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众传播理论 基础、延展与未来 第5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众传播理论 基础、延展与未来 第5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1049591.jpg)
- (美)巴兰,(美)戴维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0567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大众传播-高等学校-教材-英文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众传播理论 基础、延展与未来 第5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大众传播理论介绍3
第一章 理解和评估大众传播理论3
概览3
大众传播的定义和再定义3
科学与人类行为5
定义理论10
后实证主义理论11
阐释学理论11
批判理论12
规范理论14
评估理论15
灵活的社会科学16
大众传播理论17
小结18
第二章 大众传播理论的四个时期20
概览24
媒体理论的四个时期24
大众社会和大众文化时期25
大众传播的科学研究视角促生有限效果视角27
领域内的争鸣:文化研究视角挑战有限效果理论33
关于媒体的意义生产视角的出现34
持续的论争39
小结40
第二部分 大众社会和大众文化时期45
第三章 媒体产业和大众社会理论的崛起45
概览45
起源46
黄色新闻业的兴起47
大众媒体的发展与衰落周期48
大众社会批判和关于媒体的论战51
大众社会理论假说54
大众社会理论的早期例子61
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62
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64
当代大众社会理论65
小结68
第四章 宣传时代媒体理论的兴起69
概览70
宣传的起源72
宣传被引入美国74
行为主义76
弗洛伊德主义77
哈罗德·拉斯韦尔的宣传理论78
沃尔特·李普曼关于舆论形成的理论81
对早期宣传理论的回应82
宣传分 析研究所83
现代宣传理论87
自由主义的重生89
小结90
第五章 大众传播的规范理论91
概览91
媒体规范理论的起源93
自由主义思想的起源94
观点的市场:激进自由主义的新形式98
政府对媒体的管制100
新闻业的专业化102
专业主义的限制103
媒体的社会责任理论:战后的折衷106
“冷战”检验社会责任理论108
用社会责任理论指导专业实践109
社会责任理论是否仍有一席之地?111
互联网时代的公共利益113
小结116
第三部分 从有限效果论到批判文化理论:领域内的争鸣119
第六章 有限效果理论的形成119
概览120
有限效果理论的发展122
信息和影响的两级流动125
拉扎斯菲尔德研究路径的局限性128
有限效果理论130
从宣传研究到态度改变理论131
卡尔·霍夫兰与实验部门132
传播研究项目134
大众传播研究和对媒体效果研究的关注136
选择性过程137
劝服研究实验方法的局限性140
信息流动理论142
约瑟夫·克拉珀的现象学理论144
精英多元主义145
C.赖特·米尔斯与《权力精英》148
有限效果研究的总结150
有限效果视角的缺陷150
有限效果视角的贡献151
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的遗产152
小结152
第七章 超越有限效果理论:关注功能主义和儿童154
概览154
中层理论和功能主义分 析视角156
传播过程的系统论161
系统论的兴起162
建模系统162
将系统模型应用于人类传播163
大众传播理论家采用系统模型164
功能主义未实现的诺言165
关注儿童和暴力167
电视暴力理论170
宣泄170
社会学习172
来自大众传媒的社会认知173
攻击暗示175
经由媒体中介的暴力的语境178
积极的电视收看理论179
发展的视角180
视频游戏再度激发对媒体暴力的兴趣181
媒体和儿童的社会化182
小结185
第八章 大众传播的批判理论和文化理论的兴起187
概览188
变化的时代189
媒体研究的文化转向190
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191
批判理论192
文化理论和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的比较193
文化理论在欧洲的兴起194
马克思主义理论195
新马克思主义196
文本分 析与文学批评196
法兰克福学派197
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英国的发展198
政治经济学理论200
文化研究和政治经济学理论家的辩论201
文化研究:信息传递视角和仪式视角204
美国的流行文化研究205
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以及媒介即按摩207
哈罗德·英尼斯:传播的偏向208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209
小结212
第四部分 当代大众传播理论——从积极的受众理论到意义制造理论217
第九章 受众理论:使用、接受和效果217
概览217
受众理论:从信源主导的视角转向积极受众的视角218
以受众为中心的早期研究的局限性220
媒体功能和媒体使用的混淆221
使用和满足理论的复兴223
重访积极的受众理论225
使用和满足研究以及效果230
接受研究的发展:解码和理解230
女性主义接受研究233
受众效果研究的新方向:适度效果理论的崛起235
信息处理理论237
处理电视新闻241
娱乐理论242
社会营销理论246
小结251
第十章 媒体与社会:媒体在社会世界中的角色255
概览257
信息(创新)扩散理论258
媒体系统依赖理论260
知识鸿沟262
议程设置265
沉默的螺旋270
新闻生产研究275
媒体介入理论279
小结281
第十一章 媒体与社会理论:在社会世界中制造意义283
概览285
符号互动主义286
实用主义和芝加哥学派289
符号互动主义的当代应用292
社会建构主义293
架构框架和框架分 析298
框架和架构框架的近期理论303
架构框架和主观性304
框架对新闻受众的效果306
基于框架理论进行新闻改革306
培植分 析307
争议310
培植分 析的成果311
残酷世界指标312
关于培植分 析的最后的话313
社会符号理论314
作为文化产业的媒体:文化的商品化317
广告:终极文化商品320
媒介素养运动321
媒介素养的两种观点323
小结324
第十二章 结语:媒体理论和研究的未来327
挑战330
大众传播理论的终结:媒体理论的崛起331
参考书目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