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识资本全球化与科技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知识资本全球化与科技创新
  • 曾国屏,王程韡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3372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15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知识经济-全球化-研究;技术革新-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知识资本全球化与科技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知识经济与知识资本3

第1章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3

第一节 从历史发展审视知识3

第二节 由“知识产业”到“知识社会”6

第三节 古典经济增长到新经济增长10

第四节 知识经济成为社会共识13

第2章 资本与知识资本17

第一节 知识类型及其隐显互动17

第二节 从资本到提出知识资本23

第三节 知识产权与知识资本化30

第四节 究竟如何看知识资本34

第3章 科技和创新的全球化42

第一节 知识流与国家创新体系42

第二节 科技和创新的全球化47

第三节 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网络50

第四节 全球化生产方式的演进54

第4章 知识与追赶:新阶段和新挑战60

第一节 知识视野中的追赶与跨越60

第二节 知识差距与投资于知识66

第三节 新阶段和新挑战71

第四节 知识进步与创新发展75

第二篇 面向新时代的科技创新83

第5章 从知识创新到技术创新83

第一节 从线性创新模式到非线性创新模式83

第二节 整合互动的行动者网络89

一、理解创新行动者的互动对于改进创新绩效是关键性的89

二、知识的扩散与知识的生产同样重要91

三、关键是促进行动者之间的整合和互动92

第三节 科学与技术的螺旋互动94

一、论文与专利有机结合的文献计量95

二、关于LED产业科技创新的螺旋互动98

三、科学—技术双螺旋互动模式的进一步讨论101

第6章 对知识创新之源的基础研究的再认识103

第一节 重新理解知识创新源头的基础研究103

第二节 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的投入和协调112

一、美国基础研究投入的协调机制112

二、日本基础研究投入的协调机制116

三、印度基础研究投入的协调机制119

第三节 更加强调以人才为基础的竞争力121

第7章 创业型大学与知识资本化131

第一节 创业型大学与大学的“第三功能”131

第二节 中国大学的创业实践探索137

一、技术和信息的交互142

二、人才的交互143

三、资本的交互144

四、交互的社会形成145

第三节 创业型大学与大学知识资本化的再思考146

一、技术和信息方面149

二、人才方面150

三、资本方面150

第8章 我国科技创新:追赶与“新政”153

第一节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现代化追赶153

第二节 既有科技体制为何需要深化改革159

第三节 《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开启“新政”168

第三篇 知识促进协调发展177

第9章 知识促进发展的纵向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分工合作177

第一节 投资于知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变化177

第二节 发达国家投资于知识中的府际关系180

第三节 我国府际科教关系的新演进184

第四节 知识促进发展:中央与地方的分工合作188

第10章 知识促进发展的横向协调:东、中、西部的协调共进193

第一节 知识差距与经济差距193

第二节 对美国西部开发的回顾197

第三节 知识优先与公共服务199

第四节 科技引领与区域发展中的优先地位203

第11章 知识促进发展的增长极:创新型城市建设210

第一节 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增长极210

第二节 经济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213

一、经济资本215

二、知识资本216

三、社会资本218

第三节 我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与问题219

一、国际国内城市的比较220

二、成功的经验223

三、存在的问题224

第四节 作为“政策工具”的社会技术想象225

第12章 我国离创新型国家还有多远230

第一节 国际机构对国家创新能力、竞争力的测度230

一、《世界竞争力年鉴》230

二、《全球竞争力报告》232

三、欧盟创新记分牌(EIS)和全球创新记分牌(GIS)235

四、《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38

第二节 国内外创新型国家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240

一、国内的有关研究240

二、科技部创新型国家评价指标体系242

第三节 比较中发现的问题及思考244

一、关于国内创新调查定性数据245

二、对企业和产业的创新重视不够245

三、缺乏对风险投资的统计246

第四节 改进创新政策、建设创新型国家246

一、增加R&D投入,提高创新效率246

二、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49

三、完善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250

后记2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