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百年论争 20世纪西方学者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述要 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百年论争 20世纪西方学者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述要 中](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0979035.jpg)
- 顾海良主编;常庆欣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4840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989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547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百年论争 20世纪西方学者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述要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五篇 剩余价值和利润理论469
第22章 剩余价值理论与剥削475
22.1 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理论的一般理解475
22.2 罗默对剥削的研究479
22.3 剥削、替代选择和社会主义483
第23章 罗默论剥削和前资本主义的价值理论503
23.1 剥削和阶级起源问题的提出503
23.2 没有劳动力市场的私有生存经济505
23.3 存在劳动力市场的生存经济509
23.4 阶级分化的产生513
23.5 有信贷市场的经济520
23.6 剥削和阶级起源问题的几点结论523
第24章 马克思的剥削理论与劳动价值论526
24.1 霍兰德关于阶级对抗中劳动价值论的认识526
24.2 戈登论剥削概念与劳动价值论基础538
24.3 柯亨关于劳动价值论和剥削概念无相关性的理解541
第25章 劳动价值论与剩余劳动和同期劳动成本548
25.1 一般性假设和步骤549
25.2 数量体系550
25.3 价值体系555
25.4 价格体系560
25.5 技术选择和价值规律562
25.6 技术变化564
第26章 剥削、商品关系和资本主义567
26.1 萨缪尔森对剥削问题的分析及其引发的争论567
26.2 莱伯曼关于剥削和资本主义关系的观点571
第27章 利润确定模型分析及其相关争论580
27.1 赖特最初提出的观点580
27.2 霍奇森和班德约帕德海亚对赖特的评价587
27.3 赖特的回复592
第28章 马克思基本定理的研究596
28.1 马克思基本定理的内涵597
28.2 联合生产对FMT提出的挑战599
28.3 森岛通夫的“真价值”分析与对马克思基本定理的扩展603
28.4 置盐信雄对斯蒂德曼的反驳与对FMT的进一步证明608
28.5 新解释学派和TSSI对FMT的研究611
28.6 异质劳动与马克思基本定理619
28.7 沃夫斯岱特关于带负剩余价值的正利润的评论624
第29章 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631
29.1 高赫对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分析633
29.2 里德比特论马克思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范畴的一致性652
第六篇 转形问题663
第30章 转形问题研究概述663
30.1 转形问题的提出663
30.2 转形问题论争简史677
第31章 关于转形问题的早期探索692
31.1 “有奖征文竞赛”与莱克西斯和施米特的探索692
31.2 斯蒂贝林和沃尔弗的探索696
31.3 洛里亚、法尔曼和莱尔的探索698
31.4 恩格斯对“参赛”作品的评价702
第32章 博特凯维兹对转形问题的研究705
32.1 对马克思的转形方法的评价705
32.2 博特凯维兹提出的转形问题的解决方法711
第33章 转形问题最初解决方法719
33.1 温特尼茨提出的转形问题的解决方法719
33.2 米克提出的转形问题的解决方法723
33.3 塞顿提出的转形问题的解决方法727
第34章 萨缪尔森关于转形问题的观点及论争731
34.1 萨缪尔森的观点732
34.2 纽因对萨缪尔森观点的评价737
34.3 索斯沃斯对萨缪尔森观点的评述739
34.4 布朗芬布伦纳对萨缪尔森观点的评价740
34.5 鲍莫尔对转形问题的解释742
34.6 斯蒂德曼对劳动价值论和转形问题的分析745
第35章 森岛通夫关于转形问题的解决方法750
35.1 里昂惕夫矩阵的整合及其导致的逆转形的扭曲750
35.2 森岛通夫提出的转形问题的解决方法756
35.3 “历史的转形问题”的提出761
第36章 谢赫对转形问题的研究767
36.1 谢赫对转形问题研究的基本观点767
36.2 谢赫对转形问题的探索771
36.3 从马克思到斯拉法的转形探索778
第37章 转形问题的“新解决方法”783
37.1 抛开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替代解释783
37.2 转形问题的新解释及其评价788
37.3 利皮兹对转形问题的思考795
37.4 杜梅尼尔对利皮兹论文的简短评论802
37.5 关于终结转形问题研究的论述805
第38章 转形问题的新的分析和探索811
38.1 转形问题的跨期单一体系分析811
38.2 莫斯利对转形问题最新进展的分析817
第七篇 资本积累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837
第39章 资本积累理论论争概述837
39.1 伊藤诚对马克思积累与危机理论的探索839
39.2 艾里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评述851
第40章 资本积累模型探索858
40.1 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与瓦尔拉斯均衡858
40.2 马克思资本循环模型中的实现和积累问题870
第41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概述885
41.1 置盐信雄论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885
41.2 哈里斯论马克思再生产和积累理论901
第42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模型探索912
42.1 带内生技术变化的马克思两大部类增长模型912
42.2 马克思再生产和积累模型922
第43章 谢尔曼论马克思的周期增长模型934
43.1 对马克思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理解934
43.2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现代增长模型937
43.3 马克思的三种经济周期模型939
43.4 周期增长模型946
第44章 兰切斯特论资本主义的动态无效性950
44.1 资本主义的动态无效性950
44.2 对资本主义解释的新模式953
44.3 资本主义方案作为博弈的次优性958
44.4 关于资本主义动态无效性的结论962
第45章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研究966
45.1 资本主义制度“创造性毁灭”的研究966
45.2 资本主义衰败的数学证明975
45.3 资本主义晚期社会制度转型理论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