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 第1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 第1篇](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1130913.jpg)
- 刘仙洲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5031·72
- 出版时间:1962
- 标注页数:13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1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 第1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整理我国科学技术发明史的重要意义1
二、整理我国科学技术发明史遇到的困难1
三、机械对于人类的关系和它发展的程序3
四、机械的定义和我国对于机械定义的表现4
五、机械的分类和我国对于各类机械发明上的表现6
1.简单机械6
2.发动机或原动机6
3.工作机7
4.传动机7
5.仪表7
6.反用发动机原理的机械7
7.发电机与电动机7
六、各种机械的功用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各种功用的掌握8
1.改变不适于直接作工的能力为机械能力8
2.改变力量的大小8
3.改变运动的种类9
4.改变运动的方向9
5.改变速度的大小9
6.第一种功用的反用9
第二章 中国在简单机械方面的发明10
一、尖劈10
二、杠杆16
三、滑车与轮轴19
1.滑车与辘轳19
2.双辘轳、花辘轳或复式辘轳20
3.绞车22
4.较差滑车23
5.复式滑车24
四、斜面与螺旋24
第三章 中国在利用强力、惯力、重力和减轻摩擦力、利用摩擦力以及采用连续转动以代替间歇运动等方面的发明26
一、强力的利用26
1.弓和弩26
2.锥井机29
3.弹簧30
二、惯力的利用32
三、重力的利用34
四、减轻摩擦力与利用摩擦力36
五、采用连续转动以代替间歇运动38
1.风扇38
2.石炮与火炮41
3.由“桨船”发展为“车船”42
4.由桔?辘轳发展为翻车、水车及筒车43
第四章 中国在原动力方面的发明44
一、牲畜力44
1.利用牲畜力为农业方面的原动力45
2.利用牲畜力为工业方面的原动力49
二、风力56
1.利用风力以表明风的方向57
2.利用风力为一种原动力以帮助行船及行车57
3.利用一种风轮把风的直线冲动力改变为一种回转动力,以便作种种工作59
二、水力61
1.用水的上浮力61
2.用水力拉风箱和筛面63
3.用水力为天文仪器的原动力64
4.用水力为舂米的原动力65
5.用水力为碾米磨面的原动力67
6.用水力扬水67
7.用水力纺纱69
四、热力70
1.燃气轮的始祖——走马灯71
2.火箭及其发展72
3.雏型的喷射飞机77
4.雏型的飞弹78
5.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80
6.雏型的两级火箭80
第五章 中国在传动机或传动机件方面的发明82
一、用绳带传动82
1.牛转绳轮凿井82
2.木棉纺车82
3.纬车84
4.代耕或木牛85
5.在磨床上用绳索牵引86
二、用链传动87
1.翻车及拔车88
2.高转筒车89
3.水车89
4.天梯90
三、用齿轮和齿轮系传动91
1.记里鼓车上所用的齿轮系94
2.张衡水力天文仪器上所用的齿轮系98
3.指南车上所用的齿轮系100
4.唐代一行梁令瓒水力天文仪器上所用的齿轮系105
5.北宋苏颂韩公廉所制水运仪象台上所用的齿轮系110
6.北宋末年王黼和元代郭守敬所制水力天文仪器上所用的齿轮系114
7.元末明初詹希元所制五轮沙漏上所用的齿轮系114
四、甩凸轮传动116
1.水碓上所用的凸轮116
2.水力天文仪器上所用的凸轮116
3.记里鼓车上所用的凸轮120
4.小孩风车上所用的凸轮120
5.舂车上所用的凸轮121
6.走马灯上所用的凸轮121
五、用杆传动121
1.脚打罗121
2.水击面罗122
3.水力风箱122
4.砻或砻磨122
5.轧花机122
六、各种自动机构123
1.记里鼓车及水力天文仪器上的自动机构123
2.由自动的木人或其它动物发出种种运动124
3.用自动机构捕捉动物125
4.用自动机构以防卫墓葬或坑陷敌人126
5.水饰及其它127
第六章 结束语129
一、我国古代在机械工程各方面的发明创造都有不少的光辉成就129
二、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是促进科学技术发明的原动力130
三、所有发明创造都经过逐渐发展的过程131
四、社会制度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131
五、光荣的历史和伟大的将来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