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辩证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辩证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1131806.jpg)
- 高齐云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00861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157MB
- 文件页数:10269409页
- 主题词:经济特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辩证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哲学思考1
第一节 从根本上阐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规律性3
一、深入理解深圳经济特区产生的必然性3
二、完整认识深圳经济特区的性质6
三、具体把握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规律的特点11
第二节 努力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演变特点23
一、取资本主义之长,为社会主义所用,大力发展生产力24
二、在发展商品经济中,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现代化27
三、通过改革和开放,处理社会主义自身矛盾,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33
第一章 深圳特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40
第一节 建立经济特区是处理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迫切需要40
一、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运动,促成深圳经济特区产生的必要性41
二、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运动,促成深圳经济特区产生的可能性42
三、为处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开拓新途径46
第二节 深圳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49
一、深圳经济特区是整个改革的重要试验场地49
二、深圳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53
三、深圳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正确处理政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55
第三节 深圳特区在处理特殊矛盾过程中成型58
一、第一个大战役--进行基础工程建设58
二、第二个大战役--从思想上塑造一代深圳“特区人”61
三、第三个大战役--建设外向型经济63
第二章 深圳特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65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解决特区经济发展中主要矛盾的基本途径66
一、通过改革、开放,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和旧经济体制66
二、通过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商品经济68
三、通过改革、开放,逐步建立起外向型经济70
第二节 发展完整的市场是解决特区经济发展中主要矛盾的基本方式72
一、深圳特区完整的市场体系的形成73
二、特区、国内和国际三个市场的有机统一74
第三节 全面的竞争是解决特区经济发展中主要矛盾的直接动力77
一、竞争在发展商品经济和摧毁自然经济中的重要作用77
二、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是各种竞争相互作用的结果80
第一节 认清制约深圳特区改革开放的因素85
第三章 深圳特区改革和开放的发展进程85
一、制约深圳特区改革开放进程的三个基本因素86
二、三个基本因素对深圳特区改革开放进程的制约作用90
三、深圳特区改革开放的整体制约性93
第二节 抓住新质形成的关键环节,选准改革开放的突破口96
一、选择提高效率为突破口反映了新体制形成的基本要求96
二、突破效率关口为改革开放的展开和深化创造了有利条件100
第三节 处理好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加快新体制要素的积累104
一、协调各个局部改革开放的关系104
二、实行纵横交合的连锁改革开放107
三、推进改革开放向新阶段的发展并搞好前后阶段的衔接109
第四章 深圳特区经济是相互联系的整体112
第一节 深圳特区经济是包含多种经济复杂联系的统一体112
一、经济成分之间联系的多样化是深圳特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112
三、经济成分之间联系方式的多样化115
三、经济成分之间联系方式的多层次性118
一、以“三资”形式为主体的基本特征120
第二节 以“三资”形式为主体是深圳特区经济的整体特征120
二、“三资”形式的主体作用122
三、“三资”形式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提高124
第三节 各种经济在整体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127
一、加强互补互促是各种经济的内在要求127
二、加强互补互促是深圳特区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130
三、各种经济的互补互促必须有利于整体的发展132
第五章 深圳特区经济运行的规律系统135
第一节 价值规律是特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135
一、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是深圳特区经济运行的基础135
二、价值规律激发了特区企业的活力137
三、价值规律调动了深圳特区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138
四、按照价值规律要求,改革特区管理体制,把特区经济管好139
第二节 联合与协作是加速特区经济运行的规律141
一、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行广泛、多样的联合142
二、通过联合与协作,发挥综合优势,形成新的生产力,增强特区经济实力145
三、联合与协作给经济特区单个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147
第三节 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相结合是保证特区经济良性运行的规律148
一、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相结合,正确处理特区经济社会物质利益差别性和一致性的关系149
二、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相结合,保持特区经济协调发展152
三、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相结合,保证特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154
第四节 特区经济运行必须重视发挥规律系统的作用157
一、正确认识深圳特区经济规律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157
二、自觉地发挥深圳特区经济规律系统的整体作用159
第六章 深圳特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161
第一节 特区的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161
一、深圳经济特区的社会属性161
二、深圳特区的经济结构163
三、深圳特区经济基础的性质16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在特区建设中的保证作用168
一、保证特区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168
二、保证特区建设的速度、效益170
三、保证特区改革的深入发展172
第三节 经济特区的新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及其特点173
一、特区新的社会关系的具体表现174
二、特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制约着新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179
第四节 正确处理特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181
一、全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对建设特区的要求,是正确处理特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181
二、特区的上层建筑必须及时协调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182
三、特区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必须不断地改革、完善自身183
第七章 深圳特区建设中的精神能动作用18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特区建设的保证和促进作用185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激发特区建设者的积极性和内部潜力186
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促进特区建设者自觉提高科学文化素质188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保证特区经济建设的正确方向190
第二节 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树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念192
一、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192
二、树立社会主义的效益观念193
三、树立社会主义的竞争观念195
四、树立社会主义的开拓观念197
第三节 依据深圳特区的实际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198
一、针对不同对象,进行不同内容和不同要求的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在特区保持社会主义风貌199
二、按照特区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开展教育工作,不断推动特区建设向前发展202
第四节 正确发挥精神的能动作用,必须批判地吸收资本主义思想文化204
一、敢于和善于吸收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中的积极因素204
二、坚决抵制、批判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中的腐朽成分206
三、正确处理吸收与抵制的关系,正确发挥精神的能动作用208
第八章 深圳特区发展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211
第一节 特区客体制约着特区主体的发展211
一、特区的既定环境决定特区主体建设的起步特点212
二、特区建设的展开要求建设者必需具备新的素质215
三、特区建设的逐步展开规定特区主体建设发展的特点218
第二节 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是搞好特区建设的关键221
一、特区建设依靠建设者发挥实践能动性221
二、特区建设依靠建设者发挥认识能动性225
三、建设者的劳动创造活动是特区建设的直接动力227
一、特区建设者的需要与特区建设事业的统一229
第三节 特区主体与客体发展的一致性229
二、建设者劳动积极性的发挥与特区改革的统一232
三、建设者的发展与特区建设的发展的统一234
第九章 深圳特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37
第一节 掌握认识特区建设成就的辩证方法237
一、用唯物的辩证的方法去总结、评价特区建设成就237
二、特区建设成就的深远意义245
一、特区“四个窗口”的作用250
第二节 特区的“四个窗口”和“两个扇面”辐射的枢纽作用250
二、特区“两个扇面”辐射的枢纽作用254
第三节 特区在解决新的矛盾中继续前进256
一、特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急需加快步伐256
二、从各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257
三、急需有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257
四、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258
五、加强职工队伍和干部队伍的建设258
主要参考资料260
后记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