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泌阳县教育志 1840-199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泌阳县教育志 1840-1992
  • 陈传辛主编 著
  • 出版社: 泌阳县教育体育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泌阳县教育志 1840-199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二章 大事记13

第三章 教育行政47

第一节 教育宗旨、方针及实施47

(甲)清代的教育宗旨及实施47

(乙)民国时期的教育宗旨及实施48

(丙)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方针及实施49

第二节 行政设置及职权50

(甲)行政设置和沿革50

(乙)教育行政职权53

第三节 学制沿革及管理体制57

(甲)学制沿革57

(乙)管理体制62

第四节 教育团体63

(甲)教育会63

(乙)教育工会63

(丙)教育学会65

第四章 儒学、书院、私塾、社学及义学67

第一节 儒学67

(甲)儒学的设置67

(乙)儒学的性质和任务68

(丙)儒学的学官和生员70

(丁)儒学的经费来源71

第二节 书院72

(甲)书院的设置72

(乙)书院的管理机构73

(丙)书院的性质和特点73

(丁)书院的课程与考课73

第三节 私塾73

第四节 社学75

(甲)社学的设置75

(乙)社学的教学与管理76

第五节 义学76

第五章 幼儿教育80

第一节 沿革与概况80

第二节 教养与教学82

第三节 幼教经费85

第六章 初等教育87

第一节 公立小学87

(甲)沿革与概况87

(乙)行政组织与管理105

(丙)课程、学制、教材与教法114

(丁)教学人员编制132

第二节 私立小学、民办小学和耕读小学134

(甲)私立小学134

(乙)民办小学135

(丙)耕读小学136

第七章 中等教育137

第一节 公立中学137

(甲)沿革与概况137

(乙)行政组织147

(丙)学校管理148

(丁)教职人员的管理154

(戊)学生学籍管理155

(己)课程设置158

(庚)招生制度与学生组织161

第二节 私立中学171

(甲)沿革与概况172

(乙)行政管理173

(丙)课程、教师与学生175

(丁)经费175

第三节 民办中学176

(甲)沿革与概况176

(乙)管理与经费178

(丙)课程与师资180

第八章 中等专业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181

第一节 师范教育181

(甲)沿革与概况181

(乙)行政组织183

(丙)招生、管理及学生待遇184

(丁)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186

第二节 专业技术教育189

(甲)沿革与概况189

(乙)管理体制及学生待遇193

第三节 职业技术教育194

第九章 成人教育196

第一节 职工教育196

第二节 农民教育198

第十章 思想政治品德教育205

第十一章体育与卫生211

第一节 体育211

(甲)体育课及体育运动211

(乙)劳卫制及体育锻炼标准214

第二节 卫生保健215

第十二章 学校中的党、团、队组织218

第一节 学校中的中共党组织218

(甲)新中国成立前学校党组织发展概况218

(乙)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党组织发展概况220

第二节 学校中的共青团组织221

第三节 少年儿童先锋队224

第十三章 教师、师资培训及职称评定227

第一节 教师队伍227

(甲)小学教师227

(乙)中学教师228

第二节 教师培训232

第三节 教师职称评定234

第十四章 教学研究239

第一节 机构的设置和沿革239

第二节 教研活动及成果241

(甲)1956—1966年是教研室从成立到“文革”暂时取消前的十年241

(乙)1979—1992年是教研室恢复、充实加强的十三年243

第十五章 教育经费246

第一节 清末的教育经费246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教育经费247

(甲)民国时期三十七年的教育经费状况247

(乙)民国时期教职工待遇250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经费252

(甲)教职员工工资255

(乙)教职员工的福利待遇265

(丙)民办教职工工资补助267

(丁)中小学办公费及中学生助学金268

(戊)中小学基本建设投资269

第十六章 勤工俭学272

第一节 发展过程272

(甲)勤工俭学的形式274

(乙)部分学校勤工俭学情况简介275

第二节 勤工俭学的形式及部分学校勤工俭学情况简介274

第三节 领导与管理277

第十七章 社会集资助学与改善办学条件279

第十八章 教育人物290

第一节 教育人物传略290

第二节 教育人物简介296

第十九章 部分学校简介307

第二十章 附录317

(一)泌阳县教育战线获省以上荣誉称号者名录317

(二)泌阳县首次职聘中学高级教师名录320

(三)泌阳县中等学校校名录320

(四)泌阳县全日制小学校名录323

(五)教育名言录336

(六)教育小故事341

编后记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