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药理学 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俊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0146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37页
- 文件大小:353MB
- 文件页数:556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药理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药理学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1节 临床药理学发展概况1
第2节 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3
第3节 临床药理学的职能4
一、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4
二、市场药物的再评价4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5
四、承担临床药理教学与培训工作5
五、开展临床药理服务6
第4节新药的临床药理评价6
第5节 临床试验方法学7
第6节 临床试验的伦理学要求9
第二章 临床药动学11
第1节 概述11
第2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11
一、吸收11
二、分布13
三、生物转化14
四、排泄16
第3节 药动学的基本原理17
一、药动学房室模型17
二、消除速率过程18
三、主要的药动学参数20
四、药动学的非室分析23
五、群体药动学24
第4节 给药方案设计的药动学基础26
一、不同给药方案的拟定26
二、非线性动力学药物给药29
第三章 治疗药物监测和给药个体化31
第1节 治疗药物监测31
一、概述31
二、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31
三、需要监测的药物32
四、常用于监测的几种方法34
第2节 给药个体化36
一、给药个体化的定义36
二、给药个体化的步骤37
三、根据血药浓度制定与调整给药方案37
第四章 临床药效学41
第1节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41
第2节 药物作用“量”的规律41
一、量效关系和量效曲线41
二、时效关系与时效曲线43
第3节 药物特异性作用机制——受体学说43
一、受体的基本概念44
二、受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及药物分类44
三、受体激动药激活受体产生效应的过程44
四、受体拮抗药和部分激动药45
五、受体的反向激动药45
六、储备受体与沉默受体46
七、受体特异性的相对性46
八、受体的调节46
九、受体学说与临床用药47
第4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48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48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49
三、其他方面的因素53
第5节 合理用药的原则53
第五章 药物的临床研究55
第1节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55
一、GCP形成的背景55
二、GCP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56
三、中国GCP的要点57
四、实施GCP的意义64
第2节 药物的临床试验64
一、Ⅰ期临床试验64
二、Ⅱ期临床试验68
三、Ⅲ期临床试验76
四、Ⅳ期临床试验77
第3节 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试验78
一、生物利用度的概念78
二、单剂量给药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79
三、多剂量给药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80
四、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81
第六章 药品的注册与管理83
第1节 药品的定义与药品的注册分类83
一、药品的定义83
二、药品的注册分类84
第2节 新药申报与审批86
一、新药临床试验的申报与审批86
二、新药生产申报与审批87
三、仿制药87
四、进口药品87
第3节 基本药物与基本药物政策88
一、概念与实施背景88
二、WHO基本药物的遴选标准88
三、基本药物政策是国家药物政策的核心89
四、我国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的指导思想和遴选原则89
五、我国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实施现状90
第4节 药品的分类管理91
一、药品分类管理的意义91
二、非处方药的基本条件92
三、我国非处方药遴选原则和遴选结果92
四、非处方药的管理与注意事项93
第七章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95
第1节 药物对妊娠妇女的影响95
一、妊娠期药动学特点95
二、妊娠期妇女用药注意97
第2节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98
一、胎盘对药物的转运和代谢98
二、胎儿的药动学特点99
三、药物对胎儿的损害100
第3节 哺乳期妇女的用药101
一、药物的乳汁转运101
二、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102
第八章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105
第1节 新生儿及儿童发育不同阶段的用药特点105
一、新生儿用药特点105
二、婴幼儿期用药特点108
三、儿童期用药的特点109
第2节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注意事项110
一、明确诊断,合理选药110
二、防止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滥用110
三、选择适宜的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111
四、严格掌握用药的剂量112
五、注意给药时间和间隔112
六、重视用药的依从性112
第九章 老年人用药114
第1节 概述114
第2节 老年人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115
一、神经系统的变化115
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115
三、免疫系统的变化115
四、心血管系统的变化116
五、呼吸系统的变化116
六、消化系统的变化116
七、泌尿系统的变化116
第3节 老年人药动学与药效学特点117
一、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117
二、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119
第4节 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对策120
一、用药的一般原则120
二、选药原则121
第十章 遗传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124
第1节 遗传药理学概述124
一、遗传药理学的定义124
二、遗传药理学的起源和发展124
三、遗传药理学的目的和任务125
四、遗传药理学的研究内容126
五、遗传药理学的研究方法127
第2节 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129
一、药物氧化代谢酶基因多态性129
二、药物代谢转移酶基因多态性135
第3节 药物转运体基因多态性137
一、P-糖蛋白138
二、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39
三、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40
第4节 药物受体的基因多态性141
一、β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141
二、AT1基因多态性144
三、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145
第5节 遗传药理学和临床合理用药146
一、遗传药理学在临床药物治疗个体化中的意义146
二、遗传药理学在新药研制和开发中的应用意义147
第十一章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150
第1节 概述150
第2节 时辰药理学对药动学的影响151
一、机体节律性对药物吸收的影响151
二、机体昼夜节律性对药物分布、蛋白结合的影响151
三、机体节律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152
四、机体昼夜节律性对药物排泄的影响152
五、机体节律性对重复多次给药时药动学的影响152
第3节 时辰动力学对药效学的影响153
第4节 时辰药理学的临床应用153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与时辰药理学154
二、心血管疾病与时辰药理学154
三、哮喘的治疗与时辰药理学155
四、抗肿瘤药物与时辰药理学155
第十二章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警戒157
第1节 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157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157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157
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162
第2节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和报告系统163
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164
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系统165
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程序166
四、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范围166
五、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填写167
第3节 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依据及评定方法167
一、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依据167
二、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方法168
第4节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170
一、药源性疾病的分类170
二、诱发药源性疾病的因素171
三、药源性疾病的防治172
第5节 药物警戒173
一、概述173
二、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174
第6节 药物流行病学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175
一、药物流行病学的定义175
二、药物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175
三、药物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76
四、药物流行病学的应用177
第十三章 药物相互作用179
第1节 体外药物相互作用179
第2节 药动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180
一、影响药物的吸收180
二、影响药物的分布182
三、影响生物转化过程183
四、影响药物的排泄184
第3节 药效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184
一、药物效应协同作用185
二、药物效应拮抗作用186
第4节 疾病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186
第十四章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189
第1节 概述189
一、药物滥用189
二、药物依赖性189
三、药物耐受性191
第2节 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和特征191
一、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191
二、致依赖性药物的依赖性特征192
第3节 药物滥用的危害194
一、对个人的危害194
二、对社会的危害194
第4节 药物滥用的管制与防治195
一、国际药物滥用管制战略195
二、我国药物滥用管制办法195
三、药物依赖性的治疗196
第十五章 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198
第1节 概述198
一、药物经济学的定义198
二、药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198
第2节 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199
一、最小成本分析199
二、成本-效益分析法200
三、成本-效果分析法201
四、成本-效用分析202
第3节 药物经济学评价步骤203
一、确定拟评价的药物经济学问题203
二、确立分析问题的角度203
三、区分和确定用于评价的备选方案203
四、选择适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203
五、鉴别、计量成本203
六、鉴别结果204
七、确定贴现率,计算贴现值204
八、区分不确定因素,进行敏感度分析204
九、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最佳方案204
十、结果陈述与总结204
第4节 药物经济学的应用205
一、指导新药研发的立项决策205
二、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205
三、依据药物经济学理论,制定药品定价原则205
四、依据药物经济学分析,遴选《国家基本药品目录》205
第十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207
第1节 抗癫痫药207
一、概述207
二、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207
三、癫痫治疗的总则207
四、常用抗癫痫药208
第2节 抗帕金森病药215
一、概述215
二、常用抗帕金森病药216
第3节 抗老年痴呆药222
一、概述222
二、常用抗老年痴呆药物223
第十七章 精神疾病的临床用药227
第1节 概述227
第2节 抗精神分裂症药227
一、吩噻嗪类228
二、丁酰苯类230
三、硫杂蒽类231
四、非经典抗精神病药232
第3节 抗焦虑症药233
第4节 抗抑郁症药234
一、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234
二、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药236
三、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236
四、单胺氧化酶抑制药237
第5节 抗睡眠障碍药238
一、苯二氮?类239
二、其他类镇静催眠药240
第十八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242
第1节 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242
一、概述242
二、常用抗高血压药物243
三、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250
第2节 心绞痛的临床用药252
一、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学252
二、硝酸酯类和亚硝酸酯类254
三、钙通道阻滞药257
四、β受体阻断药260
五、抗心绞痛药物的治疗应用及评价262
六、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263
第3节 心律失常的临床用药265
一、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266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267
三、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267
四、抗心律失常药临床应用原则273
第4节 心力衰竭的临床用药274
一、概述274
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及相关受体拮抗药275
三、利尿药277
四、β受体阻断药277
五、强心苷类279
六、血管扩张药282
七、其他正性肌力的药物283
八、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原则284
第5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用药284
一、概述285
二、调节血脂药288
三、抗氧化药293
四、多烯脂肪酸类294
五、保护动脉内皮药295
六、高脂蛋白血症的合并用药295
第十九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298
第1节 抗贫血药298
第2节 促进白细胞增生的药物301
第3节 促凝血药301
一、促凝血药302
二、纤溶抑制药302
三、凝血因子制剂303
第4节 抗凝血药303
一、概述303
二、抗凝血药303
三、纤维蛋白溶解药305
四、抗血小板药306
第二十章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用药309
第1节 糖尿病的临床用药309
一、概述309
二、胰岛素310
三、口服降血糖药313
第2节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用药317
一、概述317
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318
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新药研究324
第3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用药325
一、硫脲类326
二、碘和碘化物328
三、放射性碘329
四、β-受体阻断药330
第二十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331
第1节 平喘药331
一、气道扩张药331
二、抗炎性平喘药337
第2节 祛痰药339
第3节 镇咳药340
一、中枢性镇咳药340
二、外周性镇咳药341
第4节 呼吸兴奋药342
第二十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344
第1节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用药344
一、抗酸分泌的药物治疗344
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治疗348
三、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治疗350
第2节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用药351
一、抗酸药351
二、抑酸药352
三、促动力药物352
四、胃黏膜保护药353
第3节 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用药353
一、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353
二、克罗恩病的药物治疗355
第4节 胆道疾病的临床用药357
一、急性胆囊炎的药物治疗357
二、慢性胆囊炎的药物治疗358
三、胆石症的药物治疗359
第二十三章 前列腺疾病和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用药361
第1节 前列腺疾病的治疗药物361
一、概述361
二、前列腺炎症的药物治疗361
三、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药物362
第2节 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药物366
一、概述366
二、ED治疗药物367
第二十四章 抗菌药的合理应用373
第1节 抗菌药的临床药动学373
一、抗菌药的体内过程373
二、抗菌药体内过程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376
三、药效学、药动学与疗效的关系377
第2节 抗菌药的治疗药物监测377
第3节 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378
第4节 抗菌药的临床应用379
一、青霉素类379
二、头孢菌素类381
三、碳青霉烯类383
四、其他β内酰胺类383
五、氨基苷类384
六、四环素类385
七、氯霉素类386
八、大环内酯类386
九、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387
十、多肽类等抗生素387
十一、合成抗菌药389
十二、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391
十三、抗真菌药392
第二十五章 抗病毒药的临床应用395
第1节 概述395
第2节 常用抗病毒药物396
第3节 抗肝炎病毒药物400
第4节 抗艾滋病病毒药物403
第二十六章 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410
第1节 概述410
第2节 常用抗肿瘤药的作用与应用特点411
一、干扰核酸代谢的药物411
二、直接影响和破坏DNA结构及功能的药物416
三、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419
四、影响微管蛋白质装配和纺锤丝形成的药物421
五、肿瘤的生物治疗422
六、其他425
第3节 常用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425
一、给药方法的选择425
二、联合用药的选择426
第二十七章 抗炎免疫药物的临床应用428
第1节 概述428
一、炎症与免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428
二、抗炎免疫药物分类428
第2节 非甾体抗炎免疫药429
一、非甾体抗炎免疫药分类429
二、非甾体抗炎免疫药的不良反应431
三、主要非甾体抗炎免疫药432
第3节 疾病调修药440
一、免疫抑制药440
二、免疫增强剂和免疫调节剂444
三、主要的中药和天然药物免疫调节剂447
第4节 甾体抗炎免疫药450
第二十八章 抗变态反应药物的临床应用456
第1节 概述456
一、变态反应的类型456
二、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457
第2节 抗变态反应药物的临床应用458
一、抗组胺药458
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462
三、肥大细胞膜稳定剂463
四、糖皮质激素464
五、钙剂465
第二十九章 维生素的合理应用467
第1节 概述467
第2节 水溶性维生素467
第3节 脂溶性维生素472
第三十章 水肿的临床用药479
第1节 概述479
第2节Na+-K+-2 Cl-共转运子抑制药480
第3节Na+-Cl-共转运子抑制药482
一、噻嗪类利尿药482
二、噻嗪样作用利尿药484
第4节 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再吸收及Na+通道抑制药485
一、阻断肾小管上皮细胞Na+通道的利尿药485
二、醛固酮受体阻断药485
第5节 碳酸酐酶抑制药486
第6节 渗透性利尿药487
第7节 利尿药治疗水肿时需注意的问题489
一、水肿治疗中利尿药应用的选择489
二、水肿治疗中利尿药应用的注意事项490
三、水肿治疗中利尿药抵抗491
第三十一章 休克的临床用药492
第1节 概述492
第2节 心血管活性药物492
一、血管扩张药492
二、收缩血管药496
三、强心药497
第3节 休克的激素治疗499
第4节其他抗休克药物500
中文索引503
英文索引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