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地产权变革与社会生态的互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地产权变革与社会生态的互动
  • 温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223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社会发展史-研究-江西省-20世纪;社会发展史-研究-福建省-20世纪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地产权变革与社会生态的互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选题价值与研究思路1

一 选题·概念·个案1

(一)从农民流动与农民财产权谈起1

(二)研究视角与选题界定3

(三)赣闽边区与典型个案8

二 学术回顾与问题研究10

(一)文献研究与问题探索10

(二)学术前沿与研究价值21

(三)核心观点与研究框架25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支撑28

(一)理论与方法28

(二)文献资料35

(三)典型调查资料38

第二章 边区八十年农地产权变革与制度演进42

一 变革基础:传统经济与社会生态42

(一)区位、人口与边区开发42

(二)土地农有与产权多元化45

(三)租佃制度与永佃权制47

(四)民间金融与实物借贷48

(五)社区管理与公共产品54

(六)社会生态恶化:战乱与边区商道58

二 天翻地覆:苏区革命与土地财产权变革61

(一)平田废债与划分阶级62

(二)“抽多补少”与“抽肥补瘦”65

(三)反复平分与限制富农67

(四)苏维埃公有与土地农有70

(五)查田运动: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72

(六)战时经济与农民贡献75

三 赣闽新政: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另类试验77

(一)蒋经国在新赣南建设中的农村改革78

(二)傅柏翠的上杭县古蛟土地改革80

(三)林诗旦主持的龙岩扶植自耕农改革83

四 土改运动:走向“共产”的“农有”策略86

(一)地权、债权与阶级政策86

(二)平分式土改与瞬间的农地农有91

(三)农村经济的多元发展95

五 “一大二公”:快速前进的集体化运动97

(一)“一大二公”与“先进等级”97

(二)步步登高与共产公社99

(三)共同劳动与工分口粮制105

(四)辉煌中的灾难与农民的抗争108

(五)退却策略与量变前进110

六 联产承包:从包产到户到使用权长期化114

(一)先富后富论与公社思维的分道扬镳114

(二)农户经营:土地使用权的变与不变116

(三)统购统销的终止与乡企、民工潮120

(四)民间借贷的复苏与农民地下金融122

(五)自然生态危机与林权改革125

(六)政府征地与官、商、民矛盾128

第三章 跌宕的农地产权改革与边区经济发展之困132

一 褊狭认识:传统经济制度与阶级革命视野132

(一)农地租佃制度属性封建剥削化133

(二)拔高的地权集中度:村社公田、永佃权及其他137

(三)高估的地富剥削率:地租率与高利贷141

(四)忽视的农民兼业:战乱与阻塞的商道146

二 公私之争:难以“终结”的地权革命149

(一)反复重分:战时平均主义与暂时的土地农有149

(二)保障地权:乱世复归与多元重构152

(三)地权虚置:五级连跳与“一大二公”的盲区154

(四)两权分离:农地产权改革的超越与困惑157

三 利剑高悬:“高利贷”与梗阻的乡村借贷162

(一)废债分谷:“高利贷”与农村金融流通的停止163

(二)有限干预:边区政府金融与民间传统借贷的复苏165

(三)政府垄断:农村信用社的尴尬与农民借贷的无门168

(四)制度外运行:民间借贷的困厄与社会风险172

四 要素流动的扭曲与资源流失175

(一)农村土地资源的流失175

(二)农村金融的枯竭179

(三)农村劳动力的淤积与流动的异化182

五 八十年边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困惑187

(一)GDP视角:边区经济社会发展及其态势187

(二)边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迷雾198

第四章 农地产权虚位对边区发展环境的影响205

一 边区产权理论的嬗变与社会发展伦理的迷惘205

(一)传统财产权制度与产权伦理基础205

(二)褊狭的价值创造论与剥削论209

(三)社会平均主义与“一大二公”对农民的改造213

(四)“不争论”的校正与价值创造的再扭曲216

(五)产权正义:价值创造与财产权益的拨乱反正222

二 农民产权主体缺位与边区乡村治理力量的失衡226

(一)残缺的集体所有与唯上的乡村治理精英226

(二)公共治理的缺位与乡村社区的失范230

(三)农民主体的边缘化与乡村干部合法性危机235

三 边区产权虚置与乡村自然生态之忧241

(一)区域自然资源传统产权模式的不可持续性242

(二)自然资源“公有公用”与自然环境的危机245

(三)两权分离模式与面临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249

第五章 农地产权制度重构与农民财产权益保障253

一 农民权益不可怕:澄清五大认识障碍253

(一)将农民的“一小二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立254

(二)将农村民间借贷等同于“高利贷”259

(三)将反复平分土地视为农民的意志与追求263

(四)农地集体所有姓“公”不姓“农”267

(五)误读的农民主体与农民组织274

二 制度创新:凝聚共识与产权重构277

(一)后集体所有制农地产权的虚乱之象278

(二)农民认知:“稳定”还是“多变”282

(三)改革方向:众说纷纭与“长久不变”285

(四)凝聚共识:农地产权的“二级多元确权”289

(五)农地流转效应:从激活资本到放活农村294

三 农民自己代表自己与财产权保障297

(一)农民组织与现代政治文明297

(二)村民自治与农民政治诉求300

(三)政治平等:“四比一”到城乡同比302

(四)农民权益表达与宪政立法维权304

结束语:解放农民:从保护“小”与“私”做起307

附录:312

附录一:正文表格312

附录二:课题研究前期阶段性成果目录及学术反响314

附录三:学术调研与交流图片318

主要参考文献327

后记3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