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秦淮区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秦淮区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0108102.jpg)
- 南京市秦淮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780192072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045页
- 文件大小:96MB
- 文件页数:1065页
- 主题词:区(城市)-地方志-南京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秦淮区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11
第一编 自然地理 建置区划第一章 自然地理53
第一节 位置 面积53
第二节 河流 湖塘 山岗54
第三节 气候 灾害55
第二章 建置 区划56
第一节 沿革 区划56
第二节 城垣60
第三章 街镇62
第一节 夫子庙街道62
第二节 饮虹园街道63
第三节 双塘街道65
第四节 钓鱼台街道67
第五节 中华门街道68
第六节 秦虹街道70
第七节 红花镇70
第四章 地名74
第一节 街(路)巷74
第二节 居民区83
第三节 自然村85
第四节 消亡地名86
第二编 人口与计划生育第一章 人口规模93
第一节 人口总量与分布93
第二节 人口变动97
第二章 人口构成100
第一节 民族构成与年龄性别构成101
第二节 文化构成与职业构成106
第三章 计划生育110
第一节 机构 队伍110
第二节 节制生育与优生优育111
第三节 管理服务114
第三编 城市建设117
第一章 城市建设规划117
第一节 交通规划118
第二节 房屋建设规划119
第三节 景区规划119
第二章 市政建设121
第一节 道路122
第二节 桥梁125
第三节 排水 防洪128
第四节 环境卫生130
第五节 绿化132
第六节 管理机构135
第三章 公用事业135
第一节 公共交通135
第二节 供电139
第三节 给水139
第四节 供气141
第四章 房地产142
第一节 房屋建设143
第二节 房产经营148
第三节 房产管理149
第四节 住房制度改革151
第五节 城镇土地管理152
第六节 管理机构154
第五章 交通155
第一节 内河航运155
第二节 公路交通157
第三节 铁路运输158
第四节 民用航空159
第六章 邮政电信160
第一节 机构 网点160
第二节 电信业务162
第三节 邮政业务162
第七章 环境保护165
第一节 环境质量165
第二节 环境治理169
第三节 环境监测171
第四节 环境管理172
第八章 市容管理173
第一节 机构174
第二节 市容整治174
第三节 市场、摊点管理176
第四编 秦淮风光带180
第一章 十里秦淮180
第一节 灯船画舫180
第二节 古渡名桥182
第三节 河厅河房185
第二章 名胜古迹189
第一节 园林189
第二节 名人故居199
第三节 寺观201
第四节 古街204
第五节 其他206
第三章 夫子庙209
第一节 文庙 学宫 江南贡院210
第二节 街市217
第三节 庙会 灯会219
第四章 秦淮风味饮食221
第一节 秦淮八绝222
第二节 传统糕点和小吃224
第三节 秦淮船菜 时令菜肴227
第四节 仿明菜 景点菜228
第五节 茶社 酒楼230
第六节 美食节 美食会串233
第五章 名人与秦淮235
第一节 古代名人与秦淮235
第二节 近现代名人与秦淮239
第三节 当代名人视察与观光242
第五编 旅游业247
第一章 线路 设施247
第一节 旅游线路247
第二节 旅游设施248
第二章 市场 商品250
第一节 客源市场250
第二节 旅游宣传251
第三节 旅游商品252
第三章 建设 管理253
第一节 旅游建设254
第二节 旅游管理258
第四章 机构 队伍260
第一节 管理机构260
第二节 旅行社261
第三节 职工队伍261
第六编 商贸266
第一章 体制与管理机构266
第一节 所有制266
第二节 体制改革268
第三节 管理机构270
第二章 日用工业品270
第一节 百货271
第二节 纺织品273
第三节 五金 交电274
第四节 名店选介276
第三章 饮食业278
第一节 餐馆278
第二节 小吃店 茶社280
第三节 名店 名师282
第四节 名菜 名点283
第四章 粮油284
第一节 粮油销售285
第二节 计划供应286
第三节 销售网点288
第五章 物资289
第一节 土产杂品290
第二节 燃料291
第三节 物资回收292
第六章 副食品和糖烟酒糕点293
第一节 素食294
第二节 荤食296
第三节 糖烟酒糕点300
第七章 服务业302
第一节 旅馆 浴室302
第二节 理发 照相304
第三节 洗染 修配 誊印305
第八章 计划供应票证306
第一节 购物证306
第二节 票券308
第九章 市场329
第一节 农贸市场330
第二节 日用工业品市场331
第三节 其他专业市场332
第十章 对外经济贸易332
第一节 商品出口333
第二节 利用外资 劳务输出335
第七编 工业339
第一章 体制与管理机构339
第一节 所有制340
第二节 体制改革343
第三节 管理机构345
第二章 机械、冶金工业346
第一节 机械工业346
第二节 冶金工业347
第三章 纺织工业348
第一节 丝、棉纺织业348
第二节 针织业349
第四章 轻工业350
第一节 日用机械制造业350
第二节 制笔、造纸、印刷业351
第三节 竹木藤柳制品业352
第四节 服装、鞋帽业353
第五章 化学、塑料工业354
第一节 化学工业354
第二节 塑料工业354
第六章 驻区企业356
第一节 部属企业356
第二节 市属企业357
第三节 驻区企业选介358
第八编 经济综合管理第一章 计划 统计361
第一节 计划管理361
第二节 统计363
第三节 管理机构365
第二章 物价管理366
第一节 市场价格366
第二节 检查监督377
第三节 管理机构378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379
第一节 市场管理379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380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381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382
第五节 管理机构382
第四章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383
第一节 计量管理383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384
第三节 质量监督385
第四节 管理机构385
第五章 审计385
第一节 财政审计386
第二节 行政事业审计386
第三节 基本建设审计387
第四节 其他审计387
第五节 管理机构388
第九编 财税 金融391
第一章 财政391
第一节 机构与体制391
第二节 财政收支393
第三节 管理与监督398
第二章 税务400
第一节 机构与税制401
第二节 国税征收402
第三节 地税征收403
第四节 税务管理406
第三章 金融407
第一节 造币407
第二节 典当 钱庄408
第三节 银行 信用合作社409
第四节 保险 证券410
第十编 党派社团413
第一章 中共秦淮区地方组织413
第一节 区委及工作机构414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417
第三节 组织建设419
第四节 思想建设422
第五节 纪检监察426
第六节 统战工作427
第七节 党史工作429
第八节 要事纪略429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秦淮地区组织432
第一节 地方组织432
第二节 驻秦淮地区机构433
第三章 民主党派 工商联433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秦淮区基层组织433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秦淮区基层组织434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秦淮区基层组织434
第四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秦淮区基层组织435
第五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秦淮区基层组织435
第六节 工商业联合会436
第四章 社会团体436
第一节 工会437
第二节 共青团438
第三节 妇联441
第四节 其他社会团体443
第十一编 政权 政协第一章 人民代表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449
第一节 人民代表449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451
第三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451
第四节 人大常委会458
第五节 主要工作459
第二章 人民政府461
第一节 机构设置461
第二节 政府会议制度465
第三节 信访 侨务466
第四节 政务纪略467
第三章 人民政协470
第一节 历届政协全体委员会议470
第二节 政协常委会473
第三节 主要工作475
第四章 驻秦淮地区政权机构477
第一节 古代驻秦淮地区政权机构477
第二节 近代驻秦淮地区政权机构478
第十二编 政法481
第一章 公安481
第一节 机构 队伍482
第二节 惩治犯罪483
第三节 禁毒 禁赌 禁娼484
第四节 治安行政管理485
第五节 户政管理487
第六节 交通管理488
第七节 消防管理490
第二章 检察492
第一节 机构 队伍493
第二节 刑事检察 经济检察494
第三节 法纪检察 监所检察495
第四节 控告申诉检察 民事行政检察496
第三章 审判496
第一节 机构 队伍497
第二节 刑事审判497
第三节 民事审判498
第四节 经济审判499
第五节 行政审判499
第六节 案件执行499
第四章 司法行政500
第一节 机构500
第二节 普法教育 民事调解501
第三节 律师事务所 公证处502
第十三编 军事505
第一章 驻军 军工企业 军事院校505
第一节 驻军505
第二节 军工企业507
第三节 军事院校509
第二章 重大战事 军事遗迹510
第一节 重大战事510
第二节 军事遗迹512
第三章 武装部 兵役 民兵514
第一节 武装部514
第二节 兵役515
第三节 民兵515
第四章 人民防空517
第一节 人防组织 人防工程517
第二节 防空演练 人防教育517
第十四编 民政521
第一章 社会福利521
第一节 养老 抚孤522
第二节 扶持残疾人 收治精神病人523
第三节 生产自救 福利企业524
第二章 救济526
第一节 社会救济526
第二节 专项救济528
第三章 优抚安置 “双拥”共建529
第一节 优抚529
第二节 安置530
第三节 “双拥”共建530
第四章 社区服务532
第一节 组织机构 服务网络532
第二节 服务项目534
第三节 资金 设施535
第五章 行政管理536
第一节 管理机构536
第二节 婚姻管理537
第三节 收养与收容管理538
第四节 殡葬改革与管理538
第五节 社会团体管理539
第六节 地名管理539
第十五编 劳动人事543
第一章 劳动管理543
第一节 用工形式543
第二节 就业安置 劳动力调配544
第三节 技术培训547
第四节 劳动保护547
第五节 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监察548
第二章 人事管理549
第一节 干部队伍550
第二节 干部管理555
第三节 培训 考核 奖惩557
第三章 工资 奖金 保险 福利558
第一节 工资558
第二节 奖金560
第三节 保险 福利560
第四章 离休 退休 退职561
第一节 干部离休、退休562
第二节 职工退休、退职562
第五章 管理机构563
第一节 劳动管理机构563
第二节 人事管理机构563
第十六编 教育567
第一章 旧式教育567
第一节 官学567
第二节 书院569
第三节 义学 社学 私塾571
第四节 贡院 考棚572
第二章 幼儿教育573
第一节 教育管理 学制学籍574
第二节 教学 保健576
第三节 教师578
第四节 幼儿园选介579
第三章 初等教育580
第一节 教育管理 学制学籍580
第二节 教学583
第三节 教师585
第四节 学校选介586
第四章 中等教育587
第一节 教育管理 学制学籍587
第二节 教学589
第三节 中专、职业教育592
第四节 教师593
第五节 学校选介594
第五章 成人教育595
第一节 社会教育595
第二节 职业教育595
第三节 成人高等教育596
第六章 驻区学校597
第一节 驻区中等学校597
第二节 驻区高等院校与培训中心599
第七章 机构 经费 设施600
第一节 机构601
第二节 经费602
第三节 设施603
第十七编 科技607
第一章 科技普及607
第一节 科普宣传607
第二节 青少年科技608
第二章 新产品研制与开发609
第一节 新产品研制609
第二节 科技成果610
第三章 科技管理611
第一节 机构611
第二节 科技队伍612
第三节 民营科技企业管理613
第四节 科技经费管理614
第十八编 文化617
第一章 文学艺术617
第一节 诗文 小说618
第二节 戏剧 曲艺620
第三节 书法 篆刻625
第四节 美术627
第五节 摄影631
第六节 音乐 舞蹈 器乐634
第七节 民间艺术635
第二章 群众文化637
第一节 群众文化活动638
第二节 娱乐场所641
第三章 档案 方志 广播电视643
第一节 档案644
第二节 方志645
第三节 广播电视646
第四章 文物古迹646
第一节 普查 管理647
第二节 文化遗址649
第三节 衙署650
第四节 机房 厂房 民居650
第五节 会馆 试馆 瓮堂653
第六节 古桥 古井 墓葬654
第七节 碑刻 砖刻656
第五章 机构 团体659
第一节 行政机构659
第二节 陈列馆 文化馆(站) 图书馆660
第三节 文化团体663
第四节 驻区文化单位666
第十九编 诗文选671
第一章 文选671
第一节 诏疏671
第二节 碑记673
第三节 赋686
第四节 策议 曲话695
第五节 游记698
第二章 诗选710
第一节 诗710
第二节 词718
第三节 竹枝词729
第四节 楹联731
第二十编 艺文743
第一章 古代著述目录743
第二章 近现代著述目录784
第二十一编 体育799
第一章 社会体育799
第一节 群众体育799
第二节 企业与街道体育801
第二章 学校体育802
第一节 体育教学与“达标”802
第二节 师资 场地器材804
第三章 竞技体育804
第一节 业余训练805
第二节 体育竞赛806
第三节 体育队伍813
第四章 机构 设施814
第一节 机构815
第二节 设施815
第二十二编 卫生819
第一章 机构 队伍819
第一节 管理机构820
第二节 医疗机构820
第三节 医疗卫生队伍824
第二章 医疗 药政825
第一节 医疗技术825
第二节 医疗设备829
第三节 医疗制度831
第四节 药政832
第三章 防疫 保健834
第一节 疫病防治834
第二节 妇幼保健838
第四章 公共卫生839
第一节 环境卫生治理839
第二节 卫生监督管理842
第二十三编 民俗 宗教 方言第一章 民俗847
第一节 时令 节日847
第二节 婚嫁 丧葬851
第二章 宗教855
第一节 佛教856
第二节 道教861
第三节 基督教862
第四节 伊斯兰教862
第三章 方言863
第一节 声母 韵母 声调863
第二节 声韵调配合表865
第三节 儿化 轻声 连读变调873
第四节 标音举例885
第二十四编 人物901
第一章 人物传略901
第二章 英烈名录935
第三章 先进人物表937
综录945
文告辑存945
史迹掌故960
逸闻传说985
拾遗997
索引1002
《秦淮区志》编纂始末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