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印度近现代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印度近现代哲学
  • 黄心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03911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近代哲学 哲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印度近现代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印度启蒙运动的社会经济背景6

第一章 罗姆·摩罕·罗易与梵社的哲学和社会思想6

二、印度封建制度瓦解时期的思想斗争情况9

三、罗姆·摩罕·罗易的哲学和社会思想12

(一)生平、著作12

(二)宗教、哲学思想13

(三)社会、政治思想18

四、德本特拉那特·泰戈尔的哲学和社会思想23

五、阿·俱·达德及伊·钱·维迪耶萨伽罗的哲学和社会思想26

六、凯沙布·钱陀罗·孙的“新天道”28

第二章 亨利·狄洛吉奥与青年孟加拉派的理论活动32

一、青年孟加拉派32

二、狄洛吉奥的著作和思想32

三、青年孟加拉派的影响36

一、生平、著作38

第三章 达耶难陀·娑罗室伐底与圣社的哲学和社会思想38

二、宗教、哲学思想39

三、社会政治思想44

四、圣社的影响46

第四章 罗摩克里希那和辨喜的哲学及社会思想48

一、罗摩克里希那的宗教.哲学思想48

(一)生平48

(二)“人类宗教”49

(三)“行动的吠檀多”51

二、辨喜的哲学和社会思想55

(一)生平、著作55

(二)宗教、哲学思想57

(三)社会政治思想67

(四)辨喜的影响76

三、印度近代启蒙思想的特点79

第五章、纳奥罗吉和罗纳德的哲学和社会思想83

—、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83

二、达达巴伊·纳奥罗吉的社会政治理论86

(—)生平和著作87

(二)论帝国主义87

(三)“经济涸漏”89

(四)论印度自治91

(五)论社会改革93

三、罗纳德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93

(一)生平、著作93

(二)“理性的有神论”94

(三)双重真理观97

(四)社会改革的目标和方法99

(五)论经济改革103

(六)论“自由主义和稳健”104

第六章 提拉克的哲学和社会思想106

一、生平和著作106

二、宗教、哲学思想108

三、政治思想111

四、社会改革思想116

第七章 奥罗宾多·高士的哲学和社会思想120

一、生平和著作120

二、哲学思想121

(一)整体吠檀多不二论121

(二)梵、物质和精神121

(三)世界“进化论”125

(四)“两个否定”130

(五)“双重真理”的认识论132

(一)论人、家庭、社会和国家134

三、社会政治理论134

(二)社会史观135

(三)“绝对的自治”138

(四)论理想社会141

第八章 甘地的哲学和社会思想143

一、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143

二、生平、著作145

三、宗教、哲学思想147

(一)真理观148

(二)非暴力原则154

(三)宗教和道德思想158

四、社会政治理论161

(一)“不合作主义”161

(二)“变心说”和“托管说”163

(三)“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164

五、经济思想167

六、甘地哲学和社会思想渊源168

七、甘地与中国170

第九章 泰戈尔的哲学和社会思想172

—、生平、著作172

二、哲学思想173

(一)哲学的特征173

(二)论神、世界和个体灵魂173

(三)论世界的运动和规律177

(四)论人181

(五)认识论184

三、美学思想186

(一)美感的来源187

(二)论真、善、美187

(三)艺术的任务188

(四)艺术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190

四、哲学思想的渊源191

五、社会政治理论192

(一)论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192

(二)论未来社会194

(三)论民族主义197

(四)论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197

(五)论东西方文化的关系198

六、泰戈尔与中国199

第十章 印度伊斯兰哲学思想的兴起202

一、伊斯兰教在印度的传播202

二、伊斯兰哲学的兴起和主要哲学家205

三、阿克巴尔的“神圣的信仰”和达拉·希库的“思辨的融合主义”206

四、希尔信德的制限一元论210

(一)时代和生平212

五、沙·瓦利乌拉的哲学和社会思想212

(二)宗教、哲学思想213

(三)社会政治思想216

六、赛义德·阿赫美德·沙希德与宛哈比运动218

第十一章 印度伊斯兰哲学思想的发展220

一、近代伊斯兰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20

(一)生平、著作220

二、赛义德·阿赫默德·汗与阿里加运动222

(二)哲学、宗教思想223

(三)社会政治思想227

三、伊克巴尔的哲学和社会思想229

(一)时代背景和生平229

(二)宗教、哲学思想230

(三)社会政治思想2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