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汉语纲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汉语纲要
  • 刘宗邦著 著
  • 出版社: 内江师范专科学校教务处
  • ISBN: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汉语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编 文字3

第一章 汉字的构造3

一、象形3

二、指事5

三、会意7

四、形声8

五、关于“六书”11

第二章 《说文》和汉字部首13

一、《说文解字》13

二、汉字的部首15

(一)为什么要学习汉字的部首15

(二)怎样学习汉字的部首16

(三)从偏旁推求字的意义范畴举例18

第三章 汉字的形体变易和假借21

一、异体字21

二、古今字22

三、假借字25

第二编 音韵30

第一章 基础知识30

一、元音30

二、辅音31

三、声母、纽、声类32

四、清浊32

五、韵母、韵、韵部、韵类33

六、阴声、阳声、阴阳对转33

七、等呼34

八、音标35

九、反切的原理35

第二章 韵书和韵部37

一、《广韵》37

二、诗韵40

三、《中原音韵》42

四、十六摄43

五、上古的韵部44

第三章 字母、声母48

一、三十六字母48

二、《切韵》的声母系统53

三、中古以后声母的演变54

四、上古的声母58

第四章 声调和反切61

一、古代的声调61

二、中古以来调类的变化62

三、反切字的声韵调64

第三编 词汇69

第一章 词的构成69

一、比较特殊的单音词——兼词69

二、单纯词71

三、合成词73

四、不要误合单音词74

五、正确辩认偏义复词76

第二章 词与词之间的关系79

一、同义词79

二、近义词80

三、反义词85

四、同形词86

五、正反同词88

第三章 词义或字义90

一、词的本义90

(一)为什么要探求词的本义91

(二)怎样确定词的本义93

(三)从字形结构探求本义的局限94

二、词的引申义96

(一)词义引申的两种方式96

(二)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98

(三)词义引申和修辞手段的区分100

三、怎样确定句中词义102

(一)注意词的具体语言环境102

(二)了解词的语法作用103

(三)注意词义的历史特点104

第四章 词义的演变107

一、词义表达范围的扩大107

二、词义表达范围的缩小108

三、词义表示的程度的变化109

四、感情色彩上的词义变化110

五、词义的转移111

六、词义的活用115

第四编 语法118

第一章 词类和词组118

一、古汉语的词类118

二、词组的类型120

三、词组的结构层次124

第二章 实词127

一、名词127

(一)一般名词作状语127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128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129

(四)名词用如一般动词130

(五)方位词131

二、动词132

(一)动词作状语132

(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132

(三)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133

(四)不及物动词而带宾语134

三、形容词136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36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37

(三)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137

(四)形容词而带宾语138

(五)词类活用的标志138

四、数词139

(一)分数139

(二)倍数139

(三)约数139

(四)虚数140

(五)数词的动化140

第三章 半实半虚词142

一、代词142

(一)人称代词142

(二)指示代词144

(三)疑问代词147

二、副词149

(一)程度副词149

(二)范围副词150

(三)时间副词151

(四)情态副词152

(五)否定副词153

(六)表敬副词154

第四章 常见的虚词157

一、“于”(“乎”)157

二、“以”160

三、“为”163

四、“与”165

五、“而”167

六、“则”170

七、“之”173

八、“所”177

九、“者”180

十、“然”182

十一、“乃”183

第五章 语气和语气词187

一、“夫”187

二、“盖”189

三、“其”190

四、“庶”“庶几”191

五、“者”192

六、“也”194

七、“矣”196

八、“焉”196

九、“乎”198

十、“欤(与)”“耶(邪)”199

十一、语气词的连用200

第六章 词序202

一、宾语的前置202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203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203

(三)借助“之”“是”等助词作标志204

二、介词宾语的前置205

(一)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205

(二)介词“以”的宾语206

(三)借助“之”而前置的介词宾语206

(四)介词表朝向,宾语是方位词207

三、定语的位置207

(一)修饰性、限制性定语的位置207

(二)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的位置209

四、主语的位置209

(一)感叹句中主语的后置210

(二)疑问句中主语的后置210

五、介词结构的位置210

第七章 省略和压缩213

一、主语的省略213

二、谓语的省略214

三、宾语的省略215

四、介词宾语的省略216

五、介词的省略218

六、中心词语的省略219

七、多种句子成分的压缩219

第八章 句子成分222

一、副词作谓语222

二、复谓语224

三、谓语和连带成分之间的关系226

四、同位语228

五、句子成分的分析230

第九章 句式235

一、判断句235

(一)判断句的结构形式235

(二)古代的判断词237

(三)判断句的活用238

二、描写句239

三、被动的表示法240

四、双宾语243

五、“奈”“若”“如”同“何”的组合247

第十章 复句251

一、复句的类型251

二、复句的层次结构253

三、紧缩句256

(一)紧缩句的结构256

(二)紧缩句两部分间的意义关系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