1潼关高程演变特性179

8.2.2潼关高程居高不下的原因186

8.3潼关高程成为问题的原因及影响188

8.3.1小北干流演变加剧189

8.3.2渭河下游洪涝盐碱灾害严重190

8.4降低潼关高程的方案191

8.4.1敞泄排沙降低潼关高程191

8.4.2黄河下游输沙特性对水库蓄清排浑运用的制约193

8.4.3自排沙廊道排沙197

第9章 黄河宁蒙河段的产沙、输沙特性199

9.1宁蒙河段概况199

9.1.1自然地理199

9.1.2河流环境200

9.2粗沙来源203

9.2.1水沙异源特征203

9.2.2粗泥沙进入宁蒙河段的形式205

9.3粗沙的输移与河床演变206

9.3.1天然情况下粗沙的输移与河床变化206

9.3.2人类活动影响下粗沙的输移213

9.4近期河床演变趋势分析215

9.4.1径流量减少215

9.4.2区间来沙增加216

9.4.3用水量增加216

9.4.4河床的演变趋势216

9.5宁蒙河道治理方案分析217

9.5.1下泄大流量冲刷方案217

9.5.2自排沙廊道治理方案221

第10章 一种新型的排粗沙建筑物——自排沙廊道222

10.1廊道中三维水流的数值模拟222

10.2廊道的功能演变223

10.2.1第一代廊道223

10.2.2第二代廊道225

10.2.3自排沙廊道226

10.2.4自排沙廊道在沉沙池中的应用230

10.2.5自排沙廊道排粗沙效率高的机理230

10.3自排沙廊道的优化设计231

10.4应用前景231

10.4.1游荡河道变窄的“希望工程”232

10.4.2有利于环境保护233

10.4.3增大城市下水道排水能力235

第11章 高含沙水流长距离输送237

11.1明渠高含沙输送238

11.1.1输送浓度的选择238

11.1.2明渠设计239

11.2管道高含沙输送245

11.2.1管道高含沙输送的能量损失245

11.2.2管道高含沙输沙的临界流速246

11.2.3管道输送设计步骤248

11.2.4高浓度长距离输送需研究的问题249

11.3结论249

参考文献254

附录1 东雷抽黄灌区自排沙廊道技术应用十年回眸258

附录2 1967~1968年渭河淤塞、归流纪实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