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马启民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32354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1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3

三、邓小平同志的历史性贡献7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9

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9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11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3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3

二、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15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19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9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3

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贡献27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29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系构架29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32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36

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3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38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40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2

第一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42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42

二、与时俱进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47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涵义和基本内容50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涵义及其关系50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57

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60

第三节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62

一、党的思想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62

二、党的思想路线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增强党的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64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68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68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68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76

三、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重大意义8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81

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81

二、发展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83

三、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85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第一节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8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8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特征和主要矛盾9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96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9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9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97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重大意义99

第三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01

一、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10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103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104

一、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10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106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109

第一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109

一、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09

二、“三步走”战略步骤的确立和发展111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113

第二节 实施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116

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16

二、西部大开发和经济协调发展战略121

三、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25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3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3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133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135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3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40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40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14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14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46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46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49

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150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51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51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51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156

第二节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59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59

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与任务161

三、政治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63

第三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64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64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167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69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169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169

二、坚持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171

三、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173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和内容175

一、发展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17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17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181

四、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8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185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85

二、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186

三、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的方针187

第十章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190

第一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190

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形成和发展190

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本内容193

三、“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重要意义196

第二节 坚持“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198

一、“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198

二、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201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关系205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205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205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08

三、科学技术在当代世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10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11

一、独立自主是发展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立场211

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对外关系212

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13

第三节 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214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14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形式和基本格局218

三、正确认识和坚持对外开放政策222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224

一、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224

二、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的大团结227

三、巩固和扩大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230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32

一、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32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由党来领导234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36

第三节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237

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237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239

三、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240

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2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