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进样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汪正,邱徳仁,张军烨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4781417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原子光谱-发射光谱分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进样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导言1
1.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3
1.2.1 ICP炬的形成5
1.2.2 装置8
1.3 ICP的光源参数14
1.4 工作参数的优化与折衷22
1.5 ICP-AES仪器的分析性能34
1.6 光谱干扰及其校正42
1.6.1 光谱干扰42
1.6.2 光谱干扰的校正48
参考文献52
第2章 溶液进样技术56
2.1 样品制备技术56
2.1.1 试料采集56
2.1.2 无机固体试样的溶解60
2.1.3 有机物固体试样的分解61
2.1.4 液体试样的稀释处理63
2.1.5 微波消解试样63
2.1.6 消解试剂65
2.2 溶液雾化进样69
2.2.1 气动雾化法69
2.2.2 超声雾化法71
2.2.3 热喷雾法72
参考文献73
第3章 气体发生进样技术77
3.1 氢化物发生法77
3.1.1 概述77
3.1.2 氢化物的释放79
3.1.3 氢化物的传输80
3.2 氢化物发生模式81
3.2.1 连续流动式81
3.2.2 流动注射式82
3.2.3 批量间歇式83
3.3 氢化物原子化83
3.3.1 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化器中氢化物的原子化83
3.3.2 等离子体中的氢化物的原子化85
3.4 氢化物发生法的干扰85
3.4.1 干扰及其分类85
3.4.2 干扰机理86
3.4.3 干扰去除87
3.5 氢化物发生法在各个氢化物元素测定中的应用87
3.5.1 砷88
3.5.2 锑89
3.5.3 铋90
3.5.4 锗91
3.5.5 锡92
3.5.6 铅93
3.5.7 硒94
3.5.8 碲95
3.6 近年来文献报道的一些应用实例96
3.7 形成易挥发单质进样97
3.7.1 汞蒸气发生法97
3.7.2 电化学还原和汞齐富集98
3.7.3 热分解法99
3.7.4 碘的测定99
3.8 其他元素的化学蒸气进样法100
参考文献102
第4章 电热蒸发进样技术108
4.1 概述108
4.1.1 电热蒸发技术优点108
4.1.2 分析性能111
4.2 装置和工作原理112
4.2.1 电热蒸发工作原理112
4.2.2 电热蒸发装置材料112
4.2.3 蒸发机理与传输过程研究116
4.2.4 电热蒸发装置的设计118
4.3 ETV操作参数优化120
4.3.1 载气流速120
4.3.2 升温条件121
4.4 化学改进剂121
4.5 校准方法127
4.6 多元素同时分析128
4.7 固体进样128
4.7.1 概述128
4.7.2 制样方式129
4.8 与分离富集技术联用的分析应用130
4.8.1 痕量分析131
4.8.2 形态分析133
4.9 应用133
4.9.1 难熔材料固体进样分析134
4.9.2 生物试样直接分析134
4.9.3 环境试样直接分析135
4.1 0应用展望136
参考文献136
第5章 激光剥蚀进样技术143
5.1 概述143
5.2 激光器工作原理144
5.2.1 激光及其产生144
5.2.2 工作方式146
5.2.3 激光气化进样原理146
5.3 激光剥蚀器系统147
5.3.1 激光发生器148
5.3.2 波长转换和分离系统150
5.3.3 光束传输光学系统150
5.3.4 样品池系统151
5.3.5 观察系统152
5.4 激光器的选择153
5.5 样品制备156
5.5.1 压片法156
5.5.2 熔融法156
5.6 校准方法157
5.7 分馏效应159
5.8 应用160
5.8.1 整体分析160
5.8.2 微区分析162
5.8.3 金属材料分析164
5.8.4 有机样品分析165
5.9 激光剥蚀进样的应用展望166
参考文献166
第6章 悬浮液雾化进样技术168
6.1 概述168
6.2 装置和工作原理169
6.2.1 工作原理169
6.2.2 装置169
6.3 悬浮液制备171
6.3.1 悬浮液颗粒大小分布与研磨方法171
6.3.2 悬浮液分散176
6.3.3 悬浮液浓度的影响190
6.4 进样系统的改进191
6.5 校准技术194
6.5.1 水溶液标准校准的使用194
6.5.2 内标的使用194
6.5.3 标准加入法的使用194
6.5.4 经验校准系数的使用195
6.5.5 本征内标的使用195
6.5.6 标准悬浮液的使用195
6.6 仪器条件优化、混合气体等离子体使用和基体效应195
6.7 基础研究196
6.7.1 等离子体基本参数测量197
6.7.2 等离子体运输行为研究202
6.7.3 等离子体蒸发行为研究203
6.8 分析应用205
参考文献207
第7章 流动注射进样技术210
7.1 概述210
7.1.1 流动注射的发展210
7.1.2 流动注射分析的主要优点211
7.2 流动注射分析工作原理和装置212
7.2.1 流动注射分析工作原理212
7.2.2 流动注射分析装置213
7.3 流动注射在线分离与富集技术215
7.3.1 在线填充柱吸附分离技术216
7.3.2 在线编结反应器吸附分离技术219
7.4 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富集与原子光谱分析联用技术220
7.4.1 FI与原子光谱分析联用技术的发展220
7.4.2 FI原子光谱分析特点221
7.4.3 常见FI与原子光谱分析联用技术221
7.4.4 常见F1分离富集与原子光谱分析联用系统流程225
7.5 形态分析225
7.6 应用227
7.6.1 FIA技术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227
7.6.2 FIA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229
7.6.3 FIA技术在生物发酵过程中的应用230
参考文献231
第8章 固相萃取进样技术234
8.1 概述234
8.2 固相萃取装置和工作原理235
8.2.1 装置235
8.2.2 固相萃取类型与原理237
8.3 柱填充材料240
8.3.1 吸附型固相萃取填料240
8.3.2 键合硅胶固相萃取填料241
8.3.3 高分子聚合物固相萃取填料243
8.3.4 新型固相萃取材料244
8.4 影响因素248
8.4.1 吸附剂248
8.4.2 样品预处理248
8.4.3 洗脱溶剂248
8.4.4 流速248
8.4.5 保留体积249
8.4.6 淋洗249
8.5 分析应用249
8.5.1 地质冶金领域的应用249
8.5.2 环境和生物领域的应用250
8.5.3 制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254
参考文献256
附录 ICP-AES法分析线与检出限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