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孙其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163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创造教育-研究;学校教育-德育-教育改革-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Abstract1
前言1
第一章 创新: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写照12
第一节 创新演变12
一 从词语到“实体”13
二 从生产方式到生存方式23
三 从创造到创新29
第二节 创新:人的时代特征及远景意义32
一 创新的人性意义33
二 创新是人的本质属性的综合反映37
三 创新是人类走向自由的解放之路39
四 创新是对人类主体性的合理规约42
五 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远景43
第三节 教育:使人成为创新之人45
一 教育的创新观46
二 教育对创新的保护和可能的伤害49
第二章 创新精神及其教育意蕴53
第一节 创新精神的一般理解53
一 精神是什么53
二 创新精神概述57
三 创新精神的意义65
第二节 创新精神的形成69
一 创新精神的形成阶段70
二 影响创新精神形成的因素75
第三节 创新精神的教育价值81
一 创新精神是教育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81
二 培养创新精神需要创新的教育87
第三章 传统道德教育:创新精神的阻扼90
第一节 “道德人”的本体性及其局限91
一 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人”的本体性定位91
二 本体性“道德人”的局限95
第二节 我国传统道德内容的考察99
一 对“秩序”和“顺从”的鼓励100
二 对“情”、“欲”、“利”的控制103
三 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内容的立场106
第三节 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考察109
一 远离实践的“主观精神”追求法109
二 以忠实为主旨的原著研读法111
三 近乎“自磨”的自省法113
第四节 我国传统道德教育阻抑创新精神培养的成因114
一 我国传统道德重心失衡的结构115
二 由传统农业经济决定的传统道德教育的局限性和保守性117
三 道德教育与政治统治手段的混同,扭曲了道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118
四 与科举制度的结合,窒息了道德教育本身的创造活力121
第四章 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校道德教育:悖论及其挑战124
第一节 悖论关系的证实124
一 悖论关系的前提:作为道德精神的创新精神125
二 悖论关系的若干表现130
第二节 悖论关系的成因132
一 创新精神培养对学校道德教育的革新意义133
二 学校道德教育自身的悖论性特征140
第三节 悖论的困境143
一 保守性的学校道德教育面临被抛弃的危险144
二 悖论重点不明的改革困境151
第五章 基于生存形态转型的学校道德教育改革155
第一节 改革的理想155
一 培养创新精神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155
二 建构创新的学校道德教育161
三 时代——人生精神的共生166
第二节 改革的模式169
一 “学校道德教育生存形态”研究视角的提出169
二 学校道德教育生存形态的一般理解172
三 学校道德教育生存形态的三种类型174
第三节 改革的思路180
一 发展性生存形态的必然性181
二 发展性生存形态的基本取向184
第六章 发展性生存形态的建设框架192
第一节 发展性生存形态的三个空间层面193
一 宏观层面:作为社会发展性调节手段的学校道德教育193
二 中观层面:作为学校激励性因素中主导力量的道德教育197
三 微观层面:作为学生教育生活一部分的道德教育200
第二节 发展性生存形态的核心价值203
一 个性:创新精神培养的动力204
二 自由:创新精神培养的前提207
三 积极:创新精神培养的导向211
第三节 发展性生存形态的道德主张214
一 从“关系性规范”向“主体性规范”的延伸215
二 发展“创新道德”218
三 发展道德的“权利规范”222
结语 缓慢的乐观期待227
参考文献229
补记 让创新成为最时尚的道德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