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简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简论
  • 陈茜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8558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英语-教学研究-高等学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简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研究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缘由1

二、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若干基本问题3

三、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4

四、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思5

五、如何构建相对理想的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6

六、对大学英语新的教学目标的分析和理解6

七、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化选择问题7

八、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的教师和学生7

九、大学英语教学评价行为的生态化选择8

第一章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理论依据10

第一节 几个相关的基本概念10

一、生态和生态学10

二、系统和系统论11

三、生态系统13

第二节 生态哲学14

一、生态哲学产生的背景14

二、生态哲学简述15

三、生态哲学对研究教学生态系统的启示17

第三节 教育生态学18

一、教育生态学研究状况18

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20

三、教育生态环境的构成21

四、教育生态学原理22

五、教育生态学对研究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启示24

第四节 语言生态学25

一、语言生态学的早期研究25

二、语言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26

三、语言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7

四、语言生态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28

第二章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一般描述31

第一节 何为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31

一、教育生态系统简述31

二、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32

第二节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特征33

一、整体性33

二、多样性33

三、动态平衡性34

四、开放性34

五、有序性35

六、相关性35

七、发展的可持续性36

第三节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36

一、富集与衰降规律36

二、迁移与潜移律37

三、竞争与协同规律37

四、平衡与失衡规律38

第四节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等级与结构38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个体生态38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群体生态39

三、大学英语教学的系统生态39

四、大学英语教学系统的结构40

第五节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40

一、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41

二、规范教学系统的正常运行41

三、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1

第三章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43

第一节 外部自然环境43

一、地域43

二、气候44

三、设施45

第二节 外部社会环境(一)45

一、政治环境45

二、经济环境46

三、文化环境46

四、教育环境47

第三节 外部社会环境(二)48

一、英语的全球化和本土化48

二、大学英语教育政策50

三、社会要求52

第四章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内部环境(一)53

第一节 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素53

一、教学主体53

二、教学条件54

三、教学计划55

四、教学目标55

五、教学要求56

六、课程设置56

七、教学管理56

八、教学评价57

第二节 教师的教学理念57

一、教师的语言观58

二、教师的教学观59

第三节 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60

一、教学风格的内涵解析60

二、教师教学风格的类型61

三、学生的学习风格62

四、学生学习风格和教师教学风格之间的关系65

第四节 学习策略65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内涵66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67

三、国内外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历史和现状69

四、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之间的关系70

第五章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内部环境(二)72

第一节 教学模式和教学法72

一、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及教学法72

二、认知主义教学模式及教学法74

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及教学法76

四、人本主义教学模式及教学法79

第二节 主体情感因素82

一、控制点82

二、自我效能感83

三、学习动机85

四、习得无助86

五、焦虑87

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89

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90

第六章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情况概述92

第一节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回顾92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92

二、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94

三、2000年以来96

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变革的生态学解读99

第二节 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00

一、教学政策和目标较长时间脱离社会实际100

二、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亟待调整更新101

三、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缺乏科学合理的调控和管理102

四、教师和学生尚不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104

五、教学改革创新步伐较为缓慢104

第七章 相对理想的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构建106

第一节 对系统运行状态的期望106

第二节 构建系统的主要原则107

一、充分体现整体性原则107

二、充分体现相关性原则108

三、充分体现有序性原则108

四、充分体现协变性原则109

五、充分体现开放性原则109

六、充分体现动态平衡性原则110

七、充分体现多样性原则111

八、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112

第三节 系统的结构形态112

一、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系统112

二、大学英语教学政策系统113

三、教师、学生心理情感系统114

四、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115

第四节 构建系统的基本要求116

一、它必须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116

二、它必须是一个稳定有序的系统116

三、它必须是一个开放创新的系统117

四、它必须是一个自调自控的系统117

五、它必须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系统118

第五节 构建系统重在建设118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118

二、围绕构建目标,制订建设计划119

三、多措并举,组织实施120

第八章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科学性解读121

第一节 对教学目标的基本看法121

一、整体性突出121

二、重点明确122

三、层次分明123

四、避免片面性123

第二节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24

一、自主学习的基本概念124

二、为什么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26

三、如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27

第三节 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129

一、何为综合文化素养129

二、如何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131

第九章 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化选择134

第一节 教学内容的选择134

一、整体性和阶段性相结合134

二、基础性和应用性相结合135

三、时代性和规范性相结合136

四、思想性和趣味性相结合137

五、前瞻性和批判性相结合138

第二节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139

一、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一般要求139

二、个人活动(Individual Work)140

三、双人小组(Pair Work)141

四、多人小组合作(Group Work)141

五、全班活动(Lockstep)142

第三节 教学策略的选择143

一、教学策略的内涵143

二、教学策略的类型144

三、课堂教学媒体的选择147

第四节 学习策略的培训与选择148

一、培训模式和步骤148

二、培训开展的形式153

第十章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中的教师和学生155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和功能155

一、教学生态资源的开发者和再生产者155

二、教学生态关系的主要协调者156

三、教学生态系统开放性的主要维护者157

四、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提升者158

第二节 对教师功能失调的分析159

一、开发者和再生产者功能的失调159

二、生态关系主要协调者功能的失调160

三、维护教学生态系统开放性功能的失调160

四、促进学生主体能动性功能的失调161

第三节 学生的角色和功能161

一、教学生态资源的消费者和再生产者161

二、协调教学生态关系的重要参与者162

三、教学生态系统的重要评价者163

第四节 学生角色和功能的失调164

一、消费者和再生产者功能的失调164

二、协调者功能的缺位165

三、评价者功能的缺失165

第十一章 教师合作发展:生态化发展方式167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取向167

第二节 教师合作发展的生态本质169

一、合作发展是开放性的发展169

二、合作发展是发挥教师生态主体性的发展170

三、合作发展是教师整体性的发展170

四、合作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171

第三节 教师合作发展的关键因子171

一、共同的目标171

二、相互依存的关系172

三、明确的责任172

四、协同反思173

第四节 教师合作发展的形式173

一、集体备课174

二、公开课和观摩课174

三、完成教研课题和项目175

四、研讨会175

五、其他非正式的合作方式176

第五节 教师合作发展存在的问题176

一、积极和谐的教师文化的缺乏176

二、课程结构和安排的限制177

三、教师的主观原因177

四、合作非自愿178

第六节 促进教师合作的策略178

一、培养积极和谐的教师文化178

二、构建生态化的合作发展环境179

三、教师个人应摆正态度180

第十二章 学生合作学习:生态化学习方式182

第一节 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182

一、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表述182

二、适当综合后的表述183

第二节 合作学习的方式184

一、共同学习法184

二、小组调查法186

三、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188

四、切块拼接法189

五、角色扮演法190

第三节 合作学习要注意的问题191

一、要高度重视小组成员的多样性和差异性192

二、要努力避免生态位的泛化和特化192

三、要尽可能解除英语教学大班额限制因子的影响193

四、要积极优化课堂心理环境193

五、要保证教学系统的开放性194

第十三章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行为的生态化选择195

第一节 教学评价的基本含义195

一、教学评价的定义195

二、教学评价的几种主要观点195

三、教学评价的作用196

第二节 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197

一、诊断性评价197

二、终结性评价198

三、形成性评价198

四、评价方式的应用198

第三节 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工具的多元化199

一、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200

二、教学评价对象的多元化201

三、评估工具的多元化202

附录203

参考文献2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