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
  • 林秉贤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084806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32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556页
  • 主题词:咨询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心理咨询的理论3

第一章 心理咨询的历史和现状3

第一节 咨询心理学的简史3

第一单元 中外心理咨询状况的沿革3

一、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3

二、中国心理咨询历史与现状4

三、中国心理咨询的展望6

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任职资格7

一、中国心理咨询师任职资格7

二、发达国家咨询师任职资格8

第三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概念8

第二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和任务10

第一单元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10

一、心理咨询的职业性定义10

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12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13

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基本任务14

一、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14

二、纠正不合理欲望和错误观念15

三、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16

四、增强求助者自知之明18

五、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20

第三节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21

第一单元 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22

一、唯物主义观点22

二、普遍联系观点22

三、限制性的观点24

四、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26

五、中立性态度27

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30

一、品格30

二、自我平衡能力31

三、善于容纳他人32

四、强烈的责任心32

五、要有自知之明32

第二篇 心理问题的诊断35

第二章 心理健康与诊断技能35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35

第一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37

一、许又新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37

二、郭念锋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37

三、心理健康状态类型的划分40

第二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41

一、四个概念的区分(临床心理学领域)41

二、正常与异常的区分42

第二节 判定病与非病的依据47

第一单元 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47

一、确定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48

二、不属心理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52

第三节 识别病因52

第一单元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52

一、生理功能与心理活动的关系(身心反应)52

二、生物年龄与性别对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影响53

第二单元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社会学因素53

一、探讨心理与行为问题社会学因素的工作程序53

二、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社会学因素的相关知识54

第三单元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学因素55

一、探讨心理与行为问题心理学因素的工作程序55

二、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学因素相关知识55

三、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57

第三章 心理健康水平的初步诊断64

第一节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64

第一单元 心理健康水平的分析64

一、概念的产生64

二、心理诊断与原因分析65

第二单元 心理健康水平的诊断67

第二节 一般心理问题67

第一单元 一般心理问题的界定67

一、一般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确认标准67

二、一般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鉴别诊断68

第二单元 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68

第三节 严重心理问题76

第一单元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76

一、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76

二、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诊断77

第二单元 严重心理问题的经典性案例77

第四节 神经症的一般理论81

第一单元 神经症的界定81

一、神经症的基本概念81

二、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分82

第二单元 神经症与不健康心理状态的分界线83

一、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评定方法83

二、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划分类型84

三、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特点(症状特点)84

第三单元 神经症的鉴别85

一、神经症与器质性病的鉴别85

二、神经症与人格障碍86

第四单元 神经症性问题的经典型案例87

第五节 神经症的类型95

第一单元 恐惧性神经症95

一、恐惧性神经症的界定95

二、恐惧神经症的分类98

三、恐惧症的咨询与治疗101

第二单元 焦虑神经症105

一、焦虑神经症概念与分类105

二、焦虑神经症的理论基础109

三、焦虑神经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10

四、焦虑神经症经典性案例111

第三单元 强迫性神经症112

一、强迫性神经症的概念112

二、强迫性神经症的标准112

三、强迫性神经症的病因113

四、强迫性神经症的类型114

五、强迫性神经症的心理咨询115

第四单元 躯体形式障碍132

一、躯体形式障碍的界定132

二、躯体形式障碍的类型135

三、躯体形式障碍的咨询141

第五单元 神经衰弱143

一、神经衰弱的概念143

二、神经衰弱的病因145

三、神经衰弱的诊断(症状特点)145

四、神经衰弱的心理咨询与治疗148

五、神经衰弱的案例150

第六单元 其他或待分类的神经症154

一、抑郁神经症的界定标准154

二、抑郁性神经症心理咨询156

三、人格解体神经症158

四、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159

第三篇 心理咨询的方案163

第四章 心理咨询方案的制订与实施163

第一节 个体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163

第一单元 资料的搜集164

一、搜集资料的途径164

二、搜集资料的内容165

第二单元 资料的整理166

一、工作程序166

二、相关知识169

三、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170

第三单元 资料的分析与评估171

一、资料的分析171

二、综合性评估171

第四单元 诊断与鉴别诊断171

一、心理诊断171

二、鉴别诊断171

三、效果评估172

第二节 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制订172

第一单元 确定咨询目标173

一、建立咨询的目标173

二、不同心理咨询流派的目标179

第三节 个体心理心理咨询阶段180

一、咨询阶段划分的原则180

二、咨询方案制订的方针182

三、心理咨询方案的签订183

第四节 个体心理咨询关系的建立184

第一单元 尊重184

一、尊重的界定184

二、尊重的内涵185

第二单元 热情188

一、热情的界定188

二、热情的案例189

第三单元 真诚189

一、真诚的界定189

二、真诚在咨询中的意义190

三、真诚表达要恰如其分191

第四单元 共情193

一、共情的界定及其作用193

二、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194

第五单元 积极关注195

一、正确运用积极关注195

二、有效地使用积极关注的注意点196

第五节 阻抗、移情与转介196

第一单元 实施心理咨询方案的程序196

一、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196

二、对求助者进行启发、引导、支持和鼓励197

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中的阻抗199

一、阻抗的表现形式200

二、阻抗产生的原因203

三、应对阻抗的要点205

第三单元 沉默与多话206

一、沉默现象的类型206

二、应对沉默的对策207

三、调整多话的状态208

第四单元 心理咨询中的移情211

一、移情的概念与类型211

二、移情中的表现形式212

第五单元 咨询过程中的转介212

一、判断求助者是否适合匹配原则212

二、在无法实现匹配的情况下转介215

第六节 咨询效果评估与资料保存216

第一单元 有效咨询效果的确认216

一、咨询效果评估的五个维度216

二、帮助求助者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经验216

三、咨询效果是多种不同理论与方法的综合效应217

第二单元 个案记录的整理与保管218

一、个案记录的要求218

二、咨询方案的保管219

第四篇 心理咨询的类型223

第五章 心理咨询类型的分类223

第一节 按问题性质划分的咨询类型223

第一单元 按发展心理划分咨询的类型223

一、儿童期的心理咨询224

二、青少年期心理咨询226

三、成年期的心理咨询242

四、老年期的心理咨询245

第二单元 按工作程序的分段247

一、诊断阶段247

二、咨询阶段248

三、巩固阶段248

第三单元 按咨询规模的分类248

第四单元 按咨询过程的分类248

第五单元 按咨询的形式分类249

第二节 婚恋、家庭的心理咨询249

第一单元 婚姻、家庭问题心理咨询249

第二单元 恋爱问题的心理咨询250

一、结婚的动机252

二、恋爱与情绪252

三、角色的适应252

四、心理的相容253

第三单元 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254

一、界定家庭的基本理论254

二、家庭心理咨询的原则255

三、家庭心理咨询的技术255

四、离婚与非婚咨询技术257

五、亲子关系的心理咨询264

第三节 性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265

一、人类性科学的内涵265

二、人类的性行为特征265

三、性道德与性态度266

四、性行为问题的咨询266

第四节 性心理咨询269

第一单元 性意识困扰的心理咨询269

一、性意识困扰的表现270

二、性意识困扰的原因273

三、性冲动与性自慰的心理咨询273

四、其他性行为困扰的心理咨询273

第二单元 性心理障碍的心理矫治274

一、性心理障碍的表现与原因275

二、性心理障碍的咨询和治疗279

第五节 人际交往的心理咨询279

第一单元 社交恐惧症的心理咨询280

一、社交恐惧症的原因分析280

二、社交恐惧症的心理调节284

第二单元 人际孤独的心理咨询286

一、人际孤独心理咨询的原因288

二、人际孤独咨询的认知调节294

三、消除人际孤独的常用策略297

第三单元 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咨询302

一、影响人际吸引的诸因素302

二、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技巧303

三、人际交往障碍及其消除304

第六节 考试焦虑心理咨询305

第一单元 考试焦虑咨询的含义305

第二单元 考试焦虑的个别咨询313

一、以情绪为中心的咨询313

二、以认知为中心的咨询317

三、以技能为中心的咨询324

第三单元 考试焦虑的团体咨询325

第七节 危机干预技术326

第一单元 危险状态下的心理咨询326

一、危机干预的含义326

二、危机干预的模式326

三、危机干预的目标327

四、危机干预的方法328

第二单元 自杀的心理咨询330

一、自杀及其分类330

二、自杀者的原因331

第三单元 自杀的预防与危机干预335

一、自杀的社区预防335

二、自杀的个人预防336

第五篇 心理咨询的技术341

第六章 个体心理咨询技术与方法341

第一节 参与性技术341

第一单元 倾听341

一、如何倾听341

二、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342

三、倾听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回应343

第二单元 开放式询问与封闭式询问346

一、开放式询问346

二、封闭式询问348

第三单元 鼓励和重复技术349

第四单元 内容反应(释义)350

第五单元 情感反应351

第六单元 具体化352

一、问题模糊353

二、过分概括355

三、概念不清356

第七单元 参与性概述358

第八单元 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358

一、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的含义358

二、全面观察非言语行为具体表现359

三、言语内容与非言语内容的区别359

第二节 影响性技术361

第一单元 面质361

一、咨询中常见求助者的矛盾心理361

二、咨询师使用面质技术与方法的目的362

三、使用面质技术与方法时应注意的方面362

四、不同理论学派对面质技术与方法的态度363

第二单元 解释363

第三单元 指导364

第四单元 情感表达365

第五单元 内容表达365

第六单元 自我开放365

第七单元 影响性概述367

一、影响性概述的含义367

二、参与性概述的比较368

第八单元 非言语行为的运用368

一、目光注视368

二、面部表情369

三、身体语言369

四、声音特质370

五、空间距离370

第七章 团体心理咨询技术371

第一节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制订371

第一单元 团体性质与方案设计的原则371

一、心理咨询团体的一般性质371

二、团体咨询方法的设计原则372

三、团体咨询方案的咨询技术373

第二单元 团体心理咨询的目标375

一、确定团体心理咨询的目标375

二、心理咨询团体的性质376

第三单元 团体的发展过程377

一、团体初创阶段求助者的反应377

二、过渡阶段的任务和设计重点378

三、工作阶段的任务和设计重点379

四、结束阶段的任务和设计重点380

第四单元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步骤381

一、团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内容381

二、团体心理咨询方案的设计382

三、团体心理咨询的目标制订382

第二节 团体成员构成的技术383

第一单元 招募求助者的方式383

一、招募团体咨询求助者的渠道383

二、团体心理咨询求助者的条件384

三、甄选求助者常用的具体方法384

四、引导参与者关心团体的方法384

五、引导成员增加信任感的技术385

六、团体心理咨询中的注意事项386

第三节 咨询师在团体心理咨询中的作用386

第一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作用386

一、团体心理咨询过程中双方的职责386

二、咨询师在团体心理咨询中的作用387

三、引导求助者自我认知发生变化387

四、心理咨询中自我探索练习的作用388

第二单元 团体心理咨询的功效389

一、在团体中获得情感的支持389

二、在团体中发展适应的行为390

三、在团体中重建理性的认知391

四、影响团体咨询效果的因素392

第六篇 心理咨询的方法399

第八章 当代中国的认识疗法399

第一节 精神分析399

第一单元 人格结构399

一、本我400

二、自我400

三、超我401

第二单元 心理结构401

一、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无意识构成401

二、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意识构成402

第三单元 心理动力402

一、弗洛伊德对力比多的想法402

二、精神分析理论中力比多的构成403

第四单元 心理适应403

一、变相宣泄403

二、自我防御404

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406

第二节 钟氏疗法406

第一单元 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相联406

一、认识-领悟疗法407

二、认知-领悟疗法的含义407

第二单元 认识领悟疗法的原理407

一、领悟407

二、心理咨询的机制408

第三单元 认识领悟疗法的咨询阶段408

一、认识领悟疗法的咨询过程408

二、认识领悟疗法的归总409

三、认识领悟疗法中的认识与认知的区别409

第三节 精神分析的方法与过程410

第一单元 精神分析的方法410

一、精神分析的技术与方法410

二、精神分析的阶段和过程411

第二单元 精神分析举例413

一、认识潜意识的存在413

二、从过去了解现在413

第三单元 分析梦境414

第四单元 观察和应用移情415

第九章 行为疗法总论417

第一节 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417

第一单元 旧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S—R)417

第二单元 新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S—O—R)418

一、托尔曼理论观点418

二、斯金纳理论418

三、班杜拉理论419

第二节 行为疗法的理论420

第一单元 行为疗法产生的背景420

一、斯金纳——行为疗法的思想420

二、行为疗法的历史背景420

第二单元 行为疗法的构成421

一、行为疗法的概念421

二、行为疗法的类型422

三、行为疗法的特征428

四、行为疗法的评价432

第三单元 行为疗法的小结433

一、行为疗法的特色433

二、行为疗法的贡献434

三、行为疗法的局限435

第十章 行为疗法分论437

第一节 阳性强化法437

第一单元 阳性强化法的理论437

第二单元 阳性强化法的类型438

一、增强法438

二、惩罚法438

三、消退法439

四、代币管制法439

第三单元 阳性强化疗法的技术440

一、行为塑造技术440

二、行为渐隐技术441

第二节 系统脱敏疗法441

第一单元 系统脱敏疗法的原理441

一、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来源441

二、系统脱敏疗法的生物学原理442

第二单元 系统脱敏疗法具体技术443

一、系统脱敏疗法基本工作程序443

二、系统脱敏疗法的注意事项444

第三节 放松疗法445

一、放松疗法的效能445

二、放松训练的技术445

第四节 模仿法446

第一单元 模仿法的原理与类型446

一、模仿法的概念446

二、模仿法的工作程序447

第二单元 模仿法的相关知识448

一、模仿法的基本类型448

二、模仿法的注意事项448

第五节 厌恶疗法449

第一单元 厌恶疗法的原理与类型449

一、厌恶疗法的原理449

二、厌恶疗法的技术450

第二单元 厌恶疗法的工作程序451

一、确定好靶症状451

二、选用厌恶刺激451

三、实施厌恶疗法的注意事项452

第六节 冲击疗法(满灌疗法)452

第一单元 满灌疗法的工作原理452

一、冲击疗法与系统脱敏疗法的异同452

二、冲击疗法的工作原理453

三、冲击疗法的工作程序454

第二单元 冲击疗法的类型454

一、暴露疗法455

二、想象冲击疗法的界定455

三、冲击疗法的工作程序455

第七节 生物反馈疗法458

第一单元 生理反馈疗法的工作程序458

一、生物反馈疗法概念的界定458

二、生物反馈疗法的工作程序459

三、实施生物反馈疗法的步骤460

第二单元 生物反馈疗法的工作对象462

一、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462

二、生物反馈疗法的禁忌症462

第十一章 认知疗法的理论464

第一节 三种认知的理论464

第一单元 认知心理学基本理论464

一、认知的基本概念464

二、认知疗法的作用465

第二单元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465

一、存在—人本主义追求的目标465

二、存在—人本主义的总体评价465

第三单元 郭念锋人性心理学466

一、人性心理学的基本概念466

二、人性心理学与心理咨询467

第二节 认知—行为疗法468

第十二章 认知疗法的方法469

第一节 贝克与雷米的认知疗法470

第一单元 贝克认知疗法的基本原理471

一、共同感受471

二、自动化思维472

三、自幼习得规则474

第二单元 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的主要策略474

一、建立咨询关系474

二、确认咨询目标474

三、确定问题475

四、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476

五、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476

六、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477

七、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478

第三单元 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的要点479

一、认知疗法基本方法479

二、基本步骤479

第四单元 雷米的认知治疗理论479

第二节 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480

第一单元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思想480

一、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情绪论480

二、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假设482

三、心理咨询的中心是思维和行为的改变482

第二单元 合理情绪疗法的工作程序483

一、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483

二、非理性思维487

第三单元 合理情绪疗法心理咨询步骤与技术489

一、合理情绪疗法的咨询步骤489

二、合理情绪疗法的咨询技术490

第四单元 合理情绪疗法的最后目标498

一、合理情绪疗法的完美目标498

三、合理情绪疗法中的关键点500

第三节 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504

第一单元 求助者的行为方式的改变504

一、求助者行为改变的三阶段504

二、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的程序505

第二单元 压力接种训练506

一、压力接种训练的阶段模型506

二、最新发展:结构主义取向508

第四节 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基本思想508

第一单元 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人性的观点508

一、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性509

二、人拥有机体的评衡过程509

三、人是完全可以信任的509

第二单元 自我理论509

一、经验509

二、自我概念510

三、价值的条件化510

四、自我的结构511

五、改变自我与重建自我512

第三单元 心理失调的实质与咨询513

一、心理失调的实质问题513

二、心理咨询的实质问题513

三、中心疗法的总体要点513

第四单元 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技术514

一、求助者心理咨询与治疗本质514

二、求助者中心治疗的咨询技术515

第五单元 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517

一、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的阶段517

二、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评价519

第五节 森田疗法519

第一单元 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519

一、森田神经质519

二、疑病素质说520

三、精神交互作用学说521

四、神经质发生的机制521

第二单元 森田疗法的咨询技术522

一、森田疗法的特点522

二、治疗原则523

三、森田疗法的实施主要形式524

第五节 认知疗法的评估525

第一单元 认知疗法526

一、认知疗法的策略526

二、心理咨询与治疗527

三、认知疗法的贡献527

第二单元 罗杰斯的求助者中心疗法530

第三单元 森田正马疗法5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