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必读 法律法规汇编 3 理论法学 经济法 三国法 网络课程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必读 法律法规汇编 3 理论法学 经济法 三国法 网络课程版
  • 上律指南针司法考试命题研究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1412765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27页
  • 文件大小:192MB
  • 文件页数:5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必读 法律法规汇编 3 理论法学 经济法 三国法 网络课程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宪法类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

第一章 总纲2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6

第三章 国家机构8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8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2

第三节 国务院13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14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5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16

第七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18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19

第一章 总则19

第二章 法律19

第一节 立法权限19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程序20

第三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程序21

第四节 法律解释23

第五节 其他规定23

第三章 行政法规24

第四章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24

第一节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4

第二节 规章25

第五章 适用与备案26

第六章 附则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29

第一章 总则29

第二章 选举机构30

第三章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31

第四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31

第五章 各少数民族的选举32

第六章 选区划分32

第七章 选民登记33

第八章 代表候选人的提出33

第九章 选举程序34

第十章 对代表的监督和罢免、辞职、补选36

第十一章 对破坏选举的制裁37

第十二章 附则37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38

第一章 总则38

第二章 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和许可38

第三章 集会游行示威的举行39

第四章 法律责任39

第五章 附则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40

第一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40

第二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42

第三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委员会43

第四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45

第一章 总则45

第二章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45

第三章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49

第四章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51

第五章 附则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54

第一章 总则54

第二章 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54

第三章 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55

第四章 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56

第五章 对代表的监督57

第六章 附则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59

第一章 总则59

第二章 会议的召开59

第三章 议案的提出和审议59

第四章 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60

第五章 询问和质询60

第六章 发言和表决60

第七章 附则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61

第一章 总则61

第二章 听取和审议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61

第三章 审查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62

第四章 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63

第五章 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64

第六章 询问和质询65

第七章 特定问题调查65

第八章 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66

第九章 附则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67

第一章 总则67

第二章 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自治机关的组成68

第三章 自治机关的自治权69

第四章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71

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71

第六章 上级国家机关的职责72

第七章 附则73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74

第一章 总则74

第二章 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74

第三章 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76

第四章 政治体制77

第一节 行政长官77

第二节 行政机关78

第三节 立法机关78

第四节 司法机关79

第五节 区域组织80

第六节 公务人员80

第五章 经济81

第一节 财政、金融、贸易和工商业81

第二节 土地契约82

第三节 航运82

第四节 民用航空82

第六章 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宗教、劳工和社会服务83

第七章 对外事务84

第八章 本法的解释和修改85

第九章 附则85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87

第一章 总则87

第二章 中央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关系87

第三章 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89

第四章 政治体制90

第一节 行政长官90

第二节 行政机关91

第三节 立法机关91

第四节 司法机关92

第五节 市政机构93

第六节 公务人员93

第七节 宣誓效忠94

第五章 经济94

第六章 文化和社会事务95

第七章 对外事务96

第八章 本法的解释和修改96

第九章 附则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98

第一章 总则98

第二章 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98

第三章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99

第四章 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100

第五章 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101

第六章 附则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03

反分裂国家法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106

政府参事工作条例106

二、经济法类1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108

第一章 总则108

第二章 垄断协议109

第三章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109

第四章 经营者集中110

第五章 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111

第六章 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112

第七章 法律责任113

第八章 附则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14

第一章 总则114

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114

第三章 监督检查116

第四章 法律责任117

第五章 附则1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19

第一章 总则119

第二章 消费者的权利119

第三章 经营者的义务120

第四章 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121

第五章 消费者组织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58条)121

第六章 争议的解决122

第七章 法律责任123

《侵权责任法》(第16条)123

第八章 附则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125

第一章 总则125

第二章 产品质量的监督126

第三章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127

第一节 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127

第二节 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128

第四章 损害赔偿128

第五章 罚则129

第六章 附则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132

第一章 总则132

第二章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133

第三章 食品安全标准134

第四章 食品生产经营135

第五章 食品检验139

第六章 食品进出口140

第七章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141

第八章 监督管理142

第九章 法律责任143

第十章 附则145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146

第一章 总则146

第二章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146

第三章 食品安全标准147

第四章 食品生产经营147

第五章 食品检验148

第六章 食品进出口149

第七章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149

第八章 监督管理149

第九章 法律责任150

第十章 附则1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51

第一章 总则151

第二章 促进就业152

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152

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154

第五章 工资155

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155

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156

第八章 职业培训156

第九章 社会保险和福利156

第十章 劳动争议157

第十一章 监督检查158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158

第十三章 附则15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5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1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162

第一章 总则162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条)162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3条)163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163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8、33条)163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4、5、9-12条)164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4、15条)165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6、17、26条)166

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167

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167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8、19条)168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3、20条)169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1-24、27条)170

第五章 特别规定171

第一节 集体合同171

第二节 劳务派遣171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30条)171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8、29、31、32条)172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172

第六章 监督检查173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36-38条)173

第七章 法律责任173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6、7、25、34条)174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35条)175

第八章 附则1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176

第一章 总则176

第二章 调解176

第三章 仲裁177

第一节 一般规定177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177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178

第四章 附则17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180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181

第一章 总则181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182

第三章 基本医疗保险183

第四章 工伤保险183

第五章 失业保险184

第六章 生育保险185

第七章 社会保险费征缴185

第八章 社会保险基金186

第九章 社会保险经办187

第十章 社会保险监督187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188

《劳动合同法》(第50、89条)188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4条)188

第十二章 附则189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189

第一章 总则189

第二章 监督管理机构189

第三章 监督管理职责190

第四章 监督管理措施191

第五章 法律责任192

第六章 附则1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194

第一章 总则194

第二章 商业银行的设立和组织机构194

第三章 对存款人的保护196

第四章 贷款和其他业务的基本规则196

第五章 财务会计198

第六章 监督管理198

第七章 接管和终止198

第八章 法律责任199

第九章 附则2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1

第一章 总则201

第二章 税务管理202

第一节 税务登记202

第二节 账簿、凭证管理203

第三节 纳税申报203

第三章 税款征收204

第四章 税务检查207

第五章 法律责任208

第六章 附则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211

第一章 总则211

第二章 税务登记211

第三章 账簿、凭证管理212

第四章 纳税申报213

第五章 税款征收214

第六章 税务检查217

第七章 法律责任218

第八章 文书送达218

第九章 附则219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19

第一章 总则219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219

第三章 应纳税额220

第四章 税收优惠221

第五章 源泉扣缴221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222

第七章 征收管理222

第八章 附则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2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32

第一章 总则232

第二章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232

第三章 审计机关职责233

第四章 审计机关权限233

第五章 审计程序234

第六章 法律责任234

第七章 附则2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236

第一章 总则236

第二章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236

第三章 审计机关职责237

第四章 审计机关权限238

第五章 审计程序239

第六章 法律责任240

第七章 附则240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241

第一章 总则241

第二章 统计调查管理241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242

第四章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242

第五章 监督检查243

第六章 法律责任243

第七章 附则2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45

第一章 总则245

第二章 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2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3、4、10、11、13、18、48、49条)247

第三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47

第四章 耕地保护248

第五章 建设用地250

第六章 监督检查253

第七章 法律责任253

第八章 附则2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55

第一章 总则255

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255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255

第二节 土地使用权划拨256

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256

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257

第一节 一般规定257

第二节 房地产转让257

第三节 房地产抵押258

第四节 房屋租赁258

第五节 中介服务机构258

第五章 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259

第六章 法律责任259

第七章 附则2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60

第一章 总则260

第二章 城乡规划的制定260

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262

第四章 城乡规划的修改263

第五章 监督检查264

第六章 法律责任264

第七章 附则26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66

第一章 总则266

第二章 环境监督管理266

第三章 保护和改善环境267

第四章 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267

第五章 法律责任268

第六章 附则27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71

第一章 总则271

第二章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271

第三章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272

第四章 法律责任273

第五章 附则27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75

第一章 总则275

第二章 规划275

第三章 预防276

第四章 治理277

第五章 监测和监督277

第六章 法律责任278

第七章 附则279

三、国际法类280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280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28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2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2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29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299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30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306

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307

关于从国外调取民事或商事证据的公约310

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司法部关于执行《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有关程序的通知314

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司法部关于我国法院和外国法院通过外交途径相互委托送达法律文书若干问题的通知315

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关于印发《关于执行海牙送达公约的实施办法》的通知31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向外国公司送达司法文书能否向其驻华代表机构送达并适用留置送达问题的批复3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问题若干规定3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国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效力问题的批复318

关于中国公民申请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程序问题的规定3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外司法协助协定的通知320

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32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我国加入的《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通知32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处理与涉外仲裁及外国仲裁事项有关问题的通知32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裁定撤销仲裁裁决或驳回当事人申请后当事人能否上诉问题的批复32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撤销涉外仲裁裁决有关事项的通知325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3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委托送达民商事司法文书的安排33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33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33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就民商事案件相互委托送达司法文书和调取证据的安排33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港澳民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问题若干规定34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安排34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相互认可和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34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规定34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补充规定34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台民事诉讼文书送达的若干规定34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台民商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规定34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受理涉及特权与豁免的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34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350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352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364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38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39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398

国际商会托收统一规则4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40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国际贸易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4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4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4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反补贴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423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424

关于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426

四、法律职业道德类43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435

第一章 总则435

第二章 人民法院的组织和职权436

第三章 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4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438

第一章 总则438

第二章 职责438

第三章 义务和权利438

第四章 法官的条件438

第五章 任免439

第六章 任职回避440

第七章 法官的等级440

第八章 考核440

第九章 培训440

第十章 奖励441

第十一章 惩戒441

第十二章 工资保险福利441

第十三章 辞职辞退442

第十四章 退休442

第十五章 申诉控告442

第十六章 法官考评委员会442

第十七章 附则4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443

第一章 总则443

第二章 忠诚司法事业443

第三章 保证司法公正443

第四章 确保司法廉洁444

第五章 坚持司法为民444

第六章 维护司法形象444

第七章 附则445

法官行为规范445

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453

第一章 总则453

第一节 目的、依据、原则和适用范围453

第二节 处分的种类和适用453

第三节 处分的解除、变更和撤销454

第二章 分则454

第一节 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454

第二节 违反办案纪律的行为454

第三节 违反廉政纪律的行为456

第四节 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456

第五节 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457

第六节 失职行为457

第七节 违反管理秩序和社会道德的行为457

第三章 附则45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五个严禁”的规定45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违反“五个严禁”规定的处理办法45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460

第一章 总则460

第二章 人民检察院行使职权的程序460

第三章 人民检察院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的任免4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462

第一章 总则462

第二章 职责462

第三章 义务和权利462

第四章 检察官的条件462

第五章 任免463

第六章 任职回避463

第七章 检察官的等级464

第八章 考核464

第九章 培训464

第十章 奖励465

第十一章 惩戒465

第十二章 工资保险福利465

第十三章 辞职辞退465

第十四章 退休465

第十五章 申诉控告466

第十六章 检察官考评委员会466

第十七章 附则4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467

第一章 总则467

第二章 忠诚467

第三章 公正467

第四章 清廉468

第五章 文明468

第六章 附则469

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469

第一章 总则469

第一节 目的、原则和适用范围469

第二节 检察纪律处分的种类和适用469

第三节 对违法犯罪检察人员的处分470

第四节 处分的变更和解除470

第二章 分则471

第五节 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471

第六节 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471

第七节 违反办案纪律的行为471

第八节 贪污贿赂行为472

第九节 违反廉洁从检规定的行为473

第十节 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473

第十一节 失职、渎职行为474

第十二节 违反警械警具和车辆管理规定的行为474

第十三节 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474

第十四节 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475

第三章 附则475

检察官职业行为基本规范(试行)4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478

第一章 总则478

第二章 律师执业许可478

第三章 律师事务所479

第四章 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480

第五章 律师协会481

第六章 法律责任482

第七章 附则484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484

第一章 总则484

第二章 律师执业基本行为规范484

第三章 律师业务推广行为规范484

第一节 业务推广原则484

第二节 律师业务推广广告485

第三节 律师宣传485

第四章 律师与委托人或当事人的关系规范485

第一节 委托代理关系485

第二节 禁止虚假承诺486

第三节 禁止非法牟取委托人权益486

第四节 利益冲突审查486

第五节 保管委托人财产487

第六节 转委托487

第七节 委托关系的解除与终止487

第五章 律师参与诉讼或仲裁规范487

第一节 调查取证487

第二节 尊重法庭与规范接触司法人员487

第三节 庭审仪表和语态488

第六章 律师与其他律师的关系规范488

第一节 尊重与合作488

第二节 禁止不正当竞争488

第七章 律师与所任职的律师事务所关系规范489

第八章 律师与律师协会关系规范489

第九章 附则489

律师执业管理办法490

第一章 总则490

第二章 律师执业条件490

第三章 律师执业许可程序490

第四章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492

第五章 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493

第六章 附则494

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494

第一章 总则494

第二章 律师事务所的设立条件494

第三章 律师事务所设立许可程序495

第四章 律师事务所的变更和终止496

第五章 律师事务所执业和管理规则497

第六章 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498

第七章 附则499

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管理办法500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501

法律援助条例502

第一章 总则502

第二章 法律援助范围503

第三章 法律援助申请和审查503

第四章 法律援助实施504

第五章 法律责任504

第六章 附则5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505

第一章 总则505

第二章 公证机构505

第三章 公证员506

第四章 公证程序507

第五章 公证效力508

第六章 法律责任509

第七章 附则509

公证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510

公证员执业管理办法511

第一章 总则511

第二章 公证员任职条件511

第三章 公证员任职程序512

第四章 公证员执业证书管理512

第五章 公证员执业监督检查513

第六章 法律责任513

第七章 附则514

公证程序规则514

第一章 总则514

第二章 公证当事人515

第三章 公证执业区域515

第四章 申请与受理515

第五章 审查516

第六章 出具公证书517

第七章 不予办理公证和终止公证518

第八章 特别规定518

第九章 公证登记和立卷归档519

第十章 公证争议处理519

第十一章 附则52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5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5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