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语义指向论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语语义指向论稿
  • 税昌锡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24958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语义指向论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理论和方法论的反思1

1.1.1 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引进与汉语事实的碰撞1

1.1.2 国外语言学界对类似问题的看法及其局限3

1.1.3 客观世界、人类、语言及其相互关系7

1.1.4 语义指向研究的意义9

1.2 写作思路和体例说明10

第二章 语义指向研究综述12

2.0 引言12

2.1 朦胧阶段的语义指向问题13

2.1.1 《马氏文通》等古汉语著作的句法分析和语义解释13

2.1.2 早期现代汉语语法著作与语义指向问题16

2.2 萌芽状态中的语义指向分析20

2.2.1 语义关系“说明”说21

2.2.2 语义关系“指向”说22

2.2.3 语义关系“作用点”说22

2.2.4 “语义指向”说及语义指向分析方法的确立23

2.3 语义指向分析的多侧面探索23

2.3.1 粗具规模的语义指向事实研究24

2.3.2 多角度的理论探讨26

2.4 语义指向研究展望30

第三章 语义指向的定义、性质和内涵32

3.0 引言32

3.1 句法语义关系和语义指向的定义及性质33

3.1.1 语义结构的简单形式:话题、述题及其传递的信息33

3.1.2 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34

3.1.3 词的组合的线形化和语义结构的多维性39

3.1.4 语义指向的定义和性质45

3.2 语义指向的内涵及其相关问题49

3.2.1 语义指向的内涵:配、项、指、联49

3.2.2 配和语义选择限制条件51

3.2.3 项和语义指向的优先选择限制条件52

3.2.4 指和联:指向成分的动态分析61

3.3 语义指向理论的综合运用:语义指向分析66

3.4 结束语69

第四章 语义指向的结构模式和指向歧义70

4.0 引言70

4.1 语义指向的结构模式70

4.1.1 前指和后指70

4.1.2 顺指和逆指76

4.1.3 邻指和隔指78

4.1.4 专指和兼指83

4.1.5 强指和弱指85

4.1.6 单指和多指88

4.1.7 显指和潜指90

4.1.8 内指和外指94

4.1.9 独指和复指96

4.1.10 同指和异指100

4.2 语义指向歧义句和语义指向歧义指数102

4.2.1 语义指向模式和语义指向歧义句102

4.2.2 语义指向歧义指数104

4.3 结束语106

第五章 述谓结构和语义指向的类型107

5.0 引言107

5.1 句子的语义的构成107

5.2 述谓结构的层级性110

5.2.1 简单述谓结构:论元和谓词111

5.2.2 复杂述谓结构:直接述谓结构和间接述谓结构114

5.3 述谓结构和语义指向的类型117

5.4 结束语118

第六章 从属述谓型语义指向及相关句式120

6.0 引言120

6.1 递加述谓式后项VP的语义指向121

6.1.1 后项VP前隔指句首NP121

6.1.2 后项VP前邻指NP122

6.1.3 后项VP前向兼指多项NP124

6.1.4 后项VP前向逆指受事125

6.1.5 作为一个论元充当宾语的述谓结构内部谓词的语义指向126

6.1.6 小结129

6.2 套叠述谓式后项VP的语义指向131

6.2.1 套叠述谓式131

6.2.2 主谓短语主语句后项VP的语义指向131

6.2.3 插入式多谓词句的语义指向衔接134

6.3 结束语136

第七章 降级述谓型语义指向及相关句式137

7.0 引言137

7.1 定语充当指向成分的降级述谓型语义指向138

7.1.1 定语的语义指向分类138

7.1.2 定语和中心语的结构关系和指向关系相一致138

7.1.3 定语和中心语的结构关系和指向关系不一致140

7.1.4 主谓(宾)结构做定语内部成分的降级述谓指向关系142

7.2 状语充当指向成分的降级述谓型语义指向145

7.2.1 状语的语义指向分类145

7.2.2 状语指向它所修饰的谓词的施事145

7.2.3 状语指向它所修饰的谓词的受事147

7.2.4 状语兼指施事和受事148

7.2.5 状语的语义外指句外某一实体149

7.3 补语充当指向成分的降级述谓型语义指向149

7.3.1 补语的语义指向分类149

7.3.2 述结式补语的语义指向149

7.4 结束语156

第八章 约束限制型语义指向及其相关问题157

8.0 引言157

8.1 定、状、补语构成的约束限制型语义指向及其约束方式158

8.2 介、连词构成的约束限制型语义指向及其约束方式159

8.3 频度、范围、否定副词的语义指向:语义约束的多维性161

8.4 心理重音:语义约束的提示机制164

8.4.1 焦点与心理重音164

8.4.2 心理重音:语义约束的提示机制165

8.5 语义约束对象的凸显和言语背景166

8.6 结束语167

第九章 语义联项和潜隐关联型语义指向168

9.0 引言168

9.1 语义联项与隐含义168

9.2 语义联项与心理重音171

9.3 言语背景和语义指向及语义联项的具体化174

9.4 个案:焦点、语义联项与“不”的语义指向176

9.4.1 焦点与“不”的语义指向177

9.4.2 语义联项与“不”的语义指向180

9.4.3 连谓句中前项谓词前“不”的语义指向181

9.4.4 语义联项的可取消性:语境、类比结构、警示标志及其作用185

9.4.5 小结189

9.5 结束语190

第十章 领属关涉型语义指向及相关句式191

10.0 引言191

10.1 领属关涉认知模式与领属关涉型语义指向191

10.1.1 领属关涉认知模式191

10.1.2 名词配价理论的局限和领属关涉型语义指向192

10.2 领属关涉语义指向与主谓宾句194

10.2.1 及物动词做谓语的领主属宾语义指向194

10.2.2 不及物动词做谓语的领主属宾语义指向198

10.3 领属关涉语义指向与主谓谓语句200

10.3.1 NPL+NPs+VP201

10.3.2 NPL+NP+VP+NPs210

10.3.3 NPf+NP+VP+NPg214

10.4 领属关涉语义指向与双宾句218

10.4.1 双宾句内部名词成分的语义指向与双宾句的类型218

10.4.2 NP1+VPy+NP2+NP3219

10.4.3 NP1+VPq+NP2+NP3222

10.5 结束语223

第十一章 同义指称型语义指向224

11.0 引言224

11.1 注释说明型同义指向224

11.2 指称替代型同义指向228

11.3 分项加合型同义指向231

11.4 个案:反身代词“自己”语义指向的功能解释232

11.4.1 “自己”的语法功能和性质233

11.4.2 “自己”同义指向以叙述者为基点的行为事件最短空间距离参与角色235

11.4.3 语义联项:“自己”入句的条件237

11.4.4 三个平台:“自己”及其同指对象和语义联项的互动241

11.4.5 小结246

11.5 结束语247

第十二章 语义指向的语境分类248

12.0 引言248

12.1 小句、语境、语义指向的语境分类249

12.1.1 小句的内涵和外延249

12.1.2 语篇衔接与语义指向249

12.1.3 语境和语义指向的语境分类253

12.2 句内指向和句内指向歧义255

12.2.1 句内语境和句内指向255

12.2.2 句内语境的局限性和句内指向歧义256

12.2.3 句际语境和句内指向歧义的消解258

12.3 句际指向的类型和句际指向歧义259

12.3.1 从属述谓型句际指向260

12.3.2 降级述谓型句际指向261

12.3.3 领属关涉型句际指向262

12.3.4 同义指称型句际指向264

12.3.5 语义关联型句际指向265

12.3.6 句际指向结构体中被指成分的隐含268

12.3.7 句际指向歧义及其消解268

12.4 言外指向的类型和场景外指歧义272

12.4.1 泛化外指272

12.4.2 独白外指273

12.4.3 场景外指274

12.4.4 场景外指歧义276

12.5 结束语277

第十三章 余论:语义指向研究和相关理论相结合279

13.0 引言279

13.1 语义指向研究和层次分析279

13.2 语义指向研究和语义分解法281

13.3 语义指向研究和语义特征分析282

13.4 语义指向研究和变换分析284

13.5 语义指向研究和语境篇章分析293

13.6 语义指向研究和认知功能解释295

术语索引299

参考文献306

后记3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