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处理手册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处理手册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1150448.jpg)
- (日)信息处理学会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3·5983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处理手册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2
序言2
译者的话2
第一篇 基础理论2
第一章 概论2
1 熵的定义3
2.2 信息量和熵3
3 Shannon以后的发展3
2 Shannon论文的要点3
1 Shannon以前的萌芽3
2.1 信息论的发展3
第二章 信息论3
2 条件熵4
3 相互信息量4
2.3 信息源编码与信道编码4
1 信息通信系统模型4
6 信道编码定理5
5 可靠性函数5
4 信道容量5
3 信息源编码(有容许畸变的)5
2 信息源编码(无容许畸变的)5
速度-畸变理论5
2.4 编码理论6
2.5 多端子信息论7
1 双向信道7
2 广播信道及多元接续信道7
3 Marko等人的多端子信道模型7
第三章 图论7
3.1 图论的基本概念7
2 Euler路径(闭路)与Hamilton路径(闭路)8
3 连通成分、非可分成分、强连通成分8
3.2 连通性8
1 路径、闭路和割集8
4 树和补树9
3.3 对偶图与平面图9
3.4 彩色数与集团数9
3.5 覆盖与匹配10
3.6 图处理用的数据结构10
1 排队模型11
4.1 排队模型与基本假设11
第四章 排队论11
3.7 与图有关问题的复杂度11
2 到达间隔与服务时间的概率分布12
4.2 模型的种类与表示12
1 基本模型12
2 特殊模型举例12
4.3 理论构成12
1 方程式和解12
2 M/M/S(m)13
4 M/D/S13
3 M/G/113
1 M/M/S13
4.4 典型公式13
2 服务基准13
5 优先权模型M1,…,Mp/M/S14
6 循环方式M/M/114
第五章 符号逻辑14
5.1 布尔代数15
1 半序集15
2 布尔代数15
2 真值函数的标准形16
1 真值函数16
3 对偶原理16
5.2 命题逻辑16
3 逻辑式18
4 同语反复18
5 古典逻辑体系18
6 古典命题计算19
7 演绎定理20
8 命题逻辑的无矛盾性与完备性20
1 谓词21
2 量词21
5.3 谓词逻辑21
9 非古典逻辑21
3 谓词逻辑式22
4 一阶谓词逻辑的Prenex normalform23
5 谓词逻辑23
6 谓词计算24
7 谓词逻辑的无矛盾性与完备性24
2 形式文法25
1 语言和它的表示25
第六章 自动机和语言理论25
6.1 形式文法25
6.2 有限自动机和正则语言26
1 有限自动机26
2 正则表示28
6.3 上下文无关语言和下推自动机30
1 下推自动机30
2 上下文无关文法31
3 上下文无关语言的性质31
1 语法分析32
6.4 上下文无关语言的语法分析32
2 易于进行语法分析的语言33
6.5 上下文有关文法和线性限界自动机34
1 线性限界自动机34
2 上下文有关语言的性质35
6.6 图灵机35
1 图灵机的定义35
2 可计算性36
5 通用图灵机37
3 图灵受理机和短语结构语言37
4 图灵机的各种变型37
6 判定问题38
6.7 语言的性质38
1 语言的运算和闭包性38
2 关于语言的判定问题39
1 算法的优良度40
2 计算机构模型40
7.1 算法的优良度和计算机构模型40
第七章 计算量理论40
7.2 各种问题的计算量41
1 问题41
2 Sch?nhage-Strassen算法41
3 Strassen算法42
4 快速傅立叶变换42
5 Rivest-Tarjan算法42
(第1个元素的判定)42
6 Knuth-Morris-Pratt算法42
2 线性加速定理43
3 带数的限制43
7.3 模拟技术方法43
1 基本概念43
4 确定性和非确定性44
5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44
7.4 按复杂度的问题分类44
1 基本概念44
2 界限的扩大和对应类型的扩大44
3 P和NP44
4 NP完全问题44
1 程序的正确性45
2 部分正确性的验证45
8.1 前言45
8.2 程序的验证理论45
第八章 程序理论45
3 停止性的验证47
4 正确性的验证47
5 程序验证中的问题47
8.3 递归程序及其验证47
1 用最小不动点的方法48
2 用计算规则的方法48
1 流程图图式49
8.4 程序图式49
3 递归程序的验证49
2 递归图式51
8.5 形式语义论51
1 动作语义论51
2 表示语义论52
3 公理语义论52
8.6 格论的计算论52
1 数据类型的公理52
参考文献53
4 有型λ算法模型53
3 不动点函数53
2 数据类型的构成53
第二篇 程序设计基础58
第一章 概论58
1.1 本篇的组成58
1.2 程序语言——以PASCAL为主58
1 程序中的标识符58
2 数据类型59
3 过程和函数60
4 表达式60
1 编辑程序的分类61
2 QED61
5 语句61
1.3 编辑程序61
3 TECO62
4 Interlisp的结构编辑程序63
第二章 静态数据结构及其操作63
2.1 概要63
2.2 数组64
1 数组的内部表示64
2 对数组的操作65
2.4 集合71
1 集合的内部表示71
2.3 记录71
2 对记录的操作71
1 记录的内部表示71
2 对集合的操作72
第三章 动态数据结构及其操作72
3.1 动态数据结构72
1 概述72
1 (普通的)链接表及其操作73
2 动态数据结构的特点73
3.2 链接表73
2 其它的链接表75
3.3 树75
1 概述75
2 二叉树的操作76
3 B-tree77
3.4 无用单元收集78
1 复合语句79
2 条件语句79
4.1 顺序控制79
第四章 程序的控制结构79
3 循环语句80
4 goto语句80
5 过程80
4.2 并行控制81
1 并行语句81
2 信号灯81
第五章 抽象数据类型82
4 管程和排队变量82
5.1 数据表示的随意性82
3 共用变量、region语句、82
await语句82
5.2 抽象数据类型83
5.3 数据抽象化功能84
参考文献85
第二章 程序语言的描述88
2.1 程序语言的形式描述88
2.2 语法描述88
第一章 概论88
第三篇 程序语言的处理88
1 Backus-Nour范式89
2 二级文法89
2.3 语义描述90
1 公理定义90
2 通用语言定义90
第三章 语言处理程序的种类90
3.1 编译程序91
3.2 解释程序91
3.3 预处理程序92
第四章 编译技术93
4.1 词法分析93
3.4 宏处理程序93
4.2 语法分析94
1 自顶向下法94
2 自底向上法94
3 动态数据95
1 运行时系统95
4.4 代码生成95
2 向前引用95
2 准静态数据95
1 静态数据95
4.3 存储分配95
3 限制事项的处理95
3 表达式的处理96
4 过程调用96
4.5 编译程序的移植97
1 交叉编译程序97
2 解释程序97
第五章 优化技术97
5.1 程序的分析97
1 控制分析98
2 数据流的分析98
3 循环不变式的移动99
2 公共表达式的消除99
1 常数的计算99
5.2 优化方法99
4 循环控制变量的优化100
5 其它优化方法100
参考文献101
第四篇 控制程序的基本内容和功能第一章 概论104
第二章 中断的管理104
2.1 中断机构104
1 中断控制和中断屏蔽105
2.3 中断的控制105
2.2 中断的种类105
2 中断和控制程序106
第三章 同步管理106
3.1 并发进程系统106
3.2 同步问题106
1 互斥问题106
1 测试和设置原语107
4 哲学家的用餐问题107
3.3 同步原语107
2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107
3 读-写问题107
2 唤醒/阻塞原语108
3 信号灯系统108
4 条件临界区109
5 监程109
6 路径表达式109
2 固定分区方式110
4 浮动的可变分区方式110
3 可变分区方式110
4.2 实际存储系统的主存管理110
1 单一连续分配方式110
4.1 概述110
第四章 资源管理110
4.3 虚拟存储系统111
1 分页方式111
2 分段方式112
4.4 程序运行112
4.5 虚拟存储系统的主存管理113
5.2 处理排队模型的理论和结果114
1 单一服务窗口排队114
第五章 调度算法114
5.1 计算机系统和调度114
2 旋转型辅助存储设备的调度115
3 排队网络116
5.3 调度的各种方式116
1 多道程序的动态调度116
2 根据作业类的调度116
3 TSS调度117
4 系统资源管理117
6.2 程序的运行环境118
6.3 程序的连接和运行118
2 按任务运行118
1 程序的输入及运行环境的设定118
6.1 程序和程序库118
2 程序库118
1 源程序和目标程序118
第六章 程序的运行和控制118
1 程序的连接119
2 程序的装入119
3 动态连接119
1 连接的形态120
7.1 输入输出控制的机构120
2 通道程序120
1 作业间的共用120
2 任务间的共用120
6.4 程序共用的控制120
第七章 输入输出控制和数据管理120
7.2 输入输出管理程序121
1 输入输出控制程序的功能分担121
2 输入输出管理程序的职能121
3 确认输入输出处理的正确性121
4 输入输出处理的执行122
5 差错校正处理122
9 多处理机系统中输入输出管理程序的职能123
1 数据组织和存取法的种类123
7.3 数据组织和存取法123
6 附加程序123
8 虚拟存储系统输入输出管理程序的职能123
7 清理处理123
2 存取法的功能和目的124
2 虚拟输入输出125
1 假脱机控制125
7.5 排斥控制125
7.6 伪存取法125
7.4 输入输出设备和卷宗管理125
4 文件的打开和关闭125
3 记录的形式125
第八章 通信控制126
8.1 功能和结构126
8.2 线路控制126
8.4 终端控制127
3 解除数据链路127
2 传送数据127
1 建立数据链路127
8.3 传送控制127
8.5 报文控制128
1 排队控制128
2 调度控制128
8.6 缓冲区管理128
8.7 故障处理128
1 偶发差错128
第九章 保护管理129
2 处理宏129
9.1 概述129
1 保密与安全129
8.8 通信控制程序129
1 构造系统的宏129
3 永久性差错129
2 可以看作为偶发差错的差错129
2 保护模式130
9.2 保护机构130
1 方式分类130
2 存取矩阵方式130
3 权限表方式131
4 权能表方式132
5 保护的课题133
9.3 确认身份133
1 对系统的入侵133
2 确认身份的方法133
第十章 故障对策133
10.1 概述133
1 硬件冗余134
2 设计故障134
10.3 冗余技术的分类134
10.2 故障分类134
1 动作故障134
2 软件冗余135
3 时间冗余135
10.4 故障恢复135
1 控制程序中的恢复机构135
2 输入输出中断135
3 机器检查中断136
4 程序中断136
3 故障记录分析137
6 微诊断137
5 诊断程序137
4 联机诊断137
10.5 维护功能137
2 热起动137
1 缩减功能137
5 故障记录137
7 诊断处理器138
参考文献138
2.1 概述142
第二章 处理方式142
第一章 概论142
第五篇 计算机系统和操作系统142
2.2 成批处理143
2.3 远程成批处理144
2.4 分时处理144
2.5 实时处理144
2.6 联机处理145
1 基本组成146
2 虚拟存储器和虚拟计算机146
3.1 概述146
第三章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46
3.2 大型计算机的界限和分散处理147
1 LSI技术的进展147
2 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扩大147
3.3 耦合方式148
1 计算机复合体148
2 计算机网络149
3 网络体系结构149
3.4 按不同目的的系统组成150
1 以通过功能分配提高吞吐量为目的的系统组成150
3 以高可靠性为目的的系统组成151
2 以高性能计算为目的的系统组成151
第四章 操作系统152
4.1 操作系统的意义152
1 概述152
2 操作系统的目标152
4.2 操作系统的功能153
1 资源管理153
2 过程的动作和操作系统153
3 系统管理153
4.3 操作系统的组成154
1 层次扩充计算机模型154
2 存储管理154
3 过程管理155
4 作业控制和指令系统155
5 数据管理156
4 数据库管理系统157
3 信息的共享和保护157
6 容错操作系统157
5 计算机网络和分散处理系统157
2 信息管理和存储管理的结合157
1 虚拟系统157
4.4 操作系统的今后发展方向157
第五章 操作系统的运用和管理158
5.1 系统设置的计划和准备158
1 对引进OS的讨论158
2 运用的准备159
5.2 系统生成159
5.4 系统性能的评价和改进160
2 省力化160
1 组织160
5.3 运用管理的组织和省力化160
1 系统性能161
2 评价的项目161
3 评价的方法161
第六章 联机系统161
6.1 联机系统的定义和分类161
1 联机系统的定义161
2 联机系统的分类161
1 文件162
6.3 联机文件162
4 网络体系结构162
3 软件组成162
1 系统的组成162
6.2 联机系统的组成162
2 硬件组成162
5 保密163
1 终端163
6.4 终端和数据通信163
2 数据通信163
4 故障恢复163
3 文件的完整性163
2 数据库163
第七章 人-机系统164
7.1 概述164
1 人-机系统的定义164
2 人-机接口164
3 人-机系统的组成165
7.2 计算机图象166
1 概述166
2 输入输出设备166
3 软件167
1 概述168
7.3 声音输入和应答应用系统168
4 图象系统的组成168
2 声音的合成和输出169
3 声音的输入和识别169
4 应用系统的特征和组成169
参考文献170
第六篇 数据库174
第一章 概论174
1.1 前言174
1.2 数据库的概念174
2.1 数据模型和现实世界175
1.3 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用语言175
第二章 数据模型175
2.2 数据模型的分类176
1 基本结合模型176
2 多项关系模型179
3 信息结构模型180
第三章 数据库的设计183
3.1 数据库的设计顺序183
3.2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184
1 数据模型和逻辑设计技术184
3 网状模型的设计185
2 层次模型的设计185
4 关系模型的设计186
5 实体-关系模型的设计187
3.3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188
第四章 数据库软件189
4.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变迁189
4.2 数据描述190
4.5 主语言与独立语言的联系191
1 基本操作191
4.6 数据操作191
4.4 独立语言接口191
4.3 主语言接口191
2 检索条件192
3 其它功能192
4.7 数据通信192
4.8 数据的完整性192
1 完整控制的必要性192
2 一致性水平193
3 闭锁对象的大小193
4.9 实用程序193
5.2 混列组成194
第五章 数据库的构造技术194
5.1 内部模式技术194
5.3 多重链接组成195
5.4 索引的应用196
1 静态索引196
2 B树196
3 倒排索引198
5.5 元数据管理198
3 故障恢复199
2 并行控制199
1 调用控制199
5.6 数据控制199
第六章 数据库的管理200
6.1 数据库的管理组织及其任务200
1 数据管理200
2 DD/DS200
6.2 数据库的运用管理201
1 数据库安全性的确立201
2 数据库的完整性202
3 数据库的维护和改进203
2 人与接口205
1 可变的或柔性的数据结构205
第七章 将来的动向205
7.1 数据的定义205
7.2 对新型DBMS的新要求205
3 分散系统206
4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206
参考文献206
2 系统应该是可靠性高的210
1.3 软件工程210
6 其他210
5 系统应该是容易改变的210
4 系统应该是使用方便的210
3 系统应该是高效率的210
1.2 一般的要求条件210
能充分发挥效果的210
1 系统应该是在解决问题中210
1.1 前言210
第一章 概论210
第七篇 系统开发和运用管理210
3 系统设计211
2 系统分析211
4 程序设计211
5 程序的编制与测试211
2.2 系统开发的顺序211
2.1 系统开发211
第二章 系统开发过程和管理211
1 准备211
第三章 系统分析212
2 调查现状212
1 限定目标212
3.2 系统分析的顺序212
3.1 系统分析的定义212
2 标准化和文档化212
1 系统开发的计划与进度管理212
2.3 系统开发的管理212
6 运用212
3 分析、评价213
4 确定新系统的开发方针213
3.3 业务分析的方法213
1 现状调查表213
2 事务过程分析图213
5 功能信息关连图214
3 功能关连图214
4 信息关连图214
2 系统的组成215
2 系统组成的设计215
4.2 硬件系统的设计215
3 系统设计的顺序215
1 概述215
1 系统设计的地位215
4.1 概述215
第四章 系统设计215
3.4 系统分析的注意事项215
3 输入输出系统的设计216
4 处理系统的设计216
5 存储系统的设计217
6 通信系统的设计217
4.3 数据的设计217
1 概述217
2 数据结构217
3 数据的记录方法218
5 数据设计的顺序219
6 数据设计中的注意事项219
4.4 软件系统的设计219
1 软件系统设计的目的219
2 软件系统设计的方法219
4 数据的编码219
3 软件系统设计的条件220
5.2 设计技术221
1 结构化设计221
5.1 程序设计的目标221
第五章 程序设计221
2 容错设计222
3 程序设计的文档化223
4 设计审查224
5.3 程序设计技术225
1 结构程序设计225
6.1 测试的概念226
第六章 程序的测试与维护226
1 测试的意义226
2 测试与排(除)错(误)226
3 编码规约226
2 自顶向下的程序设计226
5.4 程序设计上的注意事项226
3 测试方法227
6.2 单体测试227
6.3 联结测试227
6.4 总体测试227
1 维护的目的228
2 维护作业228
6.6 程序的维护228
6.5 测试及排错工具228
第七章 标准化和文档化229
7.1 标准化的意义229
1 标准化的对象229
2 标准化的效果229
3 标准化中的注意事项229
7.2 作业标准和文档标准229
1 对作业标准和文档标准的考虑方法229
2 标准的制订方法及注意事项230
8.1 系统开发管理232
第八章 系统开发管理232
3 编码相关事项232
2 编码标准应规定的项目232
1 编码标准的目标232
7.3 编码标准232
8.2 软件开发管理的现状233
1 有关工程管理技术的问题233
2 有关制作技术的问题233
8.3 软件开发管理的实际233
1 费用估算的顺序233
2 编制工序计划表的顺序234
3 工序的管理235
9.2 运用管理的组织236
9.1 运用管理的考虑方法236
第九章 系统的运用管理236
9.3 运用业务237
1 计划管理238
2 实行的管理238
3 实际管理和故障管理238
9.4 设备管理238
1 维修业务238
2 计算机系统的维修技术239
3 系统安全与保密239
2 利用计算机的系统管理240
1 操作系统的高级化240
参考文献240
9.5 运用效率的提高和管理系统240
的自动化240
第八篇 系统的评价244
第一章 概论244
1.1 系统评价的意义244
1.2 系统评价的立场244
1.3 系统评价对象的多样化244
2.2 解析法与模拟法的比较245
2.3 系统评价的概要245
2.1 解析法的基础245
第二章 解析法245
2.4 解析模型246
1 CPU模型246
2 存储器存取争用模型247
3 输入输出装置的存取时间模型247
4 虚拟存储器模型247
1 系统评价用的理论248
2.5 今后的动向248
5 多道程序设计模型248
6 TSS模型248
2 系统评价用的分析工具249
第三章 模拟法249
3.1 系统评价中的模拟法249
1 模拟249
2 模拟的目的249
3 模拟法的意义249
4 与其他评价法的比较250
5 模拟法的注意事项250
3.2 模拟的方法250
1 模型的基本概念250
2 模型化的对象及其表示251
3 模拟的顺序252
4 专用模拟程序的利用252
3.4 计算机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模拟253
2 离散型模拟语言253
1 计算机体系结构253
2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253
3.3 模拟语言253
5 仿真253
1 模拟语言253
3 联机系统254
4 计算机网络254
第四章 监控254
4.1 监控方法254
4.2 软件监控程序255
1 综合性软件监控程序255
1 利用硬件监控器的测定项目256
2 硬件监控器的原理与结构256
3 程序优化256
4.3 硬件监控器256
2 单一程序的监控程序256
4.4 监控的运用258
第五章 可靠性和操作性的评价259
5.1 可靠性的尺度259
1 可靠性的定义259
2 可靠度函数259
1 可靠性设计的顺序260
5.3 可靠性设计260
2 系统的可靠度260
1 串行系统和冗余系统260
3 可用性260
5.2 系统的可靠度260
2 提高可靠性的方法262
3 评价可靠性的方法262
5.4 操作性的评价262
第六章 系统性能的综合评价262
6.1 计算机系统的评价与选择262
6 存储管理方式263
11 软件编制方法263
10 软件描述语言263
9 多道程序设计方式263
8 TSS的调度263
7 磁鼓和磁盘的调度263
2 机器配置的选择263
5 程序语言的选择263
4 作业调度及统计方式263
3 软件配置263
1 机型选择263
6.2 评价选择的形态263
4 基本检验程序264
3 核心法264
5 合成程序264
1 目录数据264
2 指令混合法264
6.3 评价的基准和测定264
6 监控265
7 追踪程序265
6.4 计算机系统的评价指标265
1 吞吐量265
2 响应时间和周转时间265
3 可靠性265
4 操作方便性265
5 装置的利用率和瓶颈265
6 开销265
6.5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优化266
6.6 系统性能优化过程的自动化266
参考文献267
2 研究的历史270
1 智能机器270
1 模式识别270
1.2 模式识别270
1.1 计算机和智能270
第一章 概论270
第九篇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70
2 模式识别系统271
3 模式识别理论271
1.3 人工智能272
1 人工智能的范围272
2 问题求解和探试搜索272
3 知识的表现、利用和学习272
2.1 文字模式的识别273
第二章 文字的识别与处理273
4 知识工程273
2.2 文字模式的观测与前处理274
2.3 文字特征的抽取274
2.4 印刷体文字的识别275
2.5 手写体文字的识别276
2.6 文字识别的后处理277
第三章 图形和物体的识别与处理278
3.1 数字图象处理278
3.2 图象处理的目的及应用领域278
1 图象处理的目的278
2 应用领域279
1 图象输入装置280
2 图象输出装置280
3.3 硬件与系统280
3 图象处理用处理机281
4 图象存储器281
5 软件281
3.4 基本方法281
1 点运算281
2 几何运算281
3 二值化282
4 线条和轮廓的抽出282
5 二值图象的处理282
6 图象的增强和复原283
7 纹理分析283
1 发声器官284
2 语音生成的模型284
3 母音和子音284
第四章 语音的识别和处理284
3.5 今后的动向284
4.1 语音的产生及基本性质284
4 语音的统计性质285
4.2 语音的分析285
1 语音的频率分析285
4.3 语音识别286
1 语音输入装置的用途286
2 语音识别286
3 语音的零交波分析286
2 基本频率的分析286
3 讲话人识别287
4.4 语音的合成和处理传输287
1 语音的合成287
2 语音的处理传送288
第五章 自然语言处理288
5.1 概要288
5.2 语言结构分析288
1 上下文无关型子句结构文法288
2 上下文有关型子句结构文法289
5.4 上下文分析和知识构造290
1 Winograd方法290
4 概念相关文法290
3 语义网络290
2 Nagao Tsujii方法290
3 关于语句结构的意义290
2 单词的分层结构290
1 语义标记290
5.3 语义分析290
3 字典291
2 连续汉字的分割291
1 分开书写291
5.6 关于日语处理的问题291
4 自然语言的实用系统291
3 机器翻译291
2 问答系统291
1 情报检索系统291
5.5 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系统291
4 采用符号逻辑式的知识表达291
4 假名、汉字变换292
5 日语文章的分析292
第六章 问题求解和求解问题语言292
6.1 定义292
6.2 树搜索292
6.3 GPS,定理证明293
6.5 知识库294
6.4 人工智能用语言294
1 表达功能的提高295
2 求解功能的提高295
第七章 机器人295
7.1 研究机器人的历史295
7.2 操作机的控制296
1 操作机的几何计算296
2 操作机的运动方程式296
3 目标轨迹的设计297
4 伺服程序297
1 视觉298
2 触觉和力觉298
5 其它控制方式298
7.3 感觉子系统298
7.4 机器人用高级语言299
第八章 仿生学299
8.1 仿生学的思想299
8.2 神经细胞的信息处理300
1 神经细胞300
2 神经细胞模型300
3 神经纤维的脉冲传导模型300
3 学习功能301
2 神经回路的活动模式301
8.3 神经回路的信息处理301
1 感觉系统的模型301
4 联想记忆模型302
5 感觉神经系统的自组织302
6 运动程序和神经回路303
参考文献303
1.2 舍入误差310
1.4 加法运算中舍入误差的积累310
1.3 误差的传播方式310
1.1 截断误差310
第一章 概论310
第十篇 数值分析310
第二章 联立方程组311
2.1 小型问题311
1 标准程序311
2 最小二乘法312
2.2 迭代法312
2.3 共轭梯度法312
2.4 稀疏矩阵的直接解法313
1 主元素的选择313
2 带状矩阵314
3 从偏微分方程产生的方程组,315
整形法315
4 最小二乘法315
5 存储法,实用化315
第三章 矩阵的本征值问题316
3.1 基本概念316
3.2 实对称矩阵的本征值问题316
1 Jacobi法316
2 基于三重对角化的方法317
3 广义本征值问题318
3.3 任意矩阵的本征值问题319
1 一个矩阵的情况319
2 广义的情况320
第四章 内插与外插320
4.1 内插多项式及其变形法320
4.2 Hermite内插公式321
4.3 Chebyshev内插公式321
4.4 分段多项式内插322
5.2 基本的数值积分公式323
5.1 引言323
4.6 外插公式323
4.5 其它内插公式323
第五章 数值积分323
1 Newton-Cotes公式324
2 Gauss型公式324
3 Clenshaw-Curtis公式325
4 二重指数函数型公式325
5.3 自动积分程序325
1 非自适应程序325
2 自适应程序326
5.4 多元积分326
5.5 误差分析326
1 误差的渐近趋势与外插法326
2 解析函数积分的误差估计326
5.6 积分公式的选择与注意点326
第六章 函数逼近327
4 无限区间(-∞,∞)的积分327
6.1 概述327
1 目的327
2 解析周期函数的积分327
1 有限区间的积分327
3 半无限区间(0,∞)的积分327
2 逼近方法328
3 多项式的计算328
6.2 最小二乘逼近与正交多项式328
1 正交多项式系328
2 最小二乘逼近328
6.3 用样条函数逼近328
6.5 极大极小逼近理论329
2 唯一性329
1 一般有理函数329
2 FFT329
1 有限Fourier级数329
6.4 调和分析与Fourier分析329
3 最佳逼近计算法330
6.6 首次逼近计算法330
1 捯项法(telescoping)330
2 ?eby?ev展开330
3 ?eby?ev内插330
6.7 有理函数逼近330
1 连分式330
2 立方根331
1 平方根331
3 倒数331
3 Padé展开331
2 S连分式331
6.8 计算各种函数的备忘录331
4 指数函数332
5 对数函数332
6 三角函数332
7 反三角函数332
8 Gamma函数332
9 误差函数332
10 Bessel函数332
7.1 非线性方程的各种解法333
1 Newton-Raphson方法333
6.9 使用微程序的计算法333
第七章 非线性方程、代数方程333
2 割线法334
3 试位法335
4 二分法335
5 逐次代入法335
7.2 连续变形法原理335
3 联立法336
2 平野法336
1 总的注意事项336
7.3 代数方程336
4 近似解的误差估计法337
5 多项式的值的计算法337
6 降幂法338
第八章 常微分方程338
8.1 解法分类338
1 问题的类型与离散化方法338
2 Runge-Kutta法339
3 预测-校正法339
1 截断误差的估计341
8.2 误差估计与间距的调节341
2 局部截断误差的估计与间距的调节342
3 外插法与间距调节343
8.3 刚性方程344
第九章 偏微分方程345
9.1 概述345
9.2 差分近似法345
1 差分近似公式345
2 边界值问题的解法345
3 初值问题的解法347
4 特征曲线法348
9.3 Ritz法与Galerkin法348
1 变分问题与边界值问题348
2 Ritz法349
3 Galerkin法349
9.4 有限元法349
1 有限元与局部化坐标函数349
2 元素方程350
3 整体方程350
4 重心坐标351
参考文献351
的指令353
2 用于存储分配和符号地址定义353
1.2 产生和发展356
第一章 概述356
第十一篇 通用程序语言356
1.1 定义和种类356
1.3 发展和标准化357
第二章 汇编语言359
2.1 概述359
2.2 指令的种类359
1 用于产生对应信息的指令359
3 对于汇编程序,指定汇编方法用的指令359
4 宏指令359
2.3 指令的形式359
1 指令码的表现359
2 虚节360
2.5 宏指令360
2.4 编码技术360
1 程序之间的联接360
2 地址部分的表示360
2.6 汇编系统361
第三章 FORTRAN361
3.1 历史和特征361
1 历史361
2 特征361
3.2 基本元素361
1 与内容有关的基本元素361
2 与表现形式有关的基本元素362
3.3 语句的种类和程序362
1 语句的种类362
1 表达式363
2 赋值语句363
3.5 运算和赋值363
3 表达式的估计363
3.6 控制363
2 程序363
3 常数和变量,数组及数组元素363
2 类型363
1 数据名和数据类型的种类363
3.4 数据的种类和说明363
4 说明363
1 格式说明364
3 过程和子程序364
2 过程的分类364
1 关于过程的基本概念364
3.9 函数和子程序364
2 格式控制364
2 输入输出排列364
3.8 输入输出格式364
3 输入输出语句364
1 输入输出的基本元素364
3.7 输入和输出364
2 有效范围为包含它的能执行的程序之内的控制语句364
1 有效范围为包含它的程序单位之内的控制语句364
2 FORTRAN77和目前的JIS365
工作365
FORTRAN的主要区别365
3.10 赋初值365
1 ANS,ISO FORTRAN的修订365
3.12 最近的动向365
3.11 程序单位内和程序单位间的联系365
第四章 ALGOL366
4.1 ALGOL 60的历史366
4.2 ALGOL 60的语法367
1 程序367
2 类型,值,变量367
3 表达式367
4 语句367
5 说明和分程序368
6 过程369
7 标准过程369
4.3 ALGOL系统语言的发展369
1 历史和特点370
4.4 PASCAL370
2 PASCAL的数据结构371
第五章 COBOL372
5.1 历史和特点372
1 历史372
2 标准化372
3 特点373
4 书写格式373
5.2 程序的结构374
1 结构374
2 基本元素374
5.3 数据374
1 层结构374
2 数据项374
3 节374
2 表操作375
3 输入输出375
4 数据通信375
5.4 功能375
1 核心375
5 排序和报告书376
6 程序控制376
7 数据库功能376
第六章 PL/I377
6.1 历史和特点377
6.2 基本元素377
6.3 语句和程序的构成378
6.4 数据的种类378
6.6 控制流379
6.5 运算和赋值379
6.7 输入输出380
6.8 输入输出的格式380
6.9 数据说明380
6.10 内部函数381
第七章 RPG381
7.1 特点和历史381
7.2 主要功能382
7.3 目标程序的程序逻辑382
3 输入规格书383
2 文件规格书383
4 运算规格书383
7.4 RPGⅡ的规格书383
1 控制卡片/文件规格书383
5 输出规格书384
7.5 操作码384
2 特点387
2 标准化动向387
1 BASIC的种类387
8.2 种类和标准化387
1 历史387
8.1 历史和特点387
第八章 BASIC387
8.3 基本BASIC389
1 标准的构造和描述389
2 程序和语句389
3 常数389
4 变量389
第九章 APL390
2 实时390
9.1 特点和历史390
8.4 扩展BASIC390
5 表达式390
1 扩展BASIC的种类390
9.2 基本事项391
1 使用的文字391
6 作业空间和程序库392
1 函数的种类392
7 名字392
9.3 函数和算子392
5 常数的表示392
4 数组和变量392
3 数据的类型392
2 语句392
2 标量函数393
3 1项标量原函数393
4 2项标量原函数393
5 1项混合原函数394
6 2项混合原函数394
7 算子394
2 系统函数395
1 系统之间的通信395
9.6 系统函数和系统变量395
3 函数调用395
2 转移和语句标号395
1 函数过程395
9.5 定义的函数395
2 输出的形式395
1 输入形态395
9.4 输入输出的形式395
3 系统变量396
9.7 共用变量396
参考文献396
2.1 概述400
第二章 系统描述400
第一章 概论400
第十二篇 面向应用的程序语言400
2.2 系统描述语言的种类401
1 宏语言401
2 中级语言401
3 高级语言401
2.3 BLISS402
1 BLISS的特点402
2 表达式402
3 数据的存取402
3 基本函数403
2 LISP的数据403
第三章 表处理和字符串处理403
3.1 表处理403
1 LISP403
4 M语言404
5 M-S变换404
6 其它表处理语言405
3.2 字符串处理405
1 SNOBOL405
2 SNOBOL-3405
第四章 人工智能406
4.1 定义406
3 SNOBOL-4406
4 其它字符串处理语言406
4.2 LISP407
4.3 Micro-PLANNER407
4.4 CONNIVER407
4.9 产生式系统408
4.8 Actor(PLASMA)408
4.7 PROLOG408
4.5 SAIL408
4.6 QLISP408
1 走时功能409
5 构成元素的集合409
4 描述模型构成元素409
2 描述系统的状态409
3 给事件排序409
5.2 一般的特点409
5.1 概述409
第五章 模拟(离散型)409
4.11 解题系统409
4.10 KRL409
6 生成伪随机数410
7 收集统计值410
8 制作报表410
9 排错功能410
5.3 代表性的语言410
1 SIMSCRIPT410
4 GASP412
3 SIMULA412
2 GPSS412
第六章 模拟(连续型)414
6.1 概述414
6.2 CSMP体系的语言414
1 MIDAS414
2 MIMIC414
3 DSL/90414
4 CSMP414
1 CSSL415
6.3 CSSL体系的语言415
5 其它415
2 SL-1416
6.4 方块图系统416
1 DDS Ⅲ416
2 BCSS416
6.5 DYNAMO416
第七章 统计计算417
7.1 历史和现状417
7.3 今后的动向418
3 MINITAB418
4 特殊目的的程序包418
2 SPSS418
1 BMD418
7.2 有代表性的程序包418
第八章 数学规划419
8.1 数学规划419
8.2 线性规划419
8.3 网络规划419
1 最短路径问题420
2 最大流问题420
3 最小费用流问题420
4 分配问题420
8.4 非线性规划420
1 函数的极小化420
2 缩小梯度法420
8.6 数学规划程序421
3 0-1规划421
9.1 引言421
9.2 语言研制的经过421
第九章 结构分析421
1 背包问题421
8.5 组合规划421
3 SUMT421
2 巡回售货员问题421
9.3 分析方法422
9.4 程序的特点422
9.5 ICES的STRUDL422
9.6 NASTRAN423
9.7 SAP424
第十章 计量经济424
10.1 引言424
2 DRI的系统425
3 NBER的系统425
10.2 有代表性的计量经济模型系统425
1 WEFA的系统425
4 IBM的系统426
5 日经的NEECS TSⅡ426
6 EMS426
10.3 经营管理427
1 经营管理问题用的模拟语言427
2 经营管理用的特殊程序语言427
3 报表程序生成程序427
11.1 概述428
第十一章 情报检索428
4 经营管理程序开发用的简易语言428
11.2 情报检索系统429
11.3 用于情报检索的软件特点431
第十二章 数学式处理431
12.1 变迁431
12.2 例题432
12.3 数学式处理语言432
1 MACSYMA432
1 应用例433
12.5 结束语433
2 课题433
3 其它433
12.4 应用433
2 REDUCE433
第十三章 图形处理434
第十四章 数字控制436
14.1 数字控制的发展436
1 数字控制及控制带436
1 自动编程系统437
2 APT437
14.2 自动编程语言437
3 EXAPT438
4 其它数控语言438
第十五章 过程控制438
15.1 过程控制的现状438
15.2 过程控制用语言438
15.3 程序包439
1 概要439
2 填写空栏方式——BICEPS439
5 其它语言440
16.1 矩阵运算用语言440
第十六章 其它语言440
AUTRAN440
4 会话型程序语言——PM/C等440
3 采用高级语言的方式——DACS440
16.2 逻辑设计用语言441
16.3 正文处理442
16.4 CAI442
1 概要442
2 功能442
3 展望443
参考文献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