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了如指掌国学院书系 这不是文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了如指掌国学院书系 这不是文学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0972152.jpg)
- 龚鹏程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927817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文学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了如指掌国学院书系 这不是文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上3
第一章 欣赏文学“作品”3
何谓作品?3
作品是否存在?4
作品与作者的关联8
第二章 欣赏“文学”作品12
何谓文学?12
关于“文学是什么”的思考13
定义文学之困难16
文学的本质18
第三章 欣赏“文学作品”20
文学与科学20
文学的意义与价值22
文学语言的特质23
文学知识的性质25
第四章 “欣赏”文学作品28
欣赏的困难28
何谓欣赏?30
美在何处?31
感情的投注33
为什么要欣赏文学作品?34
第五章 如何欣赏文学作品(上)——培养美感36
美感能力37
如何培养美感能力?38
第六章 如何欣赏文学作品(中)——充实知识45
文学与知识45
文学知识的性质46
文学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关系49
第七章 如何欣赏文学作品(下)——运用方法53
知性与感性的辩证53
语言与心灵内容的辩证55
对象与方法的辩证56
不可执着或迷信方法60
第八章 文学的形式62
形式与内容之争62
何谓形式64
结构形式与意义形式66
内容不能脱离结构形式68
第九章 文学的形式与意义71
语言形式的符号作用72
形式之来源与终极75
第十章 文学的意义80
风格与人格是否同一81
道德判断与审美判断84
存在的终极意义87
第十一章 文学意义的认知89
意义的主观面与客观面90
读者怎样认识作品的意义92
与读者本人相关的意义认知94
意义的追求与抽象的满足96
第十二章 文学的功能(上)99
滑稽的问题99
工具与目的间的诡谲性100
目的的自我完成与体现103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106
第十三章 文学的功能(下)108
“功用”的层次与性质109
文学在政治、道德上的功能110
文学的体与用112
文学的美感与意义115
第十四章 文学与社会117
作品与社会118
作者与社会120
社会对文学的反应与行动122
文学对社会的影响123
第十五章 文学与真实126
对真实的执着126
难以理解的真实127
文学与真实128
文学与社会客观现实129
文学与作者的心灵真实133
文学之真134
第十六章 文学与道德136
为人生而艺术/为艺术而艺术136
文学与道德的复杂关系138
道德与作品的整体审美效果141
美与善的合一142
第十七章 文学与历史144
文学中历史的玩笑144
文学与历史145
何谓历史?147
文学与历史的差异148
历史意识对文学研究与创作的影响149
文学的历史研究151
第十八章 文学的历史153
文学史的研究153
文学史的编写是否可能154
何谓文学史?155
如何研究文学史157
文学史在文学研究中的地位158
文学史的研究对象与范畴159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161
第十九章 文学与哲学163
文学与哲学的复杂关系163
哲学在文学之中165
为什么哲学著作可以变成文学作品172
卷下177
文学的美学思考177
文学与美177
美学的内容与课题178
寻找文学作品中美的元素181
探究美学观念产生的原因182
思索文学理论与作品的美感价值标准185
文学之美学思考188
诗歌鉴赏中的评价问题190
评价的重要性190
评价如何成立192
影响评价的因素198
评价之内容与功能209
评价的再评估215
结语226
小说创作的美学基础228
小说与现实229
时间与空间233
结构与图式242
中国小说研究与方法论的应用247
散文的后现代性265
区域特性与文学传统282
不以地域论文学的时代284
地域的文学传统289
以地域论文学传统295
地域与文学传统299
文学的区域研究304
试论文学史之研究——以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为例308
再论文学史之研究338
史学研究中不予讨论的文学史338
文学研究中备受质疑的文学史342
当代的文学史研究354
一些尝试与答案357
后记 我为什么这样写&龚鹏程363
跋 “狐狸”文论&黎湘萍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