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政策与刑事司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政策与刑事司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1061344.jpg)
- 许春金主编 著
- 出版社: 三民书局
- ISBN:978957418604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798页
- 文件大小:198MB
- 文件页数:8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事政策与刑事司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刑事政策1
第一章 刑事政策与刑事司法之意义与关联性3
前言4
第一节 刑事政策之概念与意义5
第二节 刑事司法概念与意义8
第三节 刑事政策与刑事司法之关系11
第四节 结论:刑事政策与刑事司法之未来14
第二章 机车窃盗情境犯罪预防策略21
前言22
第一节 机车窃盗的特性24
第二节 情境犯罪预防策略在防治车辆窃盗的 应用情形33
第三节 台湾警察之机车窃盗情境犯罪预防策略41
第四节 机车窃盗情境预防策略之犯罪转移与 利益扩散48
第五节 结论:犯罪预防策略的学习与未来57
第三章 毒品政策与处遇69
前言70
第一节 联合国毒品政策71
第二节 毒品犯罪化政策77
第三节 毒品除罪化政策84
第四节 国外毒品处遇89
第五节 台湾毒品政策98
第六节 台湾毒品各种处遇策略108
第七节 结论120
第四章 死刑政策131
前言132
第一节 死刑存废之论争133
第二节 死刑废止运动之世界动向137
第三节 影响死刑废止运动之因素141
第四节 死刑吓阻效应之讨论144
第五节 死刑执行与犯罪被害恐惧感之民意调查149
第六节 台湾的逐步废除死刑政策及阶段性作为150
第七节 结论:人权与死刑153
第五章 长期刑政策157
前言158
第一节 长期刑之定义160
第二节 长期刑之理论基础165
第三节 长期刑刑罚制度与政策趋势170
第四节 长期刑犯罪人之分析172
第五节 长期刑受刑人之适应问题与处遇175
第六节 结论:长期刑犯罪人处遇对策之未来180
第六章 微罪刑事政策187
前言188
第一节 职权不起诉处分189
第二节 缓起诉196
第三节 认罪协商制度203
第四节 短期自由刑210
第五节 罚金刑218
第六节 易服社会劳动223
第七节 结论229
第七章 假释政策233
前言234
第一节 假释的意义与目的235
第二节 假释政策的发展与理论基础239
第三节 各国假释决策机制与比较249
第四节 台湾假释政策执行现况与评估255
第五节 假释再犯现象与影响因子260
第六节 结论274
第八章 少年司法政策与体系研究289
前言290
第一节 「少年」法概念的形成293
第二节 少年非行之现况与趋势296
第三节 少年司法政策与各国少年司法体系概况301
第四节 国际组织与少年司法313
第五节 台湾少年政策与司法体系318
第六节 结论:问题与未来335
第九章 犯罪被害与妇幼保护351
前言352
第一节 各国犯罪被害人保护制度概况353
第二节 台湾犯罪被害人保护制度与现况357
第三节 刑事司法体系对犯罪被害人之保护367
第四节 妇幼保护政策与规范376
第五节 结论395
第十章 修复式正义之研究399
前言400
第一节 修复式正义理论402
第二节 修复式正义方案与刑事司法体系之互动410
第三节 实践修复式正义的要件412
第四节 修复式正义的实务型态426
第五节 结论:修复式正义之路432
第二篇 刑事司法439
第十一章 刑事司法与犯罪控制441
前言442
第一节 刑事司法控制犯罪之功能443
第二节 刑事司法执法的重点445
第三节 警察机关之犯罪控制448
第四节 检察官与犯罪控制453
第五节 法官与犯罪控制464
第六节 监狱与犯罪控制477
第七节 结论483
第十二章 警政模式的发展487
前言488
第一节 警政发展的解读思维490
第二节 警政发展模式493
第三节 结论522
第十三章 警察控制犯罪策略529
前言530
第一节 社会变迁、犯罪率及对犯罪的回应531
第二节 警察控制犯罪的传统策略536
第三节 社区警政550
第四节 问题导向警政553
第五节 结论555
第十四章 刑事追诉与检察官制度563
前言564
第一节 刑事追诉制度之基本原则566
第二节 刑事追诉之主体573
第三节 检察官在刑事司法中之地位577
第四节 检察官在侦查程序中之地位584
第五节 检察官在审判程序中之地位594
第六节 检察官在诉讼法上之任务600
第七节 检察官在诉讼法上之义务605
第八节 检察官在诉讼法上之职权609
第九节 结论612
第十五章 审判制度与刑罚裁量619
前言620
第一节 刑事审判制度概述621
第二节 法官624
第三节 刑罚的目的观631
第四节 刑罚的考虑因素636
第五节 量刑基准643
第六节 刑罚与保安处分的种类646
第七节 刑罚裁量所面临之议题658
第八节 结论661
第十六章 西方刑罚思潮与狱政制度之演进667
前言668
第一节 起源年代(约为中古时期至1800年代)670
第二节 监禁时期(1800至1860年代)675
第三节 感化时期(1860至1900年代)679
第四节 产业时期(1900至1930年代)685
第五节 教化时期(1930至1970年代)690
第六节 应报时期(1970年代迄今)697
第七节 结论704
第十七章 机构处遇709
前言710
第一节 机构处遇之概念、功能及现况711
第二节 机构处遇之制度719
第三节 机构处遇之适应与反应732
第四节 受刑人的权利问题737
第五节 机构处遇的执行者—管理人员740
第六节 结论742
第十八章 社区矫正745
前言746
第一节 社区矫正的性质、原理与功能747
第二节 社区犯罪矫正的型态752
第三节 社区矫正的成效770
第四节 社区矫正的未来782
第五节 结论786
名词索引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