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奠宙,于波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44718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数学教学-教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篇 综述兼容并包·自觉自信5
第一章 数学教育中国道路的形成7
第一节 兼容并包的中国数学教育道路9
第二节 关于“中国学习者悖论”11
第三节 数学教育“中国道路”的内涵14
第二章 中国数学教育的文化背景17
第一节 精耕细作农耕文化的影响19
第二节 儒家文化下的教育体系20
第三节 考试文化下的科举意识22
第四节 考据文化与逻辑严谨24
第五节 传统教育文化对数学教育的折射28
第六节 中国文化传统对数学教育的影响30
第三章 百年来的中国数学教育历程33
第一节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35
第二节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37
第三节 国际数学教育运动的影响41
第四节 我国数学家傅仲孙等的初等数学研究46
第五节 建国初期数学教育的民族化努力48
第六节 学习苏联的得与失49
第七节 1963:中国数学教育特色的形成54
第八节 华罗庚、苏步青对数学教育的影响59
第九节 改革开放年代的拨乱反正与走向国际化63
第十节 教师的漫漫教改路64
第十一节 20世纪末应试教育的泛滥66
第十二节 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1992—2006)68
第十三节 21世纪的课程改革79
第二篇 理念合理对接·均衡发展85
第四章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87
第一节 关于教师作用的论争89
第二节 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完整提法90
第三节 从“学生主体探究”的两节课看教师的主导作用93
第五章 打好基础与创新发展的有效平衡97
第一节 正确处理教育中的基础与创新的关系99
第二节 必要的遵守是创新的前提100
第三节 华罗庚与吴文俊谈创新101
第四节 美国数学教育改革中的坚持与困惑103
第五节 中美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上的差异研究108
第六章 接受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的适度对接113
第一节 数学教育:西方确实在看东方115
第二节 接受和记忆,不可避免,也不可缺少117
第三节 启发式教学的兼容并包119
第四节 系统知识学习与解决问题并重122
第五节 奥苏贝尔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理论与启发式教学125
第六节 探究性学习的坡度127
第七节 关于“自主、探究、合作”的口号129
第八节 一项关于程序性数学知识的教学研究130
第七章 数学思维中熟练与理解的交互作用133
第一节 熟练和理解的关系,寻求中间地带135
第二节 杨振宁、陈省身、华罗庚谈熟能生巧136
第三节 斯根普的“工具性理解”138
第四节 理解的分类142
第五节 李士锜关于“熟能生巧”的研究143
第八章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的有机结合147
第一节 中国数学教师的特征149
第二节 马立平博士的研究150
第三节 关于PCK理论154
第四节 “去数学化”: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156
第三篇 特征 中外结合继承创新165
第九章 数学新知的“教学导入”艺术167
第一节 教育家关注课堂教学如何开始169
第二节 “教学导入”是中国特色的创造169
第三节 教学导入与情景创设的关系171
第四节 “对数”课堂教学的导入与情景创设举例173
第五节 李庾南的因式分解课例175
第十章 “尝试教学”——可持续的“探究”教学177
第一节 顾泠沅“尝试指导一效果回授”教学模式179
第二节 陈重穆教授的“先做后说”180
第三节 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理论181
第四节 尝试教学和探究教学的区别与联系183
第十一章 “师班互动”:中国国情下的合作教学模式187
第一节 师班互动成为当今中国数学教育的主流模式189
第二节 师班互动的有效性解读191
第三节 师班互动的一个小学案例192
第十二章 “变式练习”化解了重复操作的弊端197
第一节 顾泠沅的变式教学研究199
第二节 马飞龙、迪尼斯的变异理论和变式教学201
第三节 数学问题结构性变式:水平变式和垂直变式203
第四节 数学题“根”与变式问题教学206
第五节 问题变式与教材编写209
第十三章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数学教育创新213
第一节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的开端215
第二节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内容的梳理216
第三节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218
第四节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类型221
第十四章 “四基”:使“双基”具有灵性223
第一节 “双基”教学的基本要求225
第二节 “双基”数学教学的理论特征226
第三节 “双基”正在发展为“四基”227
第四节 “双基”教学研究一例:平面几何入门教学228
第四篇 改革 面向未来·植根本土235
第十五章 中国数学教育的未来237
第一节 数学教育改革依然是主旋律239
第二节 发展独立的数学学科教育242
第三节 深入研究数学教育的优势项目,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244
第四节 逐步建设可以与国际对话的数学教育话语体系250
后记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