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苏)Ю.Б.鲍列夫著;冯申,高叔眉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ISBN:753270212X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作为科学的美学1
一 美学的对象和任务1
美学研究什么(美学与世界的关系)1
作者的话1
谁需要美学,为什么需要美学(美学与创作者的需要和接受艺术的大众的需要的关系)3
美学是否给艺术提供标准(美学与艺术创作的关系)9
二 审美知识的系统性9
科学——这是体系9
体系的统一性(一元论)11
第二章 美学——审美活动的理论16
关于从全人类的观点掌握世界的科学16
一 审美活动16
审美活动形式的多样性16
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的相互关系20
迪札因24
二 美学的研究领域29
实践美学29
技术美学31
一 美。美的实质和基本形式37
关于美的理论模式37
关于现实和艺术中美的丰富性的科学37
第三章 美学——全人类珍品的价值哲学37
美和有用38
美即价值41
美形成体系的意义45
二 美46
美学史上的美46
科学方法53
从理论上理解美的范式57
美——真正的全人类的价值60
美学思想史上的崇高63
三 崇高63
崇高的性质66
艺术中的崇高69
四 悲剧性73
悲剧是无可弥补的损失和对永生的肯定73
关于悲剧的一般哲学观点76
艺术中的悲剧性78
悲剧性的实质88
五 喜剧性90
喜剧性——社会-文化的现实性90
滑稽的表现和感知92
喜剧性即矛盾97
笑中的破和立102
滑稽的类型和细微差别105
对生活进行喜剧性分析的历史主义109
六 审美属性的多样性113
丑113
卑劣115
可怕116
完整性和分裂性118
审美概念及其与范畴的相互关系122
生活中和艺术中审美属性的多面性和辩证的相互作用124
一 作为社会现象的艺术130
艺术——个性活动的模式和对世界的反映130
第四章 美学——艺术的社会学130
关于艺术创作的社会本性的科学130
艺术——社会实践的集中表现,“关系的经验”的概括134
艺术——社会意识的形式139
艺术中的个性、阶级性、民族性、跨民族性和全人类性142
艺术的人民性147
二 艺术的多种功能150
社会-改造的功能(艺术是一种活动)150
认识-启发的功能(艺术是一种知识和教育)154
艺术-观念的功能(艺术是一种对世界状态的分析)156
预示的功能(“卡珊德拉因素”或艺术是预言)159
传递信息和沟通思想的功能(艺术是一种联络和交往)163
教育的功能(艺术是一种净化;完整个性的形成)164
暗示的功能(艺术对下意识的影响)166
审美功能(艺术是创作精神和价值目标的形成)171
享乐的功能(艺术是一种享受)173
艺术的对象和目的的统一174
一 艺术形象——艺术思维的形式177
比喻性,离奇性,联想性177
关于艺术思维的科学177
第五章 美学——艺术的认识论177
自我运动180
多义性和含蓄性181
个性化的概括。典型化183
充满感情的思想,富有思想的感情185
现实世界和艺术家的个性——形象的建筑材料187
独创性190
二 艺术方法——形象思维的方法191
科学,艺术和事实191
艺术方法的性质192
二十世纪艺术思维的对立立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196
一 作为艺术存在形式的艺术作品207
艺术作品及其结构207
第六章 美学——艺术的本体论207
关于艺术文化的社会存在的科学207
作品中的现实性和永恒性211
真实和逼真213
二 艺术风格217
风格是艺术本体论的范畴217
风格功能的多方面性218
风格的结构221
作品中风格的生命力225
一 艺术创作的心理学231
艺术创作的禀赋231
关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感知的心理学的科学231
第七章 美学——艺术的心理学和艺术感知的理论231
艺术创作的心理机制233
二 艺术感知的心理学238
艺术感知的心理学机制。感受定势238
研究艺术感知的问题243
三 艺术是感知的对象244
艺术本文和艺术感受244
艺术感知的规律249
艺术的相互作用252
一 艺术过程的动态规律性252
关于艺术过程的科学252
第八章 美学——艺术的理论史252
不可重复的东西的重复性(艺术过程中吻合现象的类型学)256
艺术进步258
艺术价值的永恒性质260
二 艺术过程的历史阶段和结构的规律性262
派别是艺术观念的类型262
艺术时代和过去的艺术中的派别265
批判现实主义27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279
表现主义:描写在与人敌对的世界上异化的、偶然若失的人288
三 现代主义流派(批判的分析)288
超现实主义:描写在神秘的、不可认识的世界中惊惶失措的人293
存在主义:描写在荒诞世界中孤独的人297
抽象主义:描写个人逃避平凡和虚幻的现实301
波普艺术:描写购买者——“群众消费”社会的非意识形态化的个人304
第九章 美学——艺术的形态学310
关于艺术创作的种类体系的科学310
一 艺术的种类310
艺术种类多样性的根源310
实用艺术313
杂技314
建筑316
装饰艺术321
绘画和格拉费卡322
雕塑326
文学329
戏剧332
音乐337
舞蹈艺术339
摄影术341
电影343
电视347
二 艺术种类的历史变动351
社会需要和艺术种类的发展351
艺术分支的历史倾向354
各种艺术的相互作用和综合的历史倾向356
文学——艺术文化的言语基础,艺术的主导种类358
迫切需要的艺术种类及其历史变动性360
有代表性的艺术种类和它们的历史动态362
技术的发展和艺术各个种类相互作用的前景363
第十章 美学——艺术沟通的理论,艺术的符号学和文化学368
关于转播艺术活动的产品、关于艺术活动的符号系统和文化含义的科学368
一 艺术即艺术沟通368
艺术沟通的结构和类型368
艺术本文——艺术沟通的中心环节372
艺术文化中的符号及其作用374
二 艺术即语言。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的符号学374
艺术语言。作品——艺术文化的元符号379
三 艺术是文化现象381
艺术文化的语言多样化381
艺术文化发挥功能的机制384
第十一章 美学——艺术批评的理论和方法论388
关于艺术分析的任务和手段的科学388
一 美学——批评的理论388
艺术——批评——社会388
批评——文学?批评——科学?392
修辞学的经验和作为运动着的美学的批评394
批评和释义学398
二 美学——批评的方法论403
批评的方法及其结构403
关于作品的总的判断406
确定作品的外在联系(审美关系)的含义和价值407
确定作品的内在联系(结构)的含义和价值412
作品的含义和价值419
第十二章 结束语421
研究美学问题的理论结论和实践结论421
美学——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的哲学(关于从审美上和艺术上掌握世界的规律性的科学)421
美学——对艺术产生社会影响的理论(党对艺术的领导问题)425
美学——审美教育的理论(人道主义——美学和艺术的最高目的和意义)435
人名索引441