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工与融合视角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分工与融合视角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1071669.jpg)
- 王永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522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95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05页
- 主题词:现代农业-农业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工与融合视角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1
一 产业融合是产业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课题1
二 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1
三 产业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基本路径3
第二节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综述4
一 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综述4
二 国内外学者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综述7
三 农业产业融合的研究综述10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11
一 本书的研究思路11
二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12
三 本书的研究方法14
第四节 创新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5
第二章 产业融合发生机制与分工效应17
第一节 产业融合的含义和分类17
一 产业融合的含义17
二 产业融合的分类20
第二节 产业融合的发生机制30
一 生产方法创新型产业融合的发生机制30
二 内部化型产业融合的发生机制34
三 整合型产业融合的发生机制39
第三节 产业分工深化的传统路径43
一 分工理论的简要回顾43
二 劳动的社会分工与组织内分工47
三 产业分工是生产组织内分工社会化的结果48
四 产业分工深化49
第四节 产业融合对产业分工的深化效应50
一 产业融合的不同程度和不同层级51
二 产业融合催生新型产业形态52
三 产业融合与产业分工互动54
第三章 产业融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56
第一节 现代农业的含义、特点及其内在的发展机理56
一 现代农业的界定56
二 现代农业的特点: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融合型“大农业”57
三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内在动因和条件60
第二节 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62
一 现代农业具有高度的产业融合性质62
二 产业结构软化中的农业:后起产业对农业的融合64
三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关联产业的比重变化66
第三节 产业融合与现代农业的功能拓展67
一 农业的多功能性67
二 多功能农业的表现对我国的现实意义68
三 产业融合拓展现代农业功能的内在逻辑70
四 产业融合对现代农业功能拓展的综合效应73
第四节 产业融合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构建74
一 中国农业家庭经营的外部规模经营效益74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75
第四章 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渗透融合78
第一节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主要内容78
一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特征78
二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其分类80
三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系统的核心: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81
第二节 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渗透融合82
一 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发生的重要推动力量82
二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性82
三 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渗透融合83
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渗透融合的运行机制84
一 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渗透融合的动力机制85
二 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渗透融合的环境机制86
第四节 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渗透融合的运行模式87
一 一体化融合模式88
二 嵌入式融合模式89
三 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渗透融合的创新强化效应90
第五节 现代生物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延伸91
第六节 现代农业信息化92
第七节 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精准农业94
第八节 工厂化农业95
第五章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横向扩展97
第一节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概念97
第二节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两个维度98
第三节 农业产业体系的动态演进99
第四节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横向扩展101
第五节 产业融合下的现代农业形态103
一 生态农业103
二 能源农业105
三 休闲农业106
四 休闲农业产业体系建构109
第六章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纵向深化111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111
一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历程111
二 农业产业化的定义和内涵112
三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类型和组织模式113
第二节 农业产业链整合114
一 农业产业体系的纵向深化过程114
二 农业产业链的内涵、特点和体系结构115
三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产业链整合的区别和联系118
第三节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纵深深化119
第四节 农业产业链整合120
一 农业产业链整合是拓展化意义上的产业融合120
二 农业产业链整合的特点121
三 我国农业产业链整合的不同方式122
第五节 农业产业链优化125
一农业产业链优化的含义和目标125
二 农业产业链优化原则126
三 农业产业链优化途径127
第七章 现代农业服务模式建构132
第一节 现代农业服务内涵界定与特征132
第二节 现代农业服务体系133
一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133
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134
三 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135
四 农业金融服务体系135
第三节 发达国家农业服务模式分析136
一“政府+农户”服务模式136
二 “公司+农户”服务模式137
三 “合作社+农户”服务模式139
第四节 中国现代农业服务模式建构141
一 “政府+农户”服务模式141
二 “公司+农户”服务模式142
三 “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服务模式142
四 “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模式143
五 “市场+农户”服务模式144
六 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144
第八章 现代农业风险管理机制147
第一节 现代农业风险界定与分类147
一 现代农业风险分类147
二 现代农业风险制约因素149
第二节 现代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151
一 农业产业链风险及其特征151
二 农业产业链风险结构151
三 农业产业链风险评估154
四 农业产业链风险处理156
第三节 现代农业风险管理体系框架设计158
一 农业风险管理困境的成因分析159
二 中国农业一体化风险管理框架体系设计160
三 农业风险管理体系中的政府作用162
第四节 现代农业保险及其运行机制163
一 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特点163
二 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问题分析167
三 现代农业保险机制建构169
第五节 生产性风险规避——基于农户视角171
一 多元化策略172
二 保守生产策略172
第九章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175
第一节 树立融合型的现代“大农业”发展理念175
一 对传统农业内涵的理论拓展175
二 树立工业化进程中的现代“大农业”发展理念177
第二节 创新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体系179
一 技术供给:调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180
二 改善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体制181
三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183
四 提高农民综合科技素质186
第三节 改革我国传统的农业管理体制187
一 我国农业管理体制弊端分析188
二 加快改革我国农业行政管理机制189
第四节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90
一 有效促进家庭经营与现代大市场对接191
二 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也是一种生产力192
主要参考文献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