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菲律宾华人通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菲律宾华人通史
  • 庄国土,陈华岳等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3877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843页
  • 文件大小:304MB
  • 文件页数:861页
  • 主题词:华人-历史-菲律宾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菲律宾华人通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菲华研究学术史与相关理论和概念2

一、学术史与理论2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11

第二节 菲律宾概况20

一、菲律宾的自然地理20

二、菲律宾的民族与政体21

三、菲律宾的宗教与文化31

第三节 古代中国对菲律宾的认识37

一、宋元以前中国典籍中的菲律宾37

二、明代中国对菲律宾的认识42

三、鸦片战争前中国对菲律宾的认识49

第四节 古代菲律宾对中国的认识56

一、16世纪前菲律宾本土民族眼中的中国56

二、菲律宾传教士对中国的认识58

三、菲律宾殖民者看中国64

第一章 明中叶以前的菲中关系72

第一节 朝贡制度下的菲中关系72

一、中国中心主义与“宗藩关系”73

二、朝贡是贸易的外衣75

三、中国与东南亚“朝贡和册封”关系的实质77

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菲中贸易83

一、宋元时期对海外贸易的鼓励政策83

二、宋元时期的中菲航路85

三、宋元时期的朝贡贸易87

四、宋元时期的民间贸易88

五、宋元时期中菲关系的特点90

第三节 明代前期的吕宋与菲中贸易91

一、明代的吕宋91

二、明代前期的菲中贸易92

三、吕宋在菲中贸易中的突出地位96

第四节 明代中国和苏禄的交往96

一、苏禄与中国的贸易与朝贡关系96

二、苏禄王子在中国99

第二章 西班牙殖民初期的菲中关系与早期华商104

第一节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西班牙占领马尼拉104

一、大航海时代与麦哲伦到达菲律宾104

二、西班牙殖民者占领马尼拉和早期殖民政权105

三、马尼拉与西班牙的东方贸易108

第二节 菲中贸易与大帆船贸易110

一、太平洋贸易的群雄争夺110

二、西班牙殖民者的大帆船贸易112

三、林凤集团与西班牙殖民者的冲突114

第三节 16世纪末的贸易与移民互动117

一、闽南人与马尼拉贸易117

二、华人的暂居与定居120

三、马尼拉的早期华人社区121

第四节 闽南人与16—17世纪海外华商网络的发展123

一、闽南人的特点123

二、10—14世纪:闽南海商集团的崛起129

三、15—17世纪:闽南人与郑氏“海上帝国”132

第三章 殖民政府对华人的政策与17世纪前期的菲华社会137

第一节 殖民政府对华人的政策与法令137

一、行业限制与苛税137

二、移民人数与居住的限制140

三、诱使皈依天主教142

第二节 17世纪初期的菲华社会144

一、菲中贸易发展和中国移民激增144

二、华人社区的扩大146

三、华人行业和籍贯结构147

四、华人与当地土著的通婚148

第三节 第一次大屠杀与中国的交涉150

一、潘和五事件150

二、西班牙殖民当局的报复和菲中官方交涉151

三、殖民当局对华人的第一次大屠杀153

四、明朝廷的对策157

第四章 发展与挫折:17世纪中后期的菲华社会161

第一节 华社的复兴与再遭屠杀161

一、殖民当局面临的社会经济困境161

二、大量华人再度赴菲与华社的发展162

三、殖民当局对华人的压迫165

四、华人抗暴斗争与第二次大屠杀166

第二节 郑成功与菲律宾华人社会169

一、17世纪中期菲律宾华人社会的复兴169

二、郑成功的通商战略与菲律宾的地位171

三、郑成功檄文与殖民当局对华人的第三次大屠杀172

四、华人社会生机再现与遭受的第四次大屠杀177

第五章 停滞时期:18世纪的菲华社会179

第一节 西班牙殖民帝国的衰落和菲中贸易的停滞179

一、荷兰、英国主导远东贸易与天主教国家的退缩179

二、中菲贸易的恢复181

三、中菲贸易的衰落与华商传统海外贸易优势的丧失183

四、闽南商帮的转向193

第二节 西班牙殖民当局对华人的政策196

一、殖民者种族文化视野中的华人196

二、驱逐与限制华人入境的法令197

三、税收与居住及活动范围限制199

第三节 停滞不前的华人社会204

一、移民人数的减少204

二、对华人的第五次大屠杀207

三、华人的困境209

第六章 融合与发展:19世纪的菲华社会213

第一节 移民与贸易活动:华商网络的国内扩展214

一、从出口贸易到国内贸易214

二、从北部到南部217

三、从批发商到零售商223

四、菲华人口的增长224

第二节 华人社区的初步发展227

一、华人社区的延伸和发展227

二、华人职业范围的扩展231

三、华人社团与早期华文教育234

第三节 融入当地社会的华人236

一、皈依天主教的华人群体236

二、华菲通婚与华菲混血儿243

三、构成当地经济组成部分的华人经贸活动246

四、入乡随俗与华人认同的变化249

五、华裔菲人与菲律宾独立运动250

第四节 晚清在南洋设领及菲岛总领事馆的设立254

一、在南洋设领的动机254

二、南洋各领事馆的设立过程256

三、1890年以前的菲岛设领交涉259

四、1890年以后的菲岛设领交涉265

第五节 菲华对中国和菲律宾社会的影响271

一、菲华的双重家庭及其与家乡的联系271

二、华人与祖籍国的经济建设272

三、华人对菲律宾的影响277

第六节 奥斯敏纳总统的华裔身世280

一、宿务华商吴文鮡的双重家庭280

二、宿务吴氏家庭与奥斯敏纳的关系281

第七章 美治时期菲华法律和经济地位284

第一节 美国的排华传统及其对菲律宾的殖民政策284

一、美国占领菲律宾和“新殖民主义”政策在菲律宾的实施284

二、美国排华的渊源和《排华法案》的颁布及演变286

三、军政府的排华法令289

第二节 美国《排华法案》引入菲律宾群岛290

一、《排华法案》引入的背景、菲律宾社会的排华情绪和原因291

二、民治政府的成立及《排华法案》的通过和实施295

三、法案实施的成效及后来对菲律宾移民法律的影响298

四、中国领事对排华的交涉300

第三节 法案的成效及各方反应303

一、对争取华工入境的斗争303

二、华人的抗争307

三、华人对法案的规避311

四、法案实施期间移民的规模314

第四节 《排华法案》对菲华社会经济的影响319

一、法案对菲华社会结构组成带来的影响319

二、法案对菲律宾经济结构带来的影响322

三、对法案的抗争使侨社团结、菲华社会政治主动性提高328

第八章 美治时期菲华文教、社团与社会和政治参与331

第一节 菲华文化教育的发展331

一、华文教育331

二、华文报刊334

三、教育、宗亲与地缘社团339

四、中国政府对菲华文教的鼓励344

第二节 参与当地社会服务346

一、慈善和宗教组织及其活动346

二、反对吸食鸦片350

第三节 华人的政治参与抗争352

一、华侨参与菲律宾独立运动352

二、对《禁米条例》、《西文簿记法案》、《内海航行条例》等菲化政策的抗争355

第九章 美治时期菲律宾华侨民族主义崛起及其与中国关系360

第一节 菲律宾华侨民族主义崛起与“中国认同”360

一、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的兴起360

二、菲律宾华侨民族主义的觉醒365

三、中国驻菲领事馆的鼓励366

四、国民党驻菲律宾总支部367

第二节 菲律宾华侨与中国政治和经济建设368

一、菲律宾华侨与中国革命运动369

二、菲律宾华侨与中国抗日救亡运动372

三、菲律宾华侨与福建地方政治与建设377

第十章 日本占领时期的菲华社会382

第一节 日本占领菲律宾与华侨的积极反抗382

一、华侨积极反抗日本侵占菲律宾382

二、日寇对中国外交人员和侨领的屠杀和迫害384

三、菲华抗日组织的纷纷建立387

第二节 日本当局对华侨的迫害390

一、日本当局对菲华的仇视与统治政策390

二、分而治之及限制与利用华商392

三、华社亲日分子和“华侨协会”393

四、民不聊生的华侨社会397

五、日寇残杀华侨的罪行398

第三节 风起云涌的华侨抗日活动401

一、国民党领导下的武装抗日活动401

二、左派领导下的武装抗日活动403

三、和当地菲人抗日组织的合作408

四、华侨社会的反奴役不合作活动410

五、配合盟军光复菲律宾412

第十一章 1945—1965年的菲华社会415

第一节 1945—1965年的菲中关系415

一、战后初期的菲中关系(1945—1949年)415

二、1949—1965年的菲中关系420

三、1950—1965年的菲台关系427

四、民间外交的发展432

第二节 战后菲华左右翼组织活动与冲突436

一、战后初期左右翼华侨组织活动436

二、战后初期左右翼华侨组织的冲突与左翼被清洗439

第三节 华社重要政治事件444

一、华侨“共嫌”遣配台湾444

二、“孔昭允等资助共党物资未遂”事件446

三、许志北被遣送去台案448

四、“柯千叛乱案”449

五、“禁侨案”:菲华空前大冤案451

六、“商报案”455

七、逾期游客案456

第四节 菲律宾政府的华侨政策458

一、战后菲华遣返问题的交涉458

二、排挤华侨的经济菲化运动459

三、菲律宾华人的国籍问题479

四、移民法的修订和遣配委员会滥权489

第五节 华侨经济概况495

一、华侨经济的发展变化496

二、华侨经济的特点498

三、华侨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502

第六节 菲华社会的调适及其与中国的关系506

一、排华时期的菲华社会506

二、华侨社会与菲律宾社会的关系509

三、菲华与中国的关系514

第十二章 马科斯执政时期的菲华社会523

第一节 马科斯总统执政后中菲关系的发展523

一、建交前的中菲关系523

二、邦交前奏:菲国政府官员访华526

三、马科斯总统访华与中菲建立外交关系529

四、中菲建交后两国关系的发展530

第二节 马科斯政府对华侨的菲化政策532

一、文化政策532

二、华人居留权和国籍政策534

第三节 华人社会的转向536

一、华人认同的变化536

二、菲华社会习俗的变迁539

三、华人主动参与当地政治事务意识的增强541

四、菲华社会与中国的关系542

第四节 华侨华人经济概况544

一、华侨华人经济的发展变化544

二、华人经济的特点547

三、华人企业集团的形成548

四、华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549

第十三章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菲华社会551

第一节 近30年来的中菲关系551

一、中菲政治关系发展概况551

二、影响中菲关系的争端与解决552

三、中菲经济、文化与军事交流554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华人社会558

一、华人社会发展概况558

二、历届政府对华人态度和社会偏见561

三、华人参政意识的提高569

四、华人对中菲关系发展的贡献573

第三节 华人经济概况574

一、华人经济的发展变化574

二、华人经济的特点575

三、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的华人企业集团583

四、主要华人企业集团介绍591

五、华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619

第十四章 菲律宾的中国新移民与华人数量估算628

第一节 中国的新移民大潮628

一、推动移民的国内外因素628

二、中国新移民的特点和分布631

三、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主要原因637

第二节 菲律宾新移民概况647

一、中国新移民往菲过程647

二、在菲中国新移民的类型650

第三节 新移民前往菲律宾的原因及其特点658

一、中国新移民前往菲律宾的原因658

二、新移民的特点662

第四节 新移民对当地社会的影响666

一、对菲律宾华人文化的影响666

二、对菲律宾当地社会的影响667

第五节 菲律宾华人数量估算669

一、估算及依据669

二、人口历史变动、分布与籍贯构成671

三、当前的人口分布和职业结构674

第十五章 菲律宾华人社团的发展和变化675

第一节 菲律宾华人社团的发展进程675

一、二战前的菲华社团676

二、二战后菲华社团的演变678

三、菲律宾华人社团的特点679

四、菲律宾华人社团的变化682

第二节 菲律宾华人社团的主要类型与功能685

一、菲华社团的主要类型686

二、菲华社团的功能694

第三节 华人社团与居住国和中国的关系700

一、华人社团与居住国的关系700

二、华人社团与中国的关系705

第四节 菲华商联总会715

一、商总的诞生715

二、商总的发展719

三、商总的嬗变721

四、商总的宗旨与组织功能变化723

第五节 若干主要社团介绍727

第十六章 战后菲律宾华人文化生活的变迁766

第一节 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发展历程766

一、华文教育的初步发展766

二、华文教育的繁荣和挫折768

三、全面菲化和华文教育的衰落773

四、华文教育的复兴774

第二节 菲律宾华人的宗教信仰777

一、信奉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华人778

二、佛教780

三、道教及其他宗教781

四、民间信仰和习俗782

第三节 战后华文报刊的发展783

一、战后初期的华文报刊783

二、20世纪50—60年代的华文报刊784

三、军管时期的华文报刊786

四、军事管制结束后的华文报刊787

五、华文报刊现状789

第四节 菲律宾华人的文艺体育活动791

一、华文文学的发展791

二、美术、书法等文化活动793

三、体育活动797

参考文献800

后记8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